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贷款利率上升意味着什么
贷款利率上调影响:意味央行预期长期利率上升
央行对长期利率上升的预期一直比较强。长期利率受到贸易顺差、中国汇率以及美国利率影响。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顺差会导致央行以大量购买外汇方式发行货币,人民币过多发行,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会有下跌趋势。反之,当美国利率低,美国的资金就会在全球投资甚至大量在中国炒作,寻求投资机会,投机人民币,投机中国房产,房产与人民币是相关联的,大量的外资进入,央行不再大量购买外汇方式发行货币,导致长期利率抬升。所以,反正央行认为长期利率看涨,不如当机立断,趁势抬高利率,打压投资过热。
对股市影响
一般说来,利率会与股市形成“杠杆效应”,利率上升,股市会下跌;利率下调,股市会上涨。不过,从近几年实际情况看,中国股市与利率的关系已经日趋淡化。上调贷款利率对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上,而且是短期的,大盘中线向上格局仍没有改变。
对房地产业影响
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不同影响:
(1)已购房者:月供增加,资产可能缩水
目前的住房抵押贷款实际上是浮动利率的,按照规定,如果利率上升,则已经签订的住房抵押贷款合同,自下一年的1月1日起执行新的利率。假设业主以8成30年按揭贷款购入价值100万元的房产,按照5.04%的现行利率,月供为4314.15元。假设未来每过一年后执行的利率分别上涨为6%、7%、8%,则第二、三、四年的月供分别为第一年的110.91%、122.54%、134.38%,上涨的幅度是非常惊人的。如果业主在买房时就以月收入的50%来支付月供,并且三年中收入没有增长,则月供占收入的比重将上升到67%,业主很可能面临生活捉襟见肘的窘境。相对而言,二十年期的贷款风险要稍微小一些,上述情况下,月供在后续三年分别上涨为第一年的107.86%、116.01%、124.11%。
除了月供增加,在少数房价存在泡沫的城市,由于房地产价格泡沫被一定程度上挤出,业主拥有的房产很可能发生贬值,贬值的幅度有可能相当惊人。在香港1997年后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特例中,房价贬值达三分之二,也就是说,100万的房子只值30多万了。当然,贬值的幅度与房价泡沫的幅度成正比,目前我国即使是被广泛认为出现房价泡沫的地区,也不可能出现这样巨幅的房价贬值。
(2)持币待购者:支付能力下降
月供占居民家庭月收入的30%-50%为宜。我们假设某居民家庭的月收入为8630元,家庭积蓄拥有首付能力并准备用月收入的50%支付月供,则根据前面的测算,该家庭具备购买价值100万的住房的能力。假设利率升高到6%、7%或8%,则该家庭的购房支付能力将分别下降到原来的86.36%、77.83%、70.57%,换而言之,该家庭将买不起100万的房子,而只能购买70-86万的房子了。这种购买力的下降必将使得市场整体的需求曲线发生移 动,假设供应维持不变,则房价必然要下跌,这是加息挤出房价泡沫的内在机制之一。
(3)投资者:融资成本提高,投资利润下降
假设投资者的资本构成是6成银行贷款,4成自有资金,投资物业的市场回报率为8%,银行抵押贷款利率简化为5%,则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为12.5%。现在我们假设利率分别提高到6%、7%或8%,而其他条件不变,则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为11%、9.5%、8%,回报率的下降是非常显著的,必将导致投资性需求减少,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房价回落。
(4)投机者:融资成本提高,价格预期改变
对于投机者来说,同样存在融资成本提高的问题,购入价值100万的房产,闲置一年后转让,如果6成资金来源于银行并且利率是8%,则贷款融资产生财务费用4.8万元,加上转手的交易费用,房价涨幅必须极高才能确保收回本金。更重要的是,由于持续加息对资产价格泡沫有挤出效应,投机者很可能改变房价走势预期,因考虑到房价可能下跌而纷纷撤离房地产市场,这将导致泡沫迅速被挤出。
(5)开发商:建设贷款利率上涨,面临市场风险
对于开发商来说,财务成本增加可能迫使他们考虑加快项目开发的周转期,居民购买力下降引起的价格下跌可能使得企业减少盈利甚至亏损。此外,还会增加土地储备的成本和风险。
(6)银行:违约可能增加
在部分城市,由于住房价值缩水和业主月供的增加,可能诱使一部分负资产的家庭主动选择断供,或者迫使一部分陷入“现金流危机”的家庭暂时断供。而开发商在价格波动下发生亏损,也会威胁到建设贷款的安全。这都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总的来说,加息有助于挤出资产价格泡沫,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住宅市场在住房金融支持下启动以来,我国居民尚未经历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完整周期,尚未认识到偏低的利率所隐含的风险,因此首度经历加息过程对于居民消费心理的成熟和风险意识的树立都将非常有益。但是,加息也会给过去几年低利率之下的火爆楼市降降温,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阵痛,特别是如果对利率风险未能提前有所认识,则无论是消费者、开发商和银行,都可能遭受比较大的损失。
