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固定資產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期末實有固定資本的原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阿
原值是固定資產進賬時的價值,比如,1萬元買的設備,入賬就是1萬,原值就是1萬,但是固定資產是要攤銷的,當月進的固定資產從下個月開始攤銷,計入到累計折舊,累計折舊是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如果看固定資產的余額,要用原值去掉累計折舊余額才行。您所說的固定資產賬戶貸方余額,實際上就是累計折舊的貸方余額,反映的是固定資產的攤銷情況。
『貳』 庫存商品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已銷售商品成本,對嗎
不對
庫存商品屬於資產類科目,期末余額在借方,借方表示庫存價值,貸方表示已銷售成本
『叄』 共同類科目期末余額在借方表示什麼,在貸方又表示什麼
這是期末余額的方向問題。期末余額在借方和貸方所表示的意義在不同情況下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資產項目的余額會出現在借方;而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余額會出現在貸方.然而,這也並不是一定的.根據不同的經濟業務和賬戶設置,可能出現一些特殊的情況.因此,把握經濟業務的本質進行具體分析,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祥細的解釋下:
會計的六大要素相信你已經清楚了,它們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以及利潤. 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屬於資產負債表項目,而收入,費用和利潤屬於損益表(也可以叫利潤表)項目. 在平時,每一個具體的賬戶都應該是余額的.但是,在期末的時候卻不一定了. 資產負債表項目在期末都會有餘額(當然余額也可以為0),而利潤表項目中的收入和費用在期末都會進行結轉,結轉到"本年利潤"這個科目,因此,收入和費用項目在期末結轉後都是沒有餘額的,即余額一定為0."本年利潤"其實也是一個過渡科目,最終會轉入未分配利潤. 你應該還沒有學到這里,因此現在只能點到為止. 你目前應該記住的就是,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在期末都有餘額,而收入和費用期末都沒有餘額.
至於余額的方向,由於一般期末余額應該為正數,所以余額的方向一般也與該科目記增加的方向相同. 相信你已經學過了,資產是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而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是貸方記增加,借方記減少. 因此,一般情況下,資產的余額應該在借方;而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余額在貸方. 你從會計恆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上也應該看得出來這一點. 但是這也不是一定的.比如應收賬款,一般情況下,應收賬款借方記錄的是企業尚未收到的貨款,而貸方記錄的是收回的應收賬款或者注銷的應收賬款.一般說來,應收賬款借方余額為正,但是,由於還有一個東西叫預收賬款,而小企業是可以不設置預收賬款這個科目的,企業發生的預收賬款可以直接計入應收賬款的貸方.因此,當企業的預收款很多時,就有可能出現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為負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預提費用的余額是在貸方.當預提的費用實際支出時,再將其轉出.預提費用的會計處理一般是這樣的:
借:管理費用(也可能是其它費用類科目)
貸:預提費用
注意這筆分錄,此時還沒有實際支付款項.我們為什麼要預提呢?是為了滿足配比原則,合理的將費用分攤到各期,而不是一次性計入期末.假如我們預計年末會支出一筆12萬的款項,此時我們不會在期末一次性將這12萬計入費用,而是於本年的每一個月計入費用1萬.也就是每一個月預提1萬元並同時將其計入相關費用科目.那麼,如果到了年底實際支出的不是預計的12萬,而是14萬呢?就是你說的沒有預提夠的情況, 此時我們會在最後一年將分錄作成這樣:
借:管理費用 2萬
預提費用 12萬
借:現金 14萬
這樣,12個月的預提費用全部結平,預提費用的余額為0了,而實際支付現金為14萬,比預提費用多出2萬,這2萬其實還是屬於相關的費用,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在本例中假設計入管理費用.
物資采購的余額是在借方,我好像還沒有看到過出現在貸方的情況.其實余額的方向應該由具體的經濟業務性質來決定,要靠自己分析,沒有定論的.像物資采購,在購買物資的時候計入借方,買回來後,轉為原材料,則物資采購結平,余額為0,因此這一科目的余額一般是不會出現在貸方的.
