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下调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须存到中央银行的资金就少了,这样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就多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贷款就更容易。
下调存款利率可以促使公民投资,活跃经济
调低贷款利率可以提高贷款比例
1、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目的: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包括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方面;
2、作用:可以解决短期内因市场上各方人士信心不足而导致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3、影响:保护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4、存款利率下调的目的和存款准备多率下调的作用是一样的,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并且刺激经济增长;
5、贷款利率下调也有上面所说的作用,同时,也是政府让利于民的措施。
利率下调,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发展经济。表明了政府发展本国经济的决心。
1、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
2、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存款利率调整的影响。存款利率上调,通常会吸引居民储蓄,使流通中货币最减少,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存款利率下调通常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增加。同时,存款利率调整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向股票和债券等。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 另外,存款利率上调,可增加居民储蓄利息收入,但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小于通货膨胀率,则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 (2)、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贷款利率上调会增加贷款成本,抑制贷款,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货币量,并使投资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少企业贷款成本,刺激贷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货币量增加,并使投资需求增长。可见,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货币和社会对投资的需求量。
(二)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汇率升降的意义: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外汇汇率降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进出口上。
(1)对货币升值的具体分析。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货币升值,使一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本国货币的升值,使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或从国外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的货币计算,也相应减少。
(2)对货币贬值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增加本国出口,减少进口;有利于吸引国外游客,扩大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可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主要工业国的汇率变化还会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
(3)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意义: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
㈡ 央行降息:3月1日起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意味这什么。求详细解答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以下为专家与机构解读。
专家解读
鲁政委:降息必要 但钝化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降息必要但钝化。鲁政委认为,央行对称降息是对目前经济下行和通缩压力的反应,但刚兑不破银行负债无法下降,由此导致贷款利率难以明显下行。“我们一直认为,汇率不贬降息效果甚微;刚兑不破,降息效果钝化。降息之后,存准率未来也将继续持续下调,汇率也会继续走弱。”
李大霄:降息对市场影响正面反应或不及上次
对此,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对市场影响正面,但上次降息已经充分反应,这次降息的反应可能不及上次。李大霄表示,上次降息是预期之外,且市场处于低位,所以市场产生了非常激烈的反应,超出一次降息的反应幅度,而本次降息是市场的预期之中,市场反应也可能是预期之中,市场反应的激烈程度可能会弱于上次,而且市场也已经不是低位,估计局部反应的概率要大于整体反应,利好方向以港、B、A为序,基建地产金融为首。
范剑平:两会前降息是希望会上更关注促改革调结构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两会前降息是希望会上更关注促改革调结构。范剑平称,降息、降准、贬值,轮着来,别着急,经济物价双降,应对的政策空间仍很大。“两会前降息就是希望会上更关注促改革调结构。”范剑平说。
