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行貸款人去世欠款怎麼辦
一、債務人死亡銀行貸款怎麼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有相關的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因此,即便是欠款人死亡了,只要債務人的遺產足夠償還,債款仍然可以要回來的。
二、遺產債務的清償順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2條規定,遺產已被分割而未清償債務時,如果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應當按照以下順序清償遺產債務:
首先,應由法定繼承人在所得遺產的實際價值范圍內負責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其理由是,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雖然都是繼承法所規定的繼承方式,但是遺囑繼承的效力優先於法定繼承,因為遺囑繼承是最能體現被繼承人意願的一種繼承方式。先讓法定繼承人用所得遺產清償債務,從這種意義上講,就是尊重了被繼承人的意願。
其次,法定繼承人用所得遺產不足以清償時,剩餘的債務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這里所稱的按比例償還債務,是指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各自按照取得遺產份額的比例分攤被繼承人的尚未清償的債務。當然,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清償債務亦可以所得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的實際價值的部分,可以不再清償。
再次,如果沒有法定繼承人,而僅有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取得遺產時,應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當然,如果被繼承人在遺囑中指定由遺囑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清償其所負的債務時,即不存在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償還債務的問題。
三、債務人死亡後債務處理的法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十二條規定:「遺產已被分割而未清償債務時,如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不足清償時,剩餘的債務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如果只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
Ⅱ 貸款人死亡貸款怎麼辦 銀行是否可以減免一部分
是不會減免的。
債權人死亡,會有繼承人繼承其債權。除非繼承人放棄利息,否則不能被免除。
雖說銀行是個認錢唯親的主,但他的確帶給了我們諸多便利。而且我們也常常能聽說銀行的很多貸款無法追回,最終變成了爛賬、死賬。原因就在於銀行貸款的對象以及貸款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分為下面兩種:
一、是否購買保險?
銀行的信用卡、貸款等業務以及支付寶的花唄、借唄等業務都是非常賺錢的,即使市場上存在大量的老賴、信用黑戶,他們還是盡可能的選擇大量放款。而針對部分資質一般、條件較差的人,如還款可能性較低的、身體素質不好的高齡人群,銀行會為每筆貸款業務的貸款人購買保險,如華夏銀行、交通銀行,貸款的合同中明確表明了如果信用卡或貸款人發生安全意外,將不會波及家人朋友,銀行會直接減免會免除這項欠款,而損失由保險公司和銀行共同承擔。
這或許也是很多創業失敗一身債的企業主最終選擇跳樓的原因吧。
二、看貸款類型
銀行的貸款的分類有很多種,針對不同的人群有抵押貸、擔保貸、信用貸等等。
1、抵押貸
顧名思義,抵押貸就是通過拿固定財產做抵押來換取流動資金,如房子、車子、土地、公司、郵輪、古董等等實體與虛擬財產。一旦貸款人突然跑路或是去世,銀行就會收取原先貸款人承諾的抵押物,如果貸款人的家屬拒絕,銀行會上訴至法院請求強制收回。
2、擔保貸
有些貸款需要填寫擔保人,如民間的高利貸以及校園貸需要填寫朋友、家人的聯系方式與住址信息,一旦貸款人無法償還時銀行就會找到相應的擔保人要求還款。有些高利貸和校園貸的貸款人與貸款機構甚至不會告知擔保人,而擔保人自然盡量不償還與拖延還款,才會有很多死賬。
3、信用貸
這也是目前中低端收入人群最常用的貸款類型,貸款人按照銀行的流程填寫自己的工作、生活、消費信息,銀行也會根據徵信報告綜合評審出一個貸款額度,這類貸款沒有抵押物、擔保人,但存在高昂的手續費和利息。一旦出現貸款人無法償還或貸款人去世的情況,銀行會根據法律規定進行追款。
如果貸款人去世,按照法律規定,首先由貸款人指定的遺產繼承人如妻子、子女在繼承遺產後進行還款,還款的方式可以和銀行協商;但如果遺產繼承人因某種原因暫時無法繼承遺產,銀行是無權強制要求遺產繼承人還款的。
這也是銀行的很多債款無法追回的情形之一,銀行還是要遵守法律規定的。但如果是民間高利貸就不一樣了,高利貸本身就是違法的,那些放款機構自然也會無視法律,強行逼迫貸款人的家人還款。
但很多突然去世的貸款人尚未指定遺產繼承人,或者無子無女等情況,按照法律也找不到遺產繼承人,那麼銀行可以向法院申請直接用貸款人的個人財產抵扣欠款,如果個人財產不足以抵消欠款,又沒有擔保人的話就會變成死賬。
