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潮州每年貸款余額

潮州每年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5-08-12 12:18:06

㈠ 潮汕三市的潮州市概況

潮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嶺東首邑」之美譽,是潮州府治之所在地。秦漢時期這里稱南海郡揭陽縣。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設置海陽縣,縣城既2014年的潮州市。東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建立義安郡,郡治便設在海陽縣。隋開皇十年全國廢郡設州,十一年義安始稱潮州,潮州州治仍在海陽縣城。
此後,這里一直是歷代州、路、府以至民國的專署一級行政機構的所在地,是粵東地區政治、經濟網站、文化中心。民國3年(1914年),海陽縣改稱潮安縣。解放後行政體制多變。1953年拆潮安縣城區建潮州市為省轄市。1955年粵東行署從潮州遷至汕頭。1958年潮州市改為縣級市,同年11月根據省府518號文件撤銷潮州市並入潮安縣。
1979年恢復市建制。1983年撤銷縣並入潮州市。
1989年1月潮州市恢復為省轄市。1990年由廣東省定為副地級市。1991年12月經國務院年批准,原潮州市升格為地級市,同時擴大區域,管轄新設立的湘橋區、楓溪區、新恢復的潮安區和原汕頭市管轄的饒平縣。 潮州自隋朝設置州郡建制,州治一直在海陽縣城(潮州府城),宋代所建的潮州城,西界西湖山,北倚金城山,東有韓山之勝,韓江穿流其間,形成三山一水護城郭的雄偉景觀。經歷代修建,潮州城基本保持歷史文化名城的優美風貌。
1986年,潮州被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後,市委市政府貫徹「建設新城區,保護古城區」的方針,制訂和實施《潮州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潮州市名城保護建設規劃》。潮州升格和擴大區域後,城市規劃面積從原來的60平方公里,擴大至168平方公里。一方面,大力建設現代化新城區,新城區高樓大廈林立,黨政機關、金融、郵電、工商企業、文化教育等單位,陸續建於新城區,逐步完成政治經濟網站文化中心的轉移;配套齊備的住宅小區巍然郁起,為居民營造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2010年,城市建成區已由升格前的8平方公里,擴大到31.4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做好名城保護工作,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濟橋和許駙馬府進行保護和修復,整修了古城牆、古塔、古祠、古民居等一批名勝景點,新建了泰佛殿、慧如公園、饒宗頤學術館、鳳凰洲公園、濱江長廊、開元寺大悲殿,擴建了開元廣場,整修了韓文公祠,使歷史文化名城更添秀色。同時,大力加強城市的道路、供水、供電、排污、衛生、綠化、燈飾等基礎設施建設,使市容市貌更加秀麗美觀。 潮州地處廣東省東部,西與福建接壤,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對外開放旅遊城市,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稱。全市總面積3614平方公里,總人口247萬人,旅居海外的潮籍僑胞、華人及港澳台同胞約230萬人。
潮州建制歷史悠久。自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設立海陽縣以來,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隋朝時撤郡設州,始稱「潮州」。新中國建立前,潮州均為歷代縣、郡、州、路、府的治所,位居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長期的對外交往和中西文化交融,使本土的原生文化與周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流滲透,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擁有地方特色鮮明、結構完整、門類齊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觀。728處文物點以及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鑼鼓、潮州戲等眾多「潮」字品牌,構成潮州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自古就有「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的美譽。
潮州民俗文化獨特。潮州方言、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風情等,無不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蘊涵濃郁的中古遺風,潮州因而被漢學家譽為「中原文化的典櫥」。潮州工藝巧奪天工。潮綉是我國四大名綉中粵綉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國兩大木雕體系之一,潮州的工藝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細如絲,聲如罄」見長,潮州因而成為中國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文物古跡眾多。全市現有文物古跡72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縣兩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是粵東文物古跡薈萃之地。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始建於南宋、中國四大古橋之一、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座啟閉式石橋梁的廣濟橋,國內罕見的宋代建築府第許駙馬府,始建於唐代、堪稱粵東地區佛教活動中心的開元寺,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黃公祠,反映宋代潮州陶瓷業繁榮景象的筆架山宋窯遺址。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始建於宋代、我國現存歷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韓文公祠,始建於明代、全長2.6公里的古城牆,有與廣州越秀山鎮海樓齊名的明代建築廣濟城樓等。此外還有目前國內建築面積最大的泰式佛殿,有珍藏珍貴歷史文物的淡浮文物院等。「潮州八景」鳳凰時雨、湘橋春漲、鱷渡秋風、北閣佛燈、龍湫寶塔等景點,如珠散落於韓江兩岸,與2.6公里古城牆、濱江長廊和古城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一起,構成潮州古城文化旅遊區的壯麗景象。
潮州自然風光秀美。古城區筆架山、金山、葫蘆山三山拱護,韓江繞古城而過,山光水色十分宜人。北部鳳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為粵東最高峰,是中國烏龍茶之鄉和少數民族畲族的發祥地,少數民族風情濃郁。山上有高10多米、覆蓋面積一畝多、年齡600多歲的宋茶樹王,山頂有面積60多畝的古火山口鳳凰天池,俗稱四腳魚的珍稀動物蠑螈在池中游弋。西部桑浦山麓有豐富的溫泉、礦泉,梅林湖畔的稻田裡有形態各異,形似山鷹、海狗、蟾蜍、百鳥求凰的古海蝕地貌,東部柘林灣有棲息數萬只黃嘴白鷺「白鷺天堂」,全國規模最大的海上網箱養殖基地「海上牧場」,碧水藍天的金獅灣海濱浴場,都是觀光休閑度假的旅遊勝地。
潮州旅遊設施配套。全市有旅行社17家,其中國際社4家(出國組團社2家)、國內社13家,經國家考核合格的專職導游員近200人,潮菜廚師逾千名,涉外酒店18家,客房2000多間。境內有汕汾高速公路、國道324線、廣梅汕鐵路通過,市內旅遊車、計程車、三輪車日夜穿梭提供全天候服務,交通方便快捷。網球網、保齡球、高爾夫球等娛樂健身場所應有盡有,滿足旅客的休閑娛樂需求。 潮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如下 :
全市常住人口為2669844人,人口密度為849人/平方公里,其中:
湘橋區常住人口為452472人,人口密度為2967人/平方公里、
潮安縣(含楓溪區)常住人口為1335398人,人口密度為1059人/平方公里、
