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般借款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
例如,某公司於20×7年1月1日動工興建一幢辦公樓,工期為1年,工程採用出包方式,分別於20×7年1月1日、7月1日和10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1500萬元、3000萬元和1000萬元。辦公樓於20×7年12月31日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公司為建造辦公樓發生了兩筆專門借款,分別為:(1)20×7年1月1日專門借款2000萬元,借款期限為3年,年利率為8%,利息按年支付;(2)20×7年7月1日專門借款2000萬元,借款期限為5年,年利率為10%,利息按年支付。閑置專門借款資金均用於固定收益債券短期投資,假定該短期投資月收益率為0.5%.
公司為建造辦公樓的支出總額5500 萬元(1500+3000+1000)超過了專門借款總額4000 萬元(2000+2000),佔用了一般借款1500 萬元。假定所佔用一般借款有兩筆,分別為:(1)向A 銀行長期借款2000 萬元,期限為20×6 年12 月1 日至20×9 年12 月1 日,年利率為6%,按年支付利息;(2)發行公司債券10000 萬元,於20×6 年1 月1 日發行,期限為5 年, 年利率為8%,按年支付利息。
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公司建造辦公樓應予資本化的利息費用金額如下:
1.計算專門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
專門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將閑置借款金額短期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為簡化計算,假定全年按360 天計算。據此,專門借款利息費用的資本化金額為:2000×8%+2000×10%×180/360-500×0.5%×6=245 萬元。
2.計算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
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所佔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其中: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4500-4000)×180/360+1000×90/360=500萬元。
一般借款資本化率=(2000×6%+10000×8%)/(2000+10000)=7.67%.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為:500×7.67%=38.35萬元。
② 一般借款中所佔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怎麼算
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指所佔用的各一般借款的本金余額在會計期間內的加權平均數,計算時首先應確定會計期間,根據每筆一般借款的本金乘以該借款在當期實際佔用的天數與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之比確定加權平均數。。
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將閑置借款金額短期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所佔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
對借款費用應計入項目資本化金額的計算,特別是佔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計算時,根據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內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發生的累計資容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
(2)貸款余額加權平均期限擴展閱讀:
長期借款按照借款用途的不同,可以分為基本建設借款、技術改造借款和生產經營借款三類。
長期借款按照償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定期一次性償還的長期借款和分期償還的長期借款兩類。
按照付息方式與本金的償還方式,可分為分期付息到期還本長期借款、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長期借款、分期償還本息長期借款。
長期借款按照涉及貨幣種類的不同,可以分為人民幣長期借款和外幣長期借款。
長期借款按照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從銀行借人的長期借款和從其他金融機構借人的長期借款等。
短期借款是指企業用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或未抵償項全力而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外單位借入的、還款期限在一年以下或者一年的一個經營周期內的各種借款。
工商企業的短期借款主要有:經營周轉借款、臨時借款、結算借款、票據貼現借款、買方信貸、預購定金借款和專項儲備借款等。
經營周轉借款:亦稱生產周轉借款或商品周轉借款。企業因流動資金不能滿足正常生產經營需要,而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取得的借款。
辦理該項借款時,企業應按有關規定向銀行提出年度、季度借款計劃,經銀行核定後,在借款計劃指人根據借款借據辦理借款。
臨時借款:企業因季節性和臨時性客觀原因,正常周轉的資金不能滿足需要,超過生產周轉或商品周轉 款額 劃入的短期借款。
臨時借款實行「逐筆核貸」的辦法,借款期限一般為3至6個,按規定用途使用,並按核算期限歸還。
