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億元

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億元

發布時間:2021-07-22 05:53:33

① 金融精準扶貧統計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難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全縣貧困村多在深山、庫區一線,群眾居住分散,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用電質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務不夠到位,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就醫難、居住條件差等問題比較突出。從調研中了解到,一些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

二、投入不足,持續發展能力弱。

一是資金投入難以滿足群眾需求。現有的貧困村基礎條件和資源條件都較差,多在深山庫區一線,基礎設施建設點多線長面廣,任務重成本高,且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願望迫切,資金投入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缺口大。扶貧項目資金投入不足,建設標准難以達到規范要求,影響了扶貧項目建設效益的發揮。如貧困村扶貧資金補助每年只有50萬元,只有15%的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解決稍大點的工程需要,成效不顯著;產業開發補助每戶平均1500-2000元,可謂杯水車薪。

二是部門資金整合難。扶貧資金整合度不高,部門大多各自為陣,撒胡椒面,難以發揮整體效益;互助資金量少且使用面小,發揮的作用有限。

三是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弱。多數貧困村經濟結構單一,土地拋荒嚴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或能人大戶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有限,持續增收能力不強。農村留守人員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貧困總戶數比例高。思想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生產經營能力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抵禦風險和自我發展能力脆弱。

四是制約產業發展要素多。市場、技術、信息等制約要素作用明顯,農技人員少,普及農業技術不到位,市場信息不靈,運輸成本高,難以推動產業發展。精準扶貧項目難實施,扶貧到戶產業需求項目零亂,小而散,一些養殖業項目屬於短期效應,難以形成支柱產業。群眾「等、靠、要」思想較為突出,單打獨干難以發展一體化產業項目,且收入構成不合理,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比重較高,缺乏收入穩步增長的長效機制。

三、扶貧工作長效機制有待健全,返貧現象較為突出。扶貧開發工作與農村其它建設項目缺乏有效銜接,工作聯系、項目對接、資金整合相互之間協調不夠,社會幫扶體系還未完全形成。部門之間合力不夠,不少是各自為陣,統籌協調能力弱。部分行業、部門和單位對扶貧開發的思想認識、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實際效果差異性也較大,存在不平衡狀況。因病因教致貧返貧現象較為突出,貧困人口脫貧與返貧相互交織,因重度殘疾、重大疾病、年老體弱致貧佔40%以上,如燕子河鎮金沖村高血壓患者多,且因中風、偏癱使家庭貧困。「因教返貧」的現象仍是常態,中高等教育費用在農村家庭經濟支出中仍占相當大的比例,貧困人口脫貧抗風險能力弱。同時,自然災害、市場風險致貧等也占很大一部分。還有相當一部分貧困戶是病殘、精神障礙和無勞動力戶,基本難以脫貧。

② 郵儲銀行已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80億元嗎

2018年8月2日,中國郵儲銀行副行長、三農金融事業部總裁邵智寶在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做了「郵儲銀行小額貸款主力脫貧攻堅」的主題講話,介紹了郵儲銀行小額貸款業務和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情況。 「十年多來郵儲銀行累計發放小額貸款近1.54萬億元,高度重視扶貧工作。」

針對農村小額信貸抵押物問題,邵智寶表示,郵儲銀行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實踐,包括建立有郵儲銀行特色的小微信貸技術;創新抵質押擔保方式,開展「兩權」(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結合社會力量加大平台建設,提高增信;推進信用村建設;通過科技的手段提高信貸的可獲得性等。

③ 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專項統計制度主要包括哪些統計內容

一、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包括以下五個統計內容:

1、貧困地區扶貧貸款統計;

2、 扶貧貸款及相關普惠貸款專項統計;

3、精準扶貧貸款統計;

4、貧困地區金融基礎設施統計;

5、貨幣政策支持情況統計。

二、扶貧貸款:

扶貧貸款是由國內有關金融機構承擔的一項政策性貸款業務, 它是我國扶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放的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到戶的小額扶貧貸款; 另一種是發放給龍頭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扶貧貸款。

三、扶貧貸款存在的問題:

1、扶貧貸款與商業化經營兩種屬性的矛盾。

扶貧貸款是政治任務與經濟工作的結合載體,它是國家為了促進和保持國內經濟的區域均衡發展,支持貧困地區改善基礎設施和發展本地優勢產業而實施的一項扶貧發展計劃。說它是一項經濟工作是因為它有別於其他的財政無償撥款和無償投人,實行以借貸有償和付息對價的原則,是一種信貸行為和經濟杠桿,具有政策傾向性、優惠扶持性的特點。而商業性經營是以經濟利益為出發點,獲取商業回報為目的,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遵循的最基本的經濟規律。當前扶貧貸款在農業銀行的商業化運作過程中,欲使熊掌與魚翅二者得兼,必然顧此失彼,從而導致扶貧貸款的商業化運作矛盾迭出。

2、承貨主體能力弱化與信貨主體控制風險的剛性約束的矛盾。

扶貧貸款承貸主體的選擇是扶貧貸款投放的重要「門檻」,加強對扶貧貸款准人條件的嚴格要求,主要是為了防範貸款項目的風險。作為政府部門更希望貸款投向於生產困難的企業和急需解決貧困的農戶。而作為貸款主體的銀行首先選擇貸款有償還能力的企業和個人。根據農銀發[1998]99號《中國農業銀行扶貧貸款管理辦法》規定:以種養、林果業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和扶貧經濟實體項目,項目資本金不低於總投資的20%。而在我州當前相當一部分企業虧損嚴重,自有資金嚴重不足,這無疑使大部分企業被拒之扶貧貸款門外。企業如此,對於貧困地區的個人來說,確實過於貧困沒有償貸能力,也使信貸主體對其失去信心,從而使承貸主體對扶貧貸款的需求與信貸主體對承貸主體的選擇矛盾加劇。

3、三農的低效性與貨款追求高效的矛盾。

農業本身的自然特點就具有較大的風險,更何況貧困地區農業對自然的高程度依賴及農民對現有農業技術掌握程度的限制,造成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均難以達到增收的目的,即使部分農產品的產量取得豐收,由於農產品價格低,農產品增產不增收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決定了當前貧困地區三農的低效性。同時,在貧困地區依託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企業由於產品深加工能力差,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品市場銷路不夠看好,使得這一部分企業效益難以提高。

扶貧貸款的發放不僅要保證貸款本金收回來,而且要能夠得到利息收人,這是貸款投放的基本要求。如果企業和個人的貸款項目效益低下,必然同貸款追求高效目標產生矛盾,同樣使貸款主體對承貸主體失去信心。

4、扶貧貨款風險的多重性與貨款責任終身追究的矛盾。

扶貧貸款的風險主要來源於貸款項目風險、承貸主體的信用風險和貸款的財務風險。

①由於扶貧貸款本身扶持的承貸主體個人及法人經濟實際狀況,無法為貸款提供擔保,使扶貧貸款缺乏風險保障。

②由於貧困地區農業銀行大多是貸差行,扶貧貸款所需資金絕大多數是靠向上級行借資金,資金成本高,有的甚至貸款利率倒掛,形成扶貧貸款發放越多,銀行虧損越大。

③扶貧貸款貼息補貼難以到位,從1998年至2002年末湘西自治州農業銀行扶貧貸款累計虧損13922萬元,其中,因貼息政策變化應補未補利差2130萬元,應補未到位873萬元。

由於利率倒掛和利差補貼不到位,更加重了扶貧貸款的風險。扶貧貸款風險的客觀性、多重性、政策性的存在,加上這種風險補償機制的極不完備,貸款風險責任讓人難以接受。

④ 郵儲銀行小額貸款如何助力脫貧

2018年8月2日,第176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三農金融事業部總裁邵智寶以「郵儲銀行小額貸款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介紹了該行專注發展小額貸款業務,全力推進金融精準扶貧的舉措和成效。參加本次發布會的,還有郵儲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總監楊波、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劉存亮、資產負債部總經理劉宏海等。

郵儲銀行成立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致力於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社區,發揮網點網路優勢,助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郵儲銀行在總行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網路、資金和小額貸款專業優勢,堅持「真扶貧、扶真貧」,推動25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扶貧金融服務;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支持家庭農場、專業大戶、龍頭企業、扶貧項目等,帶動319萬戶貧困戶脫貧。