李慧勇:此次降息宣布我国正式进入降息周期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此次降息发表看法,他认为:1、时间点完全符合预期。上次降准之后我们分析报告的题目是降准了,降息已经提上议程。周五没有降好多人说是不是要等下周,我说还看下周六,周五六是法定宽松日,今天降息基本在预期之内。2、去年11月份我们写报告强调还有3次降息6次降准,截止目前1次降息1次降准,预计还有5次降准,2次降息。
谢百三:降息利空银行股 今年应会降至2%
复旦大学教授、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表示,因为我国银行的存款利率都会采取最高浮动利率,所以仅仅由3.3%(2.75%*1.2)降为3.25%(2.5%*1.5),变化很小;但是贷款利率却下跌了,所以此次降息对银行股是利空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贷款、存款利率都下降了,社会上的资金就多了,对整个股市是利好的,或许可以带动银行股,所以银行股还是观望为主。谢百三说,上海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曾对其表示,我国现在的贷款利率太高了,企业没法活,必须降到4%点几才有活路。
李长安:降息具有多重目的 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都利好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认为,此次降息是新一轮刺激政策的又一次出击,具有多重目的,包括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降低资金成本等,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都是利好。
谢逸枫:两会前降息释放货币宽松信号 房价必3月反弹上涨
对此,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两会前降息释放货币宽松信号,房价必3月反弹上涨。
左小蕾:传导机制不畅或影响降息效果
中国网记者就此采访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经济学家左小蕾,左小蕾表示央行降息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她认为此次降息十分有必要,目前融资成本十分高,不利于实体经济层面创造有效需求,因此央行为了降低资金成本,提升资金利润空间,引导市场利率下降,主动做出调整。与此同时,左小蕾指出目前传导机制不畅通影响降效果,央行应该有相应的改革或其他调整措施,管理风险,平衡资产负债表,推进市场利率化,理顺银行引导机制。左小蕾进一步提出改善传导机制需转变银行经营模式,使其利用市场资源为实体经济服务。
诸建芳:降息在意料之中 后续仍将出台宽松政策
对此,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降息属于市场意料之中,后续仍将出台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诸建芳称,此次的降息属于市场意料之中,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根据目前经济运行状态分析,通缩情况仍在恶化,经济下行压力也在进一步加大,急需国家及时进行政策调整。“按照目前的经济运行情况,后续仍将出台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诸建芳表示,下一次的时间窗口或将在“两会”前后出现。
章俊:本轮降息谈不上对实体经济有正向刺激效应
对此,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高级经济学家章俊表示,本次降息从很大程度上是应对通胀下行所导致的实际利率上升的问题,目前还谈不上对实体经济有正向刺激效应。章俊称,首先,经济增长面临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改革和转型需要稳定的经济环境,这就意味着需要政策托底;第二,就政策面而言,财政政策空间有限,无论是从增加财政开支还是减税的角度上来说,对拉动经济而言都是杯水车薪!因此要拉动经济增长,为经济增长托底还必须依靠货币政策!而且目前不光是经济增长下滑,而且同时面临通缩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货币政策发挥作用。
刘胜军:降息为无奈之举 社会负面预期难以扭转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认为,快速恶化的经济指标,凸显硬着陆风险,倒逼央行降息,会延缓转型步伐,但也是万般无奈之举。“毕竟,没有经济稳定,改革亦无从谈起。但降息降准效果不乐观。”刘胜军称,一方面金融体系僵化,难以向真正需要资金的“好企业”输血;二是刚性兑付难打破,无风险利率高企;三是社会负面预期难以扭转。
杨德龙:预计年底前还会有一次降息和多次降准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央行本次降息主要是针对当前低迷的经济增长现状,消除市场对经济可能陷入通缩的担忧。目前,全球多家央行都加入量化宽松浪潮,以提振经济增长动力。近半年,中国央行果断进行两次降息和一次降准,预计年底前还会有一次降息和多次降准。“央行本次降息有利于股市和债市,可能会刺激金融地产等大盘蓝筹板块大涨,从而有利于指数突破3400点整数关口。”杨德龙说。
董登新:差钱形势未改周一银行股或现普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表示,中国央行降息只是窗口指导,并不具有强制性或指令性,“因为我国银行贷款利率已废除上、下限管制,在‘银行差钱’的背景下,银行不会实质性降低贷款利率。”董登新认为,在银行存款不断分流的情况下,银行不敢轻易降低存款利率,反会上浮到顶。“下周一,银行股可能普跌。”董登新解释称,在银行差钱的前提下,银行更希望降准,而不是降息,“如果不降准,却又要求原本差钱的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其结果可能是银行更加‘惜贷’,同时进一步激化‘银行差钱’。因为贷款降息后,社会对银行贷款需求进一步增大,但银行存款在降息后,还会进一步加大分流。这正是矛盾所在。”
林采宜:央行降息主要为对冲CPI下行
林采宜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和基本稳定的实际利率,而1月份CPI数据较低,导致实际利率上升,因此央行降息引导利率下行。针对央行进一步放开利率弹性,林采宜认为这是利率市场化在政策上的具体落实,短期内银行虽可能会因利差缩小而降低利润,但从长期看将会提高银行竞争力,刺激银行金融服务的提升。
机构解读
