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融資貸款工作方案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融資貸款工作方案

發布時間:2021-07-13 05:38:50

1. 崇州發展什麼項目最好

現在發展項目的話 ,首先一定要看好項目的前景。有沒有發展的空間
現在要做就要做一個特色一點的
說到特色,我知道一個很有特色的小店生意還不錯!「手工蠟燭店」,是顧客自己動手製作造型各異的蠟燭!

搜「手工蠟燭連鎖」了解更多信息

2. 遵義新蒲實業投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遵義新蒲實業投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是2016-11-0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注冊地址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CBD商務中心長征大廈19層。

遵義新蒲實業投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20390MA6DNQN96J,企業法人李太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遵義新蒲實業投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土地一級開發、產業招商、基礎產業融資、投資、建設和資本運作;金融、物流、貿易、倉儲、加工、報關代理;成套設備和物資供應;停車場運營、管理及服務;資產經營與租賃、物業管理;供應鏈運營、管理及服務;市政道路清潔、城鄉垃圾清掃保潔服務;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周轉指標收儲交易,占補平衡指標交易;土地開發、低丘緩坡及未利用地開發項目測繪、設計、施工;不動產登記代理;礦產資源開采、技術開發及工程服務,交易咨詢,礦產品洗選加工、銷售和礦業運營管理;混凝土、非金屬礦產品及礦物製品生產、銷售;地質環境治理;工礦廢棄地復墾;生態環境治理;礦產資源、再生資源的回收、再利用;礦產資源勘查;商鋪經營管理與租賃;加油站、加氣站管理;棄土場運營管理及服務;殯儀服務,骨灰安葬安放服務、殯儀配套服務及喪葬用品服務,公墓規劃與建設,公墓出售,殯葬用品、日用百貨的銷售,餐飲、住宿管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運營;勞務派遣、人力資源管理;醫療物資采購及零售、批發;經營項目運營管理;普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考試服務。)。

