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理解單一客戶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公司資本凈額的5%
為了規避風險的一種經驗做法而已
Ⅱ 會計資產負債表中凈值怎麼算
計算資產負債表凈值的公式: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凈值=無形資產原值-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累計攤銷
(2)貸款余額超過股權凈值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表的計算公式:
1、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總賬余額
2、應收賬款=「應收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預收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壞賬准備」余額
3、預收款項=「預收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應收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
4、應付賬款=「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預付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
5、預付賬款=「預付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應付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
6、存貨=所有存貨類總賬余額合計+「生產成本」總賬余額-「存貨跌價准備」總賬余額
7、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總賬余額-「累計折舊」總賬余額-「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總賬余額
8、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總賬余額-「累計攤銷」總賬余額-「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總賬余額
9、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總賬余額-「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總賬余額
10、長期借款=「長期借款」總賬余額-明細賬中1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
11、長期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總賬余額-明細賬中1年內「長期待攤費用」
12、未分配利潤=(本年利潤+利潤分配)總賬余額
Ⅲ 按賬面凈值劃轉股權或資產指什麼意思
----又稱為帳面價值,也稱為每股凈資產,是用會計統計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凈值。其計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凈資產(包括注冊資金、各種公積金、累積盈餘等,不包括債務)除以總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凈值。股份公司的帳面價值越高,則股東實際擁有的資產就越多。由於帳面價值是財務統計、計算的結果,數據較精確而且可信度很高,所以它是股票投資者評估和分析上市公司實力的的重要依據之一。股民應注意上市公司的這一數據。股票凈值總額=公司資本金+法定公積金+資本公積金+特別公積金+累積盈餘-累積虧損每股凈值=凈值總額/發行股份總權通常:市凈值高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又稱為帳面價值,也稱為每股凈資產,是用會計統計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凈值。其計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凈資產(包括注冊資金、各種公積金、累積盈餘等,不包括債務)除以總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凈值。股份公司的帳面價值越高,則股東實際擁有的資產就越多。由於帳面價值是財務統計、計算的結果,數據較精確而且可信度很高,所以它是股票投資者評估和分析上市公司實力的的重要依據之一。股民應注意上市公司的這一數據。股票凈值總額=公司資本金+法定公積金+資本公積金+特別公積金+累積盈餘-累積虧損每股凈值=凈值總額/發行股份總權通常:市凈值高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
Ⅳ 資產凈值和凈資產什麼區別麻煩通俗一點,謝謝,
1 含義不同: 「凈資產」是指企業的資產總額減去負債總額後的剩餘額。 「資產凈值」是指企業的資產原值,歷史成本,原始成本或原價,減去已磨損或損失掉的價值後的剩餘額。
2 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 「凈資產」在數量上等於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在西方,又稱業主權益、股東權益、產權或凈權益,它反映的是企業的所有者對企業凈資產的要求權和所有權,表明了企業的產權關系,即企業的總資產抵補總負債後的凈額,包括所有者的原始投資及其經營積累應全部歸企業的投資者所有;「凈資產」 反映了企業資產的可變現凈值,表明了企業的經濟實力,在數量上等於企業資產的賬面凈值,但不反 映企業的產權關系。
3 提供信息的財務作用不同: 「凈資產」通常用於進行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財務分析,通過計算企業的凈資產可以看出企業擁有的經濟資產中來源於所有者權益部分,為計算財務結構,資本結構,藉以評價企業的風險程度和企業的理財方針提供了必要的依據。 「資產凈值」總額反應在企業的財務實力和裝備水平,通過計算「資產凈值」 ,可以為企業安排資產的充值更新,資源配置機器充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會計信息。一般而言,一個企業擁有足夠的資產凈額,並不能說明企業擁有足夠的償債能力,因為這些資產可能全部來自企業的負債,即企業的凈資產等於或小於零。 此時,如果企業的經營出現虧損,企業就要面臨資不抵債甚至破產清算的危險反之,如果一個企業擁有適當的凈資產,企業的經營風險就會相應的降低。當然,這並不是說企業的凈資產是越多越好,過多地擁有凈資產,在資產總額不變的情況下,說明企業未能在利用自有資金獲取利潤的同時,充分發揮低息貸款這一財務杠桿的作用,企業的理財方針又過於保守。