民生证券:本轮降息不是货币宽松的终点股债双牛还会延续
①缘何降息?经济下行、物价低迷,全球货币宽松大潮愈演愈烈,竞相向邻国输入通缩。央行降息可缓解债务风险,缓释通缩压力。
②负债端成本未显著降低,银行让利实体。存款利率浮动扩大至1.3倍,以一年期定存为例,上浮到顶存款利率为3.25%,负债端成本降幅不明显,考虑到贷款利率已市场化定价,降息后银行利差收缩。
③能否改变经济下行压力还有待观察。降息后,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企稳确立,但全国房地产销售能否企稳还需观察,房地产投资企稳最早需要三季度确认。城投剥离地方政府融资职能,赤字口子不大,反腐高压下,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不一定能反弹。终端需求不足,制造业依旧主动去库存。经济下行压力不易缓解。
④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趋势略贬。降息后经济不会立即企稳,货币宽松预期,人民币贬值预期仍存。但问题不大:欧元区负利率,热钱有进有出,不会有不可控的风险发生。此外,实际有效汇率太强,压抑出口输入通缩,人民币汇率贬值也不是坏事。
⑤股债双牛还会延续。本轮降息不是货币宽松的终点,不必担心债市高开低走。过去囤积于地方、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流动性涌入权益和债券市场趋势没有改变,维持股债双牛的判断。
齐鲁证券:这次降息对市场的影响与2月5日显著不同
针对央行今日降息,齐鲁证券表示,央行今天下调存贷款利率25个BP,并将存款基准利率上浮区间从20%上升到30%。这次降息对市场的影响与2月5日显著不同。2月5日央行降准50个BP,蓝筹板块依旧未改变低迷的市场走势,原因是上次是降准未能改变理财收益率上行,这是压制蓝筹估值修复的天花板。本次央行降息,在2月5日下降存准的配合下,将有效推升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引导理财收益率及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行,从而推动市场估值继续修复。对利率敏感的周期性行业可能最为受益。短期来看,房地产、金融、有色以及钢铁等周期品估值可以得到显著修复,关注有色中稀有小品种、汽车以及建筑建材的投资机会。
乐观预计二季度中期仍有一次降准的机会,这将继续推升市场估值修复,但这过程中市场震荡将显著增加。其次,全球流动新宽松与资金利率持续下降, A股资本市场估值难以出现大幅回落。只要货币政策未见底,蓝筹的估值修复过程不会结束,这个过程可能维持到二季度中期。随后有两个变数,一是货币政策超预期宽松,实体经济迎来利润与价格的周期性回升,市场将迎来盈利驱动下的蓝筹估值修复第二波;二是货币政策低于市场预期,实体经济增速维持低位震荡,蓝筹估值修复可能告一段落。但从目前的政策力度来看,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在5月份之前,市场将继续震荡享受流动性宽松带来的泡沫盛宴。市场大幅度调整期可能在货币政策力度减弱与实体尚未恢复的间歇期,这可能在二季度的中后期。
华泰证券:降息送糖 非银必尝
【券商:货币宽松下再配置】
上周四提醒投资者降息预期下券商投资机会,如今兑现!
券商将明显受益于降息。1)活跃交易量,经纪、两融业务直接受益;2)降低券商融资成本,资本中介业务息差扩大;3)场外资金或再掀入市热浪,市场不缺钱,缺的是赚钱效应。
再配置将令板块具有高弹性。目前机构投资者对券商配置逼近冰点,降息催旺市场,机构有再配置需求,且三月券商业绩环比同比均大幅增长,配置无忧。
券商板块处于加杠杆加功能黄金发展周期,注册制、T+0、资本账户开放、国企改革等开启券商新空间。全年净利润增速50%以上。
个股推荐:一是大型综合券商,“新大招”和“任我行”;二是互联网券商,锦龙股份。
【保险:迎接权益投资时代】
降息将加速资产结构调整,加大权益类占比。调结构依旧是2015年险资的重头戏,从低收益向高收益、从固收到权益。降息后,资产结构的调整将实现更高投资收益。
承保压力进一步释放。2014年行业投资收益率6.3%,给予保户的结算利率高企,使得保险产品在与理财产品PK中吸引力大增,本次降息,将令优势进一步扩大。
政策红利不断。2015年将出台个税递延、健康险税收优惠、投资渠道进一步放开等利好。估值方面,对应15年新业务价值倍数在10-20倍,估值处于修复阶段。
混改大幕拉开,全面推荐保险股:1)新华保险,混改,纯寿险,弹性最大;2)中国平安,业务品质高,低估值;3)中国人寿,纯寿险,价值转型;4)中国太保,个险强劲,产险改善。
私募人士认为降息利好A股五大板块
根据历次降息后A股市场表现,私募界人士认为降息利好五大板块。
地产:
降息对于地产股来说属于利好。从供给端来讲,降息之后,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利率;从需求端来讲,降息有利于减轻人们购买房地产的负担,有利于调动人们买房的需要。
银行:
对于银行股而言,降息有利有弊,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对于银行的赢利增加了压力;同时增加了银行吸储的难度。但是,增加放贷,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又将带动银行业务量的攀升,有利于银行增盈。总体看,对于银行股来说,长线仍有利好作用、短线则看资金是否追捧。
有色金属:
降息往往意味着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将上涨,因此有色金属股有望受益于央行降息。而9月份欧洲央行降息之后,A股有色金属股迎来短暂上涨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逻辑。
筹资性现金流占比较大的行业:
降息意味着企业获取资金能力的增强以及获取资金成本的降低,因此,对于那些资金链紧绷,筹资性现金流较大的行业来讲,降息往往意味着利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及产业链上的建筑,军工、电子等行业的筹资性现金流最高,现金流压力较大。
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
降息往往意味着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加强,因为对于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来说,降息属于利空消息。目前A股市场上,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行业主要有纺织、家电等。
海通证券:通缩是主要风险 降准降息仍可期待
