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其规定是多少在中央银行有无利息,若有是多少
1、法定准备金:例如当前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 ,某商业银行现有储户的存款100万。那么该商业银行至少要存10万在央行,至多贷款90万出去。
2、超额准备金:接着上例来解释。如果这间商业银行只贷出80万,存在央行有20万,那么它就有10万法定准备金和10万超额准备金。当储户提款时,银行多动用超额准备金满足其需要,因为贷出去的钱不容易短时间内收回。
3、在央行存钱没利息,向央行贷款要支付利息。
拓展资料
利息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指货币持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发生的利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源泉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一.利息计算公式中的计息起点问题;
1、储蓄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计付利息;
2、利息金额算至厘位,实际支付时将厘位四舍五入至分位;
3、除活期储蓄年度结算可将利息转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种储蓄存款不论存期如何,一律于支取时利随本清,不计复息;
二.利息计算公式中存期的计算问题:
1、计算存期采取算头不算尾的办法;
2、不论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每月均按30天计算,全年按360天计算;
3、各种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如遇开户日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则以到期月的末日为到期日。
三.利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利息金额与贷款资金(本金)金额之比。利率不仅是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主要因素,也是企业融资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对金融环境的研究必须关注利率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利率是指每一期间应支付的利息金额与贷款、存款或借款金额的名义价值(简称本金总额)之比。贷款或借款的总利息取决于总本金、利率、复利频率以及贷款、存款或借款的时间长短。利率是借款人为其所借款项支付的价格,也是贷款人延迟消费并贷款给借款人的回报。利率通常按一年的利息和本金的比例计算。
四.分厘毫是我国特有的利率表达方式,利率一般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在中国即为分,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在中国即为厘,日利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在我们中国即为毫。
⑵ 请问什么叫超额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拨备率,好晕啊
超额准备金率:就是央行要求的存款人存的钱不能全部借出去,要为日常的和突发的挤兑等情况准备的资金的比例
拨备率:
实际上就是呆、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为9%,即:按应收帐款余额的9%计提坏帐准备,提取的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
(就是为防止借款人不能还款准备的比例
资本充足率:也被称为资本风险资产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
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⑶ 什么是超额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保留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比率
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变动准备金率则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假定商业银行的准备率正好达到了法定要求,这时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就会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这部分超额准备金可以作为贷款放出,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货币供给量。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就会使商业银行原有的准备金低于法定要求,于是商业银行不得不收回贷款,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货币供给量。
⑷ 什么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这个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就要增加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减少贷款的发放,全社会货币供应量就会相应下降,反之亦然。因此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外国的中央银行,有的只对法定存款准备金计付利息,有的对所有存款准备金都不计付利息,但我国对所有存款准备金都计付利息,且利率相对较高。
⑸ 信用社 贷款余额 这个词到底如何解释
第1,2句话很容易理解,贷款余额是截止到某一时间尚未归还贷款的总额
第3句话要理解有点难度,首先要搞清存款准备金的含义,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目前为6%,即接受存款的商业银行必须把存款的6%上存中央银行,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国内习惯于称其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国内常称之为备付率)。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和超额准备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从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答案了,第3句话实际就是指备付率不低于3%
⑹ 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金比率不得超过多少啊我只知道不得低于2%啊。。。。
超额备付金比率暂没有具体最高限额指标数据,超额备付金比率分为人民币超额准备金率和外币超额备付金比率,该两项指标都不得低于2%。
拓展资料:
人民币超额准备金率=(在中国淫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该指标不得低于2%。
外币超额备付金比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外汇准备金存款+存入同业外汇款项+外汇现金)/外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该指标不得低于2%。
备付金相当于银行的超额准备。中国从1989年开始,中央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核定了支付准备金比率。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备付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往来账户的存款。适度保持备付金率的作用在于:
①保证银行体系的正常支付能力。银行必须随时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和流动性强的资产作准备以应付客户提款。
②限制贷款过度扩张。支付准备金是专业银行具有现实扩张贷款派生存款力最活跃的部分,规定保留一定量的支付准备。
一方面减少了专业银行用于贷款的资金数量,直接约束其贷款能力;
另一方面,专业银行不能用降低支付准备水平的办法缴存派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从客观上就限制了专业银行扩张贷款、派生存款的能力。支付准备实际比率过高,在实施货币紧缩时期,专业银行仍可动用自己存款,继续扩张信贷,货币紧缩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若备付金实际比率过低,就可能出现不能应付存款的支取,引发挤提存款风波,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因此,适度的备付金比率,是专业银行避免出现支付困难和强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的必要条件。
⑺ 什么是超额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保留的现金,就成为存款准备金。有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两部分构成。各国一般都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保留最低数额的准备金,存放于中央银行,为法定准备金,它是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额之乘积。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部分,便是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可以是库存现金,也可以是在央行中的存款。
⑻ 超额准备金是什么意思啊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超额准备金一般包括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借入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由于准备金不足向拥有超额准备金的银行借入的货币资金。超额准备金中扣除借入准备金,即为非借入准备金,又称自有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增加,往往意味银行潜在放款能力增强,若这一部分货币资金不予运用,则意味利息的损失。同时银行为了预防意外的大额提现等现象发生,又不能使超额金准备为零,这就成为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也是一门艺术。
⑼ 什么是超额准备金
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国人民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吧。那么商行的准备金账户的余额中一部分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这是按照人行公布的存款准备金率再结合商行存款余额所计算出来的商行不得动用的相对固定的部分。准备金账户中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日常的支付结算、资金调拨、去人行金库支取现金等业务所需占用的头寸,就使用超额存款准备金来支付。这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的主要功能。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