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居民無需過度擔心購房貸款受限
202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指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中資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其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應滿足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不得高於其確定的相應上限。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倪鵬飛表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市場主體預期趨於穩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基礎仍有待夯實。同時,盡管我國房地產金融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明顯改觀,但銀行業房地產貸款敞口仍然較大,其資產質量易受房地產價格波動沖擊,是需要密切關注的潛在風險點,商業銀行對房地產信貸的偏好也仍較強,需要通過制度設計予以約束。
具體來看,《通知》明確對7家中資大型銀行、17家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共5檔機構分類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從國際上看,房地產貸款佔比過高或在一定時期佔比上升過快,既不利於房地產市場自身發展,也會給金融體系造成風險。目前,我國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房地產貸款余額(含個人住房貸款)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在29%左右,但部分銀行機構佔比過高,遠超出平均水平。為了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特別是加大對製造業、科技創新、綠色金融、小微企業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不僅及時也非常必要,有利於優化信貸結構,有利於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有利於金融體系安全平穩運行。
備受關注的是,通知在設置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上限的同時,還單獨設置了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上限。為何要設置這一上限?這對個人住房貸款將有何影響?
設置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上限與近年來個人住房貸款增長較快相關。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近年來上升較快,主要集中在個人住房貸款。這提高了我國居民部門脆弱性,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更高質量消費潛力的充分釋放。
業內專家認為,專門設置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上限要求,是為了約束銀行房地產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重,而非額度或絕對值,對個人住房貸款需求影響不大。大部分商業銀行尚未觸及上限,居民無需過度擔心買房申請貸款受到影響,存量住房貸款也不會因為該政策而被銀行提前收回。
「作為一項長效機制,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機制旨在防止房地產貸款在銀行體系全部貸款中的比重偏離合理水平,防範風險敞口過於集中,並不是禁止相關業務開展。」業內專家表示,制度設計也已充分評估銀行調整壓力,除採取分省分類施策、差別化過渡期等多種機制安排外,還將指導超出上限的銀行按年度合理分布業務調整數量,有序做好調整工作,避免出現「斷貸、抽貸」。總體來看,不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短期沖擊,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記者 陳果靜
Ⅱ 請問「新增貸款」是什麼意思
第一:「新增貸款」是指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的增量,舉例:2009年8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385241.19億元,2009年7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381137.61億元,那麼8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4104億元(385241.19億元-381137.61億元約等於4104億元),這個4104億元就是新增貸款,是相對於上月末新增的;
第二:無論是貸款還是新增貸款都是指我國各金融機構向企業貸出的人民幣貸款,(金融機構是指專門從事貨幣信用活動的中介組織包括1、銀行: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又分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合作銀行;2、非銀行金融機構;3、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央行只貸款給其他金融機構,不向社會發放貸款,所以不包括在內;
第三:央行每月中旬發布上月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及新增貸款,目前9月和10月的數據還沒發布。
Ⅲ 專家認為:居民無需過度擔心購房貸款受限
202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指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中資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其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應滿足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不得高於其確定的相應上限。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倪鵬飛表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市場主體預期趨於穩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基礎仍有待夯實。同時,盡管我國房地產金融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明顯改觀,但銀行業房地產貸款敞口仍然較大,其資產質量易受房地產價格波動沖擊,是需要密切關注的潛在風險點,商業銀行對房地產信貸的偏好也仍較強,需要通過制度設計予以約束。
具體來看,《通知》明確對7家中資大型銀行、17家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共5檔機構分類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從國際上看,房地產貸款佔比過高或在一定時期佔比上升過快,既不利於房地產市場自身發展,也會給金融體系造成風險。目前,我國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房地產貸款余額(含個人住房貸款)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在29%左右,但部分銀行機構佔比過高,遠超出平均水平。為了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特別是加大對製造業、科技創新、綠色金融、小微企業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不僅及時也非常必要,有利於優化信貸結構,有利於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有利於金融體系安全平穩運行。
備受關注的是,通知在設置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上限的同時,還單獨設置了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上限。為何要設置這一上限?這對個人住房貸款將有何影響?
