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年贷款利率一览表2020年历年住户贷款
历年住房贷款基准利率
贷款利率(1)贷款利率与贷款用途、贷款性质、贷款期限、贷款政策、不同的贷款银行等相关。国家规定基准利率,各银行根据各种因素确定差别贷款利率,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或下浮。现行基准利率是2011年7月7日调整并实施的,种类与年利率如下:①短期贷款六个月(含)6.10%;②六个月至一年(含)6.56%;③一至三年(含)6.65%;④三至五年(含)6.90%;⑤五年以上7.05%。(2)房贷为例:银行贷款利率是根据贷款的信用情况等综合评价的,根据信用情况、抵押物、国家政策(是否首套房)等来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如果各方面评价良好,不同银行执行的房贷利率有所差别,2011年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部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或1.05倍。从2012年2月开始,多数银行将首套房利率调整至基准利率。4月上旬,国有大银行开始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优惠。部分银行利率最大优惠可达85折。五年期限以上85折优惠后利率为7.05%0.85=5.9925%
中国从2000年到2010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分别是多少?
中国从2000年到2010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
2010年5.73万亿元,2009年4.4万亿元,2008年3.01万亿元,2006年2万亿元,2004年1.59万亿元,2003年1.2万亿元,
个人房屋抵押贷款是指:
(1)借款人以本人名下的房产抵押,向贷款人申请用于个人合法合规用途的人民币担保贷款,用途包括个人购房、购车、消费、经营及其他合规合法等多种用途。
(2)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住房户均贷款余额
住房户均贷款余额18.9万亿元
2022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__其中,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上年末增速低6.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721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4%。
__2022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__同时,住户经营性贷款增速继续回升,住户消费贷款增速回落。2022年末,本住户贷款余额74.9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7.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3万亿元,同比少增4.09万亿元。
__2022年末,本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三季度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6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7.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5.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755亿元,同比少增7646亿元。2022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6.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2、上半年,我国GDP为562642亿元。一季度末,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是62.1%。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信息:
1、住户贷款在总的贷款占比是35.51%左右。
2、居民杠杆率是居民部门的总负债与GDP的比值。62.1%意味着居民总债务占GDP比重超过6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居民杠杆率超过65%会影响金融稳定,目前我国的居民杠杆率已经接近甚至有超过了。
居民负债主要是房贷。
央行数据显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末低5.1个百分点。
整体来说这个增速高于GDP增速,但低于以往房贷增速,主要原因:
1、目前居民负债率处于高位,再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
2、楼市比较冷,房价回调,居民买房热情下降。
央行数据还显示:
2022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1万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末增速低3.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49万亿元,同比下降0.2%,增速比上年末低1.1个百分点。
房地产贷款包含开发贷和按揭贷。最近一两年,受不时出现的房企流动性危机以及楼市入冬影响,房企从银行获得的资金明显减少。
7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银保监会也表态: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可以预计,接下来房企融资应该会得到改善,毕竟楼市太重要了,不仅涉及民生,还影响经济稳定大局。
历年住户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
⑵ 贷款还清保费可以退吗
提前还清贷款后,保险费会退还的。保险费是借款人在房地产抵押合同签定前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有关保险手续,保险金额不得少于借款额,并将承办银行或“中心”作为保险合同的第一受益人。
拓展资料:
央行发布的《2012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5%。房地产贷款余额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报告显示,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
去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及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比上季度末高0.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3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7.4%,比前三季度高2个百分点。
年末,地产开发贷款余额8630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季度末高5.1个百分点。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季度末低1.4个百分点。
个人购房贷款余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9个百分点。
银行通过贷款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补充资金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可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本身的积累。
在中国,还运用贷款的有偿使用原则,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并且把银行信贷作为分配资金的重要方式,也作为调节和管理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
贷款通则,为了规范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提高贷款使用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通则,自1996年8月1日起施行。
房地产市场方面,《报告》指出,在房屋限购和逐步加息的环境下,房地产销售市场大为萧条,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面临资金困境,房地产贷款质量也广受关注。
调查显示,38.2%的受访者认为,当大中城市房价下跌20%~30%时,将首次超出银行的承受能力。2011年,银行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最大可能下降12.94%,预期为5150亿元;银行新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规模最大可能下降9.53%,预期为12665亿元。
⑶ 2012年建行房贷组合贷款,近日办提前还商贷部分,可是还款数额比还款计划中的贷款余额多2000余元,为什么
估计是违约金,一般是提前还款额的1~3个月利息。
⑷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购房贷款的
1997年标志着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正式发展。该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了最高贷款额度为房价的70%,并明确了最长贷款期限为20年。自这一年起,个人商品房购买者和住房贷款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根据数据显示,1997年全国个人房地产贷款余额不足200亿元。到了2001年底,全国个人房地产贷款总额达到了6600多亿元,是1997年的35倍。到了2012年,全国主要金融机构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到6.9万亿元,是1997年年底的363倍。
在1998年左右,随着福利分房的终止,市民们开始转向购买商品房。一位市民回忆说:“当时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拼命争取单位最后一批福利分房。”未能赶上福利分房末班车的市民不得不接受现实,开始购买商品房。到2000年,个人消费已占全国房地产消费总量的70%以上。2000年2月,实物分房在全国范围内停止。
自2009年起,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国四条”、“国十一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二套房提高利率、停止发放三套房公积金贷款等,旨在限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同时支持自住性需求,并控制房价过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