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纯公积金贷款,月冲和年冲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个合算
公积金贷款月冲一般是每个月都要还款,年冲是年底一次性还款,年冲应该比较适合公积金余额比较多的吧。
B. 公积金月冲贷款,我这样理解对吗
公积金年冲是指每年一次向受托行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一次性冲还贷款本金,并按照冲还贷后的剩余贷款本金和还款期限重新计算月还款额。一次性冲还贷后,每月的还款需要使用客户的自有资金,不能用公积金账户里的钱。
公积金月冲是指每月直接从公积金账户中扣除当月应还的贷款本息,当公积金账户里的余额不足时,每月还款额先扣除公积金月缴额,不足部分现金补足。
C. 公积金月对冲金额能不能改
摘要 住房公积金对冲还贷可以变更,但委托人提前终止或自行终止按月对冲还贷委托协议的,借款人应继续按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及担保合同的约定偿还贷款本息。
D. 商贷怎么用公积金月冲
商贷要用公积金月冲的话,客户直接带上个人身份证到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并填写《住房公积金委托按月冲抵还贷协议书》就行了,委托还贷关系自委托还贷协议签订后的次月起生效。
当然,客户当初申办住房商业贷款、签订贷款合同的时候就可以同步申请办理公积金冲还贷业务,免得之后还要单独再跑一趟(而如果是申请房贷的同时办理的,那一般会从还款次月开始对冲,还款首月还是需要用客户自有资金还款)。
公积金冲还贷,就是用借款人公积金余额冲还住房贷款,包括商业贷款及组合贷款。
要办理冲还贷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购买本市具有所有产权的自住房(仅限70年产权的普通住宅,50年产权的商住房不可)。
(2)主贷人及配偶无其他公积金贷款债务和冲还贷业务。
(3)所办理贷款业务的银行有冲还贷业务。
在办理之前,需要准备这些材料:
住房公积金账号、身份证、婚姻关系证明、户口簿、借款人最近一次的贷款还款凭证。
提示1:办理冲还贷需要提前向银行网点预约,办理期限不超过3天。 在办理之前,你还需要确认冲还贷的方式,即选择“年冲”或是“月冲”。 年冲:提取住房公积金余额一次性归还贷款余额,重新计算月还款额并继续按月还款,每年仅可提取一次。 月冲:每月直接从还贷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中提取公积金用于归还当月住房贷款本金和利息。每月可提取,余额不足时应及时补充。 提示2:冲还组合贷款时,住房公积金冲还贷是优先归还公积金贷款的。 最后补充说明一点,借款人的直系亲属及配偶的公积金也可以参与冲还贷。顺序为先用借款人的公积金余额进行冲抵,
公积金代扣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在还款卡里存入一个月的还款,作为启动资金。到还款日,银行把这部分还款划走,然后受您的委托从您的公积金帐户中提取出一个月的月还款,转入还款卡中。下个月再扣就扣这部分从您公积金帐户中转出来的钱,如此往复。
如果您的公积金账户中的余额不足一个月的还款额,需要您往还款卡中补足差额,即200元。
E. 公积金贷款在每个月对冲以后,为什么剩下的钱不能从公积金余额里扣除,而是从我的银行卡里直接扣掉
公积金贷款扣款是月缴存额。除非缴费账户不再“封”了,否则每个月都会从公积金账户里扣全款,扣完就不剩钱了。如果想用公积金全额扣钱,有两种情况:1。每月还款额小于等于484,部分公积金贷款提前还款,还款额大,但每月还款额小。2是提交公积金缴纳金额,每个月多交一些,从公积金账户里扣。咨询全国公积金中心服务热线12329的区号。
F. 公积金月冲和年冲哪个合算
公积金年冲划算还是月充划算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般年冲可以一次性冲抵贷款本金,这时减少利息的支出;月冲可以减轻贷款月供压力。这时在个人月收入较多时可以选择年冲,如果个人月收入比较少,这时可以选择月冲。
借款人使用公积金贷款后要及时的还款,不能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如果出现逾期还款,这时会产生罚息,时间越长罚息越多。而且长时间不还时,银行会催收,在逾期还款后还会影响个人征信。
在平时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必须连续缴纳了半年以上的住房公积金,借款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同时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具体的贷款条件可以咨询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
使用公积金贷款支出的利息少,主要是公积金的贷款利率低于商业贷款利率。在2019年住房公积金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3.25%,而5年以上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为4.9%,不过在办理贷款时可能会进行浮动。
(6)公积金贷款月冲余额扩展阅读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对等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
2017年7月1日起,全国所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操作规程》要求,通过平台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
202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了全国住房公积金服务标识,决定即日起启用。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