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銀行貸款 > 農村信用社唐王貸款

農村信用社唐王貸款

發布時間:2021-07-20 03:29:46

『壹』 天俯之城的城市名稱是什麼

四川的省會 成都
歷史

成都歷史悠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五代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秀」,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

經濟

成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加之自古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之便,因而物產豐饒,是四川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重要生產基地。成都的手工業歷史悠久,許多產品享譽全國,蜀錦、蜀綉、漆器、瓷胎竹編等是傑出的代表。

文化

成都是古蜀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現今出土的大量古蜀國文物說明,早在商周時期,古蜀國人民就創造了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成為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氣候

成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徵的形象描述。成都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35攝氏度),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在5攝氏度以上,但由於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兩個月,冬春兩季乾旱少雨,極少冰雪。

成都是我國大西南的古城,遠在三千年前在成都平原已有部落聚居,號稱蜀國。公元前316年,秦派張儀、司馬錯入川,並了巴蜀,改蜀國為蜀郡。秦當時治水專家蜀郡守李冰帶領群眾築都江堰,鑿山導河,開渠引水,於是成都平原便有「天府」之稱。王莽末年,成都首次成為封建帝王之都。三國時,蜀漢在此建都,十六國的成漢、五代的前蜀和後蜀均在此建都,秦漢時期,置有錦官和車官,故成都有「錦官城」、「車官城」之名,簡稱「錦城」。五代後蜀孟之祥為加強防禦,繞城築低矮的土牆,稱「羊馬城」,至孟昶時,在城牆上遍種芙蓉樹,故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稱,簡稱「蓉城」或「蓉」。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是聞名海內外的三國文化聖地。它位於成都市區,是全國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紀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廟宇,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武侯祠始建於公元223年,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組成,祠內古柏森森,環境幽雅,殿宇宏偉。系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唐代詩人杜甫成都故宅舊址,位於成都市區,是富有詩情畫意和竹林風光的名園。詩人杜甫於公元759年移居成都,歷時3年9個月,在此作詩240餘首,其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築有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少陵草堂等。建築結構布局緊湊,相互呼應,別具一格。草堂博物館內珍藏各種歷史資料3萬余冊,文物2000餘件,是研究「詩聖」杜甫的珍貴資料。杜甫草堂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都永陵博物館:

是五代時期前蜀皇帝王建(公元847——918年)的陵墓。位於成都市區,1942年發掘,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謚寶、哀冊、玉帶、玉杯、銀缽、鐵豬及鐵牛等。是研究五代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資料。這里綠樹成蔭、花卉飄香,環境幽靜,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沙遺址:

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首項重大考古發現的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西郊青羊大道,被評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遺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燦爛輝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餘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藝精美的金玉印飾品和翡翠飾品以及大量的陪葬陶器、象牙、龜殼和鹿角。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塑形態獨特,舉世無雙。該遺址文化與近臨的廣漢三星堆遺址文化一脈相承,前後銜接,是中國考古史上繼三星堆之後又一重大成就。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船棺遺址:

位於成都市中心商業街的古船棺遺址,發掘於2000年7月,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每具船棺均以特大圓木造成船形,其墓葬規模堪稱全國之最。同時出土的文物有製作精美的陪葬陶器。該遺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殊院:

為清代川西「四大叢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園塔」,宋時名「信相寺」,明時毀於戰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後改稱「文殊院」。寺內藏有自唐宋以來古今名人書畫500餘件,珍藏各類經書12萬余冊,還有自漢代以來的碑刻、雕、刺綉等實物珍品。

青羊宮:

全國著名道教宮觀之一。位於成都市區,始建於唐,現存殿宇建於清代。主要建築有靈祖殿、混元殿、八卦亭、無極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荊台等。宮內文物豐富,環境幽美獨特,是研究我國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場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蜀中名女:

卓文君

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當壚沽酒的故事在蜀地家喻戶曉。卓文君是大美女,她出生於富豪之家,是鋼鐵大王卓王孫的掌上明珠,她是移民的後裔,祖居趙國,是當時的大都市邯鄲的城民,在秦滅掉趙國之際才輾轉遷移蜀地的邊僻小邑臨邛,也就是今天成都所轄的邛崍:同時卓文君又是一位才女,一生留下許多名篇,其《白頭吟》、《訣別書》為千古絕唱。

卓文君這樣一位出生名門的知識分子美女,被司馬相如的一曲「鳳求凰」所感動,毅然夜奔前往,一方面說明司馬相如高超的演奏水平和卓越的音樂創作天賦,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卓文君的鑒賞力和果敢的性格。鑒賞力使她具有追求美的強烈願望,果敢又使她不拖泥帶水,敢於採取行動。別地的美女大多除了美就沒有別的什麼東西可以傳世,而蜀中美女不僅相貌美,而且詩文也美,追求美的行為十分大膽和執著。當代的成都美女也繼承了這一傳統。

貂蟬是否也如卓文君或花蕊夫人一樣有大量的美文傳世,筆者未曾考證過 即便有也絕對比蜀中美女的詩文遜色,蜀中美女能詩能唱是一大特點,正如前面論及的是文化美女,沒有文化,但都流傳不下來可見美的傳播早要有載體的。

2000年7月29日,成都鬧市中心商業街省辦公廳工地,發現了一處大型的戰國船倌墓葬,這是古蜀開明王朝王族的家族墓地.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帶有神秘色彩的葬具船倌,以及隨葬的青鐧器和陶器、漆器、竹木器都是巴人物品,沒有任何一點蜀文化的遺存.

一個淹沒於歲月雲霧中的歷史事件浮現出來....

古蜀國自出現至公元前316年被秦滅時止,共經歷了蠶從、柏灌、魚鳧、 望帝、開明等五世帝王的統治.《蜀王本記》敘述:「蜀之先稱王者有蠶從、柏灌、魚鳧、開明,是時人萌椎髻左衽....」;《華陽國志.蜀記》:「周失綱紀,蜀先稱主.有蜀候蠶叢,其目縱,始稱王....」

蠶叢至望帝杜宇均為氏羌蜀國人,而最後一世蜀王開明帝卻是來自另一個邦國氏族--巴人.

《蜀王本記》敘述:「....荊人鱉靈隨江水上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以靈為相治水....自以為德薄不如鱉靈,乃委國受之而去,如堯之禪讓,鱉靈即位,號曰開明帝」;《華陽國志.蜀志》:「望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

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第七章中說:「此段記載明確表明,開明族是從巴國遷徙來的一個民族,熟悉水性,善於治水.《水經注》:昔蜀王鱉靈帝居靈山.後治青衣江會,衿帶二水矣,即蜀王開明鑿治也....最初到達川西時,定居樂雅一帶.以後進入成都平原,在消除水害開鑿玉壘和開發成都平原生產斗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開明族勢力的壯大,不斷與蜀王杜宇族發生矛盾,經過長達數年的劇烈斗爭,終於在公元前676年滅亡杜宇帝,統治了蜀國.」

開明帝傳位12代,至公元前316年為秦所滅,統治蜀國達360多年.