設置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上限與近年來個人住房貸款增長較快相關。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近年來上升較快,主要集中在個人住房貸款。這提高了我國居民部門脆弱性,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更高質量消費潛力的充分釋放。
業內專家認為,專門設置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上限要求,是為了約束銀行房地產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重,而非額度或絕對值,對個人住房貸款需求影響不大。大部分商業銀行尚未觸及上限,居民無需過度擔心買房申請貸款受到影響,存量住房貸款也不會因為該政策而被銀行提前收回。
「作為一項長效機制,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機制旨在防止房地產貸款在銀行體系全部貸款中的比重偏離合理水平,防範風險敞口過於集中,並不是禁止相關業務開展。」業內專家表示,制度設計也已充分評估銀行調整壓力,除採取分省分類施策、差別化過渡期等多種機制安排外,還將指導超出上限的銀行按年度合理分布業務調整數量,有序做好調整工作,避免出現「斷貸、抽貸」。總體來看,不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短期沖擊,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Ⅳ 全國信用貸款市場份額
截至2003年末,中國消費信貸余額已從1998年的172億元增加至15732.6億元(見圖1),5年間規模增長了90倍,年平均增速達到112%。1998年消費信貸的增長速度高達326%,隨著貸款余額的增長,消費信貸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2003年下降到47.5%。
在這樣的高速增長支撐下,消費信貸在銀行信貸資產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見圖2)。其中,個人消費信貸發展最早的中國建設銀行這一比重最高,為17.1%,而消費信貸余額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這一比重為12.2%。目前,消費信貸已經成為國內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業務,各家銀行紛紛將消費信貸業務從原來的信貸業務中獨立出來,設立了零售業務部、個人金融部、住房信貸部、銀行卡中心等,專門從事和管理各類消費信貸。
Ⅳ 中國將近14億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負債的
中國將近14億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負債的?
目前國家並沒有關於這個方面的相關數據統計,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數據來反面倒推有負債的人群有多少人。
人均貸款規模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末,我國商業銀行的貸款141.75萬億,當然這個貸款中一大部分都是企事業單位的貸款,境內居民的貸款沒有這么高。根據2018年度度的統計年鑒,2018年末我國居民貸款規模達到47.9萬億,其中中長期消費貸29.0萬億,佔比61%。
其他
其他涉及到的信貸借貸還有很多,比如P2P貸款、民間借貸、各類網貸、汽車金融公司貸款(2017年汽車金融資產規模就在7000億左右了)、還有各類未知的714高炮等等。因為現實中並非人人都可以在銀行借款的,銀行的貸款要求過於嚴格,所以上述非銀行渠道的貸款規模估計也不小,這部分人群我們保守以1個億計算,那麼我國的負債人群應該有6億人左右,扣除老弱病殘幼這些無法貸款的人群,剩餘的青壯年負債率估計超過60%。
綜上所述,目前在中國有負債才是正常的,沒有負債反而不正常。有句老話說的好,很多人前半生都在為銀行奮斗,後半生都在為醫院奮斗,所以萬達才會從房地產撤離轉移到醫療行業。
Ⅵ 廣東省近幾年財政狀況
2006年
來源於廣東的財政總收入超5000億元,達5117.01億元,增長15.5%.全省一般預算收入2179.46億元,增長20.6%,省級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1%,全省和省級一般預算收入增幅均為5年來最高。年末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3262.2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5%;各項貸款余額25935.19億元,增長12.8%.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5.58元,名義增長8.4%,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079.78元,名義增長8.3%,實際增長6.4%,實際增幅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為近10年來最高增幅。
2007年
年末全省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8955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企事業單位存款余額16672.23億元,增長 22.6%;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3013.34億元,增長1.5%。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0617.29億元,增長16.6%。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0797.91億元,增長16.2%;中長期貸款余額17623.12億元,增長24.7%.中外資金融機構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 5857.13億元,增長41.6%;其中個人住房貸款5257.62億元,增長42.7%。農村信用社人民幣貸款余額3330.86億元,增長 15.5%。全省金融機構實現賬面結益850.55億元,增長84.4%。
