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对吗
这是费雪效应,完整的公式应该是
(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
化简一下就是你说的第二个式子
之所以用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是因为公式左边打开打开后变成:
1+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
左边最后一项是两个很小的百分数的乘积,与其他项比起来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直接省略了
于是就产生了一般意义的费雪效应: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的平衡水平?经济学家欧文·费希尔对实际利率下的定义是,它只是对货物比对未来同样的货物多支付的百分率溢价。费希尔的概念的要点是:
(1)肯定而得到保证的支付;
(2)肯定而得到保证的偿还;
(3)肯定的日期。如果采用这个概念,也可以把实际利率看作是按被放弃的未来消费计算的现时消费的有关费用。
作用
利率政策是宏观经济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工具之一。利率在国家经济中能发挥几个作用。它是对储蓄的报酬,对获得收入的人如何把收入在目前的消费与未来的消费之间进行分配有影响。
利率的结构控制将积累起来的储蓄在不同的资产——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之间进行分配。利率政策对储蓄与投资的过程产生影响,而且通过这些过程对金融资产的发展与多样化、生产的资本密集度以及产值的增长率都产生影响。
当物价稳定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是一致的。但是,当出现通货膨胀时,经济代理人需要对这两种利率加以区别,一般估计实际利率的办法是,名义利率减去以某种标准得出的国内通货膨胀的变动率。
在利率由行政当局确定的国家,政策制订者可以调整名义利率,设法使实际利率保持正数,这样可以对储蓄起到鼓励作用,可以增加金融媒介作用,还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统一。
但是,在学术界,对于利率政策对储蓄、投资和产值增长率的实际影响仍有意见分歧。一些经验论的研究报告表明,相当大的负数实际利率对经济增长并不会始终产生象大多数常规理论预测的那些不利影响,其他的研究报告发现,
在实际利率与储蓄水平之间,或者在实际利率与投资水平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由于这些经验论的结果一部分取决于实际利率是如何估计的,因此,了解这些估计中所涉及的概念问题是有帮助的。
『贰』 名义利率为什么包含了通胀因素,而实际利率不包含
名义利率没有将通货膨胀因素剔除在外。所以,名义利率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
“名义利率是指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实际上想说的就是,名义利率没有将通货膨胀剔除掉。一般来说“考虑通货膨胀”就意味着将通胀剔除掉。
实际利率是从表面的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数字,计算公式: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也可以将公式简化为名义利率- 通胀率(可用CPI增长率来代替)。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存在着下述关系:
1、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以r表示实际利率,i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价格指数,那么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为,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可以简化为r=i-p。
4、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叁』 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怎样计算
计算公式:(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
从表面的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数字,即公式为: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也可以将公式简化为名义利率-通胀率(可用CPI增长率来代替)。
一般银行存款及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的利率都是按名义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储户或投资者收到的利息回报就会被通胀侵蚀。
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名义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贷款实际利率要考虑通货膨胀吗扩展阅读:
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很容易引发较高的通胀,而名义利率的提升在多数时间都慢于通胀率的增长,因此时常处于实际利率为负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储户将钱存入银行最终得到的负回报-亏损,既负利率。
负利率环境将诱使储蓄从银行体系流出,刺激投资和消费,很容易引起资产价格的泡沫并有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央行一般都会通过持续加息的方式来改变经济体的负利率运行状态,抑制通胀,资产市场的泡沫也会逐步消退。
所以,股票投资者在实际利率为负的初期还可以继续加码,但如果负利率持续时间过长,由宏观调控引发的风险就会加大,需要随时考虑退场。
『肆』 贷款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有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说明在银行存款是亏本的,存款利息还赶不上通货膨胀,反之存款是赚钱的
如果通货膨胀率太高,则存款利息会提高,因此贷款利率也随之提高,所以贷款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也很密切
『伍』 假如贷款者的利息是按照名义利率计算的,如果通货膨胀率为正,那么贷款者是损失还是受益为什么谢
这看似相关联,但实际上并没有太直接的实际因果关系。
如果贷款者是为了投资而贷款,那最终是否受益,看的是投资回报率是否大于利率!
如果贷款者是为了必须(如购物钱不够)而贷款,那无论通货膨胀正负,贷款者都支出了额外的利息,都是一种纯粹的支出。
如果说贷款者所买的物品因通货膨胀升值的额度大于贷款者原本支出的本金+利息,看似贷款者是受益的,但实际上这种受益仍是从投资角度来分析的,而通货膨胀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物品升值与否,投资受益衡量的是大范围多角度综合性的。
当然如果仅从贷款者的收入+支出的提升,比如当下每月还款3000元压力不小,但三五年后或许3000元就对贷款者完全没有压力了,但这中间通货膨胀也不完全起决定性作用。
利率和通货膨胀的直接关系,永远是在国家层面来衡量的,对待个人贷款者而言,利息就是纯粹的支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讲得就是这个国家层面的东西,各个国家其实都在按照这个理论在调控国家的金融、经济走向。
『陆』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那么实际利率是否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呢
费雪方程ε=r-π可以知道实际利率正是考虑到通货膨胀率才会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建议从名义和实际的概念入手理解。
『柒』 通货膨胀与利率的关系
单纯的通货膨胀和利率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也就是社会中流动的货币太多了,那么为了抑制继续通胀,国家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提高利率,提高利率一是可以让更多的人把钱存在银行,因为利息高了,二是减少贷款,因为贷款的利率高了,成本也高了,这样减少货币供给,可以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今天刚刚公布的消息,利率又提高了0.5%,就是因为近期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表现形式
一般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家三盅说:通货膨胀书写价格历史,供求关系描绘价格波段。(The decision of the price history is inflation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price curve is supply-demand relation.)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④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
⑤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才是通货膨胀。
网络--通货膨胀
『捌』 关于存贷款基准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通胀简单地说就是供给小于需求。存款加息即利率提高,可以增加储蓄收益,使存款意愿加大,钱存来后,需求就会减少,从而使供需平衡,价格受需求影响会下跌,通胀得到抑制。贷款加息后,房奴的利息支出会有所增加。
『玖』 关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和通胀率的问题
费雪定律中,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只是一个近似的计算。精确的公式如下: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胀率)
所以准确说,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 通胀率 - 实际利率×通胀率
你所说的10块钱也贬值的问题,就是最后一项,高阶无穷小,通常近似计算时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