開明帝治蜀期間,是蜀國國力最強大的時期.

開明族為蜀國作出了三大貢獻:遷都成都、玉壘治水、始建廟宇.

杜宇滅亡後曾多次掙扎反抗,欲奪回王位,但最後以失敗告終.有死後化為杜鵑的傳說.《四川通志》卷二:「望帝自逃以後,欲復位不得,死化為鵑,每春月間,晝夜悲鳴.蜀人聞之曰:我望帝魂也....」

杜宇族失敗,遷徙到了西昌和楚雄一帶.《史記.正義》:「蜀先稱王者蠶叢,國破,子孫居姚、昌、楚、鬻等處....」.姚、昌、楚、鬻,就是現在西昌和雲南楚雄一帶.

薛登從考古方面也對巴滅蜀進行了研究.

他在《杜宇禪位與巴人滅蜀》中說:「蜀文化在春秋中期,即開明帝治蜀後出現斷裂....」

「蜀族是西北高寒山區氏羌人的一個支系,沿岷江向東南遷徙,逐漸擴展到川西地區;而巴人則是起源於清江流域的一個族系,沿長江向西遷徙,西周以後控制峽江及川東,才與蜀鄰接.」

「由於巴與蜀兩個民族在發祥地和遷徒生息地區域自然環境存在巨大差異,所以兩民族的文化差異也很巨大.

巴人善用舟楫,精於漁獵,熟悉制鹽,人死後為船棺葬;而蜀人遠離舟楫,人死後為石棺葬.」

「從新繁觀音墓葬和彭州竹瓦街墓葬中出土的銅簇、銅戈和銅削,是合鑄而成,有蜥賜圖案的闊葉矛,與巴器風格完全不同.

然而春秋中期至戰國末.開明帝王蜀治蜀的400多年時間里,蜀文化中斷了.

從廣漢中興,新津九倒拐,昭化寶輪寺和成都商業街的出土文物和文化遺存中,出現了巴人的劍葉劍,淳於,短鮫矛,無胡戈和虎紋鋮,以及巴人的船倌葬;蜀人特有的闊葉矛,合鑄戟和石倌葬再沒發現.再也未發現戰國中後期有蜀文化遺存.

蜀文化消失了.巴文化取代了蜀文化.

二.李特建立的成漢政權.

303-347年晉代時期,巴人李特在成都建立成漢政權,《華陽國志》、《太平御覽》和《四川通志》均有記載.

《華陽國志.本記》敘曰:李特字玄休,略陽臨謂人也.祖世本巴西宕渠....北上復號曰「巴人」.

《華陽國志.列傳》:....尊曾祖虎曰巴郡公,祖父慕隴西王.

1.巴治蜀的重大意義在於開明帝為蜀國作出的重大貢獻.

開明九世帝將蜀國都城由郫縣遷建至成都,使成都由茅野之地變為都城,並一直繁榮於現在.

開鑿玉壘關,開創了治理都江堰的先河.

始立宗廟,建立禮樂祭祀制度,結束蜀國混沌時代.

成都,四川省省會,又稱蓉城。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漢代,成都的織錦業發達,成為朝廷重要貢賦來源,朝廷遂設置錦官管理,並在城西南築「錦官城」,後世因此把錦官城作為成都的別稱,簡稱「錦城」。漢代的成都,經濟已相當繁榮,晉人左思在所著《蜀都賦》中稱「既麗且崇,實號成都」,是西漢時期的著名五都會之一。五代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遍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秀」,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

地理狀況

成都是四川省省轄市,四川省省會。位於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中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北緯30°05′~31°26′之間。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內江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地區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地區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4萬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92.2平方公里。現轄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縣、雙流縣、郫縣、溫江縣、大邑縣、金堂縣、蒲江縣、新津縣等7區8縣,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總人口980.74萬人,其中城市人口301萬人。境內海拔387~5364米,市域東部為龍泉山脈,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平原面積佔36.4%,丘陵面積佔30.4%,山區面積佔33.2%。平原地區西北高、東南低,平均坡降0.3%。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日照時數10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

歷史沿革

西周、春秋時期為古蜀國領地。公元前4世紀,古蜀國開明五世(一說九世)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太王遷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成都之名即源於此。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滅蜀,以蜀王舊都一帶置成都縣。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秦人仿咸陽建制興築成都城。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7),秦人始以蜀國地置蜀郡,成都為郡、縣治所。漢承秦制。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益州刺史部(簡稱益州)。西漢末年,王莽新朝改蜀郡為導江郡,公孫述在成都稱帝。東漢末年為州、郡、縣治所。三國為蜀漢國都,兼郡、縣治所,兩晉為"成漢"都城,南北朝為州、郡治所。隋煬帝大業三年(607)改益州為蜀郡,為郡、縣治。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在成都縣之東偏置蜀縣(肅宗乾元元年,即758年,改名華陽縣),始為成都、華陽兩縣治所。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升成都城為"南京"(四年後廢),改蜀郡為成都尹。五代十國時期為前蜀、後蜀都城。兩宋時期,成都府、益州之名雖迭經更易,但治所均設在成都,屬西川路。元朝時為四川行中書省成都府路(後改為西川道)、成都府及成都、華陽二縣治所。明末張獻忠在成都建大西農民政權,改名西京。清朝時設四川省,下設道,為省、道、府、縣治所。1912年,廢府,為省、道、縣治所。1921年,設成都市政公所,初轄城內,後擴展至城之四周,成都、華陽二縣治所仍留城內。1927年廢道,為省、市、縣治所。1928年改市政公所為成都市,直隸四川省,為省轄市。1949年12月後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始為四川省省會。

城市特點

成都自古為西南重鎮,三國時為蜀漢國都,五代十國時為前蜀、後蜀都城,文化遺存豐富,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有2300多年建城史。秦漢以來,成都就以農業、手工業興盛和文化發達著稱,歷代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長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漢代成都與洛陽等並列為五大都會之一。唐代商貿繁榮,與揚州齊名,稱為"揚一益(成都)二"。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就是成都。杜甫的著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生動地描繪了成都當時作為長江上游重鎮和西南經濟文化中心商賈如雲、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成都生物資源豐富,珍稀植物有銀杏、珙桐等。珍稀動物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等。中葯材有860多種,川芎、川鬱金、烏梅、黃連等蜚聲中外。成都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中外馳名。全市現有人文景觀172處,其中尤以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都江堰、二王廟、青城山最具特色。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處。有世界唯一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地處由劍門蜀道、九寨溝、峨嵋山、長江三峽等地組成的四川旅遊環和全國旅遊環的聯絡點上,還是內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旅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飲食文化

四川盆地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食在四川"的美食文化名貫古今,而成都更把川菜的精華發揚光大。