其實現在保險行業很發達,各種保險類型都有,如果貸款人預估到自己無法償還貸款,可以買份保險,保險可抵消的額度與花費金額成正比,多少也能減少點還款壓力。
另外一種很常見的情況就是,現在很多人都有一份甚至多份安全意外保險,而多數保險的額度在20萬至500萬之間,所以只要你貸款的不是天文數字,你發生意外後的保險獲賠現金足以抵消欠款金額。
Ⅲ 貸款人死了,欠銀行的錢誰還
還款順序:
1、繼承人需要繼承債務,但以繼承份額為限。
2、擔保人需要看擔保性質,一般也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擔保責任的。
3、兩者都不償還時,銀行會做起訴(起訴是會連繼承人和擔保人一起起訴的)。
4、最終考慮回收速度等多方情況,最終的結果估計就是壞賬核銷,尤其是信用類貸款。
依法律依據討論是:
一、借款人死亡後有繼承人的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因此,如果法定繼承人未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應當在繼承遺產范圍內清償被繼承人所負債務。銀行可以將第一順位繼承人配偶、父母、子女列為被告要求承擔還款責任。
二、借款人死亡後無繼承人或都放棄繼承權的
此種情況下,處理較為復雜,雖然銀行債權存在,但缺乏訴訟主體,找不到適合的被告。實踐中,是將遺產的保管人列為民事訴訟的被告,但《繼承法》對遺產保管人的資格又沒有明確的規定。對此,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依法指定遺產管理人,以便於案件能夠正常進行。
因此對銀行來有建議幾點:
1、銀行在貸款時,要審查貸款年限與借款人年齡之間的關系,盡量避免貸款後因借款人自然死亡而增加債權清收的難度。
2、對借款人死亡的,應查清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以及對清償債務的意願,做好債務承接或為訴訟做好准備。
Ⅳ 貸款人去世了,欠的銀行貸款如何處理
看情況:
其一、債務人的繼承人繼承了債務人的遺產的,由其繼承人在繼承遺產的實際范圍之內償還貸款。
其二、債務人的繼承人沒有繼承人債務人的遺產的,直接以債務人的遺產來進行清償。遺產不足以清償貸款的,該貸款也自動歸於消滅,不再清償。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繼承人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清償責任。
拓展資料:
如果貸款人的貸款用途是用於家庭生活的,則屬於家庭共同債務,全體家庭成員都有償還的義務。家庭成員否定的,需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貸款僅用於其去世貸款人的個人目的,與家庭無關的,繼承人則無義務繼續償還。
根據《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第三十四條 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繼承法》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繼承法全文包括了繼承從什麼時候開始、遺產包括哪些財產、繼承人喪失繼承有哪些情形、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立遺囑的方式、遺產的處理等內容。
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Ⅳ 個人貸款人去世了會影響妻子嗎
個人貸款去世後會影響妻子。貸款人死亡,銀行貸款由妻子償還,因為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1、貸款人死亡後,如果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的,配偶有承擔還款的責任,如果是個人債務的,由死者的財產清償債務。
2、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3、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拓展資料:
一、貸款人已亡,其配偶和子女是否需要替其償還,取決於繼承人繼承了多少遺產。根據我國《民法典》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繼承人接受繼承,應當承受被繼承人的財產權利和財產義務。也就是說,繼承人表示接受繼承,就應當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如果繼承人放棄了遺產繼承,則對被繼承人的債務沒有清償責任。
二、依照我國法律規定,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應遵循以下原則:
1、限定繼承的原則。我國《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繼承人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清償責任。」這表明,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債務的清償只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不負清償責任。
