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採取哪些措施才能更加有效的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准入、生產經營、退出等過程中涉及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由國務院於2019年10月22日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完善法治保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
國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
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⑵ 普惠金融背景下,銀行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什麼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3、設立小微、三農專營支行。很多銀行為了提升服務普惠小微的力度和專業度,設立了小微專營支行或者三農專營支行,專門安排客戶經理做普惠貸款,如農行、農商行、郵儲銀行等。
最後,普惠金融是未來商業銀行的重點工作。普惠金融自2017年開始大范圍實施,在未來一段時候都將是商業銀行工作的重點,另外,當前除了商業銀行,監管部門還要求螞蟻集團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也加大服務普惠的力度。
⑶ 銀行運營管理工作建議及思路是什麼
銀行營業管理工作有以下建議:
1、設立大堂經理職位或咨詢辦公室,VIP專用窗口,分流客戶,引導客戶到相應的地方進行咨詢,減少出納的壓力,減少不必要的時間。
2、銀行的宣傳視頻和新聞讓客戶的等待不那麼無聊,為用戶提供一個輕松休閑的環境。
3、設置自動存取款機。ATM機現在幾乎每家銀行,無論是分行還是支行,都應該配備ATM機。但是損壞的概率也很大,保安下班時要定期檢查使用是否異常。存款機部分市區僅分行專用,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安裝一套。
4、使用存摺。農業銀行部分分行已經有這種機子,有這種機子輔助。減少了部分存摺存款和存款資金客戶的時間,自然獲得了好評,收入高。
注意事項:
企業管理是指一種市場領域,是企業對企業的營銷關系。電子商務是現代B2B營銷的具體和主要形式。企業管理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管理原則之一。這對於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銀行業務管理是業務管理的一種,相關工作的內容相對簡單,也相對容易,但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必須優化業務管理的揚帆起航,並有效地為用戶提供方便的幫助。企業管理將企業內部網,通過B2B網站與客戶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網路的快速響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
⑷ 銀行如何優化貸款結構
銀行信貸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一方面大力壓縮產能過剩領域貸款,另一方面將更多的資金投向優質客戶、重大項目、民生工程以及「小微」「三農」等經濟薄弱環節。
1、商業銀行需要在把握當前經濟結構的基礎上,合理調整信貸投放的規模和方向,優化信貸結構,以盡最大可能讓信貸資金直接流入經濟活動中最需要的地方,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優質金融服務。
2、中國建設銀行繼續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支持政策,對於列入國家規劃的優質客戶、重大項目,加快評估進度並實行差別化授權管理。招商銀行加大了對個人住房貸款低風險業務的投放,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達4008.12億元,較年初增幅24.72%,佔零售貸款的比重為37.94%。中國銀行在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等行業貸款增長7.73%。
3、多家銀行將繼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大力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加大對擴大內需、自主創新、保障民生、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信貸投放。消費信貸是一個重點突破的領域,到6月底,中國工商銀行的消費信貸一共是29200億元,主要包括個人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和信用卡。今年上半年共增加消費貸款2063億元,增長7.6%。同時,消費貸款的不良率只有0.73%,質量也非常好。」平安銀行 表示,下半年將適應政策變化,推進資產結構調整,進一步壓縮同業資產和票據資產,提升貸款資產在總資產中佔比結構。
4、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一向是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從2012年開始,銀行業就舉全行業之力加大對這些領域的支持力度,到今年上半年,多家銀行已取得較大進展。
5、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農業銀行農村貸款余額20.72萬億元,同比增長11.9%;農戶貸款余額5.84萬億元,同比增長15.5%,增速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2.1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3.52萬億元,同比增長6.4%。擬上市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涉農貸款余額達6958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農戶貸款余額5539億元,佔全部涉農貸款比重近80%,該行還力爭在9月底前完成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
6、小微企業貸款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工商銀行契合小微企業「短頻急」融資需求的互聯網貸款產品「網貸通」,已累計向7萬多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73萬億元,余額超過2000億元。民生銀行小微貸款余額為4026.76億元,小微客戶數達到344.27萬戶,該行還啟動了小區金融2.0項目試點,社區網點達到4808家,其中獲准掛牌的社區支行841家。
⑸ 世界銀行如何肯定中國改善營商環境舉措
近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團隊官員表示,中國政府過去15年裡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共進行了26項改革,總數位列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第三位,世行對中國政府的努力表示肯定。
克羅斯·科赫-索德里亞加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團隊執行負責人及分析師。他說,《報告》開創15年以來,中國政府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共進行了26項改革,這個數字在世界銀行劃分的東亞及太平洋地區位居前列,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和越南。
在最近一期,也就是去年10月發布的報告中,中國在190個經濟體中的總排名為第78位。在報告所評估的具體指標上,科赫-索德里亞加表示,中國在合同執行、注冊財產兩方面表現最好。
科赫-索德里亞加表示,「在合同執行這個指標上,中國在全世界排在第5位。在中國解決商業糾紛平均需要496天,合同方索賠需要付出的代價平均為索賠價值本身的16.2%。而在整個東亞及太平洋地區,解決商業糾紛平均需要566天,合同方索賠平均需要付出索賠價值本身的47.3%。注冊財產指標上,在中國中小企業注冊財產平均需要19天,而這個數字在整個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平均為74.5天。」
不過,科赫-索德里亞加也稱,對每個經濟體來說提升空間永遠存在,具體到中國,辦理施工許可和辦理破產兩個指標的評分就急需提高。
科赫-索德里亞加指出,「在中國辦理倉庫建造許可需要247天,這個數字在整個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為138天。在辦理破產這個指標上,中國有一點也特別需要提高,即破產框架是否完善,也就是說中國在處理破產方面的法律質量不高。比如,破產情況下債務人和債權人該怎麼辦,清算及重組等方式是否可行,債務人財產如何處理,企業能否通過重組再生煥發活力,債權人的權利等等。世行就是通過衡量這些指標來衡量破產虧損的質量,而中國在這方面還有提升空間。」
科赫-索德里亞加表示,報告不僅評估效率,也評估質量,目的在於鼓勵各國提高監管效率,同時為各國政府改革提供可衡量的基準指標。就改善營商環境的長期目標而言,科赫-索德里亞加認為對各國政府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他為此總結了三個詞:連貫、持久和耐心。
科赫-索德里亞加認為:「制度改革的關鍵詞就是連貫、持久和耐心。總的來說,你要一直保持自己的商業法規符合最新最好標准,這就是連貫。持久,就是制度改革不能限於一個周期,而是應該不斷延續下去。耐心也要有,因為改革計劃設定之後,執行也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