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威脅銀行工作人員貸款

威脅銀行工作人員貸款

發布時間:2025-07-20 09:58:21

① 銀行工作人員打電話來叫去信用貸款是不是騙局

一、接到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邀請辦理信用貸款,您可能首先會懷疑這是否是一種騙局。實際上,這類電話往往是由不良貸款擔保公司打的,他們可能會利用您的個人信息進行貸款,然後消失不見。有些情況下,他們甚至會以高額傭金為名,誘使您同意辦理。
二、當銀行工作人員通過電話邀請您辦理信用貸款時,您需要警惕這可能是一種騙局。通常,這類騙局背後是那些無良的貸款擔保公司在操作。他們有的會直接以您的名義申請貸款,然後用這筆錢捲款跑路;有的則會以辦理貸款為名,向您收取高額的傭金。
三、如果您今天接到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詢問您是否需要辦理信用卡或貸款,這其實可能是一種常見的詐騙手段。他們可能會以辦理業務需要提供醫保社保信息為借口,以此來獲取您的個人資料。請您不必過於擔心,因為銀行通常已經擁有這些信息,不會通過這種方式來向您收集。
四、當有人通過電話聲稱可以為您辦理信用貸款時,您應該對此保持警惕。這類聲稱往往是虛假的。如果您決定辦理,請務必記住,任何要求您先期支付費用,如會員費、解凍銀行卡費用或賬戶錯誤修正費用的理由,都可能是騙子在設法騙取您的錢財。

② 有的銀行強制讓員工貸款,從幾萬到上百萬,請問這是什麼神操作

很顯然,大概就是這家銀行的普惠金融任務完不成,又不想冒風險搞大放水,於是想出了這個損招。

讓員工貸款有幾大好處:第一,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放貸任務。做過銀行的都知道,風險可控的貸款,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想要在短期內大量放貸,唯一的辦法是找可控制的人來放貸。銀行員工當然是最容易控制的。第二,貸款風險可控。員工在銀行上班,銀行對員工知根知底;再者銀行員工的收入也掌握在銀行手中,不怕員工沒有還貸能力。第三,強制貸款,也只有對本行員工有效,相信對於利息支付方面,銀行也會有相應政策,估計不會真的讓員工付利息。否則員工拿到貸款,為了覆蓋利息肯定會有轉貸,從而提升貸款風險。

這種矇混過關的做法,其實很愚蠢,典型的掩耳盜鈴,不可能所有銀行員工都能守口如瓶,所以就看監管部門是真做事,還是睜一個眼閉一個眼了。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銀行強制員工貸款,不僅有讓員工體驗新產品的目的,也有為了完成考核任務的需要。

從實際情況觀察,很多銀行要求員工貸款,一般都是網路版消費貸,具有門檻低,短期小額的特點。但是,往往因為產品屬於新開發產品,且主要通過互聯網(網上銀行),或移動終端(手機銀行)銷售,所以有時就是內部員工也不知道,或者說了解不夠細致,這對於產品營銷宣傳是不利的。因此,通過員工貸款體驗,就可以加深對產品的了解,以更好的向客戶宣傳。

從完成指標任務上講,就有兩層意思:

我們知道,一家商業銀行要推出一款新的金融產品,也不是想推就推那麼隨便的,而是需要向監管機構履行一定報備手續的,相當於「准生證」,才能上架銷售。當然就會涉及到產品後期的監管指標考核,比如是否能夠達到報備時所描述的效果,以及風控水平等。假如實施效果與預期差距太大,就有可能被監管亮黃牌或直接紅牌下架,這就廢了。消費貸也同樣如此,長期發放規模上不去,怎麼辦?號召員工貸款,也許可以暫解燃眉之急。

