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銀行貸款 > 無息貸款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如何做賬

無息貸款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如何做賬

發布時間:2021-07-06 01:57:16

㈠ 繳納增值稅怎麼做賬

如果繳納是當月的增值稅那麼直接做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上個月的增值稅,那麼
期末將貸方應交的銷項稅轉入未交增值稅中,表示當月應交未交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在實際繳納時再轉入已交稅金明細科目中轉銷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㈡ 稅法中哪些視同銷售繳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自產或委託加工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的會計處理:企業將自產或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屬於自產自用性質,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但需按規定計算銷售額和應納稅額。
借:在建工程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貨物作為投資的會計處理:企業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外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自產、委託加工貨物用於集體福利的會計處理:企業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交增值稅;如果是用於個人消費的,應該按照公允價值結轉。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商品(集體福利)/主營業務收入(個人消費)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貨物無償贈送他人的會計處理:企業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應視同銷售貨物並計算應交增值稅。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的會計處理:企業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視同銷售貨物處理,需要按照正常的收入確認,同時還要結轉成本。
借:應付股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外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外購)
貸:庫存商品
(6)自產、委託加工或購入貨物兌換原材料等的會計處理:企業用產品:)原材料等,依稅法規定應視同銷售產品,計算並繳納增值稅。
借:原材料(或固定資產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外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7)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的會計處理:①視同買斷方式,不涉及手續費的問題,企業應在受託方銷售貨物並交回代銷品清單時,開具專用發票給受託方。
在發出代銷商品時:
借:委託代銷商品
貸:庫存商品
收到代銷清單時: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委託代銷商品
②收取手續費方式,企業應在受託方交回代銷產品清單時,為受託方開具專門發票,同時作分錄處理。
在發出代銷商品時:
借:委託代銷商品
貸:庫存商品
收到代銷清單時: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等)
銷售費用
貸: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銷售代銷貨物的賬務處理:①視同買斷方式,在銷售貨物時,為購貨方開具專用發票。
收到代銷商品時:
借:受託代銷商品
貸:受託代銷商品款
實際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受託代銷商品
借:代銷商品款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按合同協議支付給委託代銷方款項時: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②收取手續費方式,將餘款如數歸還委託方,在銷售貨物時為購貨方開具專用發票。
收到代銷商品時:
借:受託代銷商品
貸:受託代銷商品款
實際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賬款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借:受託代銷商品款
貸:受託代銷商品
將貨款歸還委託代銷單位,並計算代銷手續費時: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㈢ 請問一下視同銷售怎麼做賬啊