遵義新蒲實業投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對外投資1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遵義新蒲實業投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 福州東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近日,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福建福州東部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福建福州東部片區建設,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八部委《關於開展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工作的通知》(發改規劃〔2019〕1947號)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據悉,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福建福州東部片區,涵蓋福州市倉山區、長樂區、馬尾區、福清市、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平潭綜合實驗區,寧德市霞浦縣,實施面積約89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2萬人。至2019年底,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67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8725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58億元,為開展城鄉融合發展探索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按照《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要求,緊緊圍繞試驗目標,立足本省實際,到2022年,試驗區力爭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創新上率先取得突破,阻礙城鄉要素流動的制度性障礙明顯減少,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逐步縮小,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機制初步建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創新措施。到2025年,試驗區城鄉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基本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全面形成,城鄉普惠的金融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農村產權保護交易制度基本建立,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更加成熟,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力爭福州市常住人口近千萬,打造濱江濱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心城市能級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產生較強的引領示範帶動效應。
以下為重點試驗措施(原文):
(一)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
1.試驗內容。全面放開放寬城市落戶限制,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建立人才加入鄉村制度,允許符合條件的返鄉就業創業人員在原籍地或就業創業地落戶
2.試驗措施。進一步放開放寬落戶限制。推動有條件的地區試行以居住證為依據,在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逐步實現城市未落戶常住人口同等享有同等公共服務和便利項目。建立健全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分擔機制,落實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政策。充分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作用,在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的基礎上,進一步支持引導其依法轉讓上述權益。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就業能力。(責任單位:省公安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人社廳,福州市人民政府、寧德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各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以下試驗措施均需各地落實,不再一一列出)
構建人才入鄉長效機制。制定財政、金融、社會保障等激勵政策,構建保障各類人才入鄉返鄉創業興業的長效政策體系。建設專家服務基地、「人才驛站」、「人才之家」,開展引智專項計劃、「院士專家八閩行」等專家服務基層活動,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實現省級科技特派員鄉鎮全覆蓋,為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農村致富帶頭人、鄉土人才等提供農村科技創業服務。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城鄉教師配置,推進校際和城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建設,建設家門口優質學校。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擴面提質,深入實施醫療衛生對口幫扶,支持縣級醫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推動「五千專家下鄉進村」服務對試驗區重點實行傾斜,鼓勵在職或退休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築師、農藝師通過下鄉技術指導、投資興業、行醫送教、規劃設計、文化保護及風貌打造等方式,服務試驗區鄉村振興事業。打造一批農村社區「三社聯動」典型示範項目。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探索人才加入機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責任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人社廳、衛健委、農業農村廳,人行福州中心支行)
(二)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
1.試驗內容。探索在政府引導下工商資本與農民集體合作共贏模式,統籌利用鄉村資源資產、工商資本和金融資本,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2.試驗措施。探索合作開發成果共享模式。支持試驗區優先作為棚戶區城中村改造「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試點,推進由有經營性資產的村(居)主導,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組織,歸集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居民的資源、資產、資金,探索「社會資本+平台公司+集體經濟合作組織」「社會資本+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平台公司+集體經濟合作組織」等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完善集體資產收益分配製度,積極賦予並落實集體成員的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益,探索建立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機制,明確有償退出的范圍、條件和程序。(責任單位:省住建廳、農業農村廳
拓寬多元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實施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加大對試驗區城鄉人居環境改善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項目實施主體依法依規使用政府購買服務合同向金融機構融資。對於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地塊符合發行土地儲備專項債券條件的,支持按照程序申請發行專項債券,用於棚戶區城中村土地一級開發。(責任單位:省發改委、財政廳、住建廳,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國開行福建分行、農發行福建分行)
(三)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
1.試驗內容。選擇一批產業園區或功能區,率先打造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在先行區內重點優化提升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美麗鄉村和各類農業園區,創建一批城鄉融合發展典型項目,實現城鄉生產要素的跨界流動和高效配置。
2.試驗措施。強化載體平台支撐。推進福州倉山區、長樂區、馬尾區、福清市、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平潭綜合實驗區、寧德霞浦縣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建設,完善配套設施,積極培育打造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推進美麗鄉村和各類農業園區優化升級,圍繞十大鄉村特色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培育多主體參與、多業態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聯結、多模式創新的農業產業強鎮和「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專業村,重點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合作社示範社。持續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支持實力較強的涉農企業發揮技術、資源、品牌優勢進一步做大做強。重點培育一批「金牌旅遊村」,打造鄉村旅遊知名品牌,爭創更多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探索開展供銷合作社綜合服務試點,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提供多樣化生產性服務,持續提升農產品產業鏈和附加值。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上市掛牌融資、加大力度開展上市後備企業培育服務。鼓勵符合條件的園區申報國家或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責任單位:省發改委、工信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旅廳、供銷社,福建證監局)
優化空間要素保障。支持提升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美麗鄉村休閑農業、鄉村旅遊項目建設的用地需求。各地編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安排至少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農業園區、旅遊項目中,屬於永久性設施建設用地的,依法按照建設用地管理;屬於自然景觀用地及農牧漁業種植、養殖用地的,按照現用途管理。(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
創新信貸支持手段。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因地制宜推出項目融資模式,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加快建立多層次農村保險體系,保障特色產業發展、完善小城鎮聯結城鄉功能,鼓勵打造集聚特色產業的創新創業生態圈。探索豐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林權、承包地經營權、集體資產股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抵押擔保方式。(責任單位:省發改委、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局、金融監管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銀保監局,農發行福建分行)
(四)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1.試驗內容。探索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完善自然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可持續的城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2.試驗措施。開展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探索建立生態產品目錄清單,不斷完善指標體系、技術規范和核算流程,科學評估各類生態產品的潛在價值量,進一步摸清生態系統「家底」。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逐步形成自然資源資產政府公示價格體系。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納入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內容,進一步引導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審計廳、林業局)
健全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研究制定生態產品政府采購目錄,探索建立根據生態產品質量和價值確定財政轉移支付額度、橫向生態補償額度的體制機制。推進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試點,完善碳排放權、用能權、排污權等環境權益交易制度,支持開展綠色金融創新。(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生態環境廳、發改委、工信廳、自然資源廳、林業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
(五)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
1.試驗內容。推動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構建分級分類投入機制,建設城際鐵路、鄉村產業路旅遊路、城鄉供水一體化、城鄉垃圾污水一體處理體系、冷鏈物流設施、防災減災設施等,明確投入主體和產權歸屬。
2.試驗措施。完善城鄉統籌規劃制度和多元投入機制。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優化城鄉功能布局和空間結構,實現市縣城鄉國土空間規劃全域覆蓋、全要素管控。選取若干條件成熟的地區探索開展「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鄉村基礎設施的公共產品定位,健全分級分類投入機制,構建事權清晰、權責一致的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機制。支持金融機構因地制宜開展對養老服務、軌道交通、租賃住房等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信貸業務。鼓勵探索通過投貸聯動及同業合作,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金融業務創新轉型取得突破性實質性進展。(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住建廳、財政廳,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國開行福建分行、農發行福建分行)
提高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堅持先建機制、後建工程,推進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支持福州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溫福高鐵、莆田至福州機場城際鐵路(F2線)、寧德至福州機場城際鐵路(F3線)等項目規劃建設,加快福州市軌道交通建設,全方位提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責任單位:省發改委、住建廳、農業農村廳、交通運輸廳)
四、實施保障
(一)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在試驗區建設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發揮城鄉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試驗區內各市、縣(區)要成立由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城鎮化工作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細化可操作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政策舉措,確保將改革實驗任務落實落細、責任落實到人,全力推動試驗區各項工作扎實落地。
(二)加強政策支持。通過省級財政轉移支付支持試驗區發展。支持試驗區內各縣(市、區)在規劃中預留不超過5%的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用於零星分散的單獨選址農業綜合設施、鄉村旅遊設施等城鄉融合發展典型項目建設。安排年度用地計劃指標時,優先考慮支持試驗區城鄉融合建設項目。在分配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時,傾斜支持試驗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改革土地利用計劃管理要求,重點支持鄉村振興、社會民生事業發展、新型城鎮化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對符合用林條件的城鄉融合項目,優先安排林地定額指標,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即到即審。在申報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民營企業下鄉發展試點及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等時,優先支持試驗區。
(三)加強評估推廣。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家要求和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進度加強跟蹤指導,促進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率先落地,適時組織對試驗區進行試點評估,並將評估結果作為相關政策傾斜和資金獎補分配的參考依據。及時總結推廣可復制的典型經驗,最大程度發揮試驗區城鄉融合示範的輻射帶動作用。

