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機貸款類 APP 算高利貸嗎
APP的所有借款軟體幾乎都是高利息的,特別是七天貸那種,更是收費離譜
2. 貸款年利率36%和年化利率23.4%那個高
貸款年利率36%和年化利率23.4%那高那當然是年利率36%高了,不管是年利率和年化利率,它的百分比都是一樣的,所以36%就是一萬塊錢,你就要還3600塊錢,所以這個也是挺高的
3. 貸款年利率36%是什麼意思!怎麼算的
貨款年利率36%,簡單地將,打個比方,借款一萬元,按36%利益率計算,一年時間到期後,除了本金一萬元,還應該支付3600元的利息,這么高的利率是不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屬於高利貨!
計息期為整年(月)的,計息公式為:
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
利率+本金×零頭天數×日利率同時,銀行可選擇將計息期全部化為實際天數計算利息,即每年為365天(閏年366天),每月為當月公歷實際天數,計息公式為:
利息=本金×實際天數×日利率
計算公式實質相同,但由於利率換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實際按日利率計算時,一年將作365天計算,得出的結果會稍有偏差。具體採用那一個公式計算,央行賦予了金融機構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當事人和金融機構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約定。
(3)手機貸款app年利率36擴展閱讀:
銀行可採用積數計息法和逐筆計息法計算利息。
積數計息法按實際天數每日累計賬戶余額,以累計積數乘以日利率計算利息。計息公式為:
利息=累計計息積數×日利率,其中累計計息積數=每日余額合計數。
逐筆計息法按預先確定的計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貸款期限逐筆計算利息,具體有三:
計息期為整年(月)的,計息公式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
計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頭天數的,計息公式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本金×零頭天數×日利率
4. 借款年化利率是36%
借款年化利率是36%,這個借款利率超過法律保護利率(36%一24%=12%),法律保護利率為24%,所以,必須履行法律保護24%以下的年利率.。
5. 分期樂年利率36合法嗎,可以不用還嗎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貸款年利率達到36%,絕對不受法律保護。是合法的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八條:
雙方約定的利率不超過年利率24%的,貸款人要求借款人按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借款人要求貸款人返還已支付利息超過年利率36%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根據最高法院的法律解釋文件,如果分期貸款的年化利率低於24%,借款人必須向貸款機構支付,這是受法律保護的。 利率的24%~36%為免息利率,雙方可自行協商,如借款人已將該部分利息支付給出借人,法院不支持要求返還;但如借款人未將該部分利息支付給出借人,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支付該部分利息,法院也不支持。
三,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對於這些分期付款貸款,哪些是要償還的,哪些是不需要償還的。
四,校長必須歸還,毫無疑問。年化利率24%以內也是要償還的。
五,是超過36%的年化利率無法償還。
24%~36%,如果你申請貸款,平台已經扣除,那你要平台退還這部分利息是不現實的。 但如果平台沒有一次性扣除而是每月還本付息,也就是說每月歸還一部分本金加利息,那麼超過24%的利息就無法償還。
六,在確定利息時,必須充分考慮各種費用,因為目前許多分期貸款都會有各種費用,一般包括利率、手續費、服務費等。 許多人在判斷是否合法時,可能只計算可見利率,但根據法律,所有費用都可以歸因於利息。
七,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條的規定,貸款人與借款人就逾期利率和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達成一致。因此,如果所有費用加起來年化率超過24%,你可以拒絕償還,但如果24%~36%的利息已經支付給貸款公司,很難收回。
八,人民法院對於民間借貸年利率的規定是不得超過同期銀行利率的4倍,也就是不得超過36%,而網貸是屬於民間借貸的一種,所以網貸的年利率也是不得超過36%的,超過36%的部分就屬於違法的利息,如果你已經還了的借款,其中有一部分錢是超過一年36%的標准,超過的部分是有權利找對方要回來的。而網貸的年利率在24%-36%之間的這部分,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自然債務區,這部分利息屬於債主和借款人自己協商的利息,法律的規定是這部分利息如果你已經還了,就追不回來了,沒還可以不用還。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網貸糾紛起訴到法院之後,法院最多隻會支持按照24%的年息來還款,但對於已經還了超過24%低於36%的部分,法院也是不會主張退還給借款人的。綜上所述,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了:網貸的年利率只要低於36%就算是合法的了
6. 請問一下,現在國家法定網貸的年利率是多少
年息24%以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給出規定:
1、年息24%以下的部分,是法律支持的投資人的合法權利,即司法保護區;
2、年息超過36%的部分,即使借款人已經付息,也可以依法要求返還,這一區域為無效區。
