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歷次調整
◆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我國政府對宏觀調控理論和實踐的創造性發展,豐富了我們對轉軌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認識
◆松緊配合,適度放鬆,及時微調,把握力度是其突出特點
◆商業銀行對穩健貨幣政策的貫徹支持了經濟發展,推動了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及自身發展,加快了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步伐
「堅持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和力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我國政府近年來宏觀調控的首要經驗,是宏觀經濟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創造性發展,也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學習、貫徹「兩會」精神,需要更為深入系統地貫徹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快經濟發展,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一
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在連續多年的嚴重通貨膨脹已基本得到控制,東南亞金融危機造成外貿市場急劇縮小,內需不足成為影響經濟發展主要矛盾的背景下出台的。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我國政府對宏觀調控理論和實踐的創造性發展,豐富了我們對轉軌國家宏觀調控的認識,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操作中,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出了一系列鮮明的特色,主要包括:
1、與積極的財政政策密切配合,適度信貸擴張,防止信貸膨脹。自1998年推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來,政府通過下調利率和准備金率、擴大銀行信貸自主權、上調指導性信貸計劃、擴大對金融機構再貸款、強化對銀行信貸投放的「道義勸告」等,適度擴張信貸投放,積極啟動內需。與此同時,政府始終對基礎貨幣超額發行引發新的通貨膨脹抱有警惕,在推動商業銀行信貸擴張的同時始終謹慎監控商業銀行資金來源,防止商業銀行信貸的過度膨脹。1998年央行下調准備金率時專門設立臨時賬戶,凍結國有商業銀行由於下調存款准備金率而釋放的流動性,商業銀行新增可運用資金近2800億元,購買了財政部發行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和423億元專項國債。這一富有創意的穩健操作措施限制了商業銀行當年資金來源的急劇增長,使下調准備金率這一最具影響力的貨幣政策操作並沒有引發銀行信貸膨脹。
2、松緊配合,適時微調,把握力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在實踐中適時完善政策措施,把握調控力度」,是過去五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執行中的突出特點。從各國宏觀調控的歷史和實踐來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兩大調控工具可以有多種搭配,包括財政與貨幣政策的「雙松」、「雙緊」搭配,也可以實行一松一緊的搭配。實踐表明,積極財政政策與穩健貨幣政策的搭配實施很成功,積極有效,表明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水平已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3、著眼於信貸結構的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1998年後,在積極推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過程中,政府非常注意調整、優化信貸結構,改善信貸資金配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圍繞發展住房、汽車等支柱產業、加快中小企業發展等新的經濟增長點,央行先後發布《關於加大信貸投放,支持住房建設和消費的通知》、《關於進一步改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關於改善金融服務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性的文件,推動了各類消費貸款、中小企業貸款的迅猛發展,對改善消費環境、推動中小企業成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銀行信貸結構的優化,信貸投放領域的擴展還有效避免了歷次啟動經濟中流動資金貸款過度膨脹,「倒逼」央行基礎貨幣發行局面的出現。
4、完善貨幣政策操作,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五年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操作中充分運作了利率、再貸款、再貼現、公開市場操作、窗口指導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完善金融市場,使公開市場操作日益成為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逐步改變了過去通過行政性的信貸計劃等手段進行信貸和貨幣管理的局面,標志著我國貨幣政策操作已基本實現了市場化。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執行過程中,先後發布了《人民銀行金融監管責任制》等監管規范,積極推行審慎的會計制度,提高資本充足率,建立貸款五級分類制度,督促商業銀行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和精簡機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使不良貸款比例下降和信貸資產質量改善。