央行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再次降息,海通证券姜超表示,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贷款实际利率和企业贷款融资成本;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和各类市场利率,也有利于刺激消费,降低经济失速风险。
预测2015年GDP增速7%、CPI增1%,通缩是主要风险,判断未来降准降息仍可期待,货币宽松有望延续。
华创宏观:理解央行降息的“四个维度”
华创宏观团队对于此次央行降息进行解读,称这一决定是市场预期的时点稍早,但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降幅则并未超出市场预期。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75%下调至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6%下调至5.35%;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这一决定是市场预期的时点稍早,但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降幅则并未超出市场预期。我们指出四点值得关注之处。
交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接近十年最低 频下调空间不大
对于此次降息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鄂永健降息简评: 年初制造业PMI、进口等一系列经济指标表现不佳,PPI继续下行,潜在通缩风险加剧,融资成本尽管有所降低但仍然较高,剔除物价后的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更高。在此情况下,降息有利于带动贷款利率和整个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缓解企业压力,起到稳增长的效果。此次降息依然采取了同时扩大存款利率上浮的方式,利率市场化再下一城。在贷款利率下降而存款利率下降不多的情况下,银行存贷利差收窄,盈利受到冲击。未来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偏松,尽管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但此次降息后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已接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进一步大幅、频繁下调的空间已经不大。在外汇占款低迷、资本流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还可能有1-2次的下调。
申万宏源:降息意义非同寻常看好金融地产股
李慧勇:降息了,在外边写几句表达下一直以来的看法:
1、时间点完全符合预期。上次降准之后我们分析报告的题目是降准了,降息已经提上议程。周五没有降好多人说是不是要等下周,我说还看下周六,周五六是法定宽松日,今天降息基本在预期之内。
2、去年11月份我们写报告强调还有3次降息6次降准,截止目前1次降息1次降准,预计还有5次降准,2次降息。
3、为什么这么看。因为通货紧缩是头号敌人,只有不断的量宽(降息降准)才能缓解实际利率过高经济收缩的恶性循环。春节是惯常的涨价高峰,但2月份物价可能只有1%,说明当前通缩形势比想象严重,降息势在必行。
4、宣示效应和实质影响都不应该忽视。春节后第一周就降息,意义非同寻常。第一彰显国家稳增长的信心,希望提振企业信心。第二宣告中国正式进入降息周期,企业财务费用尤其是以基准利率定价的企业将有显著下降。第三,这次存贷款下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存款上限至1.3倍,离完全放开只有一步之遥,考虑到存保即将推出,利率市场化将明显加快。资金将更能够反映供求状况。第四,在降息周期中股市往往会有比较好的表现,这次降息同样将提振大家的投资信心,金融地产投资品有望有比较好的表现。
㈢ 再降准,银行钱变多了,那银行会把存贷款利率降下来吗
降准通常来说贷款利率会有所降低
存款利率得看情况
毕竟现在存定期的已经不多了
再降息基本就没什么人去存款的
㈣ 当银行存贷款利率下调时,固定利率债券的市场价格如何变动
固定利率债券指在发行时规定利率在整个偿还期内不变的债券。所以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原来发行的债券价格将下降;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原来发行的债券价格将上涨。具体推理过程为:市场利率上升时,新发固定利率债券的成本将提高,即新发行债券的成本增大,则原来发行的债券成本就显得相对较低,而买债券人的收益低于购买新债券的收益,原来发行的债券价格将下降;反之则反之。但是,如果你之前买入了固定利率债券,打算到期时再兑付的话,你到期时的收益是不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动的;但如果你想要在中途出售,债券的价格变化趋势如上。
㈤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原因
前些年我国经济的告诉发展得益于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对外出口将可能会出现下降的局面,投资也会受到影响(投资不少是为了生产产品出口挣钱嘛),因此国内就会出现生产过剩的局面;许多厂家的产品销售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而前期进口的原材料等成本却相对高昂,所以资金会极度紧张。另一方面,生产过剩会使物价下降,消费者于是乎会推迟各类消费计划(买涨不买跌嘛,地球人都知道),手中的货币也会倾向于储蓄、国债等保守型的理财手段。所以一方面企业资金紧张,银行怕企业无法还贷而惜贷(包括住房等消费贷款),另一方面,大家又把钱存了银行,加剧了流通中的货币的紧张程度。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所以国家要降低存贷款的利率(注意哦,两个都降但原因和针对性有不同的),一方面刺激企业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鼓励消费,活跃商品流通。
目前我估计,这次降低的力度很大,年后再降的幅度不会太大了。这个有利于明年经济的发展,但是会助长下次的通货膨胀,因此您可以针对这些因素调整自己的理财计划。
㈥ 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什么意思,中央为什么要下调,能否详细说明
贷款基准利率是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给商业银行的存款的指导性利率,是央行用于调节社会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转的货币政策之一,商业银行会根据这个基准利率制定贷款利率,提高基准利率意味着收缩信贷,降低社会流动性,提高信贷成本,缓和经济发展速度。反之亦然。
