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一级账户间的关系
一级账户是平横关系。
一级帐户是按规定的科目分别开设的,通过一级帐户,可以概括地了解和考核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
一级帐户余额,是它所属各明细分类帐户余额之和,按一级帐户进行的总括核算,称为总分类核算。
一级帐户与它所属的二、三级帐户之间的关系是统驭和被统驭的关系,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配合。
一级帐户是二、三级帐户的概括,二、三级帐户是一级帐户的补充。在会计核算中,有些一级帐户需设二、三级帐户。
(1)金融账户余额为净贷款扩展阅读:
国际收支平衡表类别:
一国在一定期间(一年、半年、一个季度或一个月)国际收支总额的对照表。又称国际收支帐目表。国际收支项目众多,各国统计和编制方法也不尽相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国际收支手册》作为范本,以求得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大体一致。
储备本身是存量,其增减额是流量。本年度储备增加额列为借方金额,其减少额列为贷方金额,二者相抵得出储备净增额或净减额。
由于采用复式记录,国际收支的全部项目同时列在借贷双方,借贷总计应是相等的,每个项目都是一类国际交易,有相应的统计。
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不全,记录有失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总计难以恰巧相等。表上的“误差与遗漏”一项,实是抵补差额,使表上借贷总计得以平衡。
㈡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
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
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短期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
㈢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指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其中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
金融机构贷款是指:企业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其中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雄厚可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是企业负债经营时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
㈣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是贷款后银行余下的钱,还是总共贷出的钱
贷款余额是目前在外贷款总额。
㈤ 金融账户的核算
①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指货币当局间黄金的出售和购买。当期购买减出售的黄金净额→金融机构的资产增加或减少←→国外部门的资产减少或增加特别提款权的交易与此相似,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和取消等,不能记入本账户。
②货币和存款。
以期末与期初相比,货币持有量的净增加→各持有部门的资产变化,与此相对应:本国货币当期净发行额记为金融机构的负债变化,外国货币净流入额记为国外部门的负债变化。各部门当期存款净增加额→各该部门金融账户的资产方←→金融机构的负债变化(指国内存款部分)和国外部门的负债变化(指存入国外部分)。
③股票以外的证券。
以债券为例,各部门当期购买减处置(兑现或出售)的他部门发行的债券净额→各该部门的资产变化;各部门当期发行减兑付的债券净额→各该部门的负债变化。
④贷款。
国内各金融机构当期对企业、政府、居民及国外发放的贷款扣除原有贷款当期清偿之净额→金融机构的资产变化和各借入部门的负债变化;自国外获得的净贷款应→各借入部门的负债变化和国外部门的资产变化。
⑤股票及其他产权。
对准法人企业,业主当期对企业股本的净增加(即增加与提取的差额) →业主所属部门的资产变向企业部门的负债变化对法人企业,当期新发行投票及其他产权净增加→企业部门的负债变化、购买股票者及产权所有者所属部门的资产变化原有股票的买卖及产权交易→各部门应按购入减出售之净额记为资产变化
⑥保险专门准备金。
居民对人寿保险准备金和养恤基金的净权益:按当期交易引起的增加减少的净变化→居民部门金融账户的资产方和金融机构的负债方引起增加的因素:保险企业当期收到的保险费总值和养恤基金收到的全部缴款,原保险准备金和养恤基金准备金投资所获净财产收入,同时扣除相应的劳务费和管理费;引起减少的因素:保险企业当期因保险到期或投保人死亡而应付给投保人和受益人的金额(包括红利和利润),养恤基金机构当期一次性或定期支付给退休人员及受抚养人的金额。对保险费预付款和未结索赔准备金:按期初到期末的变化量→投保人所属部门金融账户的资产方和金融机构金融账户的负债方,但其中不应包括持有资产损益。
⑦其他应收/应付款项。
按当期发生与结算之净额→应收单位所属部门金融账户的资产变化和应付单位所属部门的负债变化。
㈥ 国际收支表中经常账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反应本国居民与外国人商品、服务、收益及无偿转移等交易记录的对外常常账户余额,反应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资产变化及其他资本活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和与国际储蓄和账务清算有关的官方储备账户的净额。ca+f-r=0【ca:常常项目f:资本和金融项目r:官方经储备】
㈦ 学金融的进来 请问:“净贷记”和“借记”这两个词意思一样吗
会计中"借","贷"
“借”、“贷”两字来记录货币资金的借贷,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 或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借”、“贷”两字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只作为纯粹的记账符号使用,用以标明记账的方向。
在账户的借、贷两方中,究竟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增加,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减少,是由每个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性质决定的 . 1.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各项资产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记录增加额的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 = 借方期初余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完全一致,这两类账户借方记录相关会计要素项目的减少额,贷方记录其增加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所有者拥有企业净资产的实际数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贷方期末余额 = 贷方期初余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3. 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大体一致。
4.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⑴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的账户结构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大体一致.
实际上“借”和“贷”两个字没有实际的意义,与我们日常理解的借、贷意思是不同的。它是由意大利人卢卡·巴其阿勒最早阐述出来的,即现代会计使用的“复式记账法”,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就是说,复式记账法是可以同时反映资产的流进或流出的,也就是双向反映。
㈧ 什么是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就是指月末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数据。
金融机构贷款是指:企业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其中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雄厚可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是企业负债经营时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
存、贷款是金融市场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最重要的来源和方式。一般认为,金融市场组织的基本功能就在于积聚存款、投放贷款,以优化资金配置,积极动员各经济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参与贡献。存款积聚不足即为资本供给不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障碍;而储蓄充足时,要促进经济发展,还须以储蓄能够充分有效地转化成投资为前提。
㈨ 为什么金融账户余额为净贷款表示资本净流出
净值贷是指有一定"净值"的融资人为资金周转或投资理财而进行的一种融资方式。融资人账户"净值"包括可用余额和待收本金,融资金额必须小于"净值"。
贷款
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 、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