川菜作為全國四大著名菜系之一,已歷經千年,迄今已有3000多個品種,數百種名菜。川菜以辣聞名天下,卻不僅僅止於辣味。川菜屬中國四大菜系(川、粵、京、蘇)之一,其強勁的勢力早已滲透到全國各地每個角落。川菜的招牌菜有:麻辣豆腐、八味冷碟、樟茶鴨子、鍋巴肉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鍋肉、螞蟻上樹、玉筍鴨舌、水煮牛肉、東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魚等。"錦城"成都的小吃集中了全川小吃的精華,品類繁多,風味獨特,種類不下200種:龍抄手、賴湯圓、夫妻肺片、鍾水餃、擔擔面、韓包子、龍眼包子、陳麻婆豆腐、樟茶鴨等等。近年來,源於重慶的四川火鍋更是在成都大放異彩,使成都的美食文化錦上添花。

成都火鍋以其包羅萬象、熱情似火、平易近人的特點迅速的、地毯式轟炸般地征服了全中國人民的脾胃。成都火鍋花色品種繁多,鍋底就有數十種,原料更是數不勝數,可以說,凡是可以吃的東西皆能下火鍋涮、煮、燙。

成都的飲食街集中在:羊式街西延線、科華北路、領事館路、望平街等。

城市現狀

成都是內陸開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1992年被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委員會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第十一位,投資硬環境進入全國40強,在省會城市中第一個榮獲國家衛生城市殊榮。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870億元,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7.4億元,集市貿易成交額283.6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4.5億美元,順差1.9億美元。財政收入65億元。產業結構漸趨合理,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3.5%、44.4%和42.1%。成都是國務院確定的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科技實力雄厚,已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綜合實力第一強市。全市科技人員44萬多人,每千名職工中有科技人員253名,在全國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有5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3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2500多個科研技術開發機構,20多所高等院校。在電子、生物、新技術、新材料、光學、光纖通訊、核技術應用、激光等高新技術領域中,具有較強的綜合優勢和技術能力。全市現有生產資料市場和消費品市場745個,商業網點21.6萬個,已形成以城市為中心、市區相結合的市場網路,具有很強的輻射力和吸引力,其中荷花池市場、成都生產資料市場年交易額分別達40億元、79億元,聞名全國。全市有國內金融機構2422個,信託投資機構12家,城市信用社52家,農村信用合作社817個。金融機構的存款余額746.3億元,貸款余額599.1億元,基本形成了以成都為中心、川內為依託,輻射西南和全國部分省市的融資網路。國外的新加坡華聯銀行、泰國盤谷銀行、英國標准渣打銀行、日本東京銀行和加拿大宏利保險公司已在蓉設立代表處。成都是成渝、成昆、寶成三大鐵路干線的交匯點,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現有公路總里程5300公里,擁有機動車34.2萬輛,形成了以成都為中心,輻射西南的公路營運網路。航空業方面,成都擁有全國航空運輸能力第四位的西南航空公司,經營國際、國內航線140餘條,航線總長16萬公里,運輸能力達9億噸公里,通航國際國內50多個大中城市,1996年完成航空運輸88.6億人公里。成都是西南地區重要的郵政、通信樞紐,是全國7大郵政通信一級處理中心之一。全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3萬門,國際直撥電話通達世界180個國家和地區。

行政區劃

成都市 面積12346平方千米,人口1044萬人(2003年)。

青羊區 面積 68平方千米,人口47萬。郵政編碼610031。區人民政府駐江漢路222號。

錦江區 面積 62平方千米,人口39萬。郵政編碼610011。區人民政府駐書院南街。

金牛區 面積 108平方千米,人口64萬。郵政編碼610036。區人民政府駐沙灣路。

武侯區 面積 78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610041。區人民政府駐武侯祠大街。

成華區 面積 111平方千米,人口58萬。郵政編碼610066。區人民政府駐一環路東三段。

龍泉驛區 面積 555平方千米,人口51萬。郵政編碼610100。區人民政府駐龍泉街道。

青白江區 面積 392平方千米,人口40萬。郵政編碼610300。區人民政府駐大彎街道。

新都區 面積 481平方千米,人口60萬。郵政編碼610500。區人民政府駐新都鎮。

溫江區 面積 277平方千米,人口31萬。郵政編碼611130。區人民政府駐柳城街道。

崇州市 面積1090平方千米,人口65萬。郵政編碼611230。市人民政府駐崇陽鎮。

邛崍市 面積1377平方千米,人口64萬。郵政編碼611530。市人民政府駐臨邛鎮。

都江堰市 面積1208平方千米,人口60萬。郵政編碼611830。市人民政府駐灌口鎮。

彭州市 面積1420平方千米,人口78萬。郵政編碼611930。市人民政府駐天彭鎮。

金堂縣 面積1156平方千米,人口84萬。郵政編碼610400。縣人民政府駐趙鎮。

雙流縣 面積1067平方千米,人口88萬。郵政編碼610200。縣人民政府駐東升鎮。

郫 縣 面積 437平方千米,人口48萬。郵政編碼611730。縣人民政府駐郫筒鎮。

大邑縣 面積1548平方千米,人口50萬。郵政編碼611330。縣人民政府駐晉原鎮。

蒲江縣 面積 580平方千米,人口26萬。郵政編碼611630。縣人民政府駐鶴山鎮。

新津縣 面積 332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611430。縣人民政府駐五津鎮。www

名城保護與發展規劃

1983年,成都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正式納入新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並上報國務院審批。1997年修訂。名城保護規劃的指導思想是:著眼整體,保護為主,加強管理,合理利用。規劃目標是建立完善兩個體系,即以現行行政管理體制為基礎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和以觀光旅遊系統為依託的歷史文化名城展現體系。1993年開始的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不僅恢復了成都市兩江環抱的歷史特色,還使成都"三城相重"的古城特色和"環古城垣文化風景線"清晰可辨。"三城相重",即以原東、南、西、北4條傳統大街為空間骨架的舊"大城";以原少城(滿城)長順街為"魚脊骨",將軍衙門為"魚頭"的以居住功能為主的街區;以舊皇城(今展覽館)為中心,羊市街、西玉龍街、東城根街、順城街、東西御街為周線構成的正南北向空間框架。這些保留了成都古城空間的核心,又使其煥然一新。"環古城垣文化風景線"即一環(環城公園)、兩個主要入口(南門錦江大橋入口、北門萬福橋入口)、3個文化風景保護區(王建墓、文殊院、浣花溪)、5個重點景觀區(合江亭、王爺廟、游樂園、游泳池、百花潭)、5個大型公園和6個重點文物單位(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青羊宮、文殊院、十二橋商周干欄遺址)、7個古城門遺址、8個重點橋梁。近年又確定寬巷子、大慈寺、文殊院、華西醫科大學近代建築群4個歷史地段保護區,劃定舊城、西郊、鳳凰山等10個地下文物保護區。成都市城市建設總體目標是:發展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現代化的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

成都,一座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只有親自來到成都,才能體會什麼叫做「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

