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資本金內部收益率與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的區別
二者區別:
一、決定因素不同。
1、對於一個既定的投資項目來說,其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完全由項目的凈現金流所確定,與資本結構無關,可視為定值。
2、而自有資金內部收益率則完全取決於貸款比例和貸款利率。貸款比例越大,貸款利率越低,則自有資金內部收益率越高,相應地自有資金所承擔的風險也越高;隨著貸款比例的降低,自有資金內部收益率也會降低,但承擔的風險也隨之降低。需要說明的是,貸款比例也有上限制約,金融部門會根據項目的風險程度及盈利能力,對項目自有資金占總投資的比重,在貸款時也會提出最低要求。
二、涵蓋不同
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是對全部資金可望達到的報酬率,自有資金內部收益率只是全部資金中屬於自有的那部分資金預期達到的報酬率。
拓展資料
1、內部收益率是進行盈利能力分析時採用的主要方法一。
從經濟意義上,內部收益率IRR的取值范圍應是:—1<IRR<∞,大多數情況下的取值范圍是0<IRR<∞。求得的內部收益率IRR要與項目的設定基準收益率i0相比較。當IRR≥i0時,則表明項目的收益率已達到或超過設定折現率水平,項目可行,可以考慮接受。內部收益率可通過方程求得,但該式是一個高次方程,通常採用「試算內插法」求IRR的近似解。
2、內部收益率被普遍認為是項目投資的盈利率,反映了投資的使用效率,概念清晰明確。
比起凈現值與凈年值來,各行各業的實際經濟工作者更喜歡採用內部收益率。內部收益率指標的突出優點就是在計算時不需事先給定基準折現率,避開了這一既困難又易引起爭論的問題。內部收益率不是事先外生給定的,是內生決定的,即由項目現金流計算出來的,當基準折現率不易確定其准確取值,而只知其大致的取值區間時,則使用內部收益率指標就較容易判斷項目的取捨,IRR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
3、但是,內部收益率也有諸多缺陷和問題,如多解和無解問題、與凈現值指標的沖突問題等,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不便和困惑。
(資料來源:內部收益率——網路)
⑵ 年化利率如何換算成月利率
換算公式為:
月利率(%)=年利率(%)÷12
日利率(%)=年利率(%)÷360
貸款年化利率應以對借款人收取的所有貸款成本與其實際佔用的貸款本金的比例計算,並折算為年化形式。貸款年化利率可採用復利或單利方法計算:復利計算方法即內部收益率法;採用單利計算方法的,應說明是單利 。
計算方法
2021年3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對貸款產品的貸款年化利率做出相關規定 。
所有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在網站、移動端應用程序、宣傳海報等渠道進行營銷時,應當以明顯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包括但不限於存款類金融機構、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以及為貸款業務提供廣告或展示平台的互聯網平台等。
⑶ 您好,通常情況下,一個項目在滿足還貸的條件下,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跟銀行貸款利率,哪個大,哪個小呢
一般是會計報酬率或者權益收益率大,也就是你說的那個「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我個人沒見過這個叫法)」。
企業投資一個項目會測算如下指標:凈現值、現值指數、內含報酬率、投資回收期(動態或靜態)、會計報酬率。首先,由於權益的資本成本包含了財務風險,所以肯定高於債務資本成本,而且通常測算的結果要比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更高。
當然,我所說的報酬率是針對投資項目的整個壽命期而言的權益資本的報酬率,可以叫「幾何平均會計報酬率」。但是在項目初期,尤其是新產品項目,其運行後的最初幾年的會計報酬率可能會相當低,而且可能會比銀行貸款利率還要低,但是當產品市場走向成長期後,報酬率會迅速提高,到時候就不是銀行貸款利率能比的了。
不管實際情況怎樣,測算的權益收益率或者平均會計報酬率都要高於銀行貸款利率,畢竟企業都是把目光集中在增加企業權益資本的市場價值,而不是給銀行送利息,對吧?
⑷ 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與全投資內部收益率大小
要理解這個問題先要理解財務杠桿,通俗地說就是通過借貸行為擴大或增加資本投入者的收益。例如:100萬元一個投資項目可取得每年20萬元收益,收益率為20%,但通過貸款借入100萬元,共計200萬元進行投入,可獲得每年40萬元收益,但借入的100萬元每年需償付利息10萬元,站在投資者角度,其每年的收益為40-10=30萬元,其資本金收益率為30%。這就是財務杠桿的作用,即當投資收益大於利息率時,投資者可獲得擴大的收益。
投資項目的內部收益率(IRR)是項目到計算期末正好將未收回的資金全部收回來的折現率,是項目對貸款利率的最大承擔能力。只要全投資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大於借款利率,財務杠桿就起作用了(基準收益率是判斷項目是否可行的依據),這時的資本金內部收益率必大於全投資(口徑要求一至:全部稅前或全部稅後)。
如果借款利息夠多,總成本大於收入,只能表明,項目凈現金流為負值,凈現值小於零,項目根本就不可行。只有在凈現值大於零的情況下,談論內部收益率才有意義。
⑸ 內部收益率大於貸款利率,則負債比例越高,對自有資金經濟效果越有利,這不是錯的嘛!為什麼答案是對啊
這就是對的,借錢發展就是這個意思
借款1萬,收益2000,利息1000,凈收益1000
貸款10萬的話,凈收益會到1萬,當然越多越有利。當然,風險也大,一旦收益下降,不低利息支出,就會有負的凈收益。
⑹ 當貸款利率低於資本權益的預期回報率時增加貸款可以降低資金成本嗎
是可以降低資金成本的,但是增加貸款也會帶來很大風險的啊
⑺ 一個項目的動態項目內部收益率為4%,貸款利率為6.15%,該項目是不是不能負債經營為什麼謝謝
從純商業角度是不能發債經營,主要是內部收益率過低,自有資本的收益率更低,會低於4%;如果是公用事業可能還可以負債經營,公用事業的自有資本收益率可能要求很低,甚至零回報。
⑻ 財務內部收益率與銀行貸款利率的關系是什麼比如財務內部收益率小於銀行貸款利率,項目是否可以投資
貸款利率可以作為參考的折現率。貸款利率是給定的,內部收益率是項目自生的。
項目是否可行,要看項目的性質。如果是經營性的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小於銀行貸款利率一般不可行;如果是公益性項目還是可行的,因為不是單純的考慮財務指標。
⑼ 銀行貸款利率低於存款利率
不會吧,可能有一些貸款因為時間長度不同和項目的穩定性不一樣的利率會低一些,通常也不會太少,在10%左右吧。但是一般存款利率不會超過5%,可能個別地方銀行會高一點。
⑽ 內部收益率是讓凈現值等於零的折現率,書上為什麼說「是項目借入資金利率的臨界值」說白了和借錢有什麼
很好理解:
假設你做一個項目,你手頭沒有資金,去銀行借了100萬。那你要付銀行利息。
如果項目的內部收益率正好等於你支付銀行的利率,那麼就剛好不賺不虧,所以就是臨界值。
如果內部收益率低於銀行利率,那就不要開展這個項目,因為會虧本。
明白?
假設你手頭上有100萬,不用跟銀行借。此項目的內部收益率低於貸款利率,那也不要開展此項目,你把錢借給別人收利息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