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鼓励商业银行进行绿色信贷有哪些具体措施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制度建设和措施不够具体、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不多、实施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绿色信贷制度设计,尤其要形成“责任-压力机制”和“激励-动力机制”等政策建议。
❷ 请问哪里可以找到工商银行制定的《绿色信贷建设实施纲要》的全文急要,哪位高手可以找到,小弟不甚感激…
银行简称 建设银行——CBC——“存不存”
❸ 绿色信贷指引的文件解读
中国银监会印发《绿色信贷指引》(银监发〔2012〕4号,以下简称《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绿色信贷,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配合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
《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等宏观调控政策,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绿色信贷的全面评估工作,将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建立绿色信贷考核评价和奖惩体系,公开绿色信贷战略、政策及绿色信贷发展情况。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绿色信贷为抓手,创新信贷产品,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了初步成效。许多银行将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作为自身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有效的绿色信贷促进机制和较为完善的环境、社会风险管理制度。积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通过应收账款抵押、清洁发展机制(CDM)预期收益抵押、股权质押、保理等方式扩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融资来源,增强节能环保相关企业融资能力。截至2011年末,仅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相关贷款余额已逾1.9万亿元。
银监会将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绿色信贷,防范环境、社会风险的监测、引导和检查落实,并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情况作为监管评级、机构准入、业务准入、高管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
❹ 银保监会今年对银行罚款达16亿元吗
2018年8月29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银行保险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
在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加快落实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新举措。大力推动健全公司治理,针对股权关系、股东行为等突出问题,提出10个方面工作措施。深入推进组织机构体系优化,五家大型银行设立185家普惠金融事业部分部,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稳妥开展,意外险定价机制、经营销售改革有序推进,多层次车险产品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提出一系列专项的改革建议,切实推动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加快推动扩大开放新举措落地,提出15条银行业和保险业开放措施,推进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同步受理对接准入申请,做好政策和准入辅导。
❺ 2016年工商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如需了解历史利率,可登录工行门户网站通过“行情工具-存贷利率”栏目,选择对应时间查询。
(作答时间:2019年06月14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❻ 什么是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指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于2007年7月30日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将通过金融杠杆来实现环保调控。
具体有: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于淘汰类项目,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有效地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条,遏制其投资冲动,解决环境问题,并通过信贷发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绿色信贷的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融资,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工具。
其一,绿色信贷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和促使企业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金融业的核算和决策之中,扭转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粗放经营模式,避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
其二,金融业应密切关注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等“无眼前利益”产业的发展,注重人类的长远利益,以未来的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和环境反哺金融业,促成金融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网络绿色信贷
❼ 我国商业银行贯彻实施绿色信贷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信贷”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近年来也开始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2007 年 4 月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发布《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 第一次将银行的社会责任纳入监管范围内同年7 月,我国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提出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个《意见》的出台旨在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确立环境准入门槛,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资金来源。
(一)绿色信贷的含义及主要内容所谓绿色信贷,指的是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 生产治污设施, 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 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 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邓聿文,2007)根据《意见》的规定,我国的商业银行今后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商业银行要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之一 各级环保部门要依法查处未批先建或越级审批,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 未经环保验收即擅自投产的违法项目,要及时公开查处情况,即要向金融机构通报企业的环境信息。 而金融机构要依据环保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新建项目,金融机构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二)“绿色信贷” 体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 149 江苏商论 2009.1 社会责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一直是一种以透支环境和能源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面对这样的发展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而同时, 全国大型恶性环境污染事件仍时有发生。作为单纯的行政手段,“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 已是环保总局现有法规内最强有力的措施, 但从现实来看,难以从根本上遏制“两高”企业的扩张趋势。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两高”企业能获得雄厚的信贷资金支持是其快速扩张的动力源, 这样中国的商业银行也成为了环境污染的间接帮凶(陶玲、刘卫江, 2007)。 如何让企业承担其社会责任,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外部金融机构对其经营行为的约束,而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控制方式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金融机构自身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绿色信贷”就体现了银行业的这种功能,它是我国遏制“两高”行业发展、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