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车贷房贷的等额还款,如果利率下降是否也跟其下降
是跟其下降的,但幅度很小的。
还有如果是
高利贷
,也就是所说的
担保公司
的一般不会降的,我网络资料有我资料可以交流
② 央行降准降息车贷利息会不会降
很快还要降低
③ 汽车贷款中的两年免息车贷,真的是免掉利息了吗
无息贷款买车就是买车时,贷款利息为零,只需还本金部分就可以。主要的贷款对象是一类是收入高且工作稳定,想买车却出不了全款的人群; 另一类就是善于理财的人。但问题是,无息贷款买车究竟划不划算呢?
无息贷款买车看起来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当你进入4S店买车时,会感觉似乎哪些地方不太对。4S店可能会要求你什么或推荐什么。
然后贷款走的一汽金融,两年没有利息,其他套路没有了,车玻璃膜首保都是送的
根据我的了解,所谓的免息政策要么就是厂家金融,要么就是合作单位,一般情况的免息,都是经销商贴息或者厂家贴息,也就等于变相降价,也就是说最低价之后厂里补贴一部分用于金融分期,当然手续费绝对免不了了。
④ 现在的汽车贷款利率是多少;谢谢
根据2004年10月1日起执行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汽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规定执行,计、结息办法由借款人和贷款人协商确定。”
第一章第六条规定:“汽车贷款的贷款期限(含展期)不得超过5年,其中,二手车贷款的贷款期限(含展期)不得超过3年,经销商汽车贷款的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年。”
我国各商业银行现在执行的贷款利率标准如下:
六个月 (含)贷款年利率:6.57%
六个月到一年(含)贷款年利率:7.47%
一 年 到三年(含)贷款年利率:7.56%
三 年 到五年(含)贷款年利率:7.74%
五年以上 贷款年利率:7.83%
具体到你自己的情况,可根据贷款期限选择相应的利率,如果有利率优惠当然更好!
⑤ 之前的汽车贷款降息后会调整吗
目前贷款买车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银行车贷,一是信用卡分期,三是汽车金融公司贷款。不同的车贷方式,降息后对利息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银行车贷。银行的车贷利率,是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再结合借款的实际情况浮动执行的。降息后,基准利率降了,利息肯定是会少一些的。以贷款一年为例,降息前贷款利率是6.00%,降息后的贷款利率5.60%。假设贷款一年,贷款10万元,选择等额本息还款,降息前需要3279.72元利息,而降息后只需要3059.22元利息。
二、来说信用卡分期。信用卡分期购车没有利息,银行是以手续费的方式收取费用的。所以,降息之后,对信用卡分期没有直接的影响。
三、汽车金融公司贷款。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普遍高于银行,在银行降息后,汽车金融公司可能不会马上降低利率。因为银行车贷的条件高,能申请到的毕竟是少数优质客户。但是从长远来看,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利率还是会下调的,这时贷款利息就会相应减少了。
⑥ 如何办理车贷可以降低车贷利率
一般来说,现在的车贷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银行贷款,另外一种是汽车厂家金融机构贷款。实际上,在汽车金融公司没有出来之前,贷款买车主要是向银行借贷的传统贷款方式,这种贷款方式首付款较高,而且一般不能当场提车,需办理保险,出证及验车上牌等手续,并且需要本地户籍,审批程序也比较严格,对于急需用车的消费者来说付出的提车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 而汽车厂家的金融机构贷款高昂的利率让很多购车者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包袱。 现在国泰君安证券推出股票套现业务,只有您手中持有股票就可以在证券公司借出资金,合并手中首付款后,就可以全款买车,无需再承担高息贷款。 相比银行贷款、汽车厂家金融贷款以及信用卡分期支付来讲:1、借出资金使用不受约束, 2、成本低。年利率 8.6% ,月息 0.716% ,而且随着还款增加,利息是下降的。 3、还款没有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归还。 4、申请后三个工作日资金到账。 5、无需卖出股票,股票仍在个人名下。
⑦ 现在银行贷款利率降低,那以前贷款的利息会不会降低呢
按贷款合同上面的利息计算。看选的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如果是浮动利率的话,里面对调息的应对都有说明。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利率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利润在借款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分配比例,因而影响着借贷双方的经济利益。贷款利率因贷款种类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与借贷资金的稀缺程度相联系。
注意事项
1、在申请贷款时,借款人对自己还款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设计还款计划,并适当留有余地,不要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2、选择适合的还款方式。等额还款方式和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两种,还款方式一旦在合同中约定,在整个借款期间就不得更改。
3、每月按时还款避免罚息。从贷款发起的次月起,一般是次月的放款时间为还款日,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违约罚息,导致再次银行申请贷款时无法审批。
4、妥善保管好合同和借据,同时认真阅读合同的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