可以有一個簡單的理解,東西離開企業了,主營業務收入,沒有離開企業,庫存商品。

㈣ 視同銷售的賬務處理及稅務處理

視同銷售的會計與稅務處理差異分析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規定,企業將資產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資產所有權屬已發生改變而不屬於內部處置資產,應按規定視同銷售確定收入。(一)用於市場推廣或銷售;(二)用於交際應酬;(三)用於職工獎勵或福利;(四)用於股息分配;(五)用於對外捐贈;(六)其他改變資產所有權屬的用途。
對於視同銷售,會計人員在進行賬務處理時,往往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會計上不按視同銷售處理,將發生的支出直接列入相關的成本費用。例如企業將外購商品用於市場推廣,直接計入銷售(營業)費用,不通過「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核算。另一種是會計上按視同銷售處理。當業務發生時,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同時商品出庫,計入主營業務成本。
對於第一種賬務處理,會計與稅法上會產生差異。按照《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國稅發〔2008〕101號)的規定,在填列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要進行應納稅所得額調整。
納稅人對視同銷售如何在報表中填列產生了爭議,有些納稅人認為,企業已經將外購的禮品支出計入了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在稅前作了扣除,在填表時,作視同銷售處理。那麼,所對應的視同銷售成本是否還要填寫?如果填寫視同銷售成本,是否存在重復扣除的情況?
例如,某企業購買了100元禮品,計入業務招待費,按照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標准,最多允許稅前扣除60%,即60元。如果作視同銷售處理,則需要調增100元,再作視同銷售成本處理,調減100元。這樣做,不是相當於100元的視同銷售收入,對應了100元的視同銷售成本和60元的管理費用,實際扣除了160元嗎?
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先看一下會計處理。
不作視同銷售的賬務處理: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117
貸:庫存商品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國稅函〔2008〕828號文件規定,企業視同銷售行為中屬於企業自製的資產,應按企業同類資產同期對外銷售價格確定銷售收入;屬於外購的資產,可按購入時的價格確定銷售收入,故管理費用按購入價計算。
該企業如果作了以上會計處理,則需要進行如下納稅調整:第一,視同銷售行為中,視同銷售收入應在《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三第2行作納稅調增100元,同時按配比原則,在第21行「視同銷售成本」作納稅調減100元。第二,比較業務招待費發生額的60%和銷售收入5‰部分,按照孰低原則確定準予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支出,填入附表三第26行第2列。將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數額大於准予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支出的數額填入附表三第26行第3列。經過以上調整,收入減除費用等於0,管理費用中「業務招待費」發生117元,進入損益,影響企業利潤117元。實際納稅調增46.8元(117×0.4)。
視同銷售的賬務處理:借:管理費用117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借:主營業務成本100
貸:庫存商品100。
企業不需納稅調整,管理費用進入損益,影響利潤117元,納稅調增46.8元(117×0.4)。
以上兩種處理結果一致。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對應的視同銷售成本必須填寫扣除,符合稅法配比原則的要求。而管理費用的扣除是企業費用支出,與視同銷售成本扣除是兩種不同的扣除,不能理解為存在重復扣除問題。
需要提醒的是,企業如果將自製的產品作為禮品贈送,企業視同銷售收入要按公允價值來計算。例如企業贈送的禮品市價是120元,自產產品成本為100元。
不視同銷售的賬務處理: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120.4
貸:庫存商品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0.4(120×0.17)。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六條規定,納稅人有本細則第四條所列視同銷售貨物行為而無銷售額者,按下列順序確定銷售額:(一)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二)按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三)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組成計稅價格的公式為: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屬於應征消費稅的貨物,其組成計稅價格中應加計消費稅額。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銷售自產貨物的為實際生產成本,銷售外購貨物的為實際采購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按此規定,增值稅應按市價計算。
按以上賬務處理,第一,企業需要對視同銷售收入在《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三第2行作納稅調增120元,同時按配比原則,在第21行「視同銷售成本」作納稅調減100元。第二,管理費用中,「業務招待費」調增20元(120-100),填入附表三第40行「其他」第3列內。第三,比較業務招待費支出發生額140.4元的60%和銷售收入5‰部分,按照孰低原則確定準予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支出,填入附表三第26行第2列。將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數額大於准予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支出的數額填入附表三第26行第3列。經過以上調整,收入減除費用等於20元,管理費用中「業務招待費」發生120.4元,進入損益,影響企業利潤120.4元。實際納稅調增56.16元(140.4×0.4)。
如果企業已按視同銷售處理:
借:管理費用140.4
貸:主營業務收入12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0.4。
借:主營業務成本100
貸:庫存商品100。
企業視同銷售利潤20元,管理費用140.4元進入損益,影響利潤120.4元(140.4-20),納稅調增56.16元(140.4×0.4)。
以上兩種處理結果一致。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企業沒有按視同銷售進行賬務處理而進行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比較麻煩,而且容易出現調整錯誤的情況。

㈤ 增值稅視同銷售會計處理!

增值稅視同銷售業務中,貸記「主營(其他)業務收入」。結轉成本時才貸記「庫存商品」.

㈥ 視同銷售如何記賬

視同銷售和一般銷售在做賬的時候差別不大,都需要確認稅費和成本,具體做賬方式如下:

借:在建工程/應付職工薪酬/長期股權投資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㈦ 增值稅視同銷售的內容以及會計處理

視同銷售是指在會計上不作為銷售核算,而在稅收上作為銷售,確認收入計繳稅金的商品或勞務的轉移行為。
根據現行稅法規定,下列行為應當視同銷售:
(1)增值稅中視同銷售的確認。《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以下8種行為視同銷售:
①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
②銷售代銷貨物;
③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至其他機構用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④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
⑤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
⑥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用於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
⑦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
⑧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
雖然這八種行為都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但由於在銷售收入確認上的差異,導致所得稅的計算方法不一樣,可以將其分為應稅銷售類和會計銷售類進行會計處理。
增值稅的計算

應稅銷售類包括四種視同銷售行為:(1)將自產或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2)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3)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4)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

企業發生以上四種應稅銷售行為時,是一種內部結轉關系,不存在銷售行為,不符合銷售成立的標志,企業不會由於發生上述行為而增加現金流量,也不會增加企業的營業利潤。因此,會計上不作銷售處理,而按成本結轉,但按稅法規定,視同銷售行為應計算並交納各種稅費。

會計銷售類也包括四種視同銷售行為:(1)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2)銷售代銷貨物;(3)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4)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個人消費。

企業發生上述四種會計銷售行為時,會計上作銷售處理,計算銷售收入,並按稅法規定交納增值稅。

下面試舉一例說明兩類業務處理的異同。

某企業有一批自產的產品,產品成本為120萬元,銷售價為160萬元,假設該批產品分別用於(1)對外投資;(2)分配給股東。兩種情況下賬務處理應為:

1.該批產品用於對外投資時屬於應稅銷售類業務,其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1472000

貸:產成品12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72000(1600000×17%)

2.該批產成品分配給股東時屬於會計銷售業務,其會計處理為:

借:利潤分配———應付股利1872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6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72000(1600000×17%)

從以上實例可以看出,應稅銷售類和會計銷售類在計算增值稅時的稅基是一樣的,即都按銷售收入計稅,但應稅銷售類如第一種情況按產成品成本結轉,不確認銷售收入,而會計銷售類如第二種情況要確認產品銷售收入。

