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身份信息泄露被贷款怎么办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身份证信息泄露被贷款了,应该首先去挂失并补办一张身份证即可。从法律角度来说,身份证的持有人是不需要承担还款责任的。身份证是个人身份证明的重要信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三条 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
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
(一)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
(二)兵役登记;
(三)婚姻登记、收养登记;
(四)申请办理出境手续;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规定未取得居民身份证的公民,从事前款规定的有关活动,可以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证明方式证明身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B. 个人信息泄露被贷款怎么办
一、个人信息泄露被贷款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发现个人基本信息被盗用或存在被盗用的风险时,应及时致电相关公司的客服进行确认,若确实存在盗用事实,说明原因并要求其删除;如果发现存款、证券或理财账户被盗用或存在被盗用的风险时,应及时致电相关的金融机构进行挂失止付,注意留存相关证据例如短信或凭证,并及时报警。
二、你不知道别人以你的名义贷款的,你没有签订任何贷款合同的,可以向银行提出异议,并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该贷款合同无效。这种情况下,你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拓展资料:
一、目前部分贷款中介的骗贷套现行为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不仅给借款人,同时也给各类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机构造成较大的损失。多位消费金融从业人士处获悉,贷款中介常见的行骗手法通常有几种。其一,利用骗取的或盗取的他人身份和银行卡等信息,与手机或其他消费品销售商串通办理虚假手机消费分期贷款,骗取贷款;其二,“套现中介”与销售商合谋伪造分期贷款业务,完成骗贷;甚至有部分消费者不重视保护个人信息和征信记录,为中介承诺的“好处费”配合骗贷套现。
二、为了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我们还要选择正规靠谱的贷款机构,看贷款机构是否靠谱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
1、了解贷款机构是否正规。
2、了解贷款机构资金来源。
3、贷款前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百分之百的安全在现实生活中都难以实现,何况更是鱼龙混杂的虚拟网络,如果选择在网上平台申请贷款填写个人资料时更要谨慎,尤其是一些贷款利率大的。
C. 身份证信息泄露会被贷款吗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不会用来非法贷款。因为非法贷款都需要抵押,都需要本人亲自写欠条才可以。姓名和身份证信息泄露,顶多也就是会受到骚扰电话和诈骗电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D. 个人信息泄露,发现被贷款了怎么办求回答!!
你好:个人信息泄露被别人冒用名字贷款了。首先打电话给贷款机构说明情况,请贷款机构核实情况,给予纠正。二是到人民银行查询个人征信看看征信报告中是否有被冒名贷款记录,如果有要及时提出异议申请,纠正征信报告中的不实信息。
E. 个人信息泄露会不会被网贷或许贷款
不会的不会的不会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只是泄露个人信息不会被贷款,只会有贷款骚扰电话打给你,没有你本人的同意,是无法完成实名认证这个贷款前提的
当然如果你被骗做了实名认证并且同意了某个不知名邀请,那就有可能被贷款
F. 泄露贷款信息违法吗
泄露贷款信息当然是违法的,因为这是个人的隐私,不需要向外泄露,泄露了就属于违反规定。
G. 个人信息泄露被贷款要承担责任吗
法律分析:不用。个人信息泄露了被别人网贷属于非法网贷,受害人是不用承担贷款的还款责任的。冒用他人的身份证成功接到网贷的的行为,法院认定贷款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H. 身份证信息被泄露会被贷款吗
法律分析:身份证信息泄露后。一般情况下不会用来非法贷款。因为非法贷款都需要抵押,都需要本人亲自写欠条才可以。你的姓名和身份证信息泄露,最多会受到骚扰电话和诈骗电话。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二十四条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