郵儲銀行建立了總行統籌、省行負責、市縣支行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各級行一把手第一責任,推動金融扶貧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截至6月末,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近20萬筆,金額近80億元,結余近19萬筆,金額近75億元,余額較年初增長超過17億元,增幅超29%。累計發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1235億元,服務43萬人次。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含已脫貧人口貸款)余額703億元,較年初增長87億元,增幅14%,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為了做好小額扶貧貸款,郵儲銀行在內部政策上給予定向傾斜政策。在體制機制方面,專門建立三農金融事業部,下設扶貧業務部,在22個扶貧工作重點分行成立金融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在資源傾斜方面,對全部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實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即FTP)五折優惠政策;對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執行基準利率優惠政策;對扶貧領域小微貸款業務給予專項信貸額度支持。在差異化政策方面,金融精準扶貧貸款、扶貧小額信貸不良率,允許高出各項貸款不良率年度目標2個百分點;出台了差別化授信政策,擬定了金融扶貧盡職免責制度。

⑤ 達州銀行在金融助力精準扶貧方面有哪些作為

主要就是體現在銀行的貸款業務上面,為一些急需用錢中小型企業,或者個人提供資金。別的也沒什麼了。

⑥ 友信金服在金融精準扶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作為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友信金服在過去兩年裡,聯合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先後前往雲南元陽縣,廣西南寧武鳴區等8個具有代表性的農村地區進行實地調研,積累了詳實的數據、真實的案例,對中國農村普惠信貸的發展形成深刻認知。在此基礎之上,友信研究院編寫的《2019中國農村普惠信貸研究報告》對於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金融精準扶貧,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⑦ 為什麼百個貧困縣扶貧審計能查出40億問題資金

2018年1月至3月,審計署組織各級審計機關重點對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4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含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縣,以下簡稱貧困縣)2017年扶貧政策措施落實和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以及部分東部省份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相關政策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中抽查扶貧資金625.85億元,涉及1159個鄉鎮、4013個行政村和2603個單位,並入戶走訪了1.52萬個貧困家庭。現將審計情況公告如下:

五、部分地方存在脫貧工作不實等問題

一是13個市縣對脫貧標准把握不準,或為完成脫貧任務,審核驗收走形式,1.97萬名貧困人口在住房、醫療、安全飲水無保障的情況下被確定為脫貧,20個村摘帽時飲水安全等未達標。二是2個縣脫貧數字造假,虛增貧困村收入虛假脫貧,或隨意調整脫貧人數,涉及20個村、2343名貧困人口。三是8個縣為完成上級對扶貧相關工作考核,存在虛報完工進度等問題。

對以上審計查出的問題,審計署和各相關地方審計機關已依法出具審計報告,提出處理意見,並要求有關地方政府在整改期限截止後依法向社會公告整改結果。審計中發現的一些基層部門在扶貧工作中失職瀆職造成財政資金損失流失,個別基層幹部利用管理扶貧資金項目的便利牟取私利、侵害群眾利益等違紀違法問題線索84件,已經或正在依法移送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處理。審計提出問題後,有關部門和地方高度重視,目前已追回或盤活扶貧資金5.32億元,促進扶貧政策落實和完善規章制度7項,28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審計署將繼續跟蹤後續整改情況,進一步督促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到位。

來源:澎湃新聞網

⑧ 問一下達州銀行在金融助力精準扶貧方面有哪些作為呢

主要就是體現在銀行的貸款業務上面,為一些急需用錢中小型企業,或者個人提供資金。
別的也沒什麼了。

閱讀全文

與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億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上那些帶辦理貸款的 瀏覽:146
貸款手機運行過不去 瀏覽:577
小額貸款空白合同怎麼辦 瀏覽:337
用老師手機號貸款 瀏覽:730
關於農村信用社貸款的法律法規 瀏覽:49
首套房貸款還清後再買房算二套房 瀏覽:660
三十年住房貸款利率 瀏覽:692
房屋剛剛交完貸款過戶得多少錢 瀏覽:815
車子能做2次抵押貸款 瀏覽:501
自己做上海車輛抵押貸款 瀏覽:104
平安普惠貸款人員工作怎麼樣 瀏覽:232
網上貸款能貸嗎利息多少 瀏覽:870
2018年貸款基礎利率 瀏覽:723
首套房商業貸款二套房公積金貸款 瀏覽:51
光大貸款需要幾個工作日下款 瀏覽:889
公司流水信用貸款 瀏覽:889
助力不良貸款清收工作 瀏覽:674
農行貸款半年沒下來 瀏覽:370
重慶泓泰小額貸款公司 瀏覽:651
農行惠農貸款什麼時候能下來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