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部委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發布了哪些公告
現在網路上各種貸款平台很多,其實這些網貸平台的初衷是好的,能有效地解決人們急用錢的壓力。但是現在有很多高校的在校生使用網貸借款。花唄、借唄、微粒貸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也是使用最多的借款途徑。但是大學生使用網貸,對他們的學習影響會很大。
五部委發布這樣的公告,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保護學生。很多網友看到這條公告事,紛紛表示太好了,這一代的年輕人有救了。小編最後想說,大學生現在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唯一的收入就是來自父母給的生活費,在讀書時,一定要養成正確的消費習慣,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千萬別使用網貸,因為它會影響你的學習。
『貳』 如何看待五部委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
我覺得五部委的這一舉措非常明智,從根源上對小額貸款進行約束,限制大學生在網上過分提前消費,陷入高利貸的陷阱。
作為一名大學生,開始踏入社會,認識來自五湖四海不同階級的人,對物資生活產生慾望和追求,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但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並且大學生的主要生活費都是源於家裡,僅僅只能支撐日常開銷,所以他們是沒有能力去償還貸款。甚至有些人為了和同學起攀比,為了不被同學輕視,不計後果去貸款消費,這些都是非常不理智的。而一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就是利用了學生的這一心理,違規為學生開放貸款,使他們在泥潭裡越陷越深。因此五部委的這一舉措,也是保護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學生,避免他們誤入歧途。
『叄』 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有哪幾方面內容
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有這四方面內容:
一是加強放貸機構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監督管理。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進一步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商業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風險管理要求,明確未經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一律不得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同時,組織各地部署開展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監督檢查和排查整改工作。
二是加大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和幫扶力度。從提高大學生金融安全防範意識、完善幫扶救助工作機制、全面引導樹立正確消費觀念、建立日常監測機制等方面要求各高校切實擔負起學生管理的主體責任。
三是做好輿情疏解引導工作。指導各地做好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政策網上解讀和輿論引導工作。
四是加大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中違法犯罪問題查處力度。
(3)如何規范互聯網小額貸款擴展閱讀:
據界面新聞報道,對於小額貸款公司提供信貸服務,外界並不陌生,很多產品已經融入大眾生活,比如支付寶的借唄和花唄產品;
背後的運營公司分別是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而網路、京東和美團等公司旗下也分別有度小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京東同盈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重慶美團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對於已發放的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通知》規定,一是要求小額貸款公司制定整改計劃,已放貸款原則上不進行展期,逐步消化存量業務,嚴禁違規新增業務。二是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排查,限期整改違規業務,嚴格落實風險管理要求。
『肆』 如何規范發展p2p網路借貸平台
如何規范發展P2P網路借貸平台
近年來,P2P網路借貸平台的出現和快速發展,順應了時代的潮流趨勢,也滿足了投資者對對於快速化、便捷化、小額化的金融信貸服務需求。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主要是指個人通過第三方平台在收取一定費用的前提下向其他個人提供小額借貸的金融模式。客戶對象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將資金借出的客戶,另一個是需要貸款的客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P2P小額借貸逐漸由單一的線下模式,轉變為線下線上並行,隨之產生的就是P2P網路借貸平台。這使更多人群享受到了P2P小額信貸服務。P2P網路借貸平台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這種借貸方式來緩解人們因為在不同年齡時收入不均勻而導致的消費力不平衡問題。
——高速發展的背後,問題顯現
進入2013年,網貸平台更是蓬勃發展,以每天1—2家上線的速度快速增長,然而平台數量大幅度增長所帶來的資金供需失衡等現象開始逐步顯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含線下放貸的網貸平台每月交易額近70億元。P2P網路借貸解決了部分民間個人和小微企業小額貸款難題,但是隨著數量不斷擴張,社會關注度逐漸加大,也必須看到,一直以來P2P網路借貸產業的業務范疇、監管等均長期處於無序的狀態,網貸企業雖然從事金融信貸業務,但一直游離於金融監管體系之外,處於「無證經營」、「地下交易」的尷尬處境,各企業的信用、技術、資金實力等參差不齊,行業發展整體面臨不確定性,尤其是大量資金帶來的金融風險,以及影子銀行、欺詐、洗錢、套現、賭博、釣魚、信息泄露、黑客攻擊等非法活動的技術與安全風險,不僅嚴重影響了整個產業的形象和進一步發展,也影響了國家的金融穩定和人民財產安全。
此外,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未過去,我國的經濟金融發展還面臨嚴峻形勢。新的經濟金融環境一方面給我國網貸產業帶來了巨大挑戰,加大了其進一步高速發展的難度;但另一方面,國家擴大內需、加快服務業發展步伐等一系列經濟政策又給網貸等互聯網金融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網貸平檯面臨著許多技術安全風險。主要表現在:一是網貸機構技術規范化和安全性意識淡薄,主要精力主要投入在高利潤的信貸業務拓展上,對技術的合規性重視不夠;二是網貸機構管理組織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機構管理較混亂,技術管理人員配備不足,管理制度還不成體系;三是技術能力薄弱,網貸平台系統是網貸機構開展業務的基礎,然而目前網貸平台系統多為購買的模板,而自身技術能力較弱,在進行技術改造時不能保證完全成熟和完善,一方面很容易出現釣魚網站等安全隱患,導致客戶在不了解情況時,向虛假站點發送ID和密碼,客戶發送完畢後,如果顯示出一個「服務馬上就要停止」的畫面,或者把客戶訪問重新引導到正規站點上,客戶當時是很難查覺得,這樣一來,就存在有人進行非法資金轉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出現由於大量訪問等性能問題導致的系統宕機、數據丟失、業務無法開展等問題。四是應用程序存在技術漏洞,技術漏洞的存在,導致
