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銀行貸款 > 實際利率為負對貸款人有利

實際利率為負對貸款人有利

發布時間:2021-10-28 03:17:22

㈠ 實際和名義利率哪個對貸款需求的影響較大,為什麼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實際利率對貸款的影響較大。因為通常情況下,名義利率不可能過度頻繁地變動,尤其是當一國需要通過名義利率來調動市場資源時更是如此。
相反地,實際利率是考慮了通貨膨脹率的因素而計算出來的,由於通貨膨脹率可能會因為市場供求關系或外匯投資額等情況發生變化,在名義利率不便於隨意變動時,恰恰是實際利率對貸款產生了更為強烈的影響。
既然名義利率的水平不變,實際利率的變化可能導致貸款項目的機會成本和收益發生變化,因此應當更能影響貸款需求吧。

㈡ 金融學《負利率時代》,造成實際利率為負的因素有哪些

你好,造成實際利率為負的因素:
通貨膨脹、cpi高位運行、經濟過熱(市場中現金過多)。。。。。。主要是市場影響
你可能感興趣的相關資訊:
影響實際利率變動的因素.
第一,利潤的平均水平.既然利息是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利潤本身就成為利息的最高界限.因此,利率總在平均利潤率與零之間上下擺動.並且,利率主要是由平均利潤率所調節的.從我國現實出發,這種調節作用可概括為,利率的總水平要適應大多數企業的負擔能力.也就是說,利率的總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數企業承受不了;同時,利率總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發揮利率的杠桿作用. 第二,資金的供求狀況.無論是馬克思的利息理論還是西方的經濟學說都不否認資金的供求狀況決定利率的總水平,在我國,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決定於資金的供求.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金融市場上的商品的"價格"--利率,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受供求規律的制約,當資金供不應求時,供求雙方的競爭的結果將促使利率上升;相反,當供大於求時,競爭的結果必然導致利率下降. 第三,借貸風險.資金從投放到收回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在借貸資金運動過程中,由於各種不測因素的出現,可能導致各種風險,如資金不能按期完全收回的違約風險,因物價上漲而使資金貶值的風險,或更有利的投資機會出現後,已貸放出去的資金收不回來時,貸款人承受機會成本損失的風險. 一般而言,風險越大,則利率要求越高.另外,經濟的周期變動造成的風險變化也會影響利率水平,如在危機階段,投資風險突然變大使利率大幅度上升.而在復甦階段,投資風險開始減少,利率開始降低. 第四,國際經濟形勢.就開放經濟而言,國際經濟形勢對利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際利率與匯率會影響資金流出入,從而引起國內利率的變動.如果國際利率水平較高,則資金流出,國內資金供給小於需求,迫使國內利率上升;反之,如果國際利率水平較低,則資金流入,國內資金供給大於需求,從而誘使國內利率隨之下降.可見,國內利率有總是朝國際利率靠攏的趨勢.從匯率的角度來看,匯率的變動也會影響利率的變化.例如,當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時(如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從$1=¥8.5變化到$1=¥8.7),國內居民對外匯的需求就會下降,從而使本幣相對充裕,國內利率便趨於穩定,並在穩定中下降;反之,當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升值時(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從$1=¥8.7變化到$1=¥8.3),國內居民對外匯的需求就會增加,本幣供應處於緊張狀態,從而迫使國內市場的利率上揚. 第五,國家經濟政策.由於利率變動對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各國都通過法律、法規、政策的形式,對利率實施不同程度的管理.國家往往根據其經濟政策來干預利率水平,同時又通過調節利率來影響經濟.總之,決定利率及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很多很復雜,其中,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國經濟活動的狀況.因此,要分析一國利率現狀及變動,必須結合該國國情,充分考慮到該國的具體情況,區分不同的特點分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希望能幫到你。

㈢ 為什麼實際利率越低,貸款人越不願意發放貸款

比如放貸的人持有10000元,豬肉現價10元一斤,可以買到1000斤。
如果按照你說的條件放貸,一年後收回本息共計10800元,這時的豬肉價格為11元。本息可買豬肉約982斤。
放貸的結果是購買力下降了,所以利率太低他不願意放貸