『貳』 濟南農信社網點

市轄區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 濟南市經十一路72號 0531-82079016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營業部 濟南市經十一路72號 0531-82079036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市中支行 濟南市濟微路117號 0531-8710112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建設路支行 濟南市建設路93號 0531-8297904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大觀園支行 濟南市經六路111號 0531-8605855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英雄山支行 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鎮 0531-8277064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黨家莊支行 濟南市市中區黨家莊鎮 0531-87991805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歷下支行 濟南市歷下區解放東路105號 0531-88936348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開發區支行 濟南市高新區齊魯中環路1588號 0531-88872133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天橋支行 濟南市天橋區北園大街414號 0531-85954570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大橋支行 濟南市天橋區大橋路路東 0531-8809550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桑梓店支行 濟南市天橋區桑梓店鎮 0531-88079043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槐蔭支行 濟南市經十路425號 0531-87978986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老屯支行 濟南市張庄路323號槐蔭區財稅大廈 0531-8597372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經十西路支行 濟南市槐蔭區濟兗路293號 0531-87983093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槐西支行 濟南市槐蔭區美里湖辦事處南沙村南 0531-8597695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經七路支行 濟南市經七路6號 0531-82079038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段店支行 濟南市段店路8號 0531-87984008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匡山支行 濟南市槐蔭區匡山蔬菜批發市場商業區 0531-85976819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西市商城支行 濟南市槐蔭區經二路523號 0531-87035147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家電商城支行 濟南市槐蔭區匡楊村現代家電市場 0531-8832516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朱庄支行 濟南市槐蔭區濟兗路613號 0531-87984876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牛旺支行 濟南市歷下區牛旺村 0531-88688050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解放東路支行 濟南市解放東路27號 0531-88938203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閔子騫支行 濟南市歷下區山大南路11號 0531-88526201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文化東路支行 濟南市歷下區文化東路51號 0531-8893704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無影山支行 濟南市天橋區北馬鞍山路1號 0531-8594093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黃橋支行 濟南市天橋區北園大街293號 0531-88967593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新城支行 濟南市天橋區標山南路29號 0531-85954540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洛口支行 濟洛路84號洛口服裝市場商貿城北門3、4、5號 0531-85701477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楊庄支行 濟南市天橋區水屯路86號 0531-8896572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葯山支行 濟南市天橋區北園鎮安樂村東 0531-8570094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張庄支行 濟南市天橋區葯山北麓北外環路口 0531-8570097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黃台支行 濟南市天橋區黃台村南首796號 0531-88964119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丁家支行 濟南市歷下區丁家村 0531-88931295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窯頭支行 濟南市歷下區窯頭村 0531-88951427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姚家支行 濟南市歷下區漿水泉路中段 0531-8895710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佛山支行 濟南市濼文路50號 0531-86077945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解放路支行 濟南市歷下區解放路62號 0531-8642016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泉城路支行 濟南市泉城路180號 0531-86018508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大金支行 濟南市段店大金庄 0531-8798306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歷山南路支行 濟南市歷山路146-1號 0531-8599120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王官莊分理處 濟南市槐蔭區南辛庄西路50號 0531-8795154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谷庄分理處 濟南市白馬山路2號 0531-87964929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紅廟分理處 濟南市段店南路274號 0531-87984206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段店南路分理處 濟南市段店南路339號 0531-8798116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文庄分理處 濟南市濟微路136號 0531-8796835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九曲分理處 濟南市二環南路6666號京魯山莊A1-2-2號 0531-8271340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張安分理處 濟南市玉函路南首偉東新都三區4號樓 0531-8297834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舜耕分理處 濟南市市中區舜耕路58號 0531-8274787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金鶴分理處 濟南市舜玉路5號 0531-82972179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玉函分理處 濟南市市中區土屋路12號-1 0531-8298291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建國小經三路分理處 濟南市建國小經三路 0531-82063359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緯六路分理處 濟南市緯六路68號 0531-82064533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南外環路分理處 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鎮興隆一村 0531-8277040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大澗分理處 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鎮大澗西村 0531-82780147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吳家分理處 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鎮吳家村 0531-8278024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十六里河分理處 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鎮西河村 0531-8277410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萬壽路分理處 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鎮萬壽路 0531-8277275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邵而分理處 濟南市市中區黨家莊鎮邵而村 0531-8799704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重汽路分理處 濟南市重汽路南端 0531-87991813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黨家分理處 濟南市市中區黨家莊鎮鎮政府東側 0531-87997017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八里窪分理處 濟南市英雄山路162號 0531-87801866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鄭庄分理處 濟南市市中區黨家莊鎮鄭庄村 0531-87991085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洛北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濟洛路4-10號 0531-85737206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東門分理處 濟南市東關大街89號 0531-8642213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十里河分理處 濟南市歷下區十里河村居委會新建營業樓 0531-8891830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東城分理處 濟南市歷下區工業南路61號 0531-88682375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義和分理處 濟南市歷下區義和村 0531-88982351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孟家分理處 濟南市歷下區草山嶺村 0531-8854124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志遠分理處 濟南市歷下區鳳凰路南首路東 0531-8888054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徐李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徐李路北首路東 0531-85702658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車北分理處 濟南市北園大街207號 0531-88611165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聯四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清河路清河醫院西鄰 0531-85901419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水屯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水屯路白鶴裝飾材料批發市場 0531-8861120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黃屯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黃屯小區11號 0531-85932942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黃崗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黃崗路路東2028號 0531-85971401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鳳凰山路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鳳凰山路95號 0531-85948055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東亞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北園大街486號 0531-8592094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歷山北路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黃台魏家莊鋁材城 0531-88967547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魏家莊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大橋路106號 0531-88975043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歷山路分理處 濟南市紅星美凱龍國際建材裝飾市場南 0531-88613551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靳家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靳家鄉太平村 0531-88089665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大吳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大橋鎮大吳村 0531-8809029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新街分理處 濟南市天橋區桑梓店鎮桑梓村 0531-88079539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經一路分理處 濟南市經一緯十一路濟南西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一層 0531-87946035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服裝廣場分理處 濟南市槐蔭區經十西路濟兗路75號 0531-87059866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八里橋分理處 濟南市張庄路263號 0531-8598071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營市庄分理處 濟南市張庄路336號 0531-8597335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段北分理處 濟南市槐蔭區劉家場綜合樓 0531-87581713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濟西分理處 濟南市槐蔭區金星路中段 0531-87983069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宋庄分理處 濟南市濟兗公路宋庄立交橋西首 0531-8798014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交西分理處 濟南市匡山小區幸福路(4-1)-5號 0531-8597998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西外環分理處 濟南市槐蔭區西外環路匡山村西(匡山鋼材市場) 0531-85989224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吳家堡分理處 濟南市槐蔭區吳家堡鎮 0531-85978117
山東濟南潤豐農村合作銀行劉庄分理處 濟南市濟齊路劉家莊 0531-85601341
歷城區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濟南市二環東路2200號 0531-81903985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營業部 濟南市二環東路2200號 0531-81903997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仲宮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宏福路214號 0531-82991025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二仙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終軍廣場北側 0531-82892018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宏福路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宏福路156號 0531-82990045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龍山路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龍山路119號 0531-82891889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泉瀘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泉滬村 0531-82991196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仲軍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仲北村 0531-82990032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朱家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朱家村 0531-8299119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高而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高而鄉 0531-8280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柳埠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教委前左側 0531-82843059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窩鋪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窩鋪村 0531-82843385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李家塘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李家塘村 0531-82843403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摩天嶺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政府西首 0531-82843058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西營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 0531-82822051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營德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西營村 0531-82822207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棗林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棗林村 0531-8282205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錦綉川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錦綉川鄉 0531-82818040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商家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錦綉川鄉西商村 0531-82818148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孫村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孫村鎮 0531-8876704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白谷堆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孫村鎮白骨堆村 0531-88767040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大正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大正示範小區 0531-8825721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西頓邱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孫村鎮高二村 0531-88998042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庄科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孫村鎮庄科村 0531-88767117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彩石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彩石鄉 0531-88789070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彩龍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彩石鎮政府商業街中心 0531-8878960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大龍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彩石鄉大龍堂村 0531-88789187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蟠龍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彩石鎮商業街 0531-88789201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港溝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潘庄村 0531-88899063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東梧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東梧村 0531-88899242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蓮花山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北胡村 0531-88239688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臨港南區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港溝村 0531-88235578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董家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董家鎮 0531-88202073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溫家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董家鎮溫家村 