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查詢我的貸款余額
然後查詢貸款余額的話,你可以直接拿著你的貸款合同,然後去銀行進行查詢就可以,只要你是按時還款的話,那麼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余額是多少。
B. 中國將近14億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負債的
中國將近14億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負債的?
目前國家並沒有關於這個方面的相關數據統計,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數據來反面倒推有負債的人群有多少人。
人均貸款規模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末,我國商業銀行的貸款141.75萬億,當然這個貸款中一大部分都是企事業單位的貸款,境內居民的貸款沒有這么高。根據2018年度度的統計年鑒,2018年末我國居民貸款規模達到47.9萬億,其中中長期消費貸29.0萬億,佔比61%。
其他
其他涉及到的信貸借貸還有很多,比如P2P貸款、民間借貸、各類網貸、汽車金融公司貸款(2017年汽車金融資產規模就在7000億左右了)、還有各類未知的714高炮等等。因為現實中並非人人都可以在銀行借款的,銀行的貸款要求過於嚴格,所以上述非銀行渠道的貸款規模估計也不小,這部分人群我們保守以1個億計算,那麼我國的負債人群應該有6億人左右,扣除老弱病殘幼這些無法貸款的人群,剩餘的青壯年負債率估計超過60%。
綜上所述,目前在中國有負債才是正常的,沒有負債反而不正常。有句老話說的好,很多人前半生都在為銀行奮斗,後半生都在為醫院奮斗,所以萬達才會從房地產撤離轉移到醫療行業。
C. 2018上半年新增貸款多少萬億元
7月13日,央行發布最新金融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9.03萬億元,同比多增1.06萬億元。其中,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84萬億元,同比多增3054億元,不僅超過市場預期,也創下了歷史同期的新高。
6月份居民貸款佔比依然較高,並且7004億中有4634億為居民中長期貸款。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
單戶授信5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含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由以往的低增長轉為趨勢性回升。6月末,余額7.35萬億元,同比增長15.6%。
D. 2018上半年小貸公司貸款增加多少億
7月25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394家,貸款余額9763億元,上半年增加22億元。從貸款余額來看,重慶市、江蘇省、廣東省占據前三,分別為1633.6億元、902.72億元、746.61億元。
環比(較去年底),機構數量、從業人數、貸款余額均下滑,實收資本上升。
根據去年央行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551家,從業人員103988人,實收資本8270.33億元,貸款余額9799.49億元。
2018年二季度與一季度比較,機構數量、從業人數下滑,實收資本與貸款余額均有上升。
E. 怎樣查詢貸款余額
「目前查詢房貸余額情況的方法主要有四種:攜帶本人身份證到銀行網點查詢;通過網上銀行進行查詢;撥打銀行客服熱線進行查詢;部分銀行支持通過手機銀行查詢房貸余額情況。」
F. 貸款余額和累計發放貸款有什麼區別一樣嗎
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單位一年內有多次貸款和還款記錄,那麼它的貸款余額和累計發放貸款肯定不一致,貸款余額是年末賬上還掛著的金額,而累計發放貸款則指這一年貸款的發生總額(不包括還款的金額)
G. 2019年國內貸款業務發展如何
2019年小貸公司正經歷著「生死劫」
延續2018年的頹勢,2019年小額貸款公司(以下簡稱「小貸公司」)行業仍處於「低沉期」。7月15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開年至今僅有55家小貸公司成立,這一數量較2018年同期新增的64家再次縮減,不足2017年同期新增數量的一半。隨著潛在風險的加速暴露,監管機構也在逐步加大對此類企業的管理力度,小貸公司正經歷著「生死劫」。
小貸公司正迎來優勝劣汰高峰期:開年以來僅10家公司「開店營業」
小貸公司正迎來優勝劣汰的高峰期,7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天眼查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統計後發現,排除已注銷和正在注冊的公司,2019年開年以來新成立的小貸公司數量急速縮減,僅有55家公司成立,其中10家公司經營狀態為「在業」,45家公司經營狀態為「存續」。這一數量相較2018年同期有所下滑,不足2017年同期新增數量的一半。
時間線拉長來看,2018年同期,新成立的小貸公司共有64家,其中經營狀態為「在業」的公司有13家,經營狀態為「存續」的小貸公司有51家。2017年新成立的小貸公司共有123家,其中經營狀態為「在業」的公司有24家,經營狀態為「存續」的小貸公司有99家。