饒平縣常住人口為881974人,人口密度為509人/平方公里。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為2669844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40220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67643人,增長11.14%。年平均增長率為1.06%。
二、家庭戶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591309戶,家庭戶人口為2436196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4.1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16人減少0.04人。
三、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355354人,佔50.77%;女性人口為1314490人,佔49.2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2.57上升為103.11。
四、年齡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487909人,佔18.27%;15-64歲人口為1957396人,佔73.32%;65歲及以上人口為224539人,佔8.4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8.75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8.1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2個百分點。
五、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101526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34331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1067615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875935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1586人上升為380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379人上升為1285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9617人上升為39988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由44753人下降為3280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7181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25072人,文盲率由4.03%下降為2.69%,下降1.34個百分點。 2005年潮州市GDP增長12%。潮州市2005年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趨勢,各項主要指標增勢良好。經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8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31億元,增長0.3%;第二產業增加值153.6億元,增長16.1%;第三產業增加值101.2億元,增長10%。人均生產總值11564元,按2010年美元匯率折算,人均GDP為1433美元,比上年增加212美元。「十五」期間GDP年均增長10%,實現預期目標。
工業生產穩步增長,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1.5億元,增長19.7%,增速居全省各市第9位。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工業經濟效益指數120.4%,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13.6億元,增長11.6%。
特色工業發展較快,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七大支柱行業增加值39.2億元,增長21.3%,所佔比重為63%。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7.1億元,增長10.3%。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63.6億元,增長22.3%。
固定資產投資近百億元,基本建設投資佔六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7.6億元,增長27.2%,其中5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額91.54億元,增長26.4%。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基本建設投資61.48億元,增長45.7%,所佔比重63%。工業投資59億元,同比增長54.7%。
對外貿易保持活躍,引資工作穩步進行。2005年,潮州市繼續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對外貿易水平進一步提高,海關出口總額為14.8億美元,增長25.6%。對各主要市場出口形勢良好,其中,對歐盟出口已超越香港成為該市出口第一大市場,全年出口額為3億美元,增長61.4%,所佔比重為20%。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62個,比2004年增加4個。合同利用外資1.2億美元,同比增長17%;實際利用外資0.6億美元,增長2.8%。
市場購銷兩旺,居民消費增幅提高。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億元,增長12.7%。汽車、商品房等大宗消費增長較快,全年新注冊入戶的汽車8103輛,增長20.9%。旅遊市場保持活躍,全市旅遊收入23.8億元,增長15.1%。市區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8199元,增長10%。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851元,增長2.23%。
財政收入增勢良好,縣區財稅均衡發展。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6億元,增長21.3%。縣區財政收入全面增長,楓溪區、潮安縣增長近三成。全市各項稅收總額22.2億元,增長24.6%。
金融存款繼續增長,銀行信貸投放滯後。2005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為329億元,增長15.8%。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37.2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2.7%。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比為41.7%,遠低於全省的平均水平61.4%。
物價水平持續上升,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繼續溫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7%。食品類、能源類價格的持續上漲,是拉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有所增長,城鎮職工平均工資10377元,增長13.5%。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6元,增長7.13%。農民人均純收入4260元,增長3.3%。全市新增就業崗位28253個;國有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8480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達1580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68%,就業形勢保持相對穩定。

