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通过审计发现民间借贷等表外高风险事项
第一,重点检查金融机构执行中央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情况和效果。为了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央出台了关于民营企业的两个“36条”以及其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指出金融机构须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然而,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遭遇了金融机构的“玻璃门”和“弹簧门”,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存在。国家审计要着重审计金融机构执行中央宏观金融政策的执行效果,对于符合融资条件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进行追踪调查,从立项、风险评估、审批和合同等环节入手,重点分析融资难的问题,检查是否存在违反中央政策精神,怠于审批、拒绝放贷等行为。
第二,重点检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情况。基于双轨制的利率体系,民间借贷利率远高于目前的银行贷款利率。金融机构曲线参与民间借贷的情况要进行重点审计。国家审计要重点审计银行信贷资金流向是否明确、是否被挪用。根据银监会出台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贷款新规,分币种,按行业、规模、方式、品种等类别逐季分析新增贷款的投向情况,重点审计贷款流程、关注贷时审查,查实确认贷款投向,贷后管理,对大企业集团执行受托支付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重点审计,严防银行贷款流向民间高利贷借贷,构筑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的“防火墙”。
第三,重点审查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关注金融机构开展的各种理财产品和其他金融创新业务。随着国家货币政策转型,对银行信贷进行数量和价格上的严格控制,导致部分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方式与金融工具把银行表内业务表外化,实现信用扩张的目标。从审查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和委托贷款的品种性质、资金来源和投向,分析理财产品不合理的收益率,防止参与高利贷的放贷行为。
第四,密切关注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及经营风险。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小金融机构几乎成了高利贷的代名词。深入分析小企业贷款在担保抵押方面存在的问题,防止债权悬空;严肃查处以帮助小企业贷款为名,从事非法担保、非法融资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第五,重点严防非法集资和市场金融传销。民间资本的显著特点是小而散。民间借贷的高利率为这些社会游资提供了集聚在一起的空间。由于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异常困难,导致很多中小企业也不得以游走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之间。国家审计要重点严防各类非法集资,重点审计相关企业和机构的资源来源和用途,是否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保护公众利益,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同时要关注金融传销。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和大规模的民间资金成为目前金融传销的天然土壤,特别是在负利率和民间借贷猖獗的情况下更易爆发。金融传销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也更具有挑战性,危害性也更大,要加大对非法金融传销的关注。
第六,重点审计国有企业倒贷问题,遏制国有企业的“二传手”、“金融掮客”趋势。金融管控、资金垄断的双轨制为“资金二道贩子”创造了巨大的套利空间。2009年银监会发布《固定资产借贷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超过一定限额的人民币大额贷款,银行要把资金直接打入借款人交易对象的账户,简化中间程序,即被称为受托人支付。但是目前大型企业集团内部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例如通过虚构交易合同的方式,资金在下属公司之间绕一圈,就能顺利进入需要借款的公司账户中。大型国有企业设立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内部金融部门或间接持股信托机构等,建立融资平台公司,即所谓的“影子银行”,通过合法的外衣参与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对于国有企业参与民间金融借贷的行为,要重点审计企业大额资金的流向,对于受托支付执行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审查金融子公司的放贷行为。
❷ 银行会计在作贷款登记时对抵押品进行表外登记,~这“表”是什么表
表外业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的或有负债业务。反之,就是表内业务。
❸ 什么叫做商业银行贷款的表外化
商业银行贷款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负债表内而且不影响商业银行即期资产和负债总额变化的经营活动! 贷款主要是根据你实际贷款的用途来决定你的贷款方式!你可以在线提交一份贷款申请,在2到3个工作日之内(周末节假日除外),你可以查看你的贷款进度的!点击在线贷款申请链接:
http://www.loanchina.com/activity/proct/creditloan-dashi-lucyl-index.html
❹ 表外不良贷款能通转据的形式收回来吗
贷款都在表内,应该是表外不良资产。
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以及规避表内资产过大导致的监管成本过高(监管费根据表内资产按比例收),还有资本充足率的因素,同时也为了实施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往往会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亦即中间业务,例如:贷款承诺函、保函、开口的银行承兑汇票等,如果这些业务发生了风险,也会形成不良资产,这就是表外不良资产,表外不良资产一旦形成,就必须转到表内。
什么是表内不良贷款 ?
贷款发放出去后,对于逾期贷款、收不到利息的贷款均列为不良贷款。
❺ 什么是表内贷款,什么是表外贷款
表内贷款是指正常贷款,能正常收本收息,其收入的利息和本金核算纳入了表内会计科目。
表外贷款是指已被银行列入了坏帐,准备核销的贷款。
❻ 银行因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应如何处置质押物程序是什么需要法院判决吗回答请附相关法律依据
如果质押人(本案是借款人)和银行能够协商处理,便可协商处置质押物;如果协商不了,就只能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依据是《物权法》第二百一十九条【实现质权】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司法程序有两种,一种是借贷纠纷的诉讼,一种是担保权实现程序。二者都是由法院来处置。
借贷纠纷诉讼,即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借款人还款并承担违约责任。其中的质押物,通过法院的执行程序进行拍卖、变卖、折价等,银行就拍卖所得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担保权实现程序,是银行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按特别程序处理担保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由担保物权人以及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依照物权法等法律,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第一百九十七条【处理程序】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拍卖、变卖担保财产,当事人依据该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此,有质押担保的借贷,
❼ 不良贷款出表的可行做法有哪些
贷款都在表内,应该是表外不良资产。
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以及规避表内资产过大导致的监管成本过高(监管费根据表内资产按比例收),还有资本充足率的因素,同时也为了实施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往往会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亦即中间业务,例如:贷款承诺函、保函、开口的银行承兑汇票等,如果这些业务发生了风险,也会形成不良资产,这就是表外不良资产,表外不良资产一旦形成,就必须转到表内。
什么是表内不良贷款 ?
贷款发放出去后,对于逾期贷款、收不到利息的贷款均列为不良贷款。
❽ 什么是表外信贷
表外信贷是制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和保函等业务。
这些业务都是企业A先去银行提供保证金和担保(抵押质押保证信用等)开具一定的额度开具银票,信用证或者保函。企业A就可以拿这个票据当钱支付给企业B,由于这些钱到期企业B就可以凭借银行开具的票据取款。所以对于银行来说是远期必须要支付的资金,不在自己的操控以内了。所以是表外账。
对于那些还是自己可以操作的资金拿就是表内账。如果票据不是全部用保证金担保开出的,而票据又到期了,扣除保证金了,还不足以还清票据的票面金额,而企业A还没有其他资金还清开具的支票金额,那么银行就要向企业A追收 :
垫款金额=支票的票面金额-企业A开票的保证金金额
而且还要追收利息的。
这些是银行要管的,是企业A欠银行的,银行可以管理到的,这个时候这个垫款金额就属于表内账了。
❾ 表外不良贷款如何转回表内
既然是不良贷款了肯定是要划转至表外了
挂表内会计入你的应收账款类
是要上税的
也就是说这钱你也拿不到 还得白啦啦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