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现在是还了五年了,可以申请提高月供基数减少还款年限吗
不可以,贷款时合同已经生效,贷款是月份来计算的,即贷20年是240个月,如你手里还有余钱,可买断几个或几十个月,比如你这还了100个月,你的余钱够还30月的,那你下月可接着还第131个月的贷款,就是这个意思,合同说还多少钱,那你提前交了部分,利息的不会少一分的。
2. 如何申请房贷可以减少贷款成本
首先,选择贷款银行时需要多比较。虽然都是房贷,但是在不同的银行会有区别,银行都会在贷款产品上面表现出自己银行的特色,所以不同的申请人可能会适合不同的银行的产品。特别是某些银行会对本行认定的优质客户提供特别的优惠政策,申请人需要注意。
其次,相比较于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能够享受到更大的优惠,所以在选择贷款的时候镜框选择公积金贷款,无论是贷款利 率、贷款额 度还是放款方式上面,公积金贷款都体现出了其优势,所以建议申请人在具备了公积金贷款的资格之后才办理房屋贷款。
再者,房屋贷款有不同的还款方式,而且不同的还款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所计算出来的利 息总 额、月 供、期限等都不同,申请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例如:等 额本 息每月还款额固定,还款压力较小,但总的利息支出相对较多,适合收入稳定者;等 额本 金每月还款额递减,前期还款压力较大,但总的利息支出相对较少适合当前收入较高,日后收入可能减少的人群。
最后,想要节约房贷的申请成本不仅仅体现在房贷申请时,还体现在房贷申请前。在房贷申请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申请条件,那就是申请人的个人信用记录,所以,不要无节制办理信用卡,避免因为信用卡逾期而导致个人征信上银行“黑名单”。目前各银行在放款时,如果借款人出现“连三累六”的逾期,很难获得批贷。如果征信记录良好,申请房贷时可以获得相应利率下浮优惠。
3. 房贷银行贷款月供可以变吗 假如我现在月供4000元 我想把月供增加可以吗
您好,理论上是可以的。实际上就是变更“贷款年限”,然后根据您剩余的本金,重新计算月供。但是并不是所有银行都支持,您可以直接咨询一下客服。
这里也建议您无论怎样还款,都要记得按时,不要出现逾期,以免影响信用记录。
4. 房贷月供额度可以申请下降吗
一 看借款合同,估计不行
二 提前还款的话可以变更
5. 怎样还房贷降低月供
大概还有17万的本金,每月还1272;等额本息的
6. 如果我购买二手房的话,请问贷款怎么贷的呢比如说怎么样才能把月供降低(1000-2000)这个范围呢
想要把月供控制在(1000-2000)这个范围,尽量多付首付,少点贷款,年限作为30年还,虽然利息是多了点,但是现在银行非常灵活的,只要月供满一年,就可以提前还款,比如1年后你资金比较充足了,一次性还个5万,利息就少了,月供也会少的。
如果现在资金比较紧缺的,首付30%,分30年还,具体你买的房子多少钱,银行贷款多少万?
贷款20万分30年还,大概月供在1400左右,贷款25万30年还,月供在1750左右,贷款30万以上的分30年还基本都上2000月供了。
7. 每个月赚着死工资 如何把房贷压力降到最低
很多人在贷款的额度上总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能贷多少贷多少,另一种是尽量少贷。其实,这两种都不够理性,究竟怎样贷款才能把压力降到最低呢?
买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支出,很有可能是一生中最大的消费。如今买房基本都要贷款,全款交付的要么是“壕”,钱那都不是事,要么就一时“脑抽”,打肿脸也要充胖子。对于一般的上班族,每个月工资就这么多,买套房压力着实不小,贷款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不过很多人在贷款的额度上总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能贷多少贷多少,另一种是尽量少贷。其实,这两种都不够理性,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如何把贷款压力降到最低。
“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儿”是购房人必须秉承的原则,贷多少钱得从自身的资产情况、家庭情况来考虑,一定要量力而行。银行为了控制风险,会根据借款人的收入限定最高贷款额度,要求借款人房贷月供不超过月收入的50%,所以50%就是借款人的最高警戒线。超过的话,就要过上辛苦的房奴生活了!
贷款越多,月供的压力就越大,购房人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受影响。一般来说,30%是房贷月供占比的舒适线。对有工作的单身购房者来说,年轻有干劲,家庭方面的压力小,可以考虑将房贷月供制定的高一点,这样可以激发自己工作的潜力,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力求提高工资来降低房贷月供占比。对于有家庭有孩子的人来说,还是尽量降低月供在收入中的占比。因为家有老人、孩子,来自家庭的压力较大,家庭日常生活及孩子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已经够高了,如果还要背负较高的房贷压力,这生活还能过吗?
买房贷款多少最合适?这其实没有量的标准,购房人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贷款的额度。总之要给自己留一点喘气的空间,别把自己逼的无路可走。纠结贷多少钱买房的购房人,资金都还不是很雄厚,买房时更要看重房子的性价比。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3-1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