1. 剪刀差是什麼意思
剪刀差是指工農業產品交換時,工業品價格高於價值,農產品價格低於價值所出現的差額。因用圖表表示呈剪刀張開形態而得名。它表明工農業產品價值的不等價交換。
如果價格背離價值的差額越來越大,叫擴大剪刀差;反之,叫縮小剪刀差。
(1)貸款剪刀差余額擴展閱讀:
剪刀差在我國解放前就已經存在,解放後一個時期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日益擴大,發展成為我國工農業之間、城鄉之間以及工人和農民之間的一個重大政治經濟問題。
如果單從農業稅上看,農民對國家的貢獻是很小的、農民負擔是不重的,如1982年我國農業各稅收入是29.4億元,只佔當年財政收入的2.4%。而該年度農產品價格轉移總額是740億元,農業總產值是2,785億元,農副產品收購總額為1,083億元。
2. 銀行信貸剪刀差業務怎麼解釋
貸款質量認定標准有過變化,原來採用四級分類(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後三類為不良貸款),現在是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後三類為不良貸款)。
前者主要是看貸款逾期時間,比較嚴格,但相對側重事後判斷;後者的條件更多,從貸款發放起就跟蹤其風險情況,但也加入更多銀行的主觀判斷。兩者的差值就是所謂「剪刀差」。
剪刀差的產生反應了銀監會、人民銀行、財政部等部委之間的不同意見:
1、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核銷需要財政部門審核才能從利潤中減記,起到抵稅作用。具體參考的文件是《金融企業呆賬核銷管理辦法(2013年修訂版)》,其中以「呆賬」表述,而非「損失類」。
2、銀行的會計科目是根據人民銀行的制度,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的。雖然各家銀行有所區別,但基本上都會單獨設置逾期貸款科目。有關的會計操作,比如沖減利息是按照逾期的天數來定的。而五級分類不在會計科目中反應。
3、五級分類會在銀行年報中風險管理部分或資產質量分析部分提及,一般不在附註的審計報告中。而逾期貸款在年報正文和審計報告中都會出現。
(2)貸款剪刀差余額擴展閱讀
在工業化進程中,工業品和農產品之間的這種價格差距有日益擴大的趨勢,它的具體表現是:當一般物價上漲時,雖然農產品價格也同時上漲,但它上漲的幅度往往低於工業品價格上漲的幅度。而當一般物價下跌時,雖然工業品的價格也同時下跌,但它下跌的幅度往往低於農產品價格下跌的幅度。
如果把一定時期(比如一年)內工農業產品價格變動的情況用統計圖表表示出來,那麼,工業品價格呈上升趨勢,而農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二者猶如張開的剪刀的形狀一樣,因此稱為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
剪刀差是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一種重要交換手段之一。它是指發達國家利用壟斷地位控制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一方面壓低發展中國家生產的初級產品的世界市場價格,另一方面又提高發達國家生產的工業製成品的世界市場的價格。
如果把這一現象用圖表示出來就象一把張開的剪刀。發達國家通過這種交換手段可以贏得高額利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剪刀差
3. 90天不良貸款剪刀差計算公式
按原來貸款四級分類來說,貸款一經逾期,即形成不貸款。但現在商業銀行都實行五級分類,貸款逾期後並不一定反映在不良貸款中(次級、可疑和損失三個級次中),而有可能仍然反映在正常中(正常和關注兩個級次),新舊分類就會有一個剪刀差。同時,在現行風險分類方法下,逾期貸款並未全數進入不良反映,那會逾期貸款和不良貸款之間也有一個差額。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個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