結算借款:在採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辦理銷售貨款結算的情況下,企業為解決商品發出後至收到托收貨款前所需要的在途資金而借入的款項。
企業在發貨後的規定期間(一般為3天,特殊情況最長不超過7天)內向銀行托收的,可申請托收承付結算借款。
借款金額通常按托收金額和商定的折扣率進行計算,大致相當於發出商品銷售成本加代墊運雜費。
企業的貨款收回後,銀行將自行扣回其借款。
票據貼現借款:持有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的, 發生經營周轉困難時,申請飄揚貼現的借款,期限一般不超過3個月。
如現借款額一般是飄揚的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息後的金額,貼現借款的利息即為票據貼現息,由銀行辦理貼現時先進扣除。
買方信貸:產品列入國家計劃,質量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經批准採取分期收款銷售引起生產經營獎金不足而向銀行申請分期收款銷售引起生產經營獎金不足而向銀行申請取得的借款。
這種借款應按貨款收回的進度分次歸還,期限一般為1至2年。
預購定金借款:商業企業為收購農副產品發放預購定金而向銀行借入的款項。
這種借款按國家規定的品種和批準的計劃表發放,實行專戶管理,借款期限最多不超過1年。
專項儲備借款:商業批發企業國家批准儲備商品而向銀行借入的款項。
這種借款必須實行專款專用,借款期限根據批準的儲備期確定。
③ 銀行的貸款加權平均期限怎樣計算
(貸款A金額*貸款A年利率+...貸款Z金額*貸款Z年利率)/貸款總金額=貸款加權平均年利率
④ 不同時間的貸款怎麼算出加權平均利率
「加權平均利率」:用一段時間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利率計算出利息的合計數,再用時間、金額進行平均,就算出了加權平均利率。
如何計算月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舉例:某企業為建造一項工程,向銀行申請了1年、3年、5年期貸款,利率分別是:5.31%、5.40%和5.76%。貸款的時間是5年,貸款金額均為1000萬元。計算出這個項目的加權平均利率是多少:
1000*5.31%*5=265.5萬元
1000*5.40%*5=270萬元
1000*5.76%*5=288萬元
合計利息為:823.5萬元
823.5/3000/5=5.49%
這個項目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是:5.49%。
⑤ 證券加權平均期限是什麼意思
加權股價平均數又稱加權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當加權指數跌破月線時,指數連續低於月線的時間小於10個交易日的機率最高。當加權指數跌破月線時,指數連續低於月線的時間大於20個交易日的機率約45%。
當加權指數超越月線時,指數連續高於月線的時間小於10個交易日的機率最高。當加權指數超越月線時,指數連續高於月線的時間大於20個交易日的機率約52%。
⑥ 用加權平均計算平均貸款期限
(200*12+150*45+250*10)/(200+150+250)
⑦ 截止日期加權平均單價和期初余額加權平均有什麼區別
1、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月末,將某種材料期初結存數量和本月收入數量為權數,用來計算出該材料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具體地說,這種方法是將某材料的月初庫存金額與本月購入的金額之和除以月初庫存數量與本月購進數量之和,所求得的該種材料月末平均單價,即作為本月發出材料成本的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數量×月末平均單價 加權平均法的優點是計算手續簡便。
缺點是:第一,採用這種方法,必須要到月末才能計算出全月的加權平均單價,這顯然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第二,按照月末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庫存材料價值,與現行成本相比,有比較大的差異。
2、加權平均法又分為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1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 的實際成本 + ∑(的實際單位成本 × 進貨的數量) 單位 = 成本 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2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 的實際成本 + 的實際單位成本 單位 = 成本 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
⑧ 怎樣計算加權平均年利率
加權平均利率是指通過有關計算公式得出的能夠大體反映混合貸款成本的利率。 為構建固定資產借入一筆以上的專門借款,則資本化率應為這些專門借款的加權平均利率。
加權平均利率=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100%
上述公式的分子「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是指金融企業因借入款項在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金額。
上述公式的分母「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是指各專門借款的本金余額在會計期間內的加權平均數,其計算應根據每筆專門借款的本金乘以該借款在當期實際佔用的天數與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之比確定。計算公式為:
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每筆專門借款本金×每筆專門借款實際佔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