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不良貸款處置工作中面臨的問題

不良貸款處置工作中面臨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1-09-29 08:43:12

① 中國不良貸款問題可能比預想的嚴重。不良貸款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更正一下,按照風險五級分類呢,
可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其中後三類屬於不良貸款。
下面是我從文件裡面粘貼出來的
*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關註: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至於你所提到的逾期貸款,也算是不良貸款,它是按照貸款人還款狀況分類的,
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其中後三種都是不良貸款)
正常貸款就不用說了,
逾期貸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歸還的貸款,
呆滯貸款是指逾期超過一年期限仍未歸還的貸款,
呆賬貸款則指不能收回的貸款。

② 不良貸款轉讓處置的制約因素

1.
資產重組。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對一些具有重組價值的大中型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進行處置時,往往首先對這些企業的資產(包括債務)
進行重組,目的是為處置不良貸款構建一良好的財務基礎和經營基礎。對銀行來講,用這種方式處置不良貸款方式的最明顯優點是:銀行
2.
債權轉股權。銀行使用債權轉股權的方式處置不良貸款的具體形式有兩種:銀行直接持股和通過其他機構如資產管理公司持股。由於受現行《商業銀行法》的約束,我國銀行一般都是通過其他機構來實現債權向股權的轉化。對銀行而言,假設企業的還款能力弱主要是由於資本結構不合理,而企業仍有還款的潛力,債轉股可能會減少銀行不良貸款的損失,甚至可以將不良貸款轉化為正常貸款。
3.
不良貸款出售。不良貸款出售是指銀行通過市場把不良貸款直接轉讓給其他投資者。出售的具體方式包括招投標、協議、競價和拍賣等。這種方式的好處是銀行能夠一次性剝離不良貸款,在較短的時間內直接收回現金流量。而且,這種方式的透明度高,交易雙方的成本收益
4.
證券化。指將不可交易的間接信用工具轉化為可交易的直接信用工具。這里是指將不良貸款證券化。基本做法是:銀行先將不良貸款集中,然後重新分割組合,再將其轉賣給市場投資者,從而使此項(或此組)
不良貸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消失。