0531-88202172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謝家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董家鎮謝家村 0531-88992182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張而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董家鎮楊家村 0531-88202162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重型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董家鎮董家村 0531-88990230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唐王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 0531-88705483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崔家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崔家村 0531-88705035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老南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老南村 0531-88709015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婁家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婁家村 0531-88705025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遙牆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 0531-88734066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河套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北河套村 0531-88734146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空港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機場路1239號 0531-88734796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鴨旺口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鴨旺口 0531-88734149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郭店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郭店鎮 0531-8899107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韓倉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郭店鎮韓倉一村 0531-8898106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合二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郭店鎮合二村北 0531-88999768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錦平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郭店鎮鐵廠對面 0531-88991831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山頭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郭店鎮十里堡村西 0531-88991813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王舍人信用社 濟南市工業北路29號 0531-8869233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大辛分社 濟南市工業北路91號 0531-88889078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工北分社 濟南市工業北路68號永君鋼材市場東鄰 0531-88734410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冷水溝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冷水溝村 0531-8868085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梁王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鎮路家村 0531-88888248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宿家分社 濟南市工業北路93號 0531-8888825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灘頭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鎮灘頭村 0531-88269553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尹陳分社 濟南市工業南路33-3號 0531-8898826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濟鋼分社 濟鋼新村倉儲商場 0531-88868366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華山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大橋路209號 0531-88260406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壩子分社 濟南市荷花路29號 0531-88734369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洪園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洪園村2號 0531-88263314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還鄉店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還鄉店村 0531-88628346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孟家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孟家村西首 0531-88260641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前張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大橋南 0531-88267345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外環北路分社 濟南市歷山北路北首 0531-88264798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卧西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卧西村西首 0531-88263648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洪樓信用社 濟南市歷城區華龍路1559號 0531-85593011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洪樓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洪樓西路79號 0531-88933113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東方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辛祝路北段 0531-85593021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花園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政務中心一樓大廳西側 0531-85593023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南全福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南全福小區二區 0531-88663513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七里堡分社 濟南市二環東路1890號 0531-85593026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七里河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華龍路669號 0531-85593022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全福分社 濟南市北園路63號 0531-88973242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山大分社 濟南市山大南路16-1號 0531-88552700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西周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辛祝北路中段 0531-85593025
濟南市歷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祝甸分社 濟南市歷城區祝甸村 0531-85593027
章丘市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章丘明水匯泉路60號 0531-8321325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營業部 章丘明水匯泉路60號 0531-8321769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黃河信用社 章丘市黃河鄉呂家寨村 0531-8356120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高官寨信用社 章丘市高官寨鎮駐地 0531-8358113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水寨信用社 章丘市水寨鎮振興路37號 0531-8355161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刁鎮信用社 章丘市刁鎮鎮南路142號 0531-8351226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綉惠信用社 章丘市綉惠鎮古城大街34號 0531-8348711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寧家埠信用社 章丘市寧家埠文明路135號 0531-8342003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龍山信用社 章丘市龍山辦事處濟青路 0531-8361189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棗園信用社 章丘市棗園辦事處棗園大街15號 0531-83651398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聖井信用社 章丘市聖井辦事處寨子村中心街10號 0531-8368729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明水信用社 章丘市白雲路55號 0531-8322831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相公庄信用社 章丘市相公庄鎮平普路相三街 0531-8383280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普集信用社 章丘市普集鎮普中村濟青路12號 0531-8386108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官莊信用社 章丘市官莊鄉官莊村濟王路40號 0531-8385103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文祖信用社 章丘市文祖鎮文化路33號 0531-8374002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埠村信用社 章丘市埠村辦事處鎮中路97號 0531-8371183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垛庄信用社 章丘市垛庄東山大街116號 0531-8378103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開發區信用社 章丘市開發區塘王山路 0531-83314668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城區信用社 章丘市桃花山路中段綉水中學南臨4號 0531-8323758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綉水分社 章丘市綉水路28號 0531-8323359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商業街分社 章丘市明水大街 0531-8323861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黨校街分社 章丘市匯泉路85號 0531-83213213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白雲路分社 章丘市白雲路 0531-8323219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大寨分社 章丘市黃河鄉大寨村 0531-83561051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北房分社 章丘市黃河鄉北房村商業街1號 0531-8356110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十八戶分社 章丘市高官寨十八戶村 0531-83581474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辛寨分社 章丘市辛寨鄉辛中大街28號 0531-8354109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辛中分社 章丘市辛寨鄉辛三村文化路2號 0531-8354103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道口分社 章丘市刁鎮永清寺路24號 0531-83511373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舊軍分社 章丘市刁鎮舊西村官帝街5號 0531-8351104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山河分社 章丘市刁鎮山河村 0531-83511043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刁鎮鎮北分社 章丘市刁鎮 0531-8351131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回村分社 章丘市綉惠鎮回北大街 0531-8347065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綉江路分社 章丘市綉江路綉惠路段 0531-8347286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韓碼分社 章丘市白雲鎮齊家村北街9號 0531-8345103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白雲湖分社 章丘市白雲湖鎮寧石路 0531-8345102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張碼分社 章丘市寧家埠鎮劉家道村 0531-8342003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潘王路分社 章丘市寧家埠鎮 0531-8342003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城子崖分社 章丘市龍山辦事處濟青路32號 0531-83621036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黨家分社 章丘市龍山辦事處黨家村 0531-83621174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李官分社 章丘市龍山辦事處李官村 0531-83611284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辛店分社 章丘市龍山辦事處辛店村潘水路 0531-8361128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西類分社 章丘市棗園辦事處商業街北首 0531-83651541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姚庄分社 章丘市聖井辦事處姚庄村濟王路口 0531-83681082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李福分社 章丘市聖井辦事處濟王路段黃土崖村村南 0531-8368145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後營分社 章丘市明水辦事處後營村 0531-83297684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柳溝分社 章丘市明水辦事處塘子村 0531-8323910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呂家分社 章丘市明水辦事處呂家村 0531-83258293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桃花山分社 章丘市山泉路10號 0531-83233597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王白庄分社 章丘市明水辦事處王白庄村 0531-8320953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西營分社 章丘市明水辦事處西營村 0531-8329125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大位李分社 章丘市相公庄鎮大位李村東西街 0531-8383903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郝庄分社 章丘市相公庄鎮郝庄村 0531-83837094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七郎院分社 章丘市相公庄鎮平普路七郎院村 0531-83836624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桑園分社 章丘市相公庄鎮桑園村南北大街 0531-83833461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池子頭分社 章丘市普集鎮池子頭村 0531-83873812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普西分社 章丘市普集鎮 0531-8386140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閆家峪分社 章丘市官莊鄉興隆官莊村牆後街195號 0531-83801022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南大寨分社 章丘市文祖鎮南大寨村東崖頭2號 0531-83741039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三德范分社 章丘市文祖鎮三德范村東平街 0531-83740334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鵝庄分社 章丘市埠村辦事處鵝庄村濟王路北 0531-8371136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曹范分社 章丘市曹范鎮政府大街12號 0531-83761143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南明分社 章丘市垛庄鎮南明村環村路19號 0531-83781124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寶島分社 章丘市經濟開發區寶島街北首 0531-83313412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魯宏分社 章丘市魯宏大道東首 0531-83329678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工業二路分社 章丘市工業二路 0531-8326690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旭升分社 章丘市雙山辦事處旭升村旭升大街 0531-8372141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雙山分社 章丘市芙蓉大街東首 0531-83321390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華明分社 章丘市環湖路中段 0531-83215517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錦綉花苑分社 章丘市鐵道北路 0531-83226632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匯泉路分社 章丘市匯泉路 0531-83213804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眼明泉分社 章丘市清照路塘子村南 0531-83268345
章丘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商城分社 章丘市綉水路 0531-83263404
長清區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濟南市長清區中川街2199號 0531-87225270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營業部 濟南市長清區中川街2199號 0531-87226574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城關信用社 濟南市長清區靈岩路與中川街交匯處 0531-87222384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平安信用社 濟南市長清區平安街道辦事處 0531-87412172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歸德信用社 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 0531-87352011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馬山信用社 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 0531-87332216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萬德信用社 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 0531-87463202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張夏信用社 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 0531-87482130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五峰信用社 濟南市長清區五峰山街道辦事處 0531-87312023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孝里信用社 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 0531-87382018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崮山信用社 濟南市長清區崮雲湖街道辦事處 0531-87432209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雙泉信用社 濟南市長清區雙泉鄉 0531-87392107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中川街分社 濟南市長清區中川街西段 0531-87221115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後三分社 濟南市長清區文昌街道辦事處後三村 0531-87263300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龍泉街分社 濟南市長清區南外環路新世界大酒店對面 0531-87202586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東關分社 濟南市長清區東關大街中段 0531-87224431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王宿分社 濟南市長清區平安街道辦事處王宿村 0531-87238293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平安北路分社 濟南市長清區平安街道辦事處北路 0531-87412547
濟南市長清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新李分社 濟南市長清區平安街道辦事處新李村 0531-87416555
未完,請查看網頁!

