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收到貸款的會計分錄
收到貸款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或長期借款
歸還貸款:
借:短期借款或長期借款
財務費用-利息
貸:銀行存款
一般情況下,在收到貨款前,會對待收到的貨款做應收賬款分錄,故收到貨款時直接做沖銷應收賬款分錄,具體如下:
1、發出商品,計提應收賬款,並計提商品成本: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收到應收賬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㈡ 關於設備抵押貸款的會計分錄!求解!
收到銀行貸款
借:銀行存款
借:其他應收款—保證金
貸:短期借款(或長期借款)
每月還款(利息和本金要分別入賬)
借:財務費用 / 短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對方公司開來的設備咨詢費用
借:管理費用—咨詢費
貸: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按上述記錄,直至貸款還完,即短期借款賬戶清零。抵押設備折舊照常計提。
(2)存貨抵押貸款分錄擴展閱讀:
為了反映和監督其他應收賬款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企業應當設置「其他應收科目進行核算。「其他應收款」科目的借方登記其他應收款的增加,貸方登記其他應收款的收回,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項。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除存出保證金、拆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保戶儲金、應收代為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准備金、應收分保保險責任准備金、長期應收款等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的款項。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其他應收款的項目和對方單位(或個人)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回或轉銷各種款項時,借記「現金」、「銀行存款」、「賠付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
㈢ 有關存貨的會計分錄
第一問:存貨入庫成本是不包括進項稅額,因為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所以把進項稅額計入到原材料中去是為錯誤分錄。存貨做為對外投資按公允價值視同銷售收入,要做銷項稅額,月末確認結轉存貨成本記為其他業務成本。
第二問: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因為非貨幣對外長期投資也是屬於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核算,根據借貸記賬法它屬於資產類增加記借方。
非貨幣對外長期股權投資按公允價值作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
貸:其他業務收入—原材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㈣ 關於存貨的會計分錄
存貨會計分錄:
驗收入庫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發出商品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企業購入商品採用售價金額核算:
借:庫存商品(售價)
貸:銀行存款/在途物資/委託加工物資等(商品進價)
商品進銷差價(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
對外銷售發出商品時,按售價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期(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並已驗收入庫、合乎標准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託加工完成的各種商品。
㈤ 如何做存貨分錄
你進貨的分錄已經做了...就代表你以記錄了當期入庫的動作. 這時你可依據倉庫提供的資料.切立出庫的傳票.如以下分錄: 借:銷貨成本 XXX(銷售出貨).......此為損益表中的銷貨成本金額 借:樣品費 XXX(贈送出貨或是業務領用) 借:研究費用 XXX(研發領用) 貸:存貨 XXX(出庫總計) 期出存貨+本期入庫-本期出庫=期末存貨......此即為資產負債表的存貨數. 故期末存貨金額是不用切立分錄.在名細分類帳或是總分類帳中推算出來的. 以上說明.僅供參考.
㈥ 抵押貸款編寫會計分錄
如果拿固定資產抵押,固定資產科目是不受影響的,可以正常提取折舊。
收到借款: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1年以內)或者長期借款(1年以上)。一般抵押估計只能是一年,下一年再貸,再去做抵押。《抵押貸款會計分錄會計資料大全》
㈦ 貸款如何做會計分錄
1.發放貸款:
借:貸款—本金 (本金+交易費)
*—利息調整(差額)
貸:吸收存款(實付額)
2.確認貸款利息:
借:應收利息 (本金×合同i)
貸:利息收入 (攤余×實利)
*貸款—利息調整
【注】合同利率與實際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採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收到貸款利息:
借:吸收存款 (票利)
貸:應收利息
3.確認減值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貸款損失准備
同時,貸款減值後,貸款下設所有的(本金、利息調整以及應收未收利息)明細賬都需要轉入「貸款—已減值」。
借:貸款—已減值
貸:貸款—本金
*—利息調整
應收利息(未收利息)
4.確認減值後,2筆分錄:
(1)按實際利率法以每期初的攤余成本為基礎確認利息收入:
借:貸款損失准備
貸:利息收入(期初攤余×實利)
【注】此時應將「合同本金×合同i」計算確定的應收利息進行表外登記,不需要確認。
(2)減值後,實際收到利息:
借:吸收存款 (票利)
貸:貸款—已減值
實際利息收入=攤余×實利
貸款的攤余成本=攤-收現+實際利 息-減值損失
5.確實無法收回的貸款,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作為呆賬予以轉銷:
借:貸款損失准備
貸:貸款—已減值
同時,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轉銷表外登記的應收未收利息,減少表外「應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額。
6.已確認並轉銷的貸款以後又收回:
借:貸款—已減值(原轉銷的余額)
貸:貸款損失准備
借:吸收存款 (實收額)
貸:貸款—已減值
*資產減值損失(差額)
期末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當期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現金的流入-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貸款的減值:未來的現金流量低於計提減值准備前的攤余成本,差額要確認貸款損失准備。
7.抵債資產
(1)收到抵債資產:
借:抵債資產(公允價)
*營業外支出
貸款損失准備(損失-已沖)
貸:貸款—已減值(本金-減值)
應交稅費
(2)抵債資產租金: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貸:其他業務收入
抵債資產跌價准備=原值-現價
借:資產減值損失(原價-現價)
貸:抵債資產跌價准備
(3)確認發生的維修費用: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
(8)確認抵債資產處理: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實收)
抵債資產跌價准備
*營業外支出
貸:抵債資產(原價)
應交稅費
㈧ 用存貨來抵債務,會計分錄該怎麼做請指教。
借: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的賬面價值)
貸:主營業務收入
(存貨的公允價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存貨價值和應付賬款之間的差額計入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或者是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結轉成本按平時的轉就行:
借:主用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㈨ 商業企業用庫存商品抵押貸款的會計處理,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短期借款
因為庫存商品雖然抵押,但產權上仍然屬於貸款企業,所有權沒有轉移,無需帳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