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问题
遇此事请冷静思考
首先查询你父亲的贷款记录,日期和其他事项,核实是否真的是他本所贷款项,并找出办理此业务的信贷员加以核实。信用社业务人员可以用他人身份证复印件违规贷款,这是很平常的事,几乎家家信用社都乐此不疲(利益驱使)。
核实确认父亲贷款属实后,找法律部门或人员帮助,按法律程序解决,不要社用社说干啥就干啥。
B. 写论文:请问农村“贷款难”问题有什么可写价值高的角度么
我国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对经济活力的打击;无论哪里,贷款难,要不就是贷款的个人或者企业明显没还款能力;要不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还款,不敢贷。农村一刀切贷款难,是后者。
C. 关于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担保人需要提交的资料:如果担保人是经商的,需要提交的资料:有效身份证,并且信用社工作人员要到担保人的经营场所和家庭做贷前调查,看看是否有无代偿能力,并告知担保人夫妻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如果担保人是国家公务员或是财政开支的需要开具相应的有效工资证明和配偶的收入证明。
第二个问题:要看当地信用社给你受信额度是多少,假如是5万元,你给借款人担保了3万元,那你只能贷2万元,但是一般信用社对已经提供担保的客户不再提供贷款地。
第三个问题:担保人做为第二还款来源,当第一还款来源(借款人)无法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时,就要由第二还款来源(担保人)来偿还,如果担保人拒绝偿还该笔贷款,信用社则就依法清收,信用社可以越过借款人,直接起诉担保人。
第四个问题: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有一项是“为他人提供担保金额”,如果借款人没有按时偿还贷款,担保人同样也生成不良记录(因为信用社的借款合同规定借款人与担保人是连带责任,也就是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责任是一样的),并且该记录要在该笔贷款还清之日起,7年后才能清除。
补充问题:现在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应用的还不是特别广泛,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部门开始使用并依据该系统做为参考标准了,例如:各个金融机构,具体包括:银行贷款、信用卡的申请、分期付款购车、按揭购房、保险等业务。所以,如果在“个人征信系统”中产生了不良记录,就会成为金融机构的“不受欢迎的客户”,也就贷不到款了,不知道对这个回答是否满意。
D. 农村信用社贷款存在哪些问题
信用社贷款:
农村信用小额贷款是指具有农村户籍的农户用种、养殖及其他销费的贷款,当然买房也可以。
在当地信用社建有农户经济档案。所谓农户经济档案就是对当地农户建位一个经济上、家庭上、收入上情况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份授信后,采取信用的方式发放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
发放的贷款中要求提供担保人的话,是农村信用社信贷员为了更好的防控风险,了解客户,为了更好的方便收贷等原因。如担保人在外地或不在本地区,哪便不可以,当然不符合担保的条件,从找一个人来担保就行了。
?贷款发放条件很多,最好去当地信用社去问问,如借款人要单独自户,要身份证,结婚证(未婚证明等)证明婚姻情况。 贷款人要求自款人提供的其他资料。其实不用担保也可以发放的。
E. 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一些问题,在线等答案
1、一般农村小额贷款都是你户口当地的农村信用社负责这一块的事情,只要手续齐全,办理下来难度不大
2、信用贷款: 身份证(必带),贷款证(这个不是必须,不过能出示更好),能让街委会出示你收入证明就更好了。
F. 怎样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手段,将成为缓解中国“三农”领域的金融供给短缺问题的主要出路。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的应用,为这一困境带去了曙光。而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通过快速降低金融的营运成本,也为金融普及到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相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会为更多农村的更多农民带来便利,农民朋友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贷款,可以更加放心大胆地发展生产,发家致富。
G. 关于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问题,请高手指点
贷款人离世,只要他有资产,款都是要还的。告诉你个小秘密,你的亲戚的贷款只能算是逾期贷款还算不上是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你跟银行商量下,看能不能免30%的利息,这种贷款他们可能已经划为呆账,如果他们能收回的话,可以有30&的利息提成,跟他们商量,可能可以免30%的利息。要是说只还本金,恐怕不太可能。
H.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1)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机构网点少。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不均匀。在东部地区,网点过于集中,但是在中西部有些乡镇都没有设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2)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2003年以来,作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3)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比如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平均数达到13.4%,而这个比例高于全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
(4)产品和服务单一,支农功能不强,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5)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没有形成合力,在农村地区进行信贷资金投放缺乏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信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