4.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什麼意思

土地綜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區域內,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目標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平台,推動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規模經營、人口集中居住、產業聚集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一項系統工程。

(4)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融資貸款工作方案擴展閱讀

土地綜合整治主要政策:

土地整治目的: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前提下,將農村土地資源轉化為農房建設資金,用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農房建設方式:農房建設按統規自建方式實施,農戶將富餘的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林盤地等)開墾為耕地,換取農房建設的資金補貼,建房工程中的安置點選址、規劃、監理、排污、綠化等工作均須群眾討論通過。

自建房補貼額度:全鎮農村人均擁有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林盤地等)約0.2畝,扣除人均自建房用地約0.075畝(包括建房佔地30平方米和公用設施佔地20平方米),剩餘集體建設用地約0.125畝,按集體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15萬元/畝計,人均可獲得約1.5—2.0萬元的建房補貼(含宅基地整理復墾、權屬調整、規劃設計、工程監理等費用)。

5. 自然資源部:禁止違背農民意願搞大拆大建

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部署要求,日前,自然資源部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到2020年,全國試點不少於300個。
土地綜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區域內,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目標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平台,推動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一項系統工程。
自然資源部表示,這次土地綜合整治試點,以鄉鎮為基本實施單元,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自然資源部明確在編制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時,就要進行統籌安排,按照宜農則農、宜建則建、宜留則留、宜整則整的原則。特別是鄉鎮政府負責組織統籌編制村莊規劃,確保整治區域內耕地質量有提升、新增耕地面積不少於原有耕地面積的 5%左右,並做到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生態保護紅線不突破。

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還對記者表示,各地在確定試點時,要綜合考慮對全域整治有政府推動、有整治潛力、有整治需求、有群眾基礎的地區,合理選擇試點鄉鎮。
自然資源部要求,各地要堅決防止以整治之名行調整永久基本農田之實、片面追求增加指標搞大拆大建、侵犯農民權益影響社會穩定、盲目投資增加政府隱形債務等不良傾向。
同時,明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負面清單,嚴格控制未利用地開墾,嚴格保護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禁止違背農民意願搞大拆大建,禁止破壞生態環境砍樹挖山填湖、佔用耕地搞人造景觀、破壞鄉村風貌和歷史文脈等。
自然資源部還要求地方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積極運用遙感監測、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一張圖」以及農村土地整治監測監管系統等,對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進行全過程監管。

閱讀全文

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融資貸款工作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時算流水是平均每月嗎 瀏覽:30
離婚怎麼取消貸款擔保人 瀏覽:599
手機貸款緊急聯系人有沒有影響 瀏覽:638
公司貸款後股東再貸款 瀏覽:295
小車綠本能在農行貸款 瀏覽:71
公積金貸款房子可以加父母名字 瀏覽:19
上海普羅米斯小額貸款地址 瀏覽:1000
上海嘉銀金融公司貸款正規嗎 瀏覽:112
不要貸款二手房如何過戶 瀏覽:455
小額貸款業績提升整改 瀏覽:371
人在外地什麼提前還農村信用社貸款了 瀏覽:155
手機分期多久可以貸款 瀏覽:741
工商銀行手機銀行貸款哪個好 瀏覽:882
貸款本金余額怎麼查 瀏覽:623
小額貸款第三人轉入 瀏覽:434
立馬花貸款公司是正規公司嗎 瀏覽:573
農村土房能貸款多少 瀏覽:458
信用貸款評定工作 瀏覽:935
小額貸款不需要服務費 瀏覽:202
什麼貸款好貸小額貸款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