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SL是什么意思
通俗的说就是涨价去库存。对,你没听错,一类商品卖不掉,积压了很多库存,国外一般都是降价甩卖,清仓去库存,我们是涨价去库存。
2. psl是一种怎样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什么是PSL? 基础货币投放工具
PSL,即补充抵押贷款,是指中央银行以抵押方式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合格抵押品可能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其亦是一种基础货币投放工具。
为何是PSL? 利率低且发行规模更大
此次央行向国开行提供PSL,可视为这一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全面试水。
上海证券报引述消息人士介绍,之所以选择PSL这一方式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相比较再贷款,因为有抵押物,PSL的利率更低,而且收取抵押后,发行规模可以更大。另一方面,再贷款没有明确的还款来源,而PSL更规范,更符合实际操作,也符合国际惯例。
而更为重要也是更为深远的原因在于,简单的再贷款仅仅是提供资金,其利率对市场没有引导作用。而PSL使得中央银行的贷款行为变为市场化行为,其利率可以设定为市场利率走廊上限。因此,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角度理解,更为标准化、规范化的PSL可以演变为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中期利率,而普通的再贷款仅仅停留在信贷政策工具层面。
3. 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 2015年降准降息汇总
经过汇总,直至今日,央行于2015年已经五次降息。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五次降息的时间、地点,然后一起来看看降息对方地产市场的影响。
十月:双降,资产质押再贷款
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九月:降准,抵押补充贷款(PSL),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
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额外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额外下调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鼓励其发挥好扩大消费的作用。
八月:降息 ,中期借贷便利(MLF)
8月,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1100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8月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49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在提供中期借贷便利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七月:抵押补充贷款(PSL)
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抵押补充贷款429亿元,利率为2.85%,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8464亿元。
六月: 双降,抵押补充贷款(PSL)
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
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6月,中国央行向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抵押补充贷款1,576亿元,利率为3.1%。
五月:降息
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四月:降准, 注资国开行
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时,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三月:降息
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二月:降准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降息对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
降准的目的是维持货币市场的宽松环境,利于稳定经济、稳定房地产市场。总体看,降息对于股市的长远发展,属于实质性利好。据有关专家分析,短期内会有下可能影响到房地产市场。对于房地产股来说,降息后,利率下调,有利于减轻人们分期付款购买房地产的负担,有利于调动人们买房的需要,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保险业同样得到"降息"以及"降息预期"的推动。但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于贷款利率,对于银行而言,有利有弊,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对于银行的赢利增加了压力;同时增加了银行吸储的难度。但是,增加放贷,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带动银行业务量的攀升,有利于银行增盈。总体看,对于银行股来说,长线仍有利好作用、短线则看资金是否追捧。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0-2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4. 城中村改造造就了许多百万富翁,这真的是好事吗
近日,有网友问,他所在城市周边一个村庄的拆迁,每户都能拿到几百万现金,甚至上千万的拆迁费。那些穷得入不敷出的人现在正在考虑买什么样的高档车。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三,城里的村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原来的生活水平不高,缺乏社会保障。如果他们手里突然多了几百万,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花。除了继续购买公寓外,其他人可能在三、五年后重新陷入贫困时被挥霍一空。最好的办法是以实物结算,为他们交上社会保险,让他们未来的生活有保障,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几百万的赔偿金挥霍。
5. 有戏!央妈“左右开弓”,中国经济将涅槃重生!
有戏!央妈“左右开弓”,中国经济将涅槃重生!
导读:两个大招仅仅隔了一天便先后推出!一个对内,开启定向撒钱模式;一个对外,人民币借势大贬值。从最近两天央行的政策来看,政府今年维稳实体经济增长是铁了心了!这样做了之后,降准就更加不可能了。左右开弓,央行放出惊天大招,暗藏玄机!
央行再放大招背后,究竟暗藏哪些玄机?
央行两个大招仅仅隔了一天便先后推出!
一个对内,开启定向撒钱模式:
央行昨天发布消息,从2016年5月起,每月月初对三家银行(国开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发放上月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PSL)。
一个对外,人民币借势大贬值:
今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378点,报6.4943元,下调0.59%,创去年8月13日来最大百分比降幅。
对内放水推动投资,对外贬值促进出口,央行这两招,剑锋所指:
稳增长!