根據《規定》,24%~36%之間的爭議由出借人和借款人自行協商,並尊重既定發生的事實,這一區域為自然債務區。對於這種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解釋說,這類債務如果當事人依據合同,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保護這個區間的利息,人民法院是不予法律保護的。
(6)手機貸款app年利率36擴展閱讀:
背景:
最高法表示,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推進,以基準貸款利率的4倍作為上限的司法政策改革勢在必行。杜萬華進一步解釋說,央行2013年就頒布了不再公布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一旦不公布,大量的案子將無法審理,因此不得不進行修改。
合同如果約定了這個利率,借款人按照合同的約定償還了利息,這個償還有效的。而且如果借款人償還以後又反悔,想要把超出24%的這部分利息要回去,法院同樣會駁回這一訴訟請求。
7. 國家網貸規定利率最高年化36%
年化利率36%,月利率就是36%/12=3%
一個月需要還利息30塊,算上本金一個月還113.3,
一年利息話就是1000*36%=就是360塊,本金加利息1000+360=1360,不知道樓主看明白了嗎?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追問。
8. 網貸年利率36%怎麼算的,6千半年的利息是多少
利息可以根據公式計算出來,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1、原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借貸款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份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新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8月20日發布《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最核心的條款是將原先的24%法律保護條款修改為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CFETS發布的LPR的4 倍為標准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以最新LPR利率3.85%的4 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僅為15.4%。
在申請貸款的時候就要多留意平台提供的具體利率是多少,一定要注意避開高利貸、套路貸,若是不慎被騙,那可以收集好相關證據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些小貸產品提供的利率的確在規定范圍內,但卻會額外收取手續費、服務費、會員費、保證金,還有砍頭息等,綜合費用加起來也是很高的,若遇上這類貸款也要警惕。
全面了解清楚後通過自身判斷自主選擇正規銀行或正規貸款平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借貸。
溫馨提示:新規定公告明確表述,民間借貸是除以貸款業務為業的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民事主體,因此所有持牌的金融機構,比如銀行,是不適用的。其他以貸款為主業但屬於非金融機構的,或者其他類型的民間借貸適用。如果您有資金需求,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貸款,了解平安銀行各類貸款詳情及嘗試申請。
應答時間:2022-02-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9. 網貸利息百分之36合法嗎
不合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
六、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七、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會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八、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借貸雙方對約定的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本意見第6條規定計息。
九、公民之間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借貸經催告不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後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十、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借貸關系無效由債權人的行為引起的,只返還本金;借貸關系無效由債務人的行為引起的,除返還本金外,還應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給付利息。
案例:
2018年5月,張女士和男友李先生在北京朝陽區某小區租了一間次卧,在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聲稱,這套房屋只能押一付一,並向李先生推薦了一個APP,便於交租,實際上瞞騙他辦理了分期貸款業務。
由於押一付一的房租交付方式給租客帶來的經濟負擔相對較小,近年來尤其受到歡迎。
一些黑心中介為了能夠及時套現剩餘房租,先以「押一付一」的條件吸引租客,隨後在簽訂合同時隱瞞或找借口敷衍關於貸款的業務。租客若未能及時向平台還款,將會影響個人信用和徵信。
中介在租客不知情的情況下簽約捆綁「網貸」,已涉嫌構成詐騙犯罪。租客在簽約時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謹慎選擇房租分期平台。
看清合同約定的利息以及違約條款,與中介和相關平台交涉時,注意保存聊天記錄或錄音,為必要的維權訴訟保留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