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期初余额和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期初余额有什么区别
期初余额是指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余额,包括借方期初余额和贷方期初余额,资产类期初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期初余额在贷方
Ⅱ 银行贷款金额与银行贷款余额区别是什么啊。。
1、含义不同
贷款金额指的是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也就是放款人(银行)借给借款人的金额。
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银行)的贷款总额。
2、特点不同
贷款金额指的是银行借款的总额,其数额不会发生变化。但贷款余额随着借款人在还款期限里按期归还,其数额会不断变化。
3、数额不同
银行贷款金额和贷款余额不同,期初银行贷款金额加上贷款利息才等于期初银行贷款余额,而随着偿还期的变动,贷款余额分期归还后,二者数额仍不相同。
Ⅲ 期初余额的借方和贷方 本期发生额的借方和贷方 期末余额的借方和贷方 之间什么关系啊
这个就要看情况了
1.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0的话等于期末借方余额,小于0的话记期末贷方余额
2.期末贷方余额+(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0的话等于期末贷方余额,小于0的话记期末借方余额
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大虾指正。
Ⅳ 借贷记账法中的期初余额跟期末余额是什么意思资产类账户等式的的公式又是怎么来的
“期初余额跟期末余额”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栏目,,设置“期初余额”跟“期末余额”是用于各项资产项目与所有者权益及各项负债年内变化的比对,没有其它的意思,也与借贷记账法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账户叫结存制,也叫永续结存制。
即:上期结存 + 本期增 - 本期减少 = 本期结存。这很容易理解,不必去研究怎么来的。
Ⅳ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等于贷款余额吗
一季报内,本期的期初是年初,期末是本年3月;第二栏若写“上期”,即期初去年年初,期末为去年3月。所以对于现金流量表来说,本期的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初余额与上期的期末余额不一样。中报同理。
Ⅵ 借贷记账法里算期末余额 借方和贷方的发生额不是一样的吗 那算下来 期末余额还是等于期初余额啊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这里的借贷是一个平衡式,借贷发生额是相等的,但借贷相等是在不同科目间相等,不是同一科目同增同减
例:月初库存现金余额为10000万,应付职工薪酬贷方余额为7000元。本月发放工资7000元,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7000
贷:库存现金 7000
假设本月无其他业务发生,月末库存现金科目期末余额为3000元,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余额为0元。很显然,期初和期末不一样了
Ⅶ 借方和贷方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一定相等吗
期初余额的借贷方和期末余额的借贷方都是平衡的,一定相等。
Ⅷ 借方有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怎么算贷方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
现金:
期初100元,本期借方,即收入1000元,期末剩下500元
那么就可以推算出本月的贷方发生额即现金支出=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100+1000-500=600元
你上述提及的公式基本上是用于计算存货的本月发生数的。
Ⅸ 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什么意思
期初余额,是指期初已存在的账户余额。期初余额以上期期末余额为基础,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期初已存在的账户余额是由上期结转至本期的金额,或是上期期末余额调整后的金额。通常,期初余额是上期账户结转至本期账户的余额,在数额上与相应账户的上期期末余额相等。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上式中的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在最后把你该补的全部补回来。
(9)起初贷款余额和期末贷款余额扩展阅读:
在期初余额的审核过程中,应分析原报告中提到的相关事项的影响是否已经消除,通过对当年已经发生的业务记录进行查找,若已消除可不再考虑;若在当年并未得到证实,影响也还存在,本年业务中也未得到处理,发现后应对该类业务进行调整。如本案例中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业务;对外投资亏损额的调整入账。
当期初余额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时,但无法对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期初余额中存在严重影响本期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被审计单位拒绝进行调整,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本期会计报表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Ⅹ 什么情况下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不在一方比如期初余额在借方,而期末余额在贷方
当期借方发生额或者贷方发生额大于期初不同方向余额时,一般这种情况只发生在该科目可以借方余额也可以有贷方余额的情况,比如应收,应付账款科目。例如现金,银行存款和应付票据科目因为只可能有借方余额,因此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比如应付账款,如果期初对方开了部分发票给你,但是期末你付款的时候付了全部货款,那么就可能出现你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