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积金贷款多少和余额有没有关系
公积金贷款多少和余额是有很大关系的。
想必大家都知道公积金在购房的时候可以用来贷款,因为利率比较低,所以大家都想要用公积金贷款买房。那么公积金贷款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没有钱就不能贷款,而里面的额度越多贷款金额就越大是吗?正常的情况下,公积金里面的余额越多,能够贷款的额度也高,但是这个额度也是有封顶的。
而且公积金能贷到什么额度,这也是关系到首套房或者二套房,如果是首套房的公积金贷款额度相对来说会高一点,而如果是二套房的话可能会有所限制,利率也会有所上调。在购房的时候,公积金中心在审批的时候也会考虑借款人的公积金余额,首付比例,贷款时间等因素,这也是因城而异的很多城市规定的不太一样,所以具体的情况。要看地方政策实施情况。
2. 无锡公积金贷款要看余额吗
法律分析:无锡公积金贷款条件和余额无关,不管余额多少满足贷款条件即可贷款;贷款额度和余额有关,贷款额度为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前一日晚12点的数据为准)的10倍。
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三十四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职工有权督促单位按时履行下列义务:(一)住房公积金的缴存登记或者变更、注销登记;(二)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转移或者封存;(三)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
3. 住房公积金帐户的余额多少和可贷款多少有关系么
公积金账户余额和贷款金额是有关系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是有上限的。
若想在招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由于各城市的相关政策有所不同,具体您所在当地是否有开展公积金贷款业务以及相关规定(如:申请条件、审核标准、房产要求、额度、期限等),建议您与当地经办网点或者公积金管理中心电话联系确认哦。
4. 住房公积金贷款是否需要账户有余额
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是需要账户中有余额的。购房者在申请公积金贷款买房,账户里面是必须要有余额的,因为公积金管理中心与银行会根据申请人的账户存额以及缴存基数等方面来判断贷款额度。而且公积金没有余额是没有公积金贷款额度的。
而且,贷款额度的确定:不高于借款人、共同借款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储存余额之和的倍数,确定的贷款限额,按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余额之和的20倍计算,公积金余额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贷款最高额度不得超过20万元。
另外,申请公积金贷款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公积金缴存证明(或住房公积金卡);
3、申请人及配偶身份证、户口本和婚姻状况证明;
4、所在单位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年(含)以上的在职职工,其本人须正常缴存六个月(含)以上,且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达到管委会公布的最低月缴存额;
5、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含)内,可以申请购房贷款;
6、职工首次及二次申请贷款的,需支付购房款20%(含)以上的首付款;
7、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个人信用良好,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最后,公积金贷款指的是个人住房公积贷款,是由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运用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职工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委托商业银行向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和在职期间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离退休职工发放的房屋抵押贷款。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定期限以上的在职职工为购建住房、翻建、大修自有住房资金不足时可申请公积金贷款。
拓展资料:
贷款能贷多少,计算方式就比较复杂了,与个人的公积金缴存情况、职工年龄、家庭收入、城市信用评分、公积金贷款使用次数等因素密切相关。
具体的计算公式是: 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 贷款申请之日借款人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帐户余额 X + 借款申请人夫妻双方贷款申请之日至退休之日预计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X 调节系数
5. 住房公积金,账户里得有多少钱才能贷款
1、各地公积金中心政策可能不 一样的。脱氧核苷酸缴纳公积金6个月以上,有打缴纳1年以上,才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
2、贷款额度一般按公积金账户余额的12至15倍或是当地公积金中心规定的最高限额,40万至60万
6. 公积金贷款需要多少余额
公积金贷款需要账户内有6个月及以上的连续缴纳金额。比如公积金月缴纳1000元,那么公积金贷款账户余额必须要有6000元,才符合公积金贷款的首要条件。公积金是一种住房储蓄金,缴纳公积金的职工在购房、装修、建房的时候可以进行公积金贷款,月供方便又实惠。公积金账户余额与贷款额度有密切关系,通常账户余额越多,可申请贷款的额度就越高,比如购买新房,公积金贷款金额可以达到账户余额的20倍。购买二手房公积金贷款金额可以达到账户余额的10倍,当然贷款额度并不是无限制,不同地区都有公积金贷款额度的最高限额,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十二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指定受委托办理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受委托银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委托受委托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结算等金融业务和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缴存、归还等手续。第二十六条