4 計算或確定方法不同。 「凈資產」與企業的總資產相對應,反映的是企業所有者權益數額,它與負債一起共同構成了企業 總資產的兩個重要來源。 「凈資產」與「負債」「總資產」三者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可用等式「凈資產+負債=企業的總資產」來表示;其數額的確定方法通常很簡短:一般在確定了企業的總資產和總負債後,企業的凈資產就可隨之確定,企業凈資產的大小通常與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額以及資本增值、經營積累有關,因而其數額也可通過驗資查賬方法予以確定。而「資產凈值」與資產的賬面原值(原始成本、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採用特定的計量手段和確認方法確定的,一般含有估計的成分:如對企業固定資產凈值的計算,是依據公式「固定資產原值—已提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進行的,式中的「已提折舊額」的取得,不論採用直線法計算還是採用加速折舊法計算,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估計成分。又如企業無形資產凈值的取得,可用無形資產的取得成本扣除其累計攤銷額計算。同樣,企業自然資源凈值可用自然資源的原始(取得)成本減去累計折耗後確定。對於企業存貨凈值的計算,可用存貨總額扣掉預計不能變現的存貨價值(包括:存貨損失准備、商品削價准備等)的辦法進行;對於企業「應收賬款」凈值的確定,可用「應收賬款」的賬而余額減去「備抵壞賬」的數額來進行,在以投資為主體的金融性公司,其長期投資凈值的確定, 「長期投資」 可用 賬面余額減去 「投資風險准備」 貸方余額來進行等等。總之,企業的資產凈值的確定方法因資產項目的不同可以有所不同:其數額大小一般與該資產項目的新舊程度、技術性能、現行市價、預計可變現價值有關,同時也受評估時採用的方法准確與否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資產凈值的確定非常重要,在必要時,可以委託有資產評估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後確定,其方法通常有: 收益現執法、 現行市價法、 重置成本法等。
5 在數量上二者不一定相等基於上述區別,一個企業的「凈資產」與「資產凈值」在數量上通常不相等。一般而言,只要企業存在債權人權益一一負債,企業的「資產凈值」就一定大於企業的「凈資產」 ,其間的數量關系可用公式「企業的資產凈值=負債+凈資產(所有者權益) 」來表示。
6 會計核算方法不同為了反映企業凈資產(所有者權益)的來源、構成及其變動情況,體現資本保全原則。在我國會計核算中,通常把它劃分為「實收資本(股本)、 」「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及「未分配利潤」四個、部分,分別設置賬戶進行核算,並在資產負債表上單列項目予以反映;而對於企業的「資產凈值」的反映,多是通過設置不同性質的備抵賬戶藉以抵減調整各資產賬戶余額來實現的如為了核算固定資產凈值,在會計中要設置「固定資產」核算其原始成本(原值);設置「累計折舊」賬戶反映固定資產的累計已提折舊額;為了反映「應收賬款」的凈額,在會計上要設置「應收賬款」賬戶反映企業的應收賬款發生數,設置「壞賬准備」這一備抵(附加)調整賬戶反映應收賬款總額中估計不能收回的壞賬損失數等等。
Ⅳ 貸款余額凈值怎麼算
開通網上銀行後,一般都能在網上查到,我的建行查起來挺方便,別的行應該也有吧,還有一種辦法就是通過每月還款額的利息反推出貸款余額
Ⅵ 對同一借款人的貸款余額與商業銀行資本余額的比例不超過10%,解釋看不懂,求解求解
您好!舉個例子:您有100塊錢,現在要求對張三的借款不能超過你總資產的10%。這樣的規定限制張三在您這里最多借到10塊錢。換句話說:您的100塊錢至少可以借給10個人。這樣就起到了分散風險的目的。
和平時說的,不將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里的道理是相同的。
Ⅶ 在長期股權投資中,賬面價值、賬面余額、賬面凈值,它們的區別和定義是什麼
關於賬面價值、賬面余額和賬面凈值的區別:
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對於企業的其他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
上面的凈額好像只是針對應收賬款的,
應收賬款凈額=應收賬款余額-壞賬准備
Ⅷ 財務上的凈值怎麼計算
以固定資產為例,資產負債表中的固定資產指的是固定資產的凈值,也就是賬面價值,抵扣了相關已經計提的折舊,比如一個固定資產原值20000,已經計提累計折舊10000,那麼在報表列報的時候,凈值為10000元。
各資產凈值是由資產原始價值減去各自的備抵賬戶余額計算所得。同時,各資產凈值共同構成企業的實際資產總數,而非名義資產總數,形成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總額。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以凈值列示,更真實的反映了企業的資產構成,能夠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8)貸款余額超過股權凈值擴展閱讀:
凈值相關指標:
(1)凈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總資產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償債安全性,它的倒數即為負債比率。凈資產比率的高低與企業資金實力成正比,但該比率過高,則說明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該指標一般應在50%左右,但對於一些特大型企業而言,該指標的參照標准應有所降低。
(2) 固定資產凈值率=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一般該指標應超過75%為好。該指標對於工業企業生產能力的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