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利率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如果銀行提高利率,就是鼓勵儲蓄,那麼當時可能消費過大,投資過熱,所以需要抑制下
相反利率低,則經濟可能處於緊縮,需要鼓勵投資,刺激消費!
『貳』 存貸款總額/GDP 是什麼
存貸款總額/GDP表示存貸總額佔GDP的比重。先分析如下:
經濟學理論層面與國家政策制定領域是沒有最佳的比例(信貸與GDP的比例);
要討論信貸余額多是好是壞,關注的應該是信貸質量的好壞。以2012年上半年中國發放7.4W億來說。
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與房市了,貸款回收的難度與形成壞賬的可能性都變大了;
二是放貸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貸額還是分配給了大型企業,國家一直強調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比重月底風險會加大:一旦投資和信貸放緩,增長能否持續是個大問題。
『叄』 GDP,CPI,存貸款利率,市盈率和經濟泡沫程度的關系
宏觀指標:CPI,PPI,GDP,印花稅,
微觀:市盈率,每股收益,主營業務,凈利潤,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
技術指標:KDJ,MACD,cys,rsi,太多了
『肆』 大家GDP和銀行基準利率有什麼關系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這時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而減低了。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西方國家GDP的公布通常分為每月公布和每季公布,其中又以每季公布的GDP數據最為重要。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由商務部負責分析統計,慣例是每季估計及統計一次。每次在發表初步預估數據(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後,還會有兩次的修訂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發表時間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國內生產總值通常用來跟去年同期作比較,如有增加,就代表經濟較快,有利其貨幣升值;如減少,則表示經濟放緩,其貨幣便有貶值的壓力。以美國來說,國內生產總值能有3%的增長,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經濟發展是健康的,高於此水平表示有通貨壓力;低於1.5%的增長,就顯示經濟放緩和有步入衰退的跡象。
『伍』 中國的GDP和銀行利率有什麼關系是不是GDP高於銀行利率,存在銀行里的錢就是處於貶值狀態非專勿擾謝謝
不是,和GDP沒什麼關系,銀行利率低於CPI才是貶值狀態,也就是人民幣實際購買力下降。
『陸』 誰知道GDP與銀行利率的關系 ,利率按什麼規則定最合理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這時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而減低了。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西方國家GDP的公布通常分為每月公布和每季公布,其中又以每季公布的GDP數據最為重要。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由商務部負責分析統計,慣例是每季估計及統計一次。每次在發表初步預估數據(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後,還會有兩次的修訂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發表時間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國內生產總值通常用來跟去年同期作比較,如有增加,就代表經濟較快,有利其貨幣升值;如減少,則表示經濟放緩,其貨幣便有貶值的壓力。以美國來說,國內生產總值能有3%的增長,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經濟發展是健康的,高於此水平表示有通貨壓力;低於1.5%的增長,就顯示經濟放緩和有步入衰退的跡象。
所謂利率規則,是指中央銀行在以利率作為對貨幣和經濟的調節手段時所遵循的操作規則。相對於其他貨幣政策規則,利率規則能夠更好地權衡價格穩定和產出增長的關系,有效引導和穩定公眾預期,實現中央銀行調控目標。雖然我國目前尚未運用利率規則開展貨幣政策操作,但隨著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及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利率在金融調控、資金配置、金融產品定價等方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中國人民銀行也多次表示,貨幣政策操作應更多加強對利率等價格型工具的應用,降低對數量型工具的依賴,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各市場主體對利率作用的感知更為深刻,認識也更為理性,這昭示著貨幣政策調控方式和操作規則正在孕育一次質的飛躍。
『柒』 哪裡有GDP增長與銀行貸款利率的關系
沒有必然聯系
『捌』 銀行存款利率和中國GDP增加的關系請專業人士指點
應該說是利率趕不上cpi ,確實是這樣的,cpi大於利率的話你存銀行實際是虧了。但是存銀行安全點,去投資還是風險很大,或者選擇相對穩定的投資。
『玖』 請問銀行利息計入GDP么
500塊的股票漲到1000,賣出去才算500gdp,同理,利息只有銀行支付的時候才計入gdp。所以,有交易的差額才有gdp。
『拾』 銀行調整存貸款利率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可能對經濟增長、企業投資、家庭消費、進出口等產生以下影響:
提高貸款利率可防止經濟增長過熱。我國經濟自2002年開始加速增長。上調貸款基準利率使貨幣供給減少,從而使投資、消費減少,最終造成總產出的減少,有利於避免加速的增長演變為經濟過熱。
首次下調活期存款名義利率,原因在於企業存款、居民儲蓄中活期存款所佔比重過高,為抑制流動性過剩,下調活期存款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活期存款。
提高貸款利率對家庭消費將產生一定影響。2001年以後消費需求趨旺,2001年-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0.1%,8.8%,9.1%,13.3%,12.8%,13.7%,2007年預計增長12.5%左右。主要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以買房裝修、買車為消費熱點。這方面的消費需求過於旺盛既較強地推動了重化工業和房地產投資的發展,也可能對穩定房地產市場,對緩解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間的矛盾,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升息會使貸款買車買房的成本增加,也會使儲蓄、債券等收益增加,從而減少消費支出,以引導消費需求適度、穩定增長。
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不變。上年結轉的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由2.88%提高到3.33%,上調0.45個百分點,目的在於縮小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差距,抵消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因負利率造成的縮水。此項舉措意在體現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使民有所居。但應看到,因實際利率為負,且當年歸集的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又下調0.09個百分點,因而,此項舉措無疑於杯水車薪。
上調貸款基準利率會影響投資。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指出,1月-11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達26.6%,增幅仍然偏高;在建規模仍然過大。初步測算,全年在建項目投資規模3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萬多億元;新開工項目仍然較多。1月-10月,各地城鎮投資同比增加2.13萬個。特別是導致投資增長過快的體制機制問題仍然沒有根本解決,投資反彈仍有可能。為了繼續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合理控制投資增長,著力調整投資結構,注重提高投資效益,貨幣政策必須著力遏制過熱的投資。加息將加重企業負擔,尤其生產發展資金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的大中企業,利率變動將直接影響其成本和利潤。不過,如果利率上調幅度與通貨膨脹率兩者之差不大時,對投資量影響不大。因此,央行雖多次溫和地上調利率,並不會造成投資大幅下降和經濟衰退。
上調貸款基準利率可預防通貨膨脹。近月CPI一直處於高位,8月-11月分別為6.5%,6.2%,6.5%,6.9%,全年可能達4.5%。同時,許多價格上漲較快的消費品並未統計到CPI中,物價漲幅被低估。當然,近期CPI上漲仍屬結構性上漲,從構成CPI的八大類商品與服務看,價格上漲的有五大類:食品、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以及居住;下跌的有三大類:衣著、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因此,面對結構性的物價上漲,央行必定採取貨幣緊縮的措施,防止結構性的物價上漲演化為通貨膨脹。
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對股市的影響。理論上看利率上調對股市而言並非利好消息,然而,現實似乎並非如此。從2006年4月28日到2007年12月21日期間,央行共8次上調利率,從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的表現看,股市並未大跌,滬指反而上漲。在投資渠道過於單一等因素影響下,溫和的、從緊的貨幣政策恐暫時難以影響股民強烈的渴望和巨大的熱情。因此,雖然反復提高利率,但暫時對股市影響不大。
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商業銀行的利潤仍取決於存貸利差,升息可能增加商業銀行的利潤;但若利差太大,高於世界其他國家的水平,則不利於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創新,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改善經營狀況。因此,採用不同利息調整組合,利於調整不合理的利率結構,促進商業銀行改進經營管理,增強競爭力。
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是調控工具的有效選擇。目前我國央行運用的調控工具主要有四種:信貸計劃、存款准備金制度、再貼現制度、利率政策。雖然四者的效果一樣,但是利率政策卻比其他調控工具更直接、更有成效,能在更短時間抑制通貨膨脹和減少「負利率」。所以,央行今年多次採用利率政策是合理明智的。
總的來說,這幾次上調利率利大於弊,是我們構建現代金融體系的探索工作之一。
但也應看到輪番加息存在的問題,雖然一年六番加息,定期存款實際利率仍然為負;活期存款名義利率首次下調,由0.81%下調到0.72%,下調0.09個百分點。如果再考慮利息稅,居民儲蓄損失較為嚴重。
需要指出的是,輪番上調利率會產生累計效應,上調利率使貨幣供給減少,從而使投資減少,會直接造成總產出的減少,也會間接增加失業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