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准予贷款或者不准贷款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贷款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贷款手续。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第二十七条
申请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应当提供担保。第二十八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保证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的前提下,经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可以将住房公积金用于购买国债。
7. 公积金贷款与账户余额有关系吗
关系不大。银行确实根据公积金判断你的收入和还款能力,但是,不是公积金余额,而是公积金每月汇缴的金额。为什么呢?因为公积金有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目前公积金最高的缴费比例是12%,而缴费基数是你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而公积金汇缴是个人50%企业50%,比如你每月8000元上年度月均工资,那么8000*12%=960元,企业和你拿的一样也是960,那么就是1920进账,银行根据这个就可以核实出你每月的工资是多少。
拓展资料:
公积金明细还有公积金贷款扣款,那么能够证明你名下有房,大致能估算出你的房子的价格(因为公积金贷款一般不上征信),也就能估算出你的资产量。
因为你每月还在扣公积金贷款,所以余额积累不会像没有贷款一样快,所以单独凭借余额核算是不正确的。而银行核实你收入的手段还有工资证明,工资流水,社保缴费明细,医保缴费明细等,多元化的考虑。
贷款额度不高于房子总价的8成,这个额度主要针对的是购买商品房、限价商品房、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定向销售经济适用房或私产住房。贷款额度不高于房子总价的7成,用于购置第二套或他符合购房条件的自有住房、公有现住房以及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翻建、大修自有住房。注意:如果用公积金贷款购买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贷款额度应不高于房子总价与房子补偿金的差价。
另外,公积金贷款额度通常最高不能超过50万元,但如果你同时使用了配偶的住房公积金去申请贷款的话,贷款最高限额可以达到70万元。提醒:各地关于公积金贷款的政策不一,因此小伙伴们还是以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公告为准。
北京公积金贷款额度每缴存一年可贷10万元,缴存年限不够1整年的,按1整年计算,最高可贷120万。而在成都地区,公积金贷款额度就和余额有关,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两人及以上的职工家庭贷款额度=(借款人公积金缴存余额+共同借款人公积金缴存余额)×20倍×缴存时间系数(上限70万元);单职工家庭贷款额度=借款人公积金缴存余额×20倍×缴存时间系数(上限40万元)。所以说你如果想知道你们当地公积金贷款额度是如何计算的,建议你直接到你们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官网上查看即可,这样查询到的信息是最准确的。
8. 住房公积金贷款对现在住房公积金余额有要求吗
有,贷款金额和目前余额 比例是10:1,也就是你目前余额1W ,你可以贷10W,依次类推 最大限度忘记了,网络下就知道.
9. 个人公积金贷款对账户里的余额有要求吗
1.公积金贷款对公积金账户余额是有要求的,账户余额是计算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要素之一。根据账户余额计算公积金贷款额度的公式为:贷款职工月计缴公积金额÷贷款职工公积金缴存比例×还贷能力系数(目前为0.45)×12×实际可贷年限。
2.贷款人要保证公积金账户内至少要有6个月以上的缴存余额,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拓展资料公积金贷款流程 1、测算贷款额度和期限 如果购房者想要通过公积金贷款,那么购房者首先就应该去和开发商或者是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清楚公积金办理的相关事宜,并且可以测算一下自己可以贷款的额度以及贷款的期限。 2、提出贷款申请 在购房者确定自己可以办理公积金贷款之后,购房者就可以向可以承办公积金贷款的银行提出贷款的申请,并提供贷款所需要的资料的复印件,并携带原件以备查验。 3、签约 当购房者的公积金贷款申请审核通过之后,那么购房者就需要去公积金办事大厅签订借款借款合同等。 4、办理手续 在购房者把贷款的合同签订好了之后,购房者就可以办理购房交易和抵押登记手续。 5、银行放款 等到购房者把以上的流程全部都操作完成之后,那么贷款承办银行就会按《借款合同》约定向申请人放款,资金直接划拨至开发商指定账户。个人公积金可贷额度计算 1、个人可贷额度按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均余额15倍计算 职工个人可贷额度按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均余额的一定倍数计算确定,计算公式为:职工个人可贷额度=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均余额x倍数(杭州市主城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的倍数目前按15倍确定)。 2、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均余额 是指职工申请贷款时近12个月(不含申请贷款当月)的住房公积金账户月末余额(不含近12个月的一次性补缴)的平均数(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确定)。 注:职工个人可贷额度计算结果四舍五入,精确到千位,低于15万元的,按15万元确定,高于50万元的,按50万元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