2、保留特定繼承人遺產份額的原則。我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條:「分割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但是,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這是貫徹我國養老育幼原則的具體體現。在清償被繼承人債務時,即使遺產的實際價值不足以清償債務,也應當為需要特殊照顧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適當的遺產,以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3、清償債務優於執行遺贈的原則。我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條:「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按照這一規定,在遺贈和清償債務的順序上,清償債務優先於執行遺贈。只有在清償債務後,還有剩餘遺產時,遺贈才能得到執行。如果遺產已不足以清償債務,則遺贈就不能執行。
Ⅵ 在農行貸款10萬,3年還款主貸款人死亡,農行就給上了一年保險,農行有責任嗎
農行沒有責任。
農行上的保險是對農行自己利益的保險,而不是對貸款人的保險。
例如,
抵押房產貸款,銀行會對房子保險,但這種保險是一旦房子損毀,保險公司要給銀行賠錢,而不是給貸款人賠錢。
如果銀行不給房子保險,一旦房子損毀,銀行只能盯住貸款人還款,銀行風險提高了。
Ⅶ 借了農行的錢,借款人死亡,借的錢是擔保公司還或者是女還
如果借款人死亡,這筆貸款的擔保人承擔的責任會很大。因為最為貸款銀行來說,即便借款人死亡,還可以向擔保人追償,因為擔保人承擔的是連帶保證責任,從法律層面上說銀行可以隨時向借款人或者擔保人追償還債務。所以,作為這筆貸款的擔保人,在這種情況下,應及時和借款人的兒女聯系溝通,想方設法讓她籌集資金歸還銀行貸款。如果協商成功,也就去除了擔保人的代償還責任。假如協商不成功,擔保人就得代為償還。因為如果銀行起訴到法院,擔保人的責任是去不掉的。所以,這種情況最好協商讓借款人兒女償還,或者共同承擔一些,具體也得看協商情況。總之,盡快處理清此筆貸款,否則今後也影響到擔保人的個人信用。
Ⅷ 貸款後,人死了怎麼辦
關於借款人死亡後,債務的確定。
1、如果借款人死亡後,銀行則起訴法院,要求執行抵押物進行歸還。如抵押物不足值,或者抵押物因不可抗拒力量泯滅,則申請擔保人承擔連帶擔保責任。
2、如果是無抵押物的信用貸款(也就是你說的助學貸款)。借款人死亡後,銀行則要求對借款人的遺產進行變賣償還。如果借款人沒有遺產,或者遺產不能變賣的。則要求遺產繼承人進行償還。
3、如果借款人屬於死亡結戶了。也沒有任何遺產,那麼次筆貸款就成為呆賬。不用歸還了,但是賬會一直存在。永遠都不會消失。
Ⅸ 農行房貸貸款人去世了可以變更還款人嗎
對借款人由於離婚、死亡的原因,由其他自然人合法承接借款人房產、汽車等資產的同時承接購房貸款或汽車貸款的,可以對承接財產與債務的自然人發放貸款,同時歸還原貸款。承接資產和債務的新申請人到貸款行進行申請,填寫《個人信貸業務申請表》,同時提供以下材料:身份證件、原借款合同、婚姻狀況證明、房地產權利證書或機動車行駛證、還款能力證明。另外,由於原借款人死亡而變更借款人的,提供原借款人死亡證明,法院關於遺產分配的判決書,其中須明確判決抵押物歸新借款人所有。
溫馨提示:具體業務種類及辦理程序、辦理條件等以當地分行有關規定為准。
(作答時間:2020年9月22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Ⅹ 欠銀行貸款人死了銀行會怎麼處理
1、可以向死者的配偶追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如果不知道死者和他配偶之間存在婚姻期間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約定,就可以向死者的配偶要求付款。
2、遺產中償還死者生前所欠的債務,原則上應從死者遺產中償還。繼承人在繼承死者遺產的同時,也負有清償債務的義務。除非繼承人放棄繼承權,那麼死者生前的債務應由其他繼承人負責償還。
拓展資料:
一、貸款銀行卡注意事項
1、由於綁定銀行卡承擔著收款、還款的責任,所以一定要看清楚貸款機構指定的銀行機構,以免綁錯卡片導致提現失敗。
2、銀行卡盡量選擇常用的卡片,避免出現凍結、掛失、過期、休眠、睡眠、鎖死、銷卡等情況,這些也會導致貸款提現失敗。
3、貸款機構合作的銀行有可能會更換,出現銀行卡失效的情況,要及時登錄後台修改銀行卡信息。
二、銀行貸款逾期的後果
1、產生罰息
每個貸款機構的規定不同,只要逾期,就會產生罰息,也就是在原先利息的基礎上加收一定比例的利息,時間越長費用越高。
2、採取催收手段
逾期時間長了,貸款機構會派工作人員進行催收,金融機構一般不會採取暴力催收的方式,但是也會對個人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建議及早還款。
3、影響徵信
只要貸款機構接入徵信,逾期後就會留下不良記錄。如果情節嚴重,不僅會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還會影響到以後的很多業務,甚至被限制出境,不能乘坐飛機、高鐵等。
4、取決於貸款機構寬容期
目前大部分貸款機構都從人性化考慮,一是為了不和客戶撕破臉皮,二是想追回欠款。一般會給3-5天的寬限期,有的不良記錄會在寬限期截止後未還款才記錄。有些貸款機構會明確告訴貸款人存在還款的寬容期,有些貸款機構雖然沒有明確表明存在貸款寬容期。當貸款逾期超過寬容期才會被上徵信,所以,貸款逾期多久上徵信取決貸款機構的寬容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