『叄』 交通違章12328受理范圍我有一條違章記錄怎樣才能查到處罰單號

一、違章處罰單號怎麼查詢
1、到當地的交通大隊窗口去查詢以及處理。
車主或駕駛人須攜帶本人身份證、駕駛證和機動車行駛證到交管部門各違法處理窗口,查詢機動車違法信息。
2、通過電話查詢
撥打114熱線電話,按照提示語音輸入相應數字(如「挪車及交通違法」按「0」),接通後按照話務員提示,告知車輛號牌及機動車發動機號後六位信息,收聽所查詢車輛的違法信息。
3、到本市各區縣交通支大隊的辦公大廳通過觸摸查詢終端查詢。
4、上網登錄查機動車違章查詢網可進行免費的機動車違章查詢。
登錄各市的違章查詢網,按提示進行注冊,注冊成功或已注冊車主,直接輸入手機號和密碼,點擊「登錄」按鈕,進入系統;點擊「交通罰款繳納」或「交通違章查詢」等按鈕,進入查詢頁面,一般會要求輸入「號牌號碼」、「車輛類型」和「車架號後六位」等信息,之後就可以查詢了。
5、登陸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網站,通過互聯網查詢。
6、通過編寫手機簡訊查詢違章。
7、微信查詢
微信越來越成為方便人們生活的工具之一,不少城市的交警部門都開通了官方微信,有些官方微信有查詢違章的功能。通過微信按照查詢步驟操作就能查到自己的違章情況。
8、下載違章查詢手機APP
不少城市的政府部門都推出了惠民服務,通過下載官方的APP,可以在上面有許多實用的功能,如社保的查詢、繳費,當然也包括違章查詢甚至繳罰款的功能。
不少網站也有查詢違章的功能,但是難免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的情況,為了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最好還是選擇交警部門、政府部門的官方網站查詢。
二、交通違章後怎麼處理
一般程序的情形是:依照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人作出200元(不含本數)以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駕駛證、對單位處以罰款的,應當進行調查,收集證據,並按照一般程序作出處罰決定。
交通違章處罰一般程序:調查取證,告知處罰事情、理由、依據和有關權利,聽取陳述、申辯或者舉行聽證,作出處罰決定。
1、交通警察在現場對個人處以200元以下罰款,可以當場作出處罰決定;
2、交通警察在非現場,根據交通技術監控記錄資料,對違法的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或者駕駛人處200元以下罰款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作出處罰決定。
所以,採用簡易程序的都是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的違法行為,根據《道路交通處理程序規定》具有一年以上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經歷的交通警察,經設區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的,才可以處理適用簡易程序的交通事故。
三、交通違章後怎麼繳納罰款
1、持《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決定書》(如有暫扣證件的還須攜帶《交通管理暫扣憑證》),按規定到銀行繳納罰款,當地各銀行都可交違章罰款,通過自助交電話費的POS機即可。
說明:網上查到違章記錄後,可以等交警局將《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決定書》寄給你,也可以自己去各交警大隊或交通監控中心領取。
2、持《違反交通管理罰款收據》、《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決定書》(如有暫扣證件的還須攜帶《交通管理暫扣憑證》)及當事人的駕駛證、行駛證到處罰決定交警大隊接受處理。
3、如違例項目需要弔扣駕駛證的還須按規定弔扣,弔扣駕駛證期滿後憑《弔扣駕駛證執行憑證》取回駕駛證。
所以,採用簡易程序的都是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的違法行為,根據《道路交通處理程序規定》具有一年以上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經歷的交通警察,經設區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的,才可以處理適用簡易程序的交通事故。

『肆』 我想來成都,有誰能詳細介紹一下。

地理

成都位於國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其中,平原面積和周邊丘陵、山地面積幾乎各佔一半。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平均海拔約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位於岷江幹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網呈扇形展開在廣闊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

歷史

成都歷史悠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五代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秀」,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