下调基准利率就是在市场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央行会下调利率促进市场的资金流动,把经济带起来。
2015年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2015年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决定,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
㈦ 银行利率下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调息是国家常用的宏观调控用来刺激或收缩经济的一种方法,这个关系是相当重大的。你要知道利息再怎么高也不会超过通货膨胀,高息也是对人民币贬值的一种补偿。之所以穷人越穷,富人越富这并不是靠利息,他们也不会在乎这点利息。重要的是他们有经济头脑,会知道投资 经商愿意冒险,去博取更高的利益 。
银行现在不差钱,企业没钱可赚,目前不需要贷款,而资金需求大户开发商又不能贷款。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也是资金宽裕的一种验证。
平安证券承销的常山股份000158公司债共发行6.3亿元,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保本,保收益,高于5年定期银行利率,可在二级市场交易,流动性好。
下调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须存到中央银行的资金就少了,这样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就多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贷款就更容易。
下调存款利率可以促使公民投资,活跃经济。
调低贷款利率可以提高贷款比例。
1、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目的: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包括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方面;
2、作用:可以解决短期内因市场上各方人士信心不足而导致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3、影响:保护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4、存款利率下调的目的和存款准备多率下调的作用是一样的,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并且刺激经济增长;
5、贷款利率下调也有上面所说的作用,同时,也是政府让利于民的措施。
利率下调,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发展经济。表明了政府发展本国经济的决心。
1、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
2、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存款利率调整的影响。存款利率上调,通常会吸引居民储蓄,使流通中货币最减少,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存款利率下调通常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增加。同时,存款利率调整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向股票和债券等。
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 另外,存款利率上调,可增加居民储蓄利息收入,但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小于通货膨胀率,则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
(2)、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贷款利率上调会增加贷款成本,抑制贷款,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货币量,并使投资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少企业贷款成本,刺激贷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货币量增加,并使投资需求增长。
可见,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货币和社会对投资的需求量。
(二)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汇率升降的意义: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外汇汇率降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进出口上。
(1)对货币升值的具体分析。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货币升值,使一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本国货币的升值,使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或从国外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的货币计算,也相应减少。
(2)对货币贬值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增加本国出口,减少进口;有利于吸引国外游客,扩大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可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主要工业国的汇率变化还会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
(3)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意义: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