另一層意思,就是有利於同業「曬指標」比拼。作為一款消費貸產品,它絕不可能是任何一家獨家經營,而是眾多銀行都在搞,且同質化比較嚴重,競爭也比較激烈。在此情況下,如果放貸規模上不去,或者參與用戶寥寥可數,市場佔比不高,是不是很尷尬呢?特別是一些國有大行或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產品造勢時吹的天花亂墜,結果無人問津,這臉放哪兒?相反,如果規模上了,市場佔比靠前,人氣旺了,產品的名氣就有了,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業務就會逐漸做大做強。

現實中還真有銀行這樣干,為的就是完成普惠金融業務考核。

某城商行,這里就不點名哪個銀行了了,要不然被監管層看到被進行整改,小黑我估計又要被人找麻煩了。

這個城商行對於所謂的經審核的優質客戶,發放30萬元的小額信貸(消費貸),其中有10萬額度,時間30天,通過內部的優惠券,在APP上操作後,不需要支付貸款利息,也就是零利率,錢白用30天,這難道不香嗎?當然了要多上一次徵信,值不值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這些優質客戶里既有公務員、高收入人群,也有銀行員工及家屬。這些人對於銀行來說風險都是可控的,遠比貸給那些中小微企業或者個人來的多,幾乎沒有壞賬的風險,而數據上又不會太難看,可謂是一舉多得。

此外,這個城商行的APP里經常發放8.8折、8折的貸款利息優惠券,各種鼓勵發放消費貸,就是因為考核壓力比較大。畸形的考核制度得不到根本改善前,這種怪異事件還會繼續在不同的銀行發生。

銀行常有各種任務,與職員的工資獎金掛鉤,這種做法肯定與市場經濟不符,應該改革。

這次新冠疫情的沖擊前所未有,需要決策層和監管部門注意的是,目前這種強壓銀行業放水的作法是否正確。大家都知道,洪水過後行洪區里是一片狼藉。設立種種指標,嚴苛考核倒逼銀行業加快供給側改革,這個思路沒錯。但需要關注的是,在司法執法和監管方面,動輒問責,動輒上法的環境下,缺乏相關的風險緩釋、兜底機制,作為法人的銀行面臨資產承壓、銀行員工風聲鶴唳視貸如火,政策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急病需要猛葯,決策層是否考慮對相關的中小微企業採取階段性的「債轉股」或「公錢參私股」,增強對有潛力的企業的增信保障能力,讓企業活下來,過後再逐步退出。如果這樣可行的話,將有利於減輕銀行業對潛在風險的憂慮,減輕信貸人員拒貸壓力。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討論。

給銀保監局反映,情況馬上解決。

反正錢又不是他們的銀行每家都有一本爛帳……老百姓只能眼扒扒看著他們開豪車住高檔小區……我們這些苦逼的百姓就該倒霉……草

危險

銀行不會將低價貸款流向 社會 !強制讓銀行員工貸款是炒作貸款的一個最基本手段! 社會 融資成本越高,那麼銀行獲利就會越gao!獲利空間也就越大!可以說如果一個國家的銀行以利益最大化為標准,那麼這個國家全國中下層群體為銀行的利益最大化行為買單!為什麼這個國家的上層群體不為銀行的利益最大化行為買單?因為銀行實施利益最大化行為必須要此國上層群體配合,才能實施讓中下層為其買單!

需要就貸款,不需要,不要貸,辦幾張「信」卡,看你怎麼消費,一定要有工作,有工資才能消費

③ 銀監局對銀行員工貸款的規定

法律分析:禁止工作人員個人在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和工作人員為他人擔保貸款、介紹貸款,具體包括以下處理方式:

1.工作人員在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

對工作人員的個人貸款(不含純個人消費性質的貸款,純個人消費性質貸款不含個人投資類貸款),不管是否到期,都應在清理期限內進行償還。對不能按期還款的,由所在單位責令其本人做出還款書面承諾;對還款書面承諾到期仍不能按期還款的,由所在單位要求當事人離崗還貸,並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處理或處分。

2.工作人員為他人擔保貸款。

為他人擔保貸款的,由貸款人所在單位責令其按有關法規和規定辦理轉擔保手續,不能辦理轉擔保手續的,應落實保證責任,並以其本人財產補辦抵押手續。貸款到期不能歸還的,由擔保人承擔連帶責任,並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處理或處分。

