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積金賬戶余額真會影響貸款額度嗎
是的,正常情況會有影響的。若想在招行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由於各城市的相關政策有所不同,具體您所在當地是否有開展公積金貸款業務以及相關規定(如:申請條件、審核標准、房產要求、額度、期限等),建議您與當地經辦網點或者公積金管理中心電話聯系確認哦。
Ⅱ 公積金可能會封存影響公積金貸款
公積金封存的話是會影響公積金貸款的,因為你公積金不能及時續費繳費,肯定會影響你公積金累計額度的。
Ⅲ 住房公積金帳戶處於封存狀態下可以申請貸款嗎
不可以。
因為住房公積金帳戶處於封存狀態,表明繳存住房公積金已中斷,不符合「在申請貸款之日前逐月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6個月以上(含6個月)」的條件。
如果恢復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並達到規定時間後,仍可申請貸款。
(3)公積金封存余額影響貸款嗎擴展閱讀:
每個地區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政策有差異。賬戶封存狀態下不可以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連續繳納公積金至少6個月才有資格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如果恢復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並達到規定時間後,仍可申請貸款。
封存狀態下的住房公積金賬戶雖然不能申請貸款但是可以提取現金。以員工離職封存賬戶為例,員工離職後一個月內會辦理該公積金賬戶封存。提取流程為:到公積金支取窗口提交材料-簽承諾書(兩年內不以離職為由再次提取公積金)-收到回執單-到對應窗口辦理取款(可以體現也可以轉賬)。提交材料包括:離職證明原件和復印件、申請表、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公積金存摺、承諾書。
如果離職員工再次就職,新公司會為他重新開設新的住房公積金賬戶繳交住房公積金,原工作單位辦理轉移手續,封存的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可以辦理轉移手續,一並納入新的公積金賬戶。如果不符合允許提取的條件,則不能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儲存余額,其賬戶由當地住房公積金管理託管專戶統一封存管理,待職工符合轉移或提取條件時,再向提出申請。
Ⅳ 公積金封存影響貸款嗎
您好,每個地區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政策有差異,根據國家規定,賬戶封存狀態下不可以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連續繳納公積金至少6個月才有資格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如果恢復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並達到規定時間後,仍可申請貸款。具體可以咨詢一下當地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上回答由融聯偉業為您提供,請參考。
Ⅳ 公積金賬戶余額真會影響貸款額度嗎
公積金賬戶余額是不會影響貸款額度的,只要公積金正常繳存,就可以貸款。
Ⅵ 已經交了5年公積金,連續足額繳納,這個月買房簽了公積金貸款申請了,賬號突然封存了,會影響批貸嗎
會影響批貸。公積金查詢賬號狀態顯示封存的意思就是帳戶停用了,單位沒在給你繳存公積金。停交公積金後,賬號就封存了,封存後不可以辦理貸款、合並公積金業務,但可以取現。到新公司繼續交公積金就可以了。
辦理條件
職工在下列情況下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封存手續:
(1)被兼並或破產企業的職工未與新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
(2)職工所在單位撤銷的。
(3)職工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重新上崗的。
(4)職工辭職或被單位辭退、開除。
職工賬戶在封存狀態時不能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但因購買自住住房的可以提取賬戶內余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公積金封存
Ⅶ 公積金賬戶余額影響貸款額度嗎
公積金賬戶余額會影響貸款額度,因為最終能夠拿到多少的額度,得看你的公積金賬戶裡面有多少錢,比如廣州的公積金貸款額度=賬戶余額×8+月繳存額×到退休年齡月數。湖南省公積金貸款額度=賬戶余額乘以15。
一、公積金賬戶裡面的余額是否影響貸款額度
公積金賬戶裡面的余額是否影響貸款額度需要看當時的規定。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全文》第二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離休、退休的;
(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項規定,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應當同時注銷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職工的繼承人、受遺贈人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無繼承人也無受遺贈人的,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納入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
二、相關規定: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全文》第二十五條
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的,所在單位應當予以核實,並出具提取證明。職工應當持提取證明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日內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準提取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託銀行辦理支付手續。
公積金賬戶余額1萬能貸10-20萬左右。
一般來說,個人公積金貸款的額度是公積金賬戶余額的10-20倍。這要看你是哪裡的,年紀多大等因素。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政策細則,同一樣的條件,在不同的地方,最高貸款額度可以相差好多倍的。
三:公積金貸款額度的計算