二、有很多人,估计搞不懂啥叫抵押补充贷款。
绕来绕去玩概念太累,打个比方吧。
比如,你有个朋友A,生意不好做,找你借了100万,说好三月以后还,并给你留了张100万的欠条。过了一个月,你发现自己生意也不好做,可那100万A占在生意里出不来。于是你拿着欠条去银行质押,贷款50万,期限两月。
这样折腾一下,有啥好处?显而易见,开始A资金链要出问题,后来你的资金链也要断了,但是经过这么个“三角债”,两个人的资金链全活了。
例子说完了。
好,现在把例子中的A换成企业,你换成三家国家政策性银行银行,银行换成央行,这就是“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了。
从上面的例子,同样很容易明白,国家为什么要搞这么个政策,那就是:
经过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这一制度设计,企业和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资金链,也全部盘活了,有利于强化资金的乘数效应。
总体说来,这是一项比较稳妥且比较容易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一季度新增贷款创出了天量,但资金主要流向房地产。在抵押补充贷款政策下,央行明确规定,不能大水漫灌,必须定向滴灌:
只能用于棚改、水利工程、人民币走出去等项目贷款,用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来!
三、对内拉动投资,对外,则力促出口。
支持出口,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人民币贬值。其实,从今年2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路升值,从4月份以来一直在高位横盘调整,这有利于防止资本外逃,但客观上并不利于中国的出口。
但人民币贬值,必须做到两点:
1、不会出现国内资本大量出逃。贬值本身不来带来资本外流,但强烈的贬值预期会,所以要防止这种预期的形成。
2、避免引起各国的强烈抗议乃至货币战争。
应当说央行选在今天贬值,时机把握刚刚好:
1、人民币挺过年底年底到今年年初的鏖战,人民币空头基本被打爆,现在人民币汇率出现的大幅度贬值压力和预期已经逐渐被市场消化。而今年以来,我国持续顺差,资本外流被遏制,增加了对阵国际资本大鳄的砝码。
2、北京时间今晚20:15美国将公布4月ADP就业人数,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小非农数据,这一该数据和非农就业数据有较强正相关性,通常可作为当月非农就业人数变化的先导指标。最近美联储洛克哈特又提示美联储6月加息风险,加息预期升高导致美元走强。在这时候,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先调低一些,就像三峡大坝开闸放水一样,如果下一步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加,中国汇率水位低了,承压能力会更强。
3、最近中国对美元以外的一篮子货币汇率悄悄走低,现在,人民币对美元走低,但对其他货币则维持不变,不会引起国际社会广泛抗议。
因此,现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同时实行中间价和实际有效汇率的搭配,既有利于稳出口保增长,同时也一石多鸟,可以实现多重政策目标。
四、一季度,中国经济虽然实现了看门红,但还没有到蹄急步稳、一马平川的时候,还将面临多次大考。
1、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国经济惯性下滑的力量依然在,如果货币政策一下子撤火,可能炉冷灰灭。
2、债市、股市、汇市、楼市这种多市场流动性动荡的隐患还在,特别是密集性的债券违约事件更让人忧虑。
3、美联储加息始终是一把摇摇欲坠的悬剑,加息之后中国能否扛住压力、打好太极,直接影响经济能否真正触底反弹。
4、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最终有赖于各项既定改革的有效推进。目前,大量的改革、实质性的改革依然处于布局阶段,需要争取更长的时间窗口来落实。
对于大病初愈中国经济,央行现在继续为它煲高汤、输葡萄糖,扶上马、送一程,仍有必要!
宜将剩勇追穷寇!从最近两天央行的政策来看,政府今年维稳实体经济增长是铁了心了!