年末全省境內證券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88家,比上年增長16.1%;股票213隻,市價總值達33009.43億元,增長379.8%。上市公司全年通過證券市場直接籌集資金1164.66億元,增長129.8%。其中,新發行股票(IPO)25隻,籌資472.97元。年末證券公司23家,證券營業部482家。證券公司代理股票基金交易額244316.2億元,增長490.5%,各項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39.77億元。基金公司19家,共管理 149隻基金;基金規模達10346.77億份,基金凈值達15773.79億元,分別增長265.8%和288.3%。期貨公司23家,全年代理交易額 76121.27億元,增長94.4%。
全省有保險集團1家,產險主體24家,壽險主體22家,再保險主體2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 809.31億元,增長33.3%。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477.17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71.38億元,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 260.75億元,分別增長37.6%、10.4%和33.2%。在全年保費收入中,中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686.66億元,增長26.4%;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22.65億元,增長92.4%。共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221.17億元,增長39.2%。其中,壽險業務給付73.22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128.38億元,分別增長91.6%和27.4%,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給付19.57億元,下降1.9%。
Ⅶ 住房儲蓄貸款是什麼貸款有優惠嗎
對於對住房有剛性需求、手頭資金又不足的人來說,在買房之前,弄清楚哪種房貸模式最省錢就是至關重要的。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來比較一下目前的三種房貸模式,來看看哪種最省錢吧!
目前世界上的住房信貸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美國式的商業性住房貸款,二是新加坡式的強制性住房資金積累制度(即公積金貸款),三是歐洲式的合約化住房儲蓄制度(即住房儲蓄貸款)。三種貸款模式各有千秋,然而哪一種最適合你,現在就讓我們來仔細剖析一下這三種貸款方式。
公積金貸款
對於已參加交納住房公積金的居民來說,貸款購房時,住房公積金的低息貸款還是比較劃算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具有政策補貼性質,貸款利率低於同期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但市民申請公積金貸款總額不大,對於剛參加工作不久或者單位繳納公積金額度較低的市民來說,公積金就顯得有點雞肋了。
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
銀行利用信貸資金向在中國大陸境內城鎮購買、建造、大修各類型住房的自然人發放的貸款。即通常所稱「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也是不能使用公積金貸款的市民通常所選擇的貸款。只要在貸款銀行存款余額占購買住房所需資金額的比例不低於30%,並以此作為購房首期付款,且有貸款銀行認可的資產作為抵押或質押,或有足夠代償能力的單位或個人作為償還貸款本息並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那麼就可申請使用銀行按揭貸款。但該類貸款的市場利率較高,並且大部分商業銀行執行個人二套房貸款基準利率上浮。
住房儲蓄貸款
住房儲蓄是指為了獲得住房消費貸款而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專項儲蓄。住房儲蓄貸款較低的利率是住房儲蓄客戶和住房儲蓄銀行簽訂合同的時候確定下來的,不受資本市場利率波動的影響。
住房儲蓄實行「先存後貸」「利率恆定不變」的原則。客戶需與銀行簽訂一份住房儲蓄合同,約定存款額、貸款額、存款期限、貸款期限以及貸款利率。客戶住房儲蓄存款期滿達到貸款條件後,可以支取存款用於交付購房首付款,同時獲得相應額度的低利率貸款用於交付購房款,或者支付裝修費用,置換其它貸款,甚至包括償還因住房項目所欠債務。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2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Ⅷ 求沈陽歷史及現今人口 經濟 文化發展情況
到這看吧
沈陽市公民公共服務網
http://www.shenyang.gov.cn/
點擊「今日沈陽」
比我要說的還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