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良贷款 怎么处理
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如下:
1、转给资产管理公司。银行将不良贷款转让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债权一般需要打折出售。
2、司法执行。银行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名下资产。对不良贷款的进行拍卖,房产拍卖价格可能只有市场价格的五折至九折。本息总额面临少许价格风险。
3、垫资过桥。第三人出资垫还银行贷款,原贷款结清,银行重新发放新贷款。垫资费用月息费合计约5%~6%。因为出资人的风险较大,可能出资人临阵变卦。
4、其他处置方式。采用资产重组、破产清算、资产置换、债权转股权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
2. 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一般主要是现金回收。还有一个是资产重组。也可以资产证券化。
3. 资产置换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有哪些
银行不良贷款,是指银行贷款给个人或者企业,企业逾期很长还款或者甚至无偿还能力,导致银行长期回收不了资金的贷款。不良贷款可以说是银行体内的“毒瘤”,侵蚀银行的利润或资本金,严重的还会引发银行破产。
银行不良贷款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借款人恶意逃避还款,一种是因为资金短缺,短期无力偿还。对于第二种情况,银行会在评估后视情况续贷,通过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等方式来帮借款人渡过难关。而对于恶意逃避贷款的行为,银行会采取法律手段。标准流程是将借款人的抵押物拿到法院拍卖。通常拍卖三次仍卖不出去的资产,就进行核销或打包出售给资管公司。
4. 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可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处置
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有以下处置方式:
转给资产管理公司。银行将不良贷款转让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一般只收购企业类、大金额的不良贷款。债权一般需要打折出售。
司法执行。银行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名下资产。对不良贷款的进行拍卖,房产拍卖价格可能只有市场价格的五折至九折。本息总额面临少许价格风险。
垫资过桥。第三人出资垫还银行贷款,原贷款结清,银行重新发放新贷款。垫资费用月息费合计约5%~6%。因为出资人的风险较大,可能出资人临阵变卦。
其他处置方式。采用资产重组、破产清算、资产置换、债权转股权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
5. 不良贷款司法处置流程是什么
不良贷款司法处置流程如下:应先尝试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律师催收函》催收,进入诉讼程序时,诉前要对整个贷款发放过程的合规性进行梳理,对诉讼资料的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查。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 贷款人应采取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形式履行尽职调查,形成书面报告,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借款人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法定代表人和经营管理团队的资信等情况;
(二)借款人的经营范围、核心主业、生产经营、贷款期内经营规划和重大投资计划等情况;
(三)借款人所在行业状况;
(四)借款人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等真实财务状况;
(五)借款人营运资金总需求和现有融资性负债情况;
(六)借款人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等情况;
(七)贷款具体用途及与贷款用途相关的交易对手资金占用等情况;
(八)还款来源情况,包括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综合收益及其他合法收入等;
(九)对有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还需调查抵(质)押物的权属、价值和变现难易程度,或保证人的保证资格和能力等情况。
6. 既有保证又有抵押物的不良贷款如何处置
提供抵押物向银行贷款,如果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银行经法院批准,有权处置相关抵押物。银行通常设有资产管理/处置部门,主要职能就是集中管理、经营、处置不良资产。如招行设有特殊资产管理中心。
不良贷款的抵押物,银行可以经营,也可以拍卖,通常以拍卖为主。在银行官网上,可以看到银行的拍卖信息公告。
7. 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措施
一、不良清收的定义
不良贷款清收是指不良贷款本息以货币资金净收回。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保全和以资抵债。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对象是全口径不良贷款,重点是四级分类的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实行五级分类后的可疑类、损失类贷款及其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有哪些?不良贷款清收的措施有哪些?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二、不良贷款清收的措施
1.实行责任清收
严格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新陈划段,落实责任。要采取积极措施清收和处理,确保绝对额下降;形成的不良贷款,责任人要全额包赔,否则下岗、停薪、限期收回,确保不出现人为因素形成的不良贷款。对已落实责任、限期收回的要兑现处罚措施,坚决不能一拖再拖、姑息迁就,该停薪的停薪、该包赔的包赔、该下岗的下岗、该法办的法办。
2.实行协调清收
对政府机关财政贷款、受政府干涉、村社集体承贷、企事业贷款等多年形成的不良贷款,各社要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协调,通过财政拨补、政府及村社的财产进行抵债等方式,协调清收。
3.实行依法清收
对于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的赖债户、非信益企业和个人,要依法维权,运用法律手段清收不良贷款。
4.实行专组清收
加强领导,高度负责,成立专门清收小组。
5.实行施压清收
先内后外,内外兼收,搞好门前清。灵活通过对担保人施加压力,力促以物抵债或变卖有效资产偿还贷款。
6.实行处置清收
通过法院,检察院等权力部门,依法扣划、查封等措施清收不良贷款。
三、如何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
1.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尽最大限度清收不良贷款。
2.加大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做到每笔不良贷款都能落实到人,并限期清收。
3.加强内控制度的管理,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4.加大五级分类中关注类的贷款清收力度,并同时对正常类贷中可能形成不良类的正常贷款的进行监测,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5.对新发放的贷款,应加强管理,并做到合法合规,坚决杜绝以贷收贷,以贷收息,以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
1.实行责任清收
严格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新陈划段,落实责任。要采取积极措施清收和处理,确保绝对额下降;形成的不良贷款,责任人要全额包赔,否则下岗、停薪、限期收回,确保不出现人为因素形成的不良贷款。对已落实责任、限期收回的要兑现处罚措施,坚决不能一拖再拖、姑息迁就,该停薪的停薪、该包赔的包赔、该下岗的下岗、该法办的法办。
2.实行协调清收
对政府机关财政贷款、受政府干涉、村社集体承贷、企事业贷款等多年形成的不良贷款,各社要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协调,通过财政拨补、政府及村社的财产进行抵债等方式,协调清收。
3.实行依法清收
对于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的赖债户、非信益企业和个人,要依法维权,运用法律手段清收不良贷款。
4.实行专组清收
加强领导,高度负责,成立专门清收小组。
5.实行施压清收
先内后外,内外兼收,搞好门前清。灵活通过对担保人施加压力,力促以物抵债或变卖有效资产偿还贷款。
6.实行处置清收通过法院,检察院等权力部门,依法扣划、查封等措施清收不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