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不超多少是正常
不良貸款率必須低於10.6%。
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不良貸款是指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正常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關注類貸款定義為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各項貸款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借款人融出貨幣資金形成的資產。主要包括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從非金融機構買入返售資產、透支、各項墊款等。
B. 銀行不良貸款增多會影響哪些財務指標
會影響6個財務指標:
1、資本充足率,即凈資本占總資產的比例,其中又有普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之分,後者不包括金融債和儲備等附屬資本。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
2、不良貸款比率,即不良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按規定,銀行貸款必須分作五類: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除前兩類外,後三類均為不良貸款。
3、撥備覆蓋率,又稱不良貸款准備金覆蓋率,即已經提取的壞賬准備金占不良貸款的比例。
4、貸存比,即貸款占存款的比例。我國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貸存比不得高於75%,即吸取100億元存款最多隻能發放貸款75億元。貸存比越接近75%,說明銀行的頭寸越緊。
5、凈利息差,即銀行收取的貸款利息減去支付的存款利息之後的凈利差,凈利息差越高,說明銀行的盈利能力越強。由於目前銀行80%以上的盈利來自存貸款業務,所以凈利息差是最重要的盈利指標。
6、中間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中間業務,也稱非利息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包括信用卡、理財、投資銀行、匯兌結算等等,中間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越高,銀行受信貸政策的影響就越小。
C. 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貸款兩個名詞有無區別
有,不良貸款是指某筆貸款,不良貸款余額是指某筆貸款的不良金額
D. 融資余額是什麼意思多好還是少好
融資余額越高,說明大家都看漲,融券余額越多,則說明大家都看跌,所以說融資余額多好。
一、融資
融資和融券實際上都是一種借貸投資。股民和機構可以向證券公司「借款」(借入想要數量的股票),同時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如果是看漲股票,那麼就借入股票,在高點賣出,賺得中間差價,歸還借入時股票價格對應的錢款即可,這就是融資操作。如果是看跌,那麼借來的股票就賣出,在低位時買回,歸還對應數量的股票,仍然是賺取中間差價,這就是融券操作。
二、融資余額
融資余額是指投資者每日融資買進與歸還借款間的差額的累積。其實我們簡單點理解,就是每日投資者還欠證券公司的股票的價值總額,一般情況統計的都是所有證券公司的總額,所以它就代表了融資業務市場的規模。它的公式是:
本日融資余額=前日融資余額+本日融資買入額-本日融資償還額.
三、融資余額的意義
融資余額的主要意義在於它能反應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和繁榮程度,舉個例子,在前兩年的股市大漲行情中,融資余額最高達到2萬2千多億,機構和投資者都認為有利可圖,所以大量借入股票買賣,市場繁榮。而在大盤漲到5170點之後,經歷了大幅下跌的行情,大家紛紛拋售股票,融資余額就迅速下降到了八千多億。融資余額越高,說明大家都看漲,融券余額越多,則說明大家都看跌。
四、融資融券的利息
證券公司把股票借給你當然不是白借的,既然的貸款,那肯定是要收利息的,其實這個一般就是手續費。融資融券的利息也是變動的,在行情好的時候,自然要高些,不好的時候就低些,但差別不大。現在證券公司一般融資利息在8%左右,融券利息要比融資高一點,在9%左右。
E. 長期負債越多越好嗎
當然不是。如果負債過大,財務杠桿系數過高,會有危險的。
F. 銀行職員透露房貸真相:欠錢越多越久越好嗎
1.看銀行對房貸的態度
普通買房人看市場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看銀行對買房貸款的態度。一般而言,銀行對貸款的態度比專家的話真實、准確,可信度更高。
銀行手鬆,說明市場看好,投資客涌動,房價一般呈上漲趨勢;銀行手緊,說明市場風險加大,政策調控,投資客抽身,絕大部分賣家著急,買家觀望,房價一般呈下跌趨勢。
2.通過平均價看供需比
有專家說平均價格下跌是因為市場上出售的某類房子增多,業內人士說如果供給增多真實需求也增多,則此類房屋的價格持平或者小幅上揚,此時是買不到便宜房子的;如果供給增多真實需求保持不變,則此類房屋的價格立刻下跌,此時才是購買房屋的較好時機。
3.先別急著買導向類的房屋
一般來說政策導向類的房屋在政策導向初期價格上揚,後期隨著供給的增多而價格下滑,這時下手也不遲。
4.有自住型客戶「買跌不買漲」
買房自住者,房價的漲與跌其實都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最關鍵的是同樣的房子買的時候付了多少錢。在下跌時買入的價格肯定低於上漲時買入的價格,所以應該「買跌不買漲」。
5.推銷房子的中介電話多
中介向你推銷房子的陌生電話少,證明市場行情好,市場上並不缺客戶,這時不是買房的時候;房產中介向你推銷房子的陌生電話多,證明市場行情不好,市場上買房的客戶少,跟房東討價還價的機會就多。
6.養房成本提前算仔細
相對而言,社區越大,使用和維護成本越低。因為,買了房子不等於您可以免費享用社區所有設施和服務。會所、地下車庫這些您用的時候都得花錢;大堂越豪華、公共設施越多,您所付出的費用越多;一個樓門里的戶數越少,您要攤的電梯費用就越多。養房的費用,買房時不能不考慮。
7.買「預期」才有利潤
購房要學會買「預期」,這樣今後的利潤才大。較好是在政策還未明朗之前買。當然,前提條件是消息的來源一定要准確。
8.普通買房人不必一步到位
普通買房人首先考慮方便、實用,不必一步到位。理想的房子,其實是個相對的概念,今天理想未必明天就理想,方便實用才是最實在的。
G. 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什麼意思為什麼叫余額
我是農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就是指你還有多少不良貸款沒有換上,望採納
H. p2p的貸款余額是多好還是少好
1、面向人群不同:
銀行面向的借款人主體是大中型企業,而P2P網貸一般面向小微企業或者個人消費。
2、貸款產品類型差異:
銀行大多數是抵押擔保的借款產品,信用貸款比較少,且貸款金額比較大,動輒幾百上千萬;P2P網貸大多數是信用貸款,一般金額是幾萬。
3、投資門檻不同
現在各大銀行推出各種理財產品,可是都至少十萬二十萬才能投資,很多年輕人都因為囊中羞澀而被拒之門外。相反P2P理財平台投資門檻十分低,有些平台只要100元就可開投,即使你只有100元一樣可以投資一個200萬的項目,人人都可以參與。
4、借款利率與審批時間的不同
銀行的利率低,但是貸款審核周期長,一般沒有半個月到一個月,借款人是拿不到錢的;P2P網貸利率高,但是放款快,一般3~5個工作日,就可以滿標放款了,急需要錢的人就可能會選擇P2P網貸。
5、對比手續費不同
銀行理財需要收取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無形中減少了理財投資者的不少收益。而P2P平台中僅需收取少量的充值手續費和利息管理費,投資者從充值到提現全程不收任何費用,所有投資所得都全額到賬,相當於投資者無形中又得到一筆收益。
6、抵押擔保不同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一旦出現理財損失,投資者往往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而P2P理財會經過嚴格的審核,普遍要求借款人有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可以說為理財資金安全加上了雙保險。
I. 不良貸款余額是什麼
按五級分類,次級/可疑/損失類貸款為不良貸款,不良貸款余額就是這些貸款的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