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個人貸款,簡訊為什麼發我手機上了是不是他預留我手機號了
不用理會啊。這是個垃圾信息。如果真有這么嚴重早打電話給你了
Ⅱ 別人網上貸款留了我的手機號有事嗎
沒有事,只是會收到催款電話。
如果只是單純的留了手機號的話沒什麼關系,不用擔什麼責任,手機號碼只是個聯系方式,如果貸款人不還款貸款機構會打電話叫用戶聯系貸款人還款。
所以不要擔心,只是會收到銀行的催收信息等,借款人反而有影響。如果有網上貸款工作人員打電話催款,跟工作人員說明情況即可。
(2)網上貸款還款人是手機號主人擴展閱讀
2018年10月29日,首批網路借貸平台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被納入央行徵信系統,面臨失信懲戒,共涉及逾期金額近2億元。所謂惡意逃廢債,是指有還款能力,但不履行還款責任的行為。網貸發展10餘年,惡意逃廢債一直是行業頑疾。
尤其是近期以來,一些P2P網貸機構風險頻現,部分借款人借機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加劇了P2P網貸行業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將互聯網金融領域惡意逃避債務的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對失信行為實施懲戒的手段和措施,既有助於敦促借款人及時償還債務,同時也有利於凈化互聯網金融環境。隨著整個網貸行業監管政策逐步落地實施,惡意逃廢債和平台惡意跑路事件將會大幅度降低,網貸行業將更加健康地發展。
Ⅲ 別人網上貸款私自留下我電話號碼我並不知情,款期已到不還款,我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有侵犯我的隱私權嗎
沒有法律責任,若不是以您的名義辦理的貸款,沒有實際消費貸款金額,跟放款機構說明這個情況即可。但是有侵犯到隱私權了。
遭遇冒名貸款該如何正確解決:
(1)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講證據的,所有得先仔細想想如何證明並不是本人而是被冒名貸款了。所以,您需要跟貸款機構進行溝通,說明並非本人向其辦理了貸款(要將自己什麼時候丟失的身份證,什麼時候補辦的情況說清楚),且確保有丟失身份證後的補辦記錄。
(2)當然您可能被貸款機構拒絕的,反而是在自己被冒名貸款後卻遭貸款惡意催收,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自己還!貸款機構要催收,因為雖然他們只要找這一單的業務員了解一下,就能搞清楚是您是被冒名貸款的,但解決他們被騙的損失問題的方案之一就是再騙您一下。所以,如果貸款機構再來催收的話,您不要被其嚇到或者嫌事情復雜就自認倒霉了,反而要堅定自己的立場:我不欠你們的錢,是你們被人騙了。如果不信,就請走法律程序。
(3)網上貸款還款人是手機號主人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1、貸款年利率在24%以內的受國家法律保護。對於違規收取高額費用,以及存在惡意催收、暴力催收等不法行為的,也可以向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舉報平台舉報。若發現有利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等非法集資資金發放民間貸款,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嚇、威脅等非法手段催收的,當事人也可以向各地公安機關舉報。
2、第二條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當事人持有的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的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3、第三條 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後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4、第四條 保證人為借款人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出借人僅起訴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證人為共同被告;出借人僅起訴保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為共同被告。保證人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證,出借人僅起訴保證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借款人為共同被告;出借人僅起訴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證人為共同被告。
網上貸款-網路
《憲法》-網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網路
Ⅳ 別人用了我的手機號 他自己的身份證貸款 出事了 找電話號碼主人 還是身份證本人
你好!這個最終是找身份證持有人的,不過肯定要聯系你這個號碼, 並且也可能需要你協助來找到對方,很麻煩的事情,以後不要讓人使用你的身份信息了~!
Ⅳ 別人貸款寫了我的手機號怎麼辦
可以聯系經辦銀行說明,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寫入貸款人手機號碼的,或者在貸款審核階段,經辦銀行打電話詢問是否為手機號碼為貸款人的時候,說不知道情況即可。
貸款時所留的電話號碼都是作為緊急聯系人,不代表要對貸款人的任何負債逾期行為負責。緊急聯系人既不是共同貸款人,也不是擔保人,只是銀行以防聯系不上貸款人時,可以通過緊急聯系人找到貸款人。所以緊急聯系人沒有任何還款義務,如果緊急聯系人被要求還款或是遭到威脅,可以走法律途徑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