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公司用员工名贷款虚假资料

公司用员工名贷款虚假资料

发布时间:2021-09-22 07:15:16

㈠ 公司用员工名义贷款,如果出现问题怎么办

以员工个人名义申请贷款的,无论是谁用钱,公司还不上钱,第一时间一定是追究当事人(也就是员工)的责任,至于员工和公司之间的问题,两方另算,如果没有协议或者公司未对贷款提供担保,这很麻烦。法律是谁主张谁举证,员工不能完全把自己撇干净,毕竟不是不知情者,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㈡ 提交虚假材料骗取贷款,员工需要付什么

提交虚假材料骗取贷款,涉嫌贷款诈骗,适用刑法193条之相关规定。

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㈢ 公司能不能擅自以员工名义贷款或借款

1、企业可以向特定个人借款。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公民与企业间相互借贷属于民间借贷,为法律所允许,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为有效。2、向不特定人借款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可被处行政、刑事责任。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都是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法律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如果企业想向社会公众筹集经营资金,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条件,并且履行法律规定的手续,否则,即为非法,行为人甚至可能受到刑法的制裁。3、企业与企业之间贷款,当前被贷款通则所禁止,且有明确的行政处罚,虽然该规定仅是行政规章、且不合理,但仍有法律效力。(3)公司用员工名贷款虚假资料扩展阅读: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一)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㈣ 公司以员工名义签订虚假借贷合同,员工被判虚假诉讼罪,公司承担什么责任

公司在未经过员工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签订虚假借贷合同,公司要负全责,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㈤ 公司老板欺骗员工,利用员工的名义贷款属于什么行为

经济诈骗啊,涉嫌诈骗,尽到公安机关报警。如果证实可以要求赔偿。

㈥ 提供虚假材料骗银行贷款,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涉嫌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诈骗数额定罪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6)公司用员工名贷款虚假资料扩展阅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20日至2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形成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精神,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参考资料来源:文县公安局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㈦ 企业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贷款会追究那些人法律责任

如果在经办过程中,利用伪造文件等进行贷款申请,会追究企业和经办人员责任。
如果提供给银行的信息失真,没有造成后果,不构成刑事犯罪,也会受到会计法的处罚。

《会计法》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阅读全文

与公司用员工名贷款虚假资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行员工买房贷款吗 浏览:501
红旗hs5贷款利率 浏览:456
沈阳2020年各银行贷款利率 浏览:477
百度贷款还要亲人手机号码吗 浏览:584
成立公司向银行贷款然后放贷 浏览:471
征信小额贷款公司GT 浏览:354
哪个地方支持上海公积金贷款 浏览:703
公积金贷款过户要多久放款 浏览:945
昆明市五华区聚佳小额贷款公司 浏览:225
贷款买车需要夫妻共同签名吗 浏览:798
有贷款的房子能过户给朋友吗 浏览:868
在一个银行流水比较大可以比较容易贷款吗 浏览:626
银团贷款需要资料 浏览:395
江苏农村商业银行e贷款年限 浏览:998
网上贷款频繁查询征信么 浏览:315
上海需要贷款的人 浏览:950
昭通二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 浏览:522
邮政银行公积金余额冲还贷款 浏览:28
老家房子贷款算不算二套房 浏览:876
灌南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浏览: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