公積金貸款額度的計算,要根據還貸能力、房價成數 、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 、貸款最高限額來綜合考慮。四個條件算出的最小值就是借款人最高可貸數額。
Ⅷ 公積金封存後余額還能對已發放貸款還款嗎
可以還款。住房公積金賬戶封存不影響還貸,委託提取正常劃轉。
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封存是指單位與職工中斷工資關系(但仍保留勞動關系)致使住房公積金繳存中斷,其住房公積金賬戶無法轉移且又不符合銷戶提取住房公積金條件時,中斷繳存的住房公積金賬戶應予封存。
等進了新的公司就可以啟封,也有公司不封存的,由下一家公司轉移的,職工與原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後尚無新單位就業的,原單位應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30日內,將住房公積金賬戶轉入中心託管專戶管理。
職工在下列情況下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封存手續:
(1)被兼並或破產企業的職工未與新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
(2)職工所在單位撤銷的;
(3)職工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重新上崗的;
(4)職工辭職或被單位辭退、開除、未重新上崗工作的;
(5)職工在服刑、勞教期間的;
(6)經批准緩繳住房公積金的單位在批准緩繳期限內的;
(7)其它原因需要封存的。
職工賬戶在封存狀態時不能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但因購買自住住房的可以提取賬戶內余額。
Ⅸ 公積金賬戶余額多少影響貸款額度嗎
使用公積金貸款是許多人在買房時的首選,然而對於初次辦理貸款的人來說,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雖然說公積金貸款額度有最高限度,但是自己能拿到嗎?尤其已經辦理過公積金貸款擁有首套房准備置換二套房的購房者來說,取出公積金賬戶里的錢會影響貸款嗎?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做一解答。
一、余額不影響貸款:北京
以北京為例,貸款額度取決於房屋評估價值、月繳存額、首付款、建築面積等等。
通常情況下,購買政策性住房或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首套自住住房,住房公積金貸款單筆最高額度為120萬元;具體貸款額度的確定方法:
1.計算本人及共同申請人的月收入:月收入=個人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2.計算最高可貸款額度:家庭月收入扣除至少1092元的生活費後所剩餘額,再除以申請貸款年限的每萬元貸款月均還款額的所得即為最高可貸款額度。
3.具體的貸款額度金額要同時考慮單筆貸款最高額度、最高可貸款額度、最低首付款、信用等級和抵押物評估價值。
二、余額影響貸款:國管公積金、上海、廣州、深圳
(一)國管公積金,借款申請人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為120萬元,目前,個人住房公積金可貸額度大致可按照借款申請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的10倍估算,如繳存時間已超過5年,或配偶也在中心繳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還會有一定的上浮。借款申請人購買首套自住住房且貸款受理前1年之內未提取住房公積金的,個人賬戶余額不足5萬元的按5萬元計算。
(二)上海市,取決於公積金賬戶余額、月繳存額度、貸款人年齡、房屋評估價值等因素。
(三)廣州市,要根據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最高貸款額度和貸款比例。根據以上三個條件分別算出的最小值就是借款人可貸額度。
1.按照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計算的可貸額度
計算公式為:公積金賬戶余額×2+公積金月繳存額×至法定退休月×4
2.按照最高貸款額度計算的可貸額度
一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貸款額度為50萬元,兩人或兩人以上購買同一住房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貸款額度為80萬元
3.按照貸款比例計算的可貸額度
對購買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或按規定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首付款比例不低於20%;對購買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對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60%,貸款利率按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的1.1倍執行。
(四)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為計算可貸額度的公積金賬戶余額的12倍,且須滿足以下條件:
1.每月償還貸款本息合計(按等額本息)不超過申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的50%,參與額度計算的共同申請人的繳存基數可以累加;
2.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不高於購房總價款與首付款的差額;
3.職工個人申請的,單套住房的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為50萬元;申請人與共同申請人一並申請,且共同申請人參與額度計算的,單套住房的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為90萬元。
4.申請人或共同申請人在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前,連續三年以上均未曾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按照每個人公積金賬戶余額計算的貸款額度可以提高10%,但不能超出單筆貸款最高限額、月還貸能力,以及購房總價與首付款差額。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公積金貸款額度還要參考各地的公積金貸款最新政策,因此有意向使用公積金貸款買房的購房者,最好致電當地的公積金管理部門,對於貸款額度條件有所了解,以便在您貸款時遇到麻煩,不能完成貸款。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0-1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