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培訓機構以招聘的名義招收學員,並收取了三萬元培訓貸款,是否構成詐騙罪
應聘者簽署貸款性質的培訓合同,並在第三方平台貸款費用28647元人民幣,並被要求按期還款。這個問題非常復雜,公安機關一般不會立案,因為其性質一時難以判斷。可能讓去法院起訴,如果簽訂合同,應聘者屬於違約,很難作為原告。公司起訴,法院可能被支持。只能聯合其他受騙者一起,到公安機關反映情況,要求立案。
㈡ 培訓公司騙你貸款了!不還會怎樣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和生產有形產品的公司一樣,培訓公司也會有品牌。提及培訓領域的服務品牌,人們耳熟能詳的會是時代光華、中商國際管理研究院等。這些培訓服務的品牌之所以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廣泛的認同,具有很強的品牌說服力,關鍵原因是它們用來支撐品牌的是無可挑剔的產品質量。
與之相悖的是,國內的一些有知名度的培訓公司,它們所謂的品牌不是通過知識的精耕細作去獲取,而是用大量的金錢堆砌起來的,其內涵可想而知,贏得市場的唯一手段,尤其是在無形產品品牌的塑造上,國內的一些培訓品牌確實有名不符實之處。
作為以知識為產品的行業,如果管理培訓公司徒有虛名,顯然會對企業選擇管理培訓公司產生誤導。因此品牌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種歷史沉澱和信譽,但它卻不是絕對的。
㈢ 我在培訓機構忽悠去培訓貸款,我不還會有事嗎
如果我被騙了還要我坐牢,中國還要法律干什麼?
㈣ 遇到培訓貸款的騙局怎麼辦
報警。如果有貸款,就不用還了,逼得緊就報警,他們害怕法律,l我們不怕。
㈤ 你了解過培訓貸嗎你身邊有沒有人被騙過
我就被這種培訓貸所騙過,但是幸虧我抽身抽得比較早,你再繼續陷進去,否則的話我將會越陷越深,最後賠得只剩褲衩。
這個我進去也是聽朋友介紹的,去參加一個學習,關於消防工程師的一個培訓,你說消防工程師是我很吃香的職業,而且還可以兼職。於是我就報名參加了這個培訓,一開始就去了5998元的報名費。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老師就歸我們學生介紹了許多的知識也給我們說,可以推薦我們去實習,如果考取了這個證書可以保證我們就業。
只告訴我們後期推薦實習,還有這個證書,等你需要教學點的費用,但是我們可以先不交費用,等到參加實習之後在交費用,但是要簽一個合同,這個合同就是說你先不交費用,等推薦就業之後才交費用。
於是我們很多人都簽了合同,其實也沒有正兒八經的看合同,到後來才被告知這個合同是一個借貸合同,也就是說你先不交費用,但是這個費用屬於你的借貸,就是說這個費用是有利息的,一開始說的是郊區6998元的,到最後被得知要交取20998。為何交20998元的,多出來14000塊錢是這個利息。
乖乖!不到一年的時間,利息竟然漲了14000塊錢,我們也真是崩潰了,可是我們也是去咨詢了律師,但是合同上有明文規定,律師說這個既然合同上有法律也是沒有這方面約束的,你們只能認栽了。
真特么生氣,證沒考過,學也沒學到什麼知識,竟然硬生生的被騙去了,將近3萬塊錢。
㈥ 請問培訓貸款都是騙人的嗎
為什麼會這么認為?因為你覺得利息高?利息都是事先講好的,你貸款是為了資金周轉,為了賺取更多的錢,對方承擔風險將資金借給你,換取與風險相符的報酬是應該的啊,而且他也要為儲戶的利益負責啊,他不收取你的利息,存款人的利息如何支付呢
㈦ 被騙子公司誘導貸款做培訓,現在還不上,該怎麼辦我能不能起訴公司
你真糊塗,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開弓沒有回頭箭,你還是老老實實找份工作把債還了吧,否則你會吃官司的。那個教育貸是上徵信的,徵信黑了,以後你處處受限。就連以後結婚、找工作、高消費出行坐飛機高鐵、子女讀書都是個問題!除非你參加培訓時間不長,還可以跟培訓機構協商退課,那就沒事。再說了,你想學什麼技術,去淘寶上面買教學視頻,那上面的教學視頻比比皆是,只需花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的費用,課程體系都比培訓機構的過硬,你幹嘛非要借貸幾萬去學習啊。你完全不用被培訓機構忽悠幾萬塊錢。你可以找份工作,再利用業務時間學習,你說是不是。
㈧ 找工作被騙辦了一個貸款,簽了一個內訓協議,當時說培訓完有工作了工資高了才還貸款,現在發現都是騙人的
報警啊,這個算是詐騙的,培訓貸新聞報道過的,找其他人一起報警
㈨ 我也是培訓騙局的受害者,現在培訓完經過第三方貸款17800的貸款,每個月還1400,怎麼才能解決這個騙局
找你們的同學一起去鬧,報案,不過公安一般不會管,找個律師跟著,建議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