6. 2016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政策是不是会继续
首先,从央行角度来看已基本确认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其次,从潜在经济增速考虑,也许央行认可的增速也就在7%。潜在经济增速是指在给定资源约束和制度约束下,经济运行在长期内所能达到的可持续的最高经济增速。如果上述结论成立,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不考虑对冲外汇占款缺失而需要提供的基础货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断放松的货币政策还会继续宽松吗?在央行对经济基本面这么重要的信号释放出来后,投资者是否需要思考一下,在中国经济的本轮周期中,是否货币政策已开始进入观望期?投资人士近两周突然开始觉得央行货币政策的信号比较奇怪:一是定向正回购;二是继续向国开行以PSL(抵押补充贷款)工具释放一年期以上的流动性;三是可跨半年国库现金招标利率竟然创至少三年新低;四是本周到期的约6,7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全部未续做。市场此前还普遍预期6月末前还有一次降准,但站在央行的立场仔细分析上述货币政策操作的细节,也许这次降准的预期将会落空。
7. 城中村改造造就了许多百万富翁,你觉得这是好事吗
城中村的改造我觉得是好事。毕竟在我国南边,有数不清的城中村,而大多数都是一些老旧的建筑,或者是城市规划不好,又或者是已经不适合现在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了。改造城中村,既能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其中的村民来说,又能得到一笔相当大的补助,一举两得的好事!
三、伴随着的矛盾
有好就有坏,上面说的都是好的事情,其实城中村的改造也会出现不好的事情。比如,家里老人对于钱款,对于房子的分配,子女们若是能够体谅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友爱。那么这个分配就会很和谐的进行。如果都想着自己,那会出大问题的。
总的来说,城中村的改造,既造就了许多的富翁,又对社会进步有帮助,利大于弊,是件好事啊。
8. PSL(抵押补充贷款)是什么意思
网上的各种这个贷 那个借的,大部分是诈骗信息的,,
别的基本都是高利贷的玩意的,你上去了就算是被坑了
有什么情况也别去找高利贷啊,
网上的各种帮你办手续贷款 办卡 提额 什么的,统统的都是虚假的,诈骗的
不要想着借钱过日子,那不是生活方式的,
最大的问题是,你后面用什么还,平时连花的都没的花的,后面用什么还,还有利息呢
你要是不信可以去找他们,记得把你的经历回复在这个问题下面,
没钱的想过有钱的日子, 就是有钱了你也不知道怎么花的
用借款还借款,呵呵,都没钱还利息,还不是越借越多
另外说一句,这个贷款,是人死债不烂的, 就是人死了,也要你父母 家人给你还的
还不起进了牢,出来你还是要还的
顺便说一下,私人贷款虽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你借了人家的钱,是你自愿的,又不是人家逼你的,就算是高利贷,你还不起了人家找上你家门来,你也是要还款的,就算你报警,警察也说不了什么的,最多就是帮你们协商解决,高利贷嘛,贷款利率只要不高于同期银行最高利率3倍,警察也说不了什么的,毕竟是你自个干的缺逼事
9. 城中村改造造就了许多百万富翁,这真的是好事吗
当然不算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会让穷人越来越穷。
10. 大龄剩女持续增多,出生率持续下滑,房地产以后会怎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生人品约为1100万,相比2018年的1523万,减少了400多万人口,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而本身2018年的数据又是在2017年1723万的基础上暴跌了200万。这意味着,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新出生人口从1700万直线下跌至1100万量级。
事实上,早在2016年我国就放开了限制二胎政策,允许更多家庭生养二孩,不过二胎政策并没有给人口出生率带来回升效果,而是在2017年短暂的冲高之后,又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中国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国内计划生育执行了几十年,人们在生育观念上始终是一个娃,即使放开生育政策,也会因为经济、精力等各种原因不愿意多生孩子。同时,现在进入生育期的年轻人,基本上是90后,他们生活在一个独生子女环境中,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来生养后代。还有一些人觉得生养孩子要付出太多辛劳,二个人世界则比较安逸。
最后,中国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滑,意味着出生人口的不断减少,未来人口商品房的需求越来越小。而随着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之后,房地产在保有环节上成本会大幅上升,那些有大量房源的人抛售房地产变现,此时,市场上又无强劲的购房需求,房价将成为白菜价也不足为奇。人口出生率如果是缓慢下跌,未来房价跌势也会相对缓慢,而若是断崖式下跌,房地产也会进入长期低迷之中。未来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少,高房价根本没有支撑下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