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和股東之間的無息借款會不會視同銷售
企業無償借款給個人或股東,需要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
企業之間無償借款、個體工商戶與企業之間無償借款、也需要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
個人股東無償借款給公司不需要按照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也就是自然人無償借款給公司不需繳納增值稅)。
Ⅱ 個人收取企業的的無息借款本金需要交稅嗎
個人收取企業的的無息借款本金不需要交稅。
貸款方為自然人的,其向其他單位或個人無償提供服務,根據規定其他個人無償提供服務不需要視同銷售,不繳納增值稅。
貸款方為單位或個體工商戶的,其向其他單位或個人無償提供服務,無論借貸雙方是否為關聯方均要視同銷售按規定繳納增值稅。
Ⅲ 無償借款需要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嗎
財稅〔2016〕36號將原營業稅的「視同銷售」概念進行了擴充,涵蓋了所有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的范圍,並提出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據此,各地在營改增政策口徑中普遍表示:無償借款需要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
比如四川:
1、無償借款給企業使用,不收取利息,是否需要按照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投資入股獲得分紅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
答:(一)無償借款給企業使用,不收取利息的企業需要視同銷售按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利息收入按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
(二)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規定:以貨幣資金投資收取的固定利潤或者保底利潤,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因此,投資入股分紅屬於上述情況的需要按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否則不需要繳納。
下列情形視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一)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提供服務,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二)單位或者個人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三)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Ⅳ 購車無息貸款是怎麼回事
購車無息貸款都是幌子,可能會暗藏高昂的手續費、搭售保險、信用卡分期暗藏貓膩等情況。
所以碰到購車無息貸款,要留心合同中是否有「霸王條款」,不能聽信銷售的一家之言。例如Z小姐在廣州一家4S店購車,談好車價為40多萬元。銷售人員推薦了一款車貸,並號稱按車價選最低貸款額最短期限可無息無手續費貸一年期16萬元。
然後Z小姐接到了某股份制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按約定的日子在該行珠江新城網點新開了借記卡,然後到該行信貸中心,在工作人員提供的平板電腦顯示的協議上簽了名。Z小姐去4S店提車,銷售卻說和銀行簽的不是無息無手續費貸款,簽的是3年、一年手續費約4%。
由於銷售一直推薦的是無息無手續費貸款,因此當接手的銀行業務員要求簽署協議時,Z小姐表示,自己當時沒細看,後來才發現有手續費。按16萬元的貸款額,一年4%的手續費,Z小姐一年要支付的手續費是6400元,3年則要付19200元。
但4S店收取的手續費並非銀行的利息,因此按照4S店客服的說法,確實是「無息」貸款。由於銀行工作人員說簽的的確是免息貸款,銀行不收手續費,要收也是4S店那邊。所以Z小姐提出退訂,結果遭拒,理由是已簽合同。
還有就是銷售極力推薦一款某保險公司的保險,當然保險的價格要比市場上的價格要高很多。還有不少銀行會在宣傳語中將手續費單位改成日,因此,不少手續費的宣傳單會充斥只有千分之幾的費用,但是算起來就並不少。
(4)無息貸款是否視同銷售擴展閱讀:
市面上提供的貸款購車方式,主要有四種:汽車金融公司、中介擔保、銀行貸款和信用卡分期。 一定要留心合同中是否有『霸王條款』,尤其是付款方式和質保期等是否符合業內常規。
由於不同的貸款方式針對的是不同的購車人群,因此,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選擇貸款購車時最好咨詢詳細的購車政策,貨比三家,且合同的內容最好了解清楚,尤其是一些細節部分,最好是綜合權衡之後再下單,不能聽信銷售的一家之言論而遭遇高成本購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廣州驚現「無息」車貸 手續費竟高達兩萬
Ⅳ 企業之間無息借款合法嗎
企業之間的借款合同是無效的
1、中國人民銀行《貸款通則》第61條明確規定,企業之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融資業務;
2、199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名為聯營實為借貸,違反了有關金融法規,應當確定合同無效;
3、1996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明確規定: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
(5)無息貸款是否視同銷售擴展閱讀:
溫州於2013年8月1日出台政策要求,今後溫州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不超過4家,其中主辦行對企業的貸款原則上不低於企業貸款總量的50%。
根據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領導小組出台的《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入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溫州銀行業過度授信、多頭授信、異地授信問題突出,為防止過多的銀行貸款集中於一家企業引發企業融資風險的問題在溫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實行主辦行制度,並控制企業貸款銀行機構數量。
溫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曾表示,溫州此前出現很多企業出險的情況,其中有多家企業是被貸款「撐死」的。
很多家銀行對一家企業進行放貸,一些企業拿到了過量的銀行貸款,沒地方用就亂投資,剛有收益的時候又遇到調控被抽資。溫州有一家企業產值幾千萬,卻有20多家銀行給它貸款,貸款幾個億,最後走上不歸路。
Ⅵ 關聯企業之間無息借款 稅務機關是否有權核定征稅
如果有明顯的證據表明關鍵企業間的借款與收入相關,稅務部門是有權核定正稅的
Ⅶ 營改增之後企業間無息借款有什麼稅務風險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第十四條規定,下列情形視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
(一)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提供服務,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二)單位或者個人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企業間借款按「無償提供服務」劃入視同銷售范圍。按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Ⅷ 企業向股東無償提供借款需要視同銷售繳納企業所得稅嗎
既然是無償,那就沒有利息,也就涉及不到企業所得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