③ 談談不良貸款發生的現象

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不良貸款是指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
形成原因
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不外乎來自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和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銀行外部原發性因素
(1)借款人的因素。借款人可能是內部經營不善、產品市場萎縮,也有可能是借款人借改制之機故意逃廢銀行債務,缺乏還款意識。(2)政策因素。由於宏觀經濟政策缺乏連續性,經濟波動的頻率高、幅度大,使信貸擴張和收縮的壓力相當大,在宏觀緊縮、經濟調整時期,往往形成大量貸款沉澱。(3)行政干預因素。主要表現 銀行外部因素引發不良貸款率
為地方政府壓,地方財政擠,迫使銀行發放大量指使性貸款、救濟貸款,貸款行為行政化,信貸資金財政化,直接削弱了貸款產生經濟效益的基礎。
銀行內部管理內生性因素
(1)決策失誤。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對借款人的現狀及市場形勢的判斷偏差或失誤引起重大信貸決策上的失敗導致不良貸款的形成。(2)信貸人員素質。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3)貸款結構不合理。貸款組合結構性失衡,如貸款投向不合理引起貸款過度集中等造成不良貸款的形成。(4)道德因素。信貸人員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理論、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制度等業務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誠實的品格和強烈的責任心。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蓄意營私舞弊、違規違紀、違法犯罪,引起不良貸款的形成。
銀行不良貸款,是中國金融業最大的風險所在。國際通行標准認為,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率警戒線為10%。中國不良貸款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不良貸款仍然威脅著金融的安全穩定。。如何採取合理的清收辦法化解不良資產一直是銀行業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要有健全的組織管理體系
銀行總行應有管理全行風險貸款的審批決策機構,有專門的職能部門如資產保全部具體管理與辦理;各分行與支行設有風險貸款化解小組,逐級對風險貸款進行管理。
要加強對不良企業的管理
信譽不良的企業一般是不能正常還本付息的企業,不能正常還本付息有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所以,應分類管理,對不同的原因實行區別對待的政策,客觀原因主要是在經營上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或經營管理不善,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的要求等,導致企業經營難以為繼,無力還款;主觀原因主要是企業利用非正常經營,故意減少資產或增加負債,以實現其不還或少還貸款的目的,對於這種故意逃廢債務行為必須從嚴,按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採用法律手段保全資產
以訴訟方式更具有強制力,利用國家機器維護金融機構的合法權利,通過訴訟方式化解風險貸款是否成功的關鍵主要取決於財產保全工作的成效,一旦保全成功,訴訟案件便可以通過和解方式提前結束,全額收回貸款.金融機構在通過訴訟途徑化解風險貸款時,在注重其實體權利的維護是不要忽視了司法程序的規定,導致由於程序上的延遲而喪失了實體權利,即訴訟時效,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有些特殊情況下為1年。
實行公開招標拍賣方式
運用拍賣方法是最公證、公平,資產價值得到最大體現的一種方式。以拍賣的方式拍出,盤活了不良資產,回收了資金,資金風險大大降低。
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
從金融不良資產形成原因看有地方政府幹預的因素,銀行的貸款曾經支持過企業、地方經濟發展。因此,無論從受益的原則還是從造成損失的原因去追究,債務人和地方政府都應當在這種錯位資源的重新配置過程中承擔相應份額的合理成本。從本質上來說,不良資產處置是對歷史上形成的錯位的社會資源進行重新配置,使其盡可能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用。但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的損失,如果全部由銀行來承擔顯然是不合理的。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有利於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改善當地的投融資和信用環境,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④ 商業銀行對不良貸款可採取哪些措施加以處置

商業銀行對不良貸款有以下處置方式:

  1. 轉給資產管理公司。銀行將不良貸款轉讓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一般只收購企業類、大金額的不良貸款。債權一般需要打折出售。

  2. 司法執行。銀行可以通過向法院起訴,申請強制執行債務人名下資產。對不良貸款的進行拍賣,房產拍賣價格可能只有市場價格的五折至九折。本息總額面臨少許價格風險。

  3. 墊資過橋。第三人出資墊還銀行貸款,原貸款結清,銀行重新發放新貸款。墊資費用月息費合計約5%~6%。因為出資人的風險較大,可能出資人臨陣變卦。

  4. 其他處置方式。採用資產重組、破產清算、資產置換、債權轉股權等方式處置不良貸款。

⑤ 銀行不良貸款處置中的法律問題

具體是什麼問題呢

閱讀全文

與不良貸款處置工作中面臨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沒還完貸款過戶房子嗎 瀏覽:968
公積金貸款49萬15年月供多少 瀏覽:365
向銀幸貸款是需要流水賬 瀏覽:822
山東微小企業無息貸款2020 瀏覽:353
夫妻辦了公積金貸款離婚了 瀏覽:889
貸款買手機利息怎麼算利息怎麼算的 瀏覽:973
老公要貸款我不做擔保 瀏覽:439
扶貧小額貸款核查 瀏覽:375
父母不想給錢貸款讀書 瀏覽:874
虛假流水貸款買房 瀏覽:491
深圳市小額貸款行業協會電話 瀏覽:699
小額貸款公司催收家屬 瀏覽:374
無抵押貸款要扣押合格證嗎 瀏覽:897
抵押貸款的發放依據 瀏覽:776
辦了幾個手機卡一後能貸款嗎 瀏覽:248
小額貸款公司信貸風險管理研究 瀏覽:552
湖北農信手機銀行查自己的貸款 瀏覽:367
商業購房貸款夫妻公正 瀏覽:976
農行裝修貸款利率33 瀏覽:76
公積金貸款擔保公司審批是什麼意思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