從整體上看,穩健的貨幣政策以擴大內需為中心,在適度擴大貨幣供給及銀行信貸投放的同時,優化結構,防範金融風險,保障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它既避免了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對新一輪經濟啟動的抑制效應,又防止了「擴張性」貨幣政策引發通貨膨脹的隱患,是我國政府在宏觀經濟管理中具有創造性和靈活性的政策選擇,在理論和實踐中都具有創造性。
二
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推行加快了中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商業銀行貫徹穩健的貨幣政策,不僅帶動了高效信貸投放的擴大,還積極支持了國企改革及社會穩定,發揮了各方面的積極作用。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互動,成為五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特點。
1、適度擴大信貸投放,積極支持經濟增長。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引導下,各商業銀行積極競爭優質客戶,擴大信貸投放,使得銀行信貸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協調互動。以工商銀行為例,1997年各項貸款余額為19090億元。到2002年末,各項貸款余額已達2.9萬億元,五年中貸款余額增長了一倍。2002年當年新增貸款2780億元,比上年多增350億元。
2、配合積極財政政策,優先為國債項目提供配套貸款,加快基礎設施建設。5年來,政府在推行積極財政政策的情況下,累計發行66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商業銀行累計發放配套貸款1.2萬億元,帶動銀行貸款和其他社會資金形成3.28萬億元的投資規模,辦成了不少多年想辦而沒有力量辦的大事。
以工商銀行為例,近年來重點拓展大型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類、大中城市建設等類貸款領域,積極支持基礎設施建設。2001年末工商銀行公司客戶貸款余額24496億元,比上年增加1599億元,其中項目貸款增加728億元,接近貸款增加額的一半。基礎設施貸款佔比明顯提高,當年發放的項目貸款中,交通、電力、電信、石化等基礎設施類貸款佔比超過65%,達1067億元,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主要支持了國家「五縱七橫」公路主幹線和省際干線公路、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全國電網聯網等一大批重點項目。這些信貸項目對改善我國基礎設施水平,提高製造業技術裝備質量,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3、努力擴大消費貸款,扶持新的消費熱點的發展,積極促進擴大內需。1998年,金融機構個人住房消費貸款余額為426.16億元,到2002年末增至8258億元,平均年增長率超過100%。金融機構消費信貸的迅猛增長不僅改善了消費環境,擴大了居民即期消費,還改變了消費方式。1997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298.9億元,當年金融機構消費貸款新增額約250億元,信用消費佔比不到1%。到2002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911億元,消費貸款增加額3694億元,信用消費佔比已超過9%。消費信貸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消費需求的增長,成為擴大內需的主要拉動力之一。
4、積極支持國企改革,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1997—2002年8月末,我國共核銷銀行呆壞賬准備金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債權2664億元,共支持兼並破產項目5864戶,支持破產企業安排下崗分流人員約430萬人,對維護社會穩定和職工再就業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死滯貸款的核銷,意味著同量新貸款的進入,為經濟在除去贅瘤的同時,注入了新的活力。
5、發放扶貧貸款,扶持貧困地區和貧困農戶。到2002年10月末,農業銀行扶貧貸款余額達854億元,其中扶貧貼息貸款余額達439億元。2002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農業貸款增加1170億元,同比多增388億元,積極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
商業銀行在貫徹穩健的貨幣政策的過程中,相應制定了合理的產業信貸政策,通過「存量移位」和「信貸傾斜」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使「無形的手」與「有形的手」密切配合,共同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這成為新一輪經濟啟動以來引人注目的現象。
1、商業銀行利用「存量移位」優化信貸資金產業配置結構,從低效產業中調出信貸資金,抑制了過剩生產力和重復建設。貸款「存量移位」即信貸資金從效益低的企業移至效益高的企業,通過清收、轉化等手段退出不良貸款市場,是優化信貸資金配置的重要手段。在宏觀上的作用是配合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抑制過剩生產力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2、商業銀行制定合理的行業信貸政策,通過「信貸傾斜」推動信貸資金進入優先發展產業。「信貸傾斜」即信貸投放在全國一盤棋內考慮,使資金流向效益好的地區,是提高信貸資金使用效益,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以工商銀行為例,近年來在信貸結構調整中,重點拓展大型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類、大中城市建設和社會事業類、外商投資類、高新技術類和優秀中小企業類等五大領域的優質客戶和項目,積極支持基礎設施建設。2001年末工商銀行公司客戶貸款余額24496億元,從貸款的行業結構來分析,投向優勢行業和新興的成長型行業的新增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的22%。