經濟

成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加之自古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之便,因而物產豐饒,是四川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重要生產基地。成都的手工業歷史悠久,許多產品享譽全國,蜀錦、蜀綉、漆器、瓷胎竹編等是傑出的代表。

文化

成都是古蜀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現今出土的大量古蜀國文物說明,早在商周時期,古蜀國人民就創造了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成為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氣候

成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徵的形象描述。成都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35攝氏度),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在5攝氏度以上,但由於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兩個月,冬春兩季乾旱少雨,極少冰雪。

成都是我國大西南的古城,遠在三千年前在成都平原已有部落聚居,號稱蜀國。公元前316年,秦派張儀、司馬錯入川,並了巴蜀,改蜀國為蜀郡。秦當時治水專家蜀郡守李冰帶領群眾築都江堰,鑿山導河,開渠引水,於是成都平原便有「天府」之稱。王莽末年,成都首次成為封建帝王之都。三國時,蜀漢在此建都,十六國的成漢、五代的前蜀和後蜀均在此建都,秦漢時期,置有錦官和車官,故成都有「錦官城」、「車官城」之名,簡稱「錦城」。五代後蜀孟之祥為加強防禦,繞城築低矮的土牆,稱「羊馬城」,至孟昶時,在城牆上遍種芙蓉樹,故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稱,簡稱「蓉城」或「蓉」。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是聞名海內外的三國文化聖地。它位於成都市區,是全國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紀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廟宇,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武侯祠始建於公元223年,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組成,祠內古柏森森,環境幽雅,殿宇宏偉。系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唐代詩人杜甫成都故宅舊址,位於成都市區,是富有詩情畫意和竹林風光的名園。詩人杜甫於公元759年移居成都,歷時3年9個月,在此作詩240餘首,其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築有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少陵草堂等。建築結構布局緊湊,相互呼應,別具一格。草堂博物館內珍藏各種歷史資料3萬余冊,文物2000餘件,是研究「詩聖」杜甫的珍貴資料。杜甫草堂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都永陵博物館:

是五代時期前蜀皇帝王建(公元847——918年)的陵墓。位於成都市區,1942年發掘,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謚寶、哀冊、玉帶、玉杯、銀缽、鐵豬及鐵牛等。是研究五代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資料。這里綠樹成蔭、花卉飄香,環境幽靜,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沙遺址:

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首項重大考古發現的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西郊青羊大道,被評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遺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燦爛輝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餘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藝精美的金玉印飾品和翡翠飾品以及大量的陪葬陶器、象牙、龜殼和鹿角。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塑形態獨特,舉世無雙。該遺址文化與近臨的廣漢三星堆遺址文化一脈相承,前後銜接,是中國考古史上繼三星堆之後又一重大成就。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船棺遺址:

位於成都市中心商業街的古船棺遺址,發掘於2000年7月,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每具船棺均以特大圓木造成船形,其墓葬規模堪稱全國之最。同時出土的文物有製作精美的陪葬陶器。該遺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殊院:

為清代川西「四大叢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園塔」,宋時名「信相寺」,明時毀於戰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後改稱「文殊院」。寺內藏有自唐宋以來古今名人書畫500餘件,珍藏各類經書12萬余冊,還有自漢代以來的碑刻、雕、刺綉等實物珍品。

青羊宮:

全國著名道教宮觀之一。位於成都市區,始建於唐,現存殿宇建於清代。主要建築有靈祖殿、混元殿、八卦亭、無極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荊台等。宮內文物豐富,環境幽美獨特,是研究我國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場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蜀中名女:

卓文君

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當壚沽酒的故事在蜀地家喻戶曉。卓文君是大美女,她出生於富豪之家,是鋼鐵大王卓王孫的掌上明珠,她是移民的後裔,祖居趙國,是當時的大都市邯鄲的城民,在秦滅掉趙國之際才輾轉遷移蜀地的邊僻小邑臨邛,也就是今天成都所轄的邛崍:同時卓文君又是一位才女,一生留下許多名篇,其《白頭吟》、《訣別書》為千古絕唱。

卓文君這樣一位出生名門的知識分子美女,被司馬相如的一曲「鳳求凰」所感動,毅然夜奔前往,一方面說明司馬相如高超的演奏水平和卓越的音樂創作天賦,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卓文君的鑒賞力和果敢的性格。鑒賞力使她具有追求美的強烈願望,果敢又使她不拖泥帶水,敢於採取行動。別地的美女大多除了美就沒有別的什麼東西可以傳世,而蜀中美女不僅相貌美,而且詩文也美,追求美的行為十分大膽和執著。當代的成都美女也繼承了這一傳統。

貂蟬是否也如卓文君或花蕊夫人一樣有大量的美文傳世,筆者未曾考證過 即便有也絕對比蜀中美女的詩文遜色,蜀中美女能詩能唱是一大特點,正如前面論及的是文化美女,沒有文化,但都流傳不下來可見美的傳播早要有載體的。

臨邛自古是酒城,才演

繹出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當壚沽酒的愛情大戲。卓文君是一個符合當代人審美情趣的敢愛敢恨的美女.但凡成都歷史上有名有姓,千古流芳的美女多是卓文君之類。卓文君的貢獻在於她演繹出了一出千古愛情絕唱。她征服的是司馬相如這種風流才子,沒有她為愛情的獻身精神的鼓舞,一個蜀中落魄文人司馬相如也不可能名垂千古。成都歷史上出過無數的文化名人,是與成都歷史上擁有眾多卓文君這樣文采卓著的美女分不開的。

蜀中才女:薛濤

誰都知道成都有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杜甫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與李白齊名的大詩人。被稱為詩聖。其實,可以與杜甫相提並論的還有女詩人薛濤。薛濤一生在成都留下了大量的詩作,顯示了她非凡的才華,她沒有被人們充分地研究和供奉,不是因為她的才華有什麼遜色之處,是因為她是一名女子。又是一名歌妓,詩妓,這在封建社會是大忌。但成都人卻對女詩人薛濤頂禮膜拜,成都有杜工部的草堂,亦有薛濤的望江樓和薛濤井,這是兩處同等重要的名勝。

薛濤也是移民,她是」安史之亂」後流亡蜀中的長安小吏鄖與妻子裴氏的女兒。她從小深得其父的悉心栽培,8歲能吟詩,14歲時父亡她就擔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擔。在那種年代,一個弱女子要想謀生除了憑借自己的美貌和歌喉,憑借自己的才學之外別無他途,年輕的薛濤成了歌妓,盡管她賣藝不賣身,但一個「三陪女「哪怕到了今天在人們的眼中也是沒有地位的。

薛濤是憑借一首叫「謁巫山廟」的詩展示才華的。這首詩深得節度使韋皋的器重。一個風塵女子寫的不是風花月夜和清麗凄婉。而是懷古悵今的精深之作,使韋皋大為驚嘆,以至於後來要推薦她擔任校書郎的官職。薛濤雖然因為身份低賤沒有真正成為校書郎,但萬里橋邊女校書「的美名遠播,連盆地之外的名人雅士也都爭相與她唱和。