3.工作人員為他人介紹貸款。

對於工作人員介紹的貸款,由所在單位責令介紹人限期核實借款手續、落實借款人還款計劃;貸款到期不能歸還的,由所在單位要求當事人離崗清收,並視情節給予相應處理或處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第四十條 商業銀行不得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向關系人發放擔保貸款的條件不得優於其他借款人同類貸款的條件。

前款所稱關系人是指:

(一)商業銀行的董事、監事、管理人員、信貸業務人員及其近親屬;

(二)前項所列人員投資或者擔任高級管理職務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

④ 銀行工作人員打電話來叫去信用貸款是不是騙局

一、銀行工作人員打電話來叫去信用貸款是不是騙局?

肯定是騙局,通常就是這些垃圾貸款擔保公司做中間人,狠一點的直接用你的身份信息貸款,然後拿了錢走人,賤一點的用你的身份信息貸款,收取高額的傭金。最可恨的就是一天無數個電話

二、銀行工作人員打電話來叫去信用貸款是不是騙局?

肯定是騙局,通常就是這些垃圾貸款擔保公司做中間人,狠一點的直接用你的身份信息貸款,然後拿了錢走人份信息貸款,收取高額的佣話

三、今天好像是銀行的工作人員打電話問我辦理信用卡或貸款嗎...

很正常,辦理需要醫保社保的,不必擔心,這些資料銀行還沒有的哈,所以不要多出來的。

四、打電話說給我辦信用貸款是真的嗎?

假的不要相信,如果你要弄了下面你要記住讓你無論各種理由讓你打錢,比如會員,銀行卡凍結,賬號錯誤,都是騙你錢的

⑤ 公司和銀行人員聯合搞假貸款,應該如何舉報,是違規還是違法

如果公司和銀行人員聯合搞假貸款,可以收集證據到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地方進行舉報。

這種行為屬於違法行為,嚴重的則可定義為犯罪行為。

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5)威脅銀行工作人員貸款擴展閱讀

貸款詐騙罪法程度定位

1、一般處罰

自然人犯本罪的,沒收財產。

2、情節嚴重

(1)為騙取貸款,向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行賄,數額較大的;

(2)揮霍貸款,或者用貸款進行違法活動,致使貸款到期無法償還的;

(3)隱匿貸款去向,貸款期限屆滿後,拒不償還的;

(4)提供虛假的擔保申請貸款,貸款期限屆滿後,拒不償還的;

(5)假冒他人名義申請貸款,貸款期限屆滿後,拒不償還的。

3、情節特別嚴重

(1)為騙取貸款,向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巨大的;

(2)攜帶貸款逃跑的;

(3)使用貸款進行犯罪活動的。

閱讀全文

與威脅銀行工作人員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行貸款合同編號是貸款合約號碼 瀏覽:232
廣州創業擔保貸款2021年政策 瀏覽:158
捷訊貸款買手機 瀏覽:128
營改增小額貸款公司增值稅 瀏覽:987
海口農村信用社銀行貸款 瀏覽:737
給孩子貸款共同還款人是父母嗎 瀏覽:339
2015農行的不良貸款率 瀏覽:498
銀行抵押貸款的店鋪需要交多少稅 瀏覽:821
合作社如何無息貸款 瀏覽:952
為什麼手機號碼申請不了貸款 瀏覽:227
欠銀行貸款會執行擔保人嗎 瀏覽:462
新手機號app貸款 瀏覽:350
注冊貸款資料被泄漏 瀏覽:258
海安哪裡有抵押貸款的 瀏覽:872
農行貸款30萬利息高嗎 瀏覽:742
上海江南村鎮銀行網點貸款 瀏覽:677
為單位同事擔保貸款 瀏覽:464
買新汽車有無息貸款嗎 瀏覽:475
中國按揭貸款可否用建行流水 瀏覽:707
就業無息貸款有營業執照沒場所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