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3年的不良贷款率分别是多少
2007=6.2%,2008=2.45%,2009=1.58%,2010=1.14%,2011=1%,2012=0.95%,2013=1%
辛苦调查资料,望采纳!
Ⅱ 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我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账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7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较二季度的4564亿元和0.94%均有小幅上升。
分机构来看,2012年前三季度不良贷款数据显示,除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下降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行在这三个季度内的不良贷款率均保持上升。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类别的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均保持上升。
具体分类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307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股份制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74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城市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4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5%,农村商业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48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5%,外资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6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2%。
不良贷款出现反弹等原因,导致拨备覆盖率有所降低。三季度拨备覆盖率由二季度的290.18%微降至289.97%。
Ⅲ 如何解决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过高状况
要提出解决问题,首先需要了解这种情况的形成原因。
首先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这使得其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使得贷款的归还没有保障,是信贷不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农民自身信用观念淡薄,常常想方设法赖债不还,而且从地方政府到乡镇政府再到农村领导班子对于这种行为欠缺管理力度,大多听之任之,或是带头赖债,形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
再次是农村金融监管存在缺陷,金融机构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以上这些都是形成农村信贷不良率过高的因素,而解决方案就是:
首先,深化产权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得现行比较模糊的产权主体清晰化,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信贷风险。
其次呢是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产生法律意识,在自身上减少信贷不良的产生。
再次是建立良好的农村信贷体系。建立完善必要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比较全备的信息综合及反馈系统。
Ⅳ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分析的论文答辩自述怎么说
体为年利率:
一、短期贷款
六个月(含)
4.86
六个月至一年(含)
5.31
二、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
5.40
三至五年(含)
5.76
五年以上
5.94
Ⅳ 求2005-2011年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的),谢谢
很难找全的吧,除非您银监有人
农信社体制问题,要找就得找每个省的省联社了,省联社下面还有独立法人的县区信用联社、合作银行、农商行等,五花八门的,你如果写调研的话,建议限定一下地域范围,这样目标集中一点。
其他各大银行,如果是上 ,市银行,就找他们的年报吧,网上会有,如果不是上市的,就难说了,还有7年的数据呢
Ⅵ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和对策提纲
贷款期限可分为一年期以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一年至三年期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这是我给你找的银行贷款的一些相对知识,你浏览的看一下《小怎众》,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银行贷款要担保人,需要的手续如下:
(1)贷款对象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即要求借款人有合法的身份。
(3)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4)对首付款的要求,银行间有些许差异。
(5)有贷款人认可的资产作抵押或质押,或有符合规定条件、具备代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偿还贷款本息并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
(6)具有购房合同或协议。
(7)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最好不要选择没信用贷款公司。这类贷款一般都是那些没有保证的容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