『伍』 規范銀行業開展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有哪幾方面內容
3月17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從四個方面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
一、加強放貸機構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監督管理
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進一步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商業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風險管理,明確未經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一律不得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同時,組織各地部署開展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監督檢查和排查整改工作。
二、加大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和幫扶力度
從提高大學生金融安全防範意識、完善幫扶救助工作機制、全面引導樹立正確消費觀念、建立日常監測機制等方面要求各高校切實擔負起學生管理的主體責任。
三、做好輿情疏解引導工作
指導各地做好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政策網上解讀和輿論引導工作,對於利用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惡意炒作、造謠生事的行為,主動發聲、澄清真相,共同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四、加大違法犯罪問題查處力度
指導各地公安機關依法加大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中違法犯罪行為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針對大學生群體以套路貸、高利貸等方式實施的犯罪活動,加大對非法拘禁、綁架、暴力催收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依法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活動。
(5)如何規范互聯網小額貸款擴展閱讀
大學生成為小貸公司的客戶群
對於小額貸款公司提供信貸服務,外界並不陌生,很多產品已經融入大眾生活,比如支付寶的借唄和花唄產品,背後的運營公司分別是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而網路、京東和美團等公司旗下也分別有度小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京東同盈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重慶美團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央行此前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551家。大學生作為龐大的消費群體,也成為眾多小貸公司的目標客戶群體之一。
『陸』 五部委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你覺得現在大學生小額貸款的現象普遍嗎
對於目前的大學生來說,這樣的小額消費貸款還是非常普遍的,因為目前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資金非常有限,但是由於商家的過度宣傳和推廣,他們大學生往往不能夠經得起這些誘惑,所以說就會進行一些小額貸款。
而如果過度讓這些消費貸款在生活中橫行的話,那麼對於整個國家的金融市場來說,都會是一種非常大的干擾國家對於這類金融的監管的難度也變得非常大,所以說國家為了規范性的貸款市場加大對這些行業的監管,所以說就推出了相應的規范條約,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約束大學生進行小額貸款,讓這些大學生能夠有一個健康美好的未來。
『柒』 互聯網小貸政策法規知多少
一、互聯網小貸政策法規概述
(一)小額貸款業務現行監管規定
我國目前尚未出台監管小額貸款業務的法律、法規,國家層面關於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性文件只有2008年5月4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08)23號(下稱「《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申請設立小額貸款公司,應向省級政府主管部門提出正式申請,經批准後,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注冊登記手續並領取營業執照。凡是省級政府能明確一個主管部門(金融辦或相關機構)負責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督管理,並願意承擔小額貸款公司風險處置責任的,方可在本省(區、市)的縣域范圍內開展組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
《指導意見》實施後,各省級政府紛紛參照《指導意見》的規定製訂了本轄區內小額貸款業務的監管性文件,該等文件關於小額貸款業務的規定,基本上與《指導意見》內容一致。省級政府授權省級金融辦負責本省行政區域內小額貸款公司的審核及其業務活動的監督管理。
(二)互聯網小貸規范性文件
關於互聯網小貸的規范性文件,除了《十部委指導意見》外,全國各地的「互聯網+小貸」試點區域的政府或金融局針對當地互聯網小貸出台過一些規范性文件。目前「互聯網+小貸」試點區域主要集中於上海、廣州、重慶、江西贛州、海南等省或省級市,上述試點省、市多出台了關於網路小額貸款公司的地方性規范性文件,對互聯網小貸進行規定。
二、 廣州互聯網小貸的政策法規
為加強對互聯網小貸公司的監督管理,規范互聯網小貸公司的經營行為,根據《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銀發〔2015〕221號)、《廣東省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試行)》(粵金融〔2009〕10號)和省、市小額貸款公司其它相關監管規定,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於近日正式印發《廣州民間金融街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指出,互聯網小貸公司的注冊資本應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不低於1億元。同時,新增信息報送環節,要求互聯網小貸公司在搭建業務系統時,要留出相應介面給管理部門的監管系統,實現信息的實時交換。
辦法規定,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應由主發起人組織設立。主發起人應符合以下資質:
(一)主發起人(或最大股東,下同)為境內實力強、有特色、有品牌、擁有大數據基礎的互聯網企業。
(二)主發起人申請前一個會計年度凈資產不低於5000萬元。
(三)主發起人申請前一個會計年度總資產不低於10億元。
(四)主發起人的權益性投資(含意向設立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出資)比例不超過凈資產的50%。
此外,擬設互聯網特色小額貸款公司的主發起人出資比例不低於30%,其他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低於1%,允許獨資。申請設立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時,主發起人與其關聯方合計持股比例不得低於35%。
廣州互聯網小貸支持異地企業申請,也就是其他地區的企業也可以在廣州申報設立互聯網小貸公司。在廣州民間金融街設立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的流程主要包括兩審一備案,截至到目前,已經有25家互聯網小貸公司備案通過,獲准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