3、大力推動金融信息化建設,為國民經濟信息化助力。商業銀行在貫徹穩健的貨幣政策的過程中,始終注意提升金融服務的技術裝備水平,推動金融信息化建設。以工商銀行為例,近年來相繼實施「9991」大機集中工程、綜合業務系統、資料庫建設等三大科技工程,許多重大應用項目上機運行,信息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依託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創新傳統業務,使得一大批高技術含量、知識密集型的現代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相繼推出,極大地提高了與外資銀行的競爭實力。
4、加快改革創新,大大加快了自身發展及競爭力的提升。推動服務業的發展是當前階段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議題,商業銀行貫徹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推動自身改革創新,增強競爭實力,是推動金融服務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近年來,各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明顯改善,經營效益大幅度躍升,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內部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從工商銀行的實際情況看,2000年全行撥備前利潤僅96億元,到2002年已增至443億元,預計2003年將進一步增加到510億元。按五級分類口徑測算,扣減損失類貸款和財務損失後,2002年資本充足率比1999年末提高2.05個百分點。全行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經營評價體系基本建立,「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管理新架構逐步形成,經營資源配置結構在優化提升,技術水平有了飛躍性的發展。這些方面,不僅為我國民族銀行業的發展積累了經驗,積蓄了實力,也將為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整體上看,五年來商業銀行對穩健的貨幣政策的貫徹不僅在支持經濟發展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及自身發展中,也取得引人矚目的成就。學習、貫徹十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就是在認真總結過去五年宏觀調控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分析當前階段經濟發展的新特點,以創新的姿態完善、貫徹穩健的貨幣政策,推動金融發展和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地成長。
2.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3. 中國銀行貸款余額查詢
如您是辦理的中行個人商業貸款,您可登錄中行手機銀行,在「貸款-貸款查詢」中可查詢貸款的還款日期、應還金額、應還本金、應還利息、剩餘期數及逾期等信息。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4. 中國銀行如何查詢貸款余額
您可通過個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的「貸款管理-貸款查詢」查看。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5. 你好,我也想知道銀行每年投放在三次產業的貸款余額分別是多少,金融、統計、銀行年鑒都沒有,謝謝!
銀監網站找找看吧,我這里下載了2012年年報。
由於只能上傳一上附件,所以,2013年的運行報告就不傳了。
希望對你有用
6. 央行公布2011年人民幣貸款余額54.79萬億元,貸款增加7.47萬億元,而2010年人民幣貸款余額47.92,
哥們兒你真細!我查了央行以往披露的數據,還真是差了6000億。
我查的是2011年1月11日公布的《2010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確實是47.92.
而且這6000億的差距絕對不是小數點舍入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是2010年的數據,後來又有了修正,而今年的計算是建立在修正數據的基礎上的。只是猜測。
建議再篩查一下央行後續披露的一些報告和數據,核對47.92這個數字。
7. 截至2009年全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是多少
根據央行報統計報表,2009年 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按部門分類)
1.住戶貸款 Loans to Households 81786.90
其中(1)消費性貸款 Consumption Loans 55333.65
其中:短期消費性貸款 Short-term Consumption Loans 6377.85
中長期消費性貸款 Medium & Long-term Consumption Loans 48955.79
這個」個人中長期消費性貸款」,應該就是住房貸款.即使不是,比例至少也在95%以上吧.
8.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的數據哪裡可以查到。 急需啊,要月度數據。
金融機構的貸款余額只有上市公司的金融機構才能找到。例如:寧波銀行主頁,或者各大股票上的公開披露信息都會有,只不過不是最新的罷了。
9. 高分求中國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統計表
以前查過這個數據,印象中好像央行的網站上有,你去查一下,應該是在央行每年或季度的工作報告中有這些數據,統計起來也蠻麻煩,不知道央行網站數據下載中能不能直接有。
總之如果你沒有資料庫資源的話,告訴你兩條可能行得通的途徑:
1、下載人民銀行每年工作報告(應該是pdf文件),裡面肯定有;
2、看看央行的數據下載中有沒有。
或者http://www.pbc.gov.cn/publish/diaochatongjisi/3767/index.html這個是不是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