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指某一時點金融機構存款金額與金融機構貸款金額。其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非銀行信貸機構和保險公司。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B. 銀行的貸款余額和貸款總額哪個屬於資產
資產分為正資產和負資產,你的銀行貸款余額屬於你負資產一類。貸款余額和貸款總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貸款總額反映企業在會計期末其貸方發生額的合計數,它表示企業向銀行舉債或融資的總額,而貸款余額是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銀行貸款。即短缺貸款或長期貸款科目的貸款余額=前期貸款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融資增加數)-借方發生額(償還貸款數)。銀行的貸款需要在會計期末還清,不然會影響你的信用度,若是資金不足,可以通過過橋墊資的方式解決,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處理方式,一般都是找專業的金融機構來辦理,一般標准過橋利息在1.5%-2%之間,不過各家利息也不同,要找既正規利息又低的公司比較好,我知道的目前最低的是橋貸寶的1.5%,主要是要進行多家對比,以上希望對你有用。
C. 為什麼目前銀行同業負債余額大於銀行同業資產余額,按理說一方的資產
風險資產一般指有信用風險的資產,比如貸款、公司債、銀行債什麼的。但各類資產的信用風險大小是不一樣的,一般包括:
1.信貸資產。包括貸款、銀行卡透支和表外業務,其中貸款業務包括公司貸款、個人貸款、貼現等;表外業務包括承兌、保函、信用證、貸款承諾等。
2.非信貸資產。包括存放同業款項、拆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衍生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金融資產、應收款項下金融資產、應收利息、長期股權投資等。
D.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
貸款數額是指借款人與放款人簽訂的合同數額,是一個不變的數額。貸款總額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業銀行已經發放的貸款總和,是企業在會計期末其貸方發生額的合計數,它表示企業向銀行舉債或融資的總額。貸款余額是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銀行貸款。
短期貸款或長期貸款科目的貸款余額=前期貸款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融資增加數)-借方發生額(償還貸款數)。
E. 為什麼銀行貸款余額加存放同業加存放央行的錢會大於儲蓄存款余額
建議你用網路一下「儲蓄存款」的定義,它一般泛指個人存款,但銀行除了個人客戶外,還有企業、事業單位等非個人存款,對於銀行來說個人或非個人存款是銀行的主要負債,而你所說的銀行貸款余額、存放同業、存放央行都屬於銀行主要資產,由於忽略了非個人存款的情況,所以就會出現你所說的情況。
F. 銀行貸款金額與銀行貸款余額區別是什麼啊。。
1、含義不同
貸款金額指的是借款人與放款人簽訂的合同數額,也就是放款人(銀行)借給借款人的金額。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銀行)的貸款總額。
2、特點不同
貸款金額指的是銀行借款的總額,其數額不會發生變化。但貸款余額隨著借款人在還款期限里按期歸還,其數額會不斷變化。
3、數額不同
銀行貸款金額和貸款余額不同,期初銀行貸款金額加上貸款利息才等於期初銀行貸款余額,而隨著償還期的變動,貸款余額分期歸還後,二者數額仍不相同。
G. 《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 )
75%.在商業銀行法第39條第2款規定:
第三十九條 商業銀行貸款,應當遵守下列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
(一)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百分之八;
(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七十五;
H. 如何統計銀行貸款余額
貸款余額可以理解成貸款總額,貼現只要佔用經濟資本的也要算到貸款余額里,既不是表內也不是表外的委託貸款不算在貸款余額里。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
短期貸款或長期貸款科目的貸款余額=前期貸款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融資增加數)-借方發生額(償還貸款數)。
I. 銀行的貸款余額說明什麼
簡單地說:貸款余額能在很大程度上說明銀行資產業務的規模(貸款是銀行資產業務的主要部分),貸款余額與銀行業績有關系,但不能絕對地講會呈現正相關關系。銀行業績與貸款規模及其利差大小、佔比;其他資產業務佔比及收益;中間業務;各銀行銀行業務差異情況等等都有直接關系。
貌似貸款規模越大面臨的不確定風險越多,但不盡然,風險大小取決於銀行的風控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強的銀行貸款規模大不一定風險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