所得稅的計算

由於應稅銷售業務處理中,是按產成品成本結轉,未計算產品銷售收入,因此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對會計利潤進行調整。仍以上例為例,則會計利潤中應加入160萬元的產品銷售收入來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會計銷售業務處理中,由於會計利潤已包括160萬元的產品銷售收入,因此不需再作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

綜上所述,不管是應稅銷售還是會計銷售,有關增值稅和所得稅繳納最終數額是一致的,這樣,既防止了企業借各種名義逃避納稅,又保證了國家稅收足額入庫。

㈧ 增值稅視同銷售的賬務處理

1:你沒說清楚「補繳了08年7月份增值稅6000元」是什麼原因,是少做收入還是多做了進項?
2:你問題的關鍵是沒把那6000元做相應的賬務處理,如多做了進項,還要做進項轉出,這樣才平了
3:你只做了那套憑證,就相當於抵減了當期應納稅額,所以國稅局要求你補交增值稅6000元,並要罰滯納金

㈨ 無償借款需要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嗎

財稅〔2016〕36號將原營業稅的「視同銷售」概念進行了擴充,涵蓋了所有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的范圍,並提出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據此,各地在營改增政策口徑中普遍表示:無償借款需要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
比如四川:
1、無償借款給企業使用,不收取利息,是否需要按照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投資入股獲得分紅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
答:(一)無償借款給企業使用,不收取利息的企業需要視同銷售按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利息收入按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
(二)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規定:以貨幣資金投資收取的固定利潤或者保底利潤,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因此,投資入股分紅屬於上述情況的需要按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否則不需要繳納。

下列情形視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一)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提供服務,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二)單位或者個人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三)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㈩ 增值稅視同銷售做賬問題

一、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8大視同銷售行為,分別是:(1)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2)銷售代銷貨物;(3)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4)將自產或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 (5)將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6)將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7)將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8)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
二、財稅[2016]36號文規定的三種視同銷售銷售行為分別為:1、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注;不含自然人)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提供服務,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2、單位或者個人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3、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以上各類視同銷售的會計處理分別如下:
(1)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
①視同買斷方式,不涉及手續費的問題。若受託方未將商品售出,可以將商品退還給委託方,企業應在受託方銷售貨物並交回代銷品清單時,開具專用發票給受託方。
在發出代銷商品時: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收到代銷清單時: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發出商品
②收取手續費方式,企業應在受託方交回代銷產品清單時,為受託方開具專用發票,同時作分錄處理。
在發出代銷商品時: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收到代銷清單時: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等)
銷售費用
貸: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銷售代銷貨物;
①視同買斷方式,若受託方未將商品售出,可以將商品退還給委託方,在銷售貨物時,為購貨方開具專用發票。
收到代銷商品時:
借:受託代銷商品
貸:受託代銷商品款
實際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受託代銷商品
借:受託代銷商品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按合同協議支付給委託方款項時: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②收取手續費方式,將餘款如數歸還委託方,在銷售貨物時為購貨方開具專用發票。
收到代銷商品時:
借:受託代銷商品
貸:受託代銷商品款
實際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賬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受託代銷商品款
貸:受託代銷商品
收到委託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將貨款歸還委託代銷單位,並計算代銷手續費時: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
(3)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借:分支機構往來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將自產或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
借:在建工程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將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6)將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
借:應付股利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7)將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9)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
借:應付股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10)將外購的貨物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企業內的);
借:在建工程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1)將外購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2)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職工個人福利、集體福利;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3)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4)將本企業生產的產品用於市場推廣,交際應酬。
自產產品用於市場推廣: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用於交際應酬:
借:管理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閱讀全文

與無息貸款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如何做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房貸款農行的利息怎麼算 瀏覽:848
扶貧小額貼息貸款逾期防範通知 瀏覽:539
生源地助學貸款怎麼改成網上簽訂合同 瀏覽:116
個人綜合消費貸款怎麼申請條件 瀏覽:599
2020年農村信用社免息貸款 瀏覽:24
鄒平惠澤小額貸款 瀏覽:88
網上貸款100萬到手30萬 瀏覽:732
手機號被人貸款怎麼辦 瀏覽:643
信用社徵信貸款擔保人要求 瀏覽:359
貸款多少要提供銀行流水 瀏覽:491
工商大額貸款利率 瀏覽:632
推進創業擔保貸款助力脫貧攻堅 瀏覽:682
有貸款買房夫妻離婚 瀏覽:242
網上簽訂了貸款合同有效嗎 瀏覽:533
丈夫瞞著妻子小額貸款 瀏覽:80
工作6年公積金貸款多少 瀏覽:785
無息貸款40萬創業補貼 瀏覽:431
手機上那個貸款好貸額度高 瀏覽:640
長興銀行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305
民生銀行其他消費貸款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