㈣ 實際利率為零為負為正,對存款人和借款人利益有什麼不同的影響

負 對存款人當然不利啦 他把 錢放到銀行以後沒有第二種選擇 只能被動接受利率,那麼也相當於接受資產縮水

對借款人來說 就要看大環境 當期利率低的環境下 借款應該是相對有利 低利率對經濟應該是刺激作用 借款人投資應該能取得更高的收益 但也取決於經濟的蕭條程度 要看情況的

㈤ 實際利率為負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相當於通貨膨脹了,錢就越來越不值錢以今年豬肉為例,你工資一直只有那麼多但物價漲了一倍,負利率情況下百姓生活質量越來越差。

㈥ 負利率到底有什麼缺點對社會有什麼影響原因是什麼

以下內容回復樓主提問中的1.2.4。僅供參考。

實際利率是貸方的收益,借方的成本。負利率表明實際利率為負。如果借貸雙方能預知實際利率為負,那顯然借方與貸方是不會成交的。不過現實情況因為通脹的不可預知性,所以負利率也會發生,當發生時,對於已經成交的借貸,會造成貸方補貼借方,造成社會財富再分配(4)。同時,新借方和新貸方的成交借貸將會明顯下降(借方不願意干賠本的事),此時貸方將會增加當期消費,減少貸款(增加當期消費就是你講的囤貨,減少貸款其實就是減少儲蓄)(3);可能有人會覺得貸款(儲蓄)轉消費後經濟總需求不會變,所以對經濟總量層面沒影響,但是不是這樣,因為信貸會創造更多的信貸,進而創造更多的總需求(乘數效應),所以信貸收縮作用大於信貸轉消費的作用,造成經濟總需求的下降(1)。這和書上第一點內容不同。負利率的確會增加借方的借錢需求,但是信貸成交額事實上是萎縮的,何來總需求膨脹的說法呢?

㈦ 負利率時代對貸款有什麼影響

所謂的負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經濟情況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於同期CPI的上漲幅度。這時居民的銀行存款隨著時間的推移,購買力逐漸降低,看起來就好像在「縮水」一樣,故被形象的稱為負利率。

從理論上講,負利率時代將引領中國進入理財多元化,銀行里的11萬億元存款將解放到資本市場或者其他領域。但事實是,負利率及其連鎖反應,並沒有動搖工薪階層的儲蓄習慣。據分析,群眾存錢主要為孩子教育,防病防災等。股市、基金、債券三大投資方式2003年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也證明了這一點。有人認為「負利率時代」如果持續下去並且金融市場的誠信規則能夠更好地被執行,個人投資意識將慢慢蘇醒。但另一種觀點認為,如果今後負利率絕對值過大的話,央行將提高存款利率,那時中國的「負利率時代」就將結束。

2010年8月份CPI同比上漲3.5%,創22個月來新高。與此同時,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25%。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實際貶值達1.25%。這意味著長期下來,居民一萬元存款,一年後實際縮水超過125元。
簡單的解釋。就是。比如你在2010可以用100元買的東西。這個時候。銀行存款利率為2.25%。而你在2011年。要買哪個物品。要103.25元。這個時候。負利率就是1%。

閱讀全文

與實際利率為負對貸款人有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所有的貸款公司都是騙局 瀏覽:689
親人網上貸款還不起怎麼辦 瀏覽:94
公司貸款股東必須提供個人擔保嗎 瀏覽:477
替別人貸款她自己擔保 瀏覽:349
別人用我的做貸款流水幾百萬 瀏覽:953
方圓小額貸款公司 瀏覽:137
貸款94萬28年每月還多少 瀏覽:577
銀行抵押貸款第三方擔保有責任嗎 瀏覽:258
可以用房產抵押貸款還網貸嗎 瀏覽:63
貸款裝手機定位系統 瀏覽:971
淘寶拍賣網上怎麼貸款 瀏覽:92
抵押貸款還清再貸手續 瀏覽:480
房子貸款網上可以查徵信嗎 瀏覽:763
外地人從上海離職取公積金貸款嗎 瀏覽:55
成都很火的貸款公司 瀏覽:351
車子貸款信息錄入工作 瀏覽:627
2020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瀏覽:617
車子過戶後貸款還沒放 瀏覽:398
退休後能用房產抵押貸款嗎 瀏覽:276
手機上怎麼看到貸款利息 瀏覽: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