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宏觀分析,貸款利率的漲跌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貸款利率的決定因素很多,從宏觀分析,主要是有三個因素,第一是經濟發展速度,第二個是M2,第三是基準利率的影響,下面分別來說:1、經濟發展速度對貸款利率的影響貸款利率說到底是資金的成本,我們個人也好,企業也好,貸款的目的只有一個:賺錢!貸款然後進行投資,這個才是貸款最重要的目的,那麼這個就存在一個投資回報的問題,如果貸款的利率比項目投資的收益率還高的話, 那麼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可能持續的。
3、受基準利率的影響我們知道基準利率是所有貸款利率的錨,這是利率之母,所以當基準利率變化的時候貸款利率也會跟著變動,當我們的經濟體處於低迷的時候,往往是需要通過降低基準利率來引導市場貸款利率的下行,所以,在經濟低迷的時候往往央行會選擇降息。相反,當經濟過熱的時候,央行會通過加息以此來引導利率的上升,來增加融資的成本,基準利率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的,比如在2007年,因為當時經濟過熱,資本市場過熱,於是中國不斷的加息,但是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機的時候,央行又選擇不斷的降息,以此來刺激經濟,促進經濟的恢復。
② 什麼情況下銀行存款利率會上調或者下降
市場利率正在下降,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的收入正在逐漸下降。在安全性方面,許多存款人不再擔心,因為任何正式的銀行存款都受到存款保險法規的保護。去年下半年,銀行存款利率開始下降。盡管在年底進行了一些更正,但並沒有持續。銀行存款利率紛紛上調!存款利率上調高達4.7%,存錢的要抓緊了!
央行早在2015年10月宣布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但央行規定存款利率浮動利率不得超過50%。根據一家機構監測的數據,最新存款利率的表現與趨勢相反。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各期縣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全面回升。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漲幅最大,比2月提高了4個基點以上。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達4.1%,存款金額僅為10000元,而15個月定期存款利率高達4.2%。這是國有銀行不敢考慮的事情,但是在某些地方,可以出現信件俱樂部和鄉村銀行。如果這樣的市場門檻低,回報率高,風險低,那麼許多人必須干預並最終達到平衡。收益率前十名的銀行均為城市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可達到4.75%。
如果要購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可以先考慮城市商業銀行,但最好不要將所有資金投資在同一家銀行或類似的理財產品中。大型存款證明是定期存款產品。它是銀行普通定期存款的「高級版」,現在人們紛紛考慮未來怎樣才能讓自己手中的錢保值,或者是升值。
大量的存款憑證是具有大量資金的存款業務。銀行需要向中央銀行報告發行大額存款憑證,並按計劃發行。並非總是可以購買大筆存款的證明。而且,大型存摺有資本起征點,必須以20萬元購買大型存摺。與普通存款業務相比,大型存款業務的利率很高。如果少於50萬元,大額存單是100%安全的。
③ 房貸銀行利率會隨著時間·經濟的變化而變化嗎
利率調整後,後續的還款利率也會隨政策改變而改變,一般新政策執行在次年的1月.
1。貸款利息是按照浮動利率計算的,銀行貸款利息調整後,貸款利息計算的利率水平也隨之調整。當然無論如何計算,對已支付的利息沒有影響。對調整後的利息會有影響。一般銀行利率調整後,所貸款項還沒有償還部分的利率也隨之調整,有三種形式:一是銀行利率調整後,所貸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執行新調整的利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房貸是這樣的);二是滿年度調整,即每還款滿一年調整執行新的利率(中國銀行房貸是這樣的);三是雙方約定,一般在銀行利率調整後的次月執行新的利率水平。
④ 銀行貸款利率一般多長時間調整一次
不一定,這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如果有通貨膨脹的危險,國家一般都會調高利率,採用緊縮型手段,例如今年3月18日調高利率0.18%,5月18日又調高了0.18%
⑤ 經濟周期變化會引起市場利率怎樣變動
通貨膨脹導致市場利率上升的原因:通貨膨脹意味著貨幣貶值,從而影響貨幣購買力。
通貨膨脹意味著貨幣貶值,從而影響貨幣購買力。在借貸活動中,貸款者貸出貨幣時,必須考慮借貸的本金是否會因為通貨膨脹而貶值,所以,在確定利率水平時必須將通貨膨脹率考慮在內。在放鬆外匯管制,資金自由流動的條件下,若國內利率高於國際市場利率,就會引起貨幣資金流人國內;反之,則會引起貨幣資金外流。政府在制定和調整本國利率時,必須考慮國際市場利率的影響。
(5)經濟上行貸款利率如何變化擴展閱讀:
影響利率水平決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貨幣供求、通貨膨脹、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國家經濟政策和國際因素等。
貨幣供求:借貸資金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同普通商品一樣受價值規律的支配,其價格同樣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在貨幣供給一定時,貨幣需求增加導致利率上升,貨幣需求減少導致利率下降。而在貨幣需求一定時,貨幣
⑥ 房貸利率有變化 浮動固定哪個好
LPR中文全稱是貸款基礎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又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這次的轉換是針對存量貸款的一次轉換,目前LPR的利率低於2019年12月20日的LPR,所以對於借款人而言,轉換成LPR加點的浮動利率形式定價,預計到下次重定價日,貸款人的貸款利率會下降。當然LPR未來的走向需客戶結合市場自行判斷,這里有兩個選擇:
1、轉換為LPR加點形式的浮動利率:以後貸款利率就是LPR+浮動利率(可能是上浮也可能是下浮),可以享受LPR下行帶來的實惠; 弊端結果出現利率上行,意味著可能比過去要承擔更大的利息負擔;
2、轉換為固定利率:維持現有的基礎利率+上浮利率(等於原合同當前的執行利率水平),以後不管你的利率是高還是低,都不會轉換,直到貸款還清為止; 弊端沒有辦法享受LPR下行帶來的實惠。
溫馨提示:2019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9]第30號:自2020年3月1日起至2020年8月31日,金融機構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可為負值),加點數值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也可轉換為固定利率。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轉換之後不能再次轉換。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可不轉換。
應答時間:2021-10-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⑦ 哪些因素影響利率如何影響利率的變動
影響利率變化的因素很多,包括:①平均利潤率。它一定是高於利率的,只有當平均利潤率大於利率的時候才會借貸。②借貸資金的供求關系。 這是影響利率的非常廣泛的因素。當社會上資金多的時候,企業需求少,貸款就少,存款多,利潤低,利率就低;反過來,銀行沒有錢,但是企業大量貸款,這時候利率就高了。③國家經濟政策影響。 國家要採取兩個政策,一個是放鬆銀根,一個是緊縮銀根。 當經濟繁榮時期為了防止過熱而緊縮銀根,提高利率;當經濟蕭條的時候放鬆銀根,下調利率。④國際利率水平。利率就是貨幣的價格,國際資金的流動受到利率的影響,資金會流向利率相對較高的國家。如果美國是10%,中國是2%,錢會流向美國,這時候中國要吸引外資會提高利率水平,我們要提高到12%,錢就會流向中國。
⑧ 1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貸款利率水平的變動主要取決於( )。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貸款利率水平的變動主要取決於市場資金供求狀況。
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借貸資金額(本金)的比率。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額(稱為本金總額)中每個期間到期的利息金額與票面價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額的總利息取決於本金總額、利率、復利頻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時間長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錢所支付的代價,亦是放款人延遲其消費,借給借款人所獲得的回報。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計算。利率就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 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至今,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月利率指以月為計息周期計算的利息。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幾表示。
銀行公布出來的月利息,基本上都是以一年化以後來表示的,舉例來說,三個月的年化存款利率為2.6% (銀行掛牌),其實真正算到三個月的當期實際收益率也只有0.65%,年利率一般用%(百分之),月利率一般用‰(千分之)表示;日利率按本金的萬分之幾表示,通常稱日息為幾厘幾毫。如日息1厘,即本金1元,每日利息是0.001元。(1厘=0.001元,一毫=0.0001元)計算公式:日利率_年利率÷360=月利率÷30年利率與月利率的關系:月利率=年利率/12,年利率=月利率*12。比方說年利率是7.05%,換算成月利率就是7.05%/12=5.875‰(一般銀行在房貸合同上的利率都用月利率來表示)。
⑨ 銀行貸款利率的高低,受哪些因素影響呢
貨幣政策: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就是增加貨幣供應量,貸款利率就會降低;反之,貨幣政策偏緊時,貸款利率就會上升。具體來說,根據市場的變化,央行發布的貸款基準利率就是商業銀行的貸款指導利率,它在央行規定的貸款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在央行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浮動。貸款利率說到底就是資金成本,我們也好,企業也好,貸款的目的只有一個:掙錢! 貸款再投資,這是貸款最重要的目的,那麼就存在一個投資回報率的問題,如果貸款的利率高於項目投資的回報率,那麼這種情況就不可持續。
西方在20世紀30年代全球經濟危機後,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加強了,政府通過執行一定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利率,來實現對貨幣供求數量的控制,從而達到調整和控制經濟的目的,西方傳統的貨幣政策手段主要有三種。法定存款准備金、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操作。在這三種手段中,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是在貼現政策中直接確定和調整的,也就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通過調整再貼現率,中央銀行影響了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