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做好貸前調查工作
怎麼做好貸前調查:
1、堅持四個步驟。
(1)第一要聽,聽貸款人自我陳述的基本情況,以及聽貸款人周邊人對貸款人的描述,還可以通過貸款人的上下遊客戶了解了解借款人是否及時支付供貨商款,這一步驟幫助客戶經理對客戶整體情況做出一個初步判斷;
(2)第二就要查,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客戶經理要對真實性進行調查,可以通過看客戶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貸款卡等的原件,財務報表,資質證明材料,對借款主體以及資質做出一個合理判斷,
(3)第三就要核實,第三步是根據前兩步搜集的信息的基礎上對財務信息、企業的經營狀況、抵質押物和保證人進行核實,如有不一致的情況,要求借款人進行合理解釋。
(4)最後一步是分析,通過上述三個的調查,客戶經理在了解到貸款人的大量信息後,還需要對借款人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加工整理,然後對對客戶的貸款風險與經營效益進行評價,對前期調查進行一個系統的分析過程。
2、劃分貸款類型
信貸風險通常分類為純信用風險和抵押類貸款,貸款的不同類型決定了不同信貸員的側重點也要有所改變。例如抵押類型的貸款,無論是抵押消費還是抵押經營的貸款,一定要去實地核實抵押物的真實性,看一看所抵押的抵押品是否為拆遷房,抵押物所處的地段,地理位置,戶型質量,升值潛力,與書面資料是否相符等,還要看抵押物與借款金額的匹配程度,而對於信用類的要從客戶信用出發,從客戶的信用資產到客戶的人品都是要重點調查的對象。
3、隱性負債排摸
貸前檢查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對經營主體以及實控人進行負債排摸,以防隱性負債的可能性,因此經辦人要在訪談過程中,對實控人在負債方面進行有意識的引導,經辦人員可以事先想好套話「不經意」詢問籌資人的融資途徑,比如籌資人有沒有從第三方平台或者民間信貸借過款,這些都是隱性負債的隱患。還有就是留心會計憑證,看看有沒有對外借款的借條,固定支付款項的憑證,與借款人提供的銀行流水進行比對分析。
4、查看債務人的環保情況。
隨著國家政策環境保護的常態化整治,將會依照經濟走向,制定出更多的環保策略,因此,金融機構一定要減少或者避免涉入環保不達標的企業,更不要涉及一些高污染的企業,這種企業隨時可能因為違反國家環保規定而面臨被查封的危險,倘若借款給他們,需要承受很大的風險,並且也不利於順應可持續發展戰略。
5、向有經驗的老信貸員進行請教。
整個貸前調查的准備階段,如果信貸員覺得自己經驗有所欠缺或者自己把握不住調查的方法重點,可以向有經驗的老信貸員請教,學習他們的調查重點,根據他們所傳授的經驗以及親身經歷吸取教訓,管住自己不足遺漏的地方,避免自己被客戶反套路,增加信貸風險的可能性。
6、多元化經營排摸
通過貸前走訪了解客戶是否還有其他一些經營投資,比如有沒有投入到娛樂行業、涉房等限制類的產業中去,多元化的排摸可以看企業貸款卡中有沒有關聯的信息,老闆配偶的個人徵信中有沒有相關的企業單位信息。拿出查詢軟體查一下這些企業股權上有沒有關聯就能確定了
B. 信貸人員如何做好貸款的盡職調查工作
銀行業從業人員應當根據監管規定和所在機構風險控制的要求,對客戶所在區域的信用環境、所處行業情況以及財務狀況、經營狀況、擔保物的情況、信用記錄等進行盡職調查、審查和授信後管理。
C. 銀行客戶經理如何做好盡職調查
個人認為最需要做的就是必須上門實地調查經營情況
D. 銀行信貸人員如何做好貸款的盡職調查工作
一、企業為什麼用錢
二、企業想怎麼用錢
三、企業需要多少錢
四、企業怎麼還錢
五、還不上錢怎麼辦,怎麼彌補損失。
E. 如何做好貸款三查工作
(1)要制定完善明晰的貸款「三查」流程圖、貸款「三查」規范以及檢驗「三查」工作質量的標准,使貸款「三查」制度執行有路徑、有標准、檢查貸款「三查」工作落實執行的好壞評判有依據、有準繩。
(2)貸前調查要重點抓貸款信息資料真實性管理。要對借款人有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歸納、分析和判斷,關鍵是要通過行之成效的途徑和方法驗證借款人有關信息資料的真實性,以增強貸款審查決策的有效性。為了方便,可直接到速融100選擇貸款機構。
(3)貸時審查要重點抓風險量化預防控制管理。
(4)貸後檢查要重點抓貸款風險生長的預警和處置管理。
F. 如何做好銀行信貸工作
信貸說白了就是銷售,銷售標的是金融資產,銷售的核心就是看誰掌握了核心客戶群。信貸分兩種,個人貸和企業貸,一般來說企業貸你的提成高,風險低,個人貸意味著你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去開發客戶。你要靠坐在辦公室等客戶上門業績很難達標,這需要你不停的通過電話、網路等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資源幫助你開發客戶,從而達到增加人際交往圈的目的。你的交際圈廣了,客戶自然更願意相信你,你的業務也就更好推廣了。一句話說到底,腳踏實地,勤奮努力,什麼工作都能做好!
G. 畢業論文 關於商業銀行如何做好信貸業務工作的幾點思考
內容摘要信貸客戶是商業銀行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加強信貸准入客體風險的管理,甄別客戶,擇優扶持,選擇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客戶,相輔相成,共同壯大,最終實現客戶、銀行的雙贏和可持續發展。如何防範風險是做好信貸工作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為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對信貸風險的管控能力,銀監會提出《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即「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在此形勢下,銀行信貸工作也需及時轉變觀念,尋求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的核心思想,然後系統論述銀行信貸改革與發展的必要性,並規劃系統的建設舉措;再針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問題,分析風險的主要成因,並提出降低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對策;通過以上兩方面來思考如何做好信貸業務。 寫作提綱一、商業銀行信貸工作改革與發展的必要性 (一)傳統銀行信貸業務的審批流程存在風險慣性 (二)銀行信貸資金被挪用擠占優質信貸業務 (三)信貸風險控制需要相關行業聯動 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主要成因 (一)來自外部環境的原因1、立法監管不足。2、信用文化淡薄。3、宏觀經濟環境影響。 (二)來自銀行自身的原因1、商業銀行信貸管理機制不健全。2、選擇貸款方式不當。3、信貸分析的局限性。4、缺失正確的信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