2. 房贷利率为啥上涨 银行为什么要这么做
您好:
帮你总结了下
1、接受高房贷利率的贷款人更受银行欢迎
办理贷款总归是要比自己有钱出全款的流程要复杂一些,尤其是在房贷利率提高的大环境下,漫长的等待房贷利率下降或者是与银行软磨硬泡,希望以较低的房贷利率来完成贷款,都是不现实的。而那些愿意接受高房贷利率的贷款人此时获得贷款和放款的速度就会较平常提高不少,买房的效率也会很高。
2、银行会将贷款与理财产品捆绑销售
如何更有效的获得银行的贷款审批和放款,其中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办理房贷之前多多参与银行的金融业务,比如购买理财产品。这些行为可以为贷款人在银行留下良好的资金能力和征信水平等加分项,在后期贷款的时候更容易获得高额贷款。
3、在正常的金融环境下,银行并不希望借款人提前还贷
这里的正常金融环境指的是银行并没有面临资金紧缺,急需回笼资金的情况。目前大多数的房贷业务借贷期限一般都比较长,额度也比较大,在正常的借贷期限下,银行可以通过房贷利率获得可观的利息,一旦提前还款,意味着银行从房贷中获得的收益也会随之减少,这是银行运营中不太愿意见到的。而且,大家也都清楚,在大多数贷款人的经济能力下,提前还款并不划算。
4、即使是在同一家银行办理房贷,贷款利率也可能不相同
一般来说,购房者办理贷款都是通过开发商与银行联系,架起贷款人与放款银行之间的桥梁,这种情况下完成的贷款相比购房者个人去找一家银行申请贷款要便捷的多,优惠力度也大的多。因为开发商找的银行通常都是合作银行,而且众多的贷款者同时向一家银行申请贷款,获得的优惠力度和利率折扣也是非常大的。一个人独自去寻找的贷款银行,可能就不会享受到降低利率的优势了。
3. 首套房贷利率为什么上调
首套房贷利率上调的原因:
一、高房价,已经开始凸显风险。银行冲在最一线,对房地产市场最敏感,提高利率,并不是为了增加贷款收入,而是为了遏制炒房。
又因为限制炒房的政策是如此明显,所以哪怕能多收点利息,也让银行担忧甚巨,于是直接拒贷。
在这样的敏感期,新华社发文喊话:稳定房地产,调控要从严!文中指出,在实践中坚决贯彻“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
应会有更多的银行加入到停贷行列中来。
二、银行利率的上浮源于银行资金成本的提高,银行同业间资金互通价格在不断的攀升,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FTP定价水平,只能在一定幅度内上调房贷利率。说白了FTP定价太低,银行基本这项业务是白干的没有什么利润。
三、银行本身的风险加大。不仅由于房地产贷款的风险,银行投入到其他大基建,贷款给企业发展所用等,随着经济环境的进一步不明朗,甚至恶化,银行对自身风险需要更细微的评估。
四、房价上升过快,将使得房产泡沫不停增大,破碎的时间一定孕育发生银行大范围坏账,影响金融体系,进而影响实体经济,使百姓收入降落,经济阑珊。从这个意义上讲,克制房价实在是低落了国度经济运行的危害,同时也在肯定水平上有利于改进民生。
房贷贷款利率上调对购房者的影响:
1、只要基准利率不调整,房贷贷款利率上调对已发放贷款没有影响。
2、贷款利息计算是按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当然无论如何计算,对已支付的利息没有影响。对调整后的利息会有影响。一般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项还没偿还部分的利率也随之调整,有三种形式:
一是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执行新调整的利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房贷是这样的);
二是满年度调整,即每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的利率(中国银行房贷是这样的);
三是双方约定,一般在银行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的利率水平。公积金贷款利率的调整一律在每年的一月一日。
4. 买房贷款38万,贷款合同上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怎么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银行不放贷,只是题注调节货币流通的宏观指向。利率上浮是商业银行从事某种业务作出的调整。
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客户有一个上下浮动,比如半年至一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是5.56%,上浮10%利率就是6.116%。一般来说,银行除对大型企业利率实行基准利率或下浮0-10%,对一般客户都有是要上浮的,一般在5%--5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