激活民間資本、扶助「三農」和小微——曾被寄予厚望的小貸公司每況愈下,除了新增小貸公司數量急速縮減外,新三板掛牌的33家小貸公司日子也並不好過,據麻袋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33家小貸公司發放貸款及墊款余額合計108.1億元,同比下降2.7%。發放貸款及墊款平均值為3.28億元,2017年該值為3.37億元。從近五年的財務數據看,33家小貸公司中,2017年實現盈利的有32家,2018年下降到28家。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小額貸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至2015年,中國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快速增長,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截至2015年末,全國小額貸款公司達到了最高峰8910家,從業人數達到11.73萬人,貸款余額達到9411.51億元。2015-2018年,小額貸款公司行業風險頻發,虧損面加劇,發展日益艱難,機構數量逐年下滑。截至2018年底,全國小貸公司共有8133家,較2017年底的8551家減少418家,降幅達4.89%;從業人員90839人,較2017年的103988人減少13149人,下降12.64%;貸款余額9550.44億元,較2017年的9799.49億元減少249.05億元,下降了2.54%。
2013-2018年全國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看來,影響小貸公司發展的主因,是其法律地位不明確,導致其資金來源及融資額度等面臨諸多限制,進而導致經營過程存在規模不經濟的問題;其次是小貸公司客群以「三農」和小微企業為主,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逾期上升,計提的資產損失准備相應大幅上升,嚴重侵蝕了小貸公司的營業利潤。
多地小貸公司迎整治「風暴」
隨著小貸公司風險加速暴露,監管機構也在逐步加大對此類企業的管理力度。今年以來,包括吉林省、河南省、四川省、山西省在內的多地都開啟針對小貸公司的整治「風暴」。
7月12日,江蘇省金融辦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管工作的通知》,從審批管理、股東資質、外部融資、實際利率、貸款管理、不良資產清收、業務合作、涉案涉訴多個方面重點排查小貸公司的違規內容。
這也是繼2018年12月,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宣布終止全省89家小貸公司相關經營資格後,該地區針對小貸公司專項整治的又一舉措。除了江蘇省外,多地小貸公司也出現被限期整改、取消業務資格的現象。4月吉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透露,將省內110家小貸公司列入限期整改,304家小貸公司列入清理整頓,預計到2019年底前,吉林省小貸公司數量將壓降至420家左右。根據央行此前公布的數據,吉林省2018年末小貸公司數量為488家,這意味著2019年將關閉68家左右。1月8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融資擔保處連續發布13則公告,取消18家小貸公司的試點資格。
在經濟增速下行和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勢頭不減的沖擊下,小貸公司發展明顯後勁不足,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看來,經濟增速下行帶來的影響是小貸公司不良率攀升,利率下降;金融科技的影響是巨頭下沉,模式變革。雙重影響交織下,龍頭尚可勉強應付,中、小貸公司則漸漸跟不上節奏。
監管政策鼓勵並購重組
在數量縮水、貸款余額負增長的狀況下,小貸公司的轉型發展迫在眉睫。在王詩強看來:
首先,在對小貸行業進行清理整頓和風險出清後,監管部門應對傳統小貸公司的法律地位予以「扶正」,在中央統一政策加強監督的前提下按屬地原則進行監管。
其次,給予小貸公司的涉農、涉微貸款收入更大稅收優惠和政策補助,鼓勵小貸公司在「三農」和小微貸款領域與其他金融機構錯位競爭。他進一步指出,當前,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依然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建議監管出台政策時,不要一刀切。對於部分欠發達地區,對合規經營的小貸公司給予更多的融資支持。
「小貸公司大型化,是時代變遷的結果。再深一層看,小貸公司大型化也是科技重塑金融的必然要求。科技打通了時空界限,消解了小貸公司『小而美』模式的生存空間,大型化疊加科技化,是小貸公司的一條可行出路。」薛洪言強調,「站在監管機構的角度,可出台鼓勵小貸公司並購重組的政策指引,疏通小貸公司的退出渠道。」
H. 銀行業對實體經濟發放貸款余額近120萬億嗎
2018年7月4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在河北雄縣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指出,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19.03萬億,同比增長13.2%。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發布了上述報告,報告主要包括八部分內容。
一是銀行業穩健運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2017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52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較2016年下降7.1個百分點;總負債233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較2016年下降8.2個百分點。
四是踐行普惠金融理念,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涉農貸款余額31萬億元,同比增長9.64%;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0萬億元,同比增長15%,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2.67個百分點,並且自2015年以來,連續三年實現了小微企業貸款增速、戶數、申貸獲得率「三個不低於」目標。