㈡ 哪位說說潮州公積金貸款額度如何確定哪位知道具體的情況啊

潮州公積金貸款額度的確定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公積金賬戶余額

    • 公積金貸款額度通常與借款人的公積金賬戶余額相關。雖然潮州具體的倍數關系可能不同於深圳(深圳為12倍),但一般來說,公積金賬戶余額越高,可貸額度也會相應提高。
  2. 還款能力

    • 月工資收入:潮州公積金貸款額度還會考慮借款人(含配偶)的月工資收入之和。通過計算夫妻雙方計繳住房公積金的月工資收入之和,再乘以一定的系數(如35%)和貸款年限,可以得出基於還款能力的貸款額度。
    • 月供佔比:每月償還貸款本息合計不應超過申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可能因地區而異)。
  3. 購房總價與首付款

    • 公積金貸款額度不高於購房總價與首付款的差額。這意味著,購房總價越高或首付款比例越低,理論上可獲得的公積金貸款額度可能越高,但受限於其他因素。
  4. 最高貸款限額

    • 潮州可能設定了單套住房的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這個額度可能因政策調整而有所變化,因此具體數值需要參考當地最新的公積金政策。
  5. 其他因素

    • 借款人的信用狀況、連續繳存公積金的時間等也可能影響貸款額度。例如,連續三年以上未提取住房公積金的借款人,在某些地區可能享受貸款額度提高的優惠。

綜上所述,潮州公積金貸款額度的確定是一個綜合考量多個因素的過程,包括公積金賬戶余額、還款能力、購房總價與首付款、最高貸款限額以及其他因素。為了獲取准確的貸款額度信息,建議借款人直接咨詢當地的公積金管理中心或相關金融機構。

閱讀全文

與潮州每年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汽車抵押貸款公司概況 瀏覽:521
平安貸款資料不真實它能追款嗎 瀏覽:341
上海loft貸款算首套嗎 瀏覽:301
普惠小微擔保類貸款 瀏覽:654
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甘肅省 瀏覽:281
a公司從建設銀行貸款六個月 瀏覽:996
湖北省2017農村貸款余額 瀏覽:669
貸款買房一定要穩定工作嗎 瀏覽:574
小額經營貸款機構 瀏覽:378
長沙市天心區安迅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瀏覽:789
公積金貸款審批通過多少日內過戶 瀏覽:508
銀行無流水貸款怎麼辦 瀏覽:608
個人徵信會影響大學生助學貸款 瀏覽:637
小額貸款公司怎樣應聘 瀏覽:587
民信小額貸款公司倒閉 瀏覽:489
農村倍用社貸款 瀏覽:831
手機卡沒注銷能貸款嗎 瀏覽:278
工商銀行有網上小額貸款不 瀏覽:676
在外地工作可以重慶貸款買房 瀏覽:451
擔保合同屬於貸款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