『肆』 「短期借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尚未償還的短期借款本金。是對是錯
錯的,應該是「短期借款」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尚未償還的短期借款本金
『伍』 預付賬款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反映的是
選擇答案為:A+C
『陸』 固定資產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反映的是什麼
固定資產賬戶,即「固定資產」科目就是核算固定資產原值的,即固定資產總賬的期末借方余額反映的是固定資產賬面原值(可以看看企業會計制度—會計科目的使用說明),企業應設置「固定資產登記簿」和「固定資產卡片」或「固定資產明細賬」按資產類別、使用部門和每項固定資產進行明細核算。
累計計提的折舊不在總賬「固定資產」科目貸方登記(減少)。固定資產的凈值=賬面原值-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已報廢或轉出固定資產,這些數字在「固定資產登記簿」、「固定資產卡片」和「固定資產明細賬」中可以直接獲得或計算獲得。
『柒』 會計科目借貸方代表什麼,余額在借貸方又表示什麼
最基礎的借貸方含義是:
1、資產類,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一般余額在借方。
2、負債類,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一般余額在貸方。
所有者權益類有兩種:
1、其中的費用賬戶,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及所得稅費用等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
支出賬戶也是如此,如營業外支出、其他業務支出,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
權益類的收入賬戶,如主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等,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
2、利潤賬戶也是如此,如,本年利潤,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你可以看看資產負債表:資產的借方余額=負債的貸方余額+所有者權益的貸方余額
資產類余額一般在借方,表示企業擁有的資產;
負債類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企業應償還的負債;
所有者權益類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企業擁有的凈資產(即投入的本金+經營掙得錢);
所有者權益的貸方余額=資產的借方余額-負債的貸方余額 再看利潤表損益類,廣義的收入-成本費用支出=利潤(即經營掙得錢,增加所有者權益)期末要結賬,所以收入,成本費用支出等都轉入本年利潤。最後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其他損益類期末都無余額。
『捌』 「壞賬准備」科目在期末結賬前如為借方余額,反映的內容是
「壞賬准備」科目在期末結賬前如為借方余額,其反映的內容是——已確認的壞賬損失超出已提取壞賬准備的差額。「壞賬准備」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壞賬准備。
壞賬准備是指企業的應收款項(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是備抵賬戶。企業對壞賬損失的核算,採用備抵法。在備抵法下,企業每期末要估計壞賬損失,設置「壞賬准備」賬戶。
備抵法是指採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計壞賬損失,提取壞賬准備並轉作當期費用;實際發生壞賬時,直接沖減已計提壞賬准備,同時轉銷相應的應收賬款余額的一種處理方法。
(8)貸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應收款項的壞賬准備。
二、本科目可按應收款項的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計提壞賬准備的主要環節。
(一)資產負債表日,應收款項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本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計提;應計提的壞賬准備小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分錄。
(二)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作為壞賬,轉銷應收款項,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分保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
(三)已確認並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後又收回的,應按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分保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
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存款」科目,貸記「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分保賬款」、「其他應收款」、 「長期應收款」等科目。
對於已確認並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後又收回的,也可以按照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壞賬准備。
『玖』 各會計科目借貸方期末余額含義
借貸表示的是增加或減少。
對於屬於資產類、成本類、費用類三大類科目的會計賬戶,余額在借方,表示期末余額為「+」,余額在貸方,表示期末余額為「—」。
對於屬於所有者權益類、負債類。收入類科目的會計賬戶,余額在借方,表示期末余額為「—」,余額在貸方,表示期末余額為「+」。
『拾』 「固定資產」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期末實有固定資產的凈值。( )對錯
正確答案:錯
解析:【正確答案】
錯【答案解析】
「固定資產」賬戶核算企業全部固定資產的原價,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期末實有固定資產的原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