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银行的工作失误给我的征信上弄上了逾期,导致我办理的贷款全被拒了,给我带来很大的损失,应该怎么办
因为银行方面造成的征信逾期,可以提出个人征信异议申请,有三种途径。
1、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向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征信管理部门反映。
2、直接向征信中心反映。
3、委托直接涉及出错信息的商业银行经办机构反映。
若自己提出的异议申请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申请人还可以向央行征信部门反映、向法院提起诉讼。还可以向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申请在个人信用报告上发表个人声明。
(1)贷款银行多个人工作过失扩展阅读: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异议,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对相关信息作出存在异议的标注,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并将结果书面答复异议人。
经核查,确认相关信息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应当予以更正;确认不存在错误、遗漏的,应当取消异议标注;经核查仍不能确认的,对核查情况和异议内容应当予以记载。
第二十六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投诉。
受理投诉的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书面答复投诉人。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六条
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或者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未按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办理备案的,由其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
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信息;
(二)采集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或者未经同意采集个人信息;
(三)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四)因过失泄露信息;
(五)逾期不删除个人不良信息;
(六)未按照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和处理;
(七)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八)违反征信业务规则,侵害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吊销其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
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报告其上一年度开展征信业务情况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二)因过失泄露信息;
(三)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者企业的信贷信息;
(四)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
(五)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第四十一条
信息提供者违反本条例规定,向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非依法公开的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
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信息使用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或者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
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或者泄露国家秘密、信息主体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 贷款本人在银行只有十几天逾期 银行工作人员轰炸我家里人合理吗
如果正常签的合同,合法贷款,没有按时还款导致逾期已经触犯法律
1. 未经借款人本人允许,拨打借款人通讯录内的亲人或者好友电话并进行多次骚扰
2. 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恐吓、威胁借款人或者通讯录亲友及家人
3. 借款人逾期后每日催收电话超过3个以上
4. 借款人逾期后催收来电不在上午8:00-下午9:00时间段
5. 曝光借款人个人信息
6. 到借款人家里或工作单位催收导致个人声誉严重受损的
7. 逾期后逾期费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逾期利率
8. 采用诱导方式让借款人去其他平台借款归还本平台借款
9. 采用非法软件短信电话轰炸借款人手机号码
10.冒充国家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对借款人进行恐吓、暴力催收
C. 由于银行工作人员失误贷款审批材料丢失导致贷款放不下来,怎么办
我告诉你怎么办吧,就是重新去弄资料,因为银行不可能因为资料丢失而给你贷款,也不可能把资料还给你,能说一声对不起算对得起你了!
D. 贷款黑名单还清一年多,银行工作失误,没有及时记录已还清,怎么办
贷款黑名单还清一年多了,应该不是银行工作人员失误,而是人家没有给你办理结清手续。
E. 银行信贷人员因为工作失误,签订的合同里面的条款有错误,导致客户贷款无法追回,要承担什么责任吗
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经任职资格审查任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2、拒绝或者阻碍非现场监管或者现场检查的;
3、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4、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5、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
(5)贷款银行多个人工作过失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法条:
第二十五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制定现场检查程序,规范现场检查行为。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建议,应当自收到建议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回复。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评级情况和风险状况,确定对其现场检查的频率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F. 银行工作失误,使用不同于合同规定的扣款方式扣款,导致我们打算提前还款的时候多支付了利息该怎么办
那么当初 递减法还款方式 这一点有没有写入贷款合同 或是有什么证明没有?
如果有,那就好办,叫银行改过来,咱们有依据。
如果没有,那就吃亏了,最多搞搞投诉之类的,要点精神物质补偿,钱还是要给银行的。
G. 由于银行的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替别人还贷款应该怎么办
如果真是银行方的操作失误而不是你的原因,那你还担心什么!拿着你的还款单据直接找银行呗!理直气壮的去找。不用担心。
但是前提是:必须确认没有争议是银行方的失误。
有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吗。真的不行就起诉银行,放心,不会让你替任何人还债的。
H. 银行工作人员涉嫌骗取贷款最多能判多年
根据刑法第175条规定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所以具体的量刑要从取贷款的数额,以及造成损失的大小来予以确定。
I. 银行做贷款钱下来了工作人员又说资料不全弄错了要补签怎么办
看看补签的是啥。有时候银行审查,你资质符合可以放款,但是有些材料没按要求签名,正规来说是打回去重新搜集资料重新报上来,但有时会先放款,让你后补材料,减少大家工作量
J. 客户提供假资料,银行工作人员疏忽发放了贷款,银行工作人员要负什么
如果你是银行工作人员吧,如果工作人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合规合法,那么不会受处罚。但如果收了人好处,或与借款人串通,中间被查出有利益往来,那么基本可以确定,该工作人员工作不保,并且要承受法律制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