報告特別提到,在2017年,為全面提升銀行業無障礙服務水平,推動我國銀行業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標准化的縱深發展,《銀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准》完成制定,規范和引導全行業金融機構更好地滿足殘疾人客戶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
五是積極發揮金融科技作用,不斷改進消費者體驗和服務效率。截至2017年底,全國布局建設自助銀行近17萬家,布放自助設備超過80萬台,其中創新自助設備11萬多台,客戶金融服務獲得感持續提升,體驗日益優化。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櫃交易達2600億筆,同比增長46%;離櫃交易金額達2000億元,同比增長32%;行業平均離櫃業務率達87.58%。
六是把握機遇,主動適應擴大對外開放新形勢。截至2017年末,共有10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68家一級機構,其中包含17家子行、40家分行、10家代表處、1家合資銀行。
七是推進綠色發展,共建美麗中國。截至2017年6月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8.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1%;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為1.69萬億元,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余額為6.53萬億元。
八是投身公益事業,不忘初心反哺社會。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公益慈善投入總額達10.36億元;員工志願者活動時長95.83萬小時。截至2017年底,公益慈善項目達3307個。
I. 中國2018年:欠債總量是多少
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3月,我國政府債務排名世界第三,總額為4.97萬億美刀。美國則是20萬億。是中國的四倍。
J. 截至2017年末中國政府債務余額多少
截至2017年末中國政府債務余額29.95萬億元。
其中中央財政國債余額13.48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6.47萬億元。我國政府負債率也就是用債務余額除以GDP所得出的比例是36.2%。這個比例比2016年的36.7%有所下降。按照這樣一個比例,政府的負債率是低於國際社會通用的所謂60%的警戒線,也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負債水平。
(10)中國2018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83862億元。
財政部公布2018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和債務余額情況。數據顯示,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1652億元,截至2018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83862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
具體來看,2018年12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638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276億元,發行專項債券362億元;按用途劃分,發行新增債券475億元,發行置換債券和再融資債券(用於償還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債券本金,下同)163億元。
2018年,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1652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22192億元,發行專項債券19460億元;按用途劃分,發行新增債券21705億元,占當年新增債務限額的99.6%,發行置換債券和再融資債券19947億元。
2018年,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期限6.1年,其中一般債券6.1年、專項債券6.1年;平均發行利率3.89%,其中一般債券3.89%、專項債券3.9%。
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方面,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批准,2018年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209974.3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23789.22億元,專項債務限額86185.08億元。
截至2018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83862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其中,一般債務109939億元,專項債務73923億元;政府債券180711億元,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3151億元。
截至2018年末,地方政府債券剩餘平均年限4.4年,其中一般債券4.4年、專項債券4.6年;平均利率3.51%,其中一般債券3.5%、專項債券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