如今到成都來的外地人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洗眼睛,看美女,薛濤那個年代的外埠客到成都來目的同今天到成都來的人居然一樣,為的是來看一看這位蜀中美女詩人。如今的成都仍有一大批美女文人在川內外聲名顯赫,以至於許多人到成都來就是為了一睹風采。成都自古出詩人,特別出女詩人,恐怕是因為成都這種地方風水好,有詩歌創作的磁場,女文人們在這樣的圍中容易發揮自己的才華。成都不缺少美酒香茶,這兩種液體在人的血液中流動都有助於詩文的創作。

薛濤是當時的大交際花 與她交往過的風流才子舉不勝舉,有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等。她親自製作一種粉紅色的小彩箋 這種箋紙做工特殊,清雅別致 她用這種箋寫上自己的詩作,一時成為人們收藏的珍品。唐朝風行的彩箋題詩都學的是薛濤的做法。以至於這種風氣流傳至今。成都的文人愛把詩寫在明信片上, 寫在書箋上與文友詩友互贈,這是唐朝就流傳下來的遺風。薛濤的許多行為千百年來為成都人效仿。

在成都歷史上曾兩次發生巴人滅蜀的重大事件.

一起是春秋時期的杜宇禪位與開明治蜀,一起是西晉時期李特建立的成漢政權.

這兩次事件,古文獻《後漢書》、《世本》、《史記》、《華陽國志》、《蜀王本記》和《四川通志》均有記載.

西南地方史研究專家和四川大學歷史系對此也進行了大量研究,多名專家為此著書立說,發表研究成果.

徐中舒(西南史泰斗,西南博物院院長,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著《論巴蜀文化》;童恩正(西南史泰斗,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古代的巴蜀》;,薛登(西南史專家,成都大學教授)著《杜宇禪位與巴人滅蜀》及《巴人滅蜀與巴人戍蜀》;鄧少琴(川大歷史系教授,重慶博物館付館長)著《巴蜀史跡探索》.

-.杜宇禪位與開明治蜀.

2000年7月29日,成都鬧市中心商業街省辦公廳工地,發現了一處大型的戰國船倌墓葬,這是古蜀開明王朝王族的家族墓地.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帶有神秘色彩的葬具船倌,以及隨葬的青鐧器和陶器、漆器、竹木器都是巴人物品,沒有任何一點蜀文化的遺存.

一個淹沒於歲月雲霧中的歷史事件浮現出來....

古蜀國自出現至公元前316年被秦滅時止,共經歷了蠶從、柏灌、魚鳧、 望帝、開明等五世帝王的統治.《蜀王本記》敘述:「蜀之先稱王者有蠶從、柏灌、魚鳧、開明,是時人萌椎髻左衽....」;《華陽國志.蜀記》:「周失綱紀,蜀先稱主.有蜀候蠶叢,其目縱,始稱王....」

蠶叢至望帝杜宇均為氏羌蜀國人,而最後一世蜀王開明帝卻是來自另一個邦國氏族--巴人.

《蜀王本記》敘述:「....荊人鱉靈隨江水上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以靈為相治水....自以為德薄不如鱉靈,乃委國受之而去,如堯之禪讓,鱉靈即位,號曰開明帝」;《華陽國志.蜀志》:「望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

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第七章中說:「此段記載明確表明,開明族是從巴國遷徒來的一個民族,熟悉水性,善於治水.《水經注》:昔蜀王鱉靈帝居靈山.後治青衣江會,衿帶二水矣,即蜀王開明鑿治也....最初到達川西時,定居樂雅一帶.以後進入成都平原,在消除水害開鑿玉壘和開發成都平原生產斗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開明族勢力的壯大,不斷與蜀王杜宇族發生矛盾,經過長達數年的劇烈斗爭,終於在公元前676年滅亡杜宇帝,統治了蜀國.」

開明帝傳位12代,至公元前316年為秦所滅,統治蜀國達360多年.

開明帝治蜀期間,是蜀國國力最強大的時期.

開明族為蜀國作出了三大貢獻:遷都成都、玉壘治水、始建廟宇.

杜宇滅亡後曾多次掙扎反抗,欲奪回王位,但最後以失敗告終.有死後化為杜鵑的傳說.《四川通志》卷二:「望帝自逃以後,欲復位不得,死化為鵑,每春月間,晝夜悲鳴.蜀人聞之曰:我望帝魂也....」

杜宇族失敗,遷徒到了西昌和楚雄一帶.《史記.正義》:「蜀先稱王者蠶叢,國破,子孫居姚、昌、楚、鬻等處....」.姚、昌、楚、鬻,就是現在西昌和雲南楚雄一帶.

薛登從考古方面也對巴滅蜀進行了研究.

他在《杜宇禪位與巴人滅蜀》中說:「蜀文化在春秋中期,即開明帝治蜀後出現斷裂....」

「蜀族是西北高寒山區氏羌人的一個支系,沿岷江向東南遷徒,逐漸擴展到川西地區;而巴人則是起源於清江流域的一個族系,沿長江向西遷徒,西周以後控制峽江及川東,才與蜀鄰接.」

「由於巴與蜀兩個民族在發祥地和遷徒生息地區域自然環境存在巨大差異,所以兩民族的文化差異也很巨大.

巴人善用舟楫,精於漁獵,熟悉制鹽,人死後為船棺葬;而蜀人遠離舟楫,人死後為石棺葬.」

「從新繁觀音墓葬和彭州竹瓦街墓葬中出土的銅簇、銅戈和銅削,是合鑄而成,有蜥賜圖案的闊葉矛,與巴器風格完全不同.

然而春秋中期至戰國末.開明帝王蜀治蜀的400多年時間里,蜀文化中斷了.

從廣漢中興,新津九倒拐,昭化寶輪寺和成都商業街的出土文物和文化遺存中,出現了巴人的劍葉劍,淳於,短鮫矛,無胡戈和虎紋鋮,以及巴人的船倌葬;蜀人特有的闊葉矛,合鑄戟和石倌葬再沒發現.再也未發現戰國中後期有蜀文化遺存.

蜀文化消失了.巴文化取代了蜀文化.

二.李特建立的成漢政權.

303-347年晉代時期,巴人李特在成都建立成漢政權,《華陽國志》、《太平御覽》和《四川通志》均有記載.

《華陽國志.本記》敘曰:李特字玄休,略陽臨謂人也.祖世本巴西宕渠....北上復號曰「巴人」.

《華陽國志.列傳》:....尊曾祖虎曰巴郡公,祖父慕隴西王.

1.巴治蜀的重大意義在於開明帝為蜀國作出的重大貢獻.

開明九世帝將蜀國都城由郫縣遷建至成都,使成都由茅野之地變為都城,並一直繁榮於現在.

開鑿玉壘關,開創了治理都江堰的先河.

始立宗廟,建立禮樂祭祀制度,結束蜀國混沌時代.

成都,四川省省會,又稱蓉城。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漢代,成都的織錦業發達,成為朝廷重要貢賦來源,朝廷遂設置錦官管理,並在城西南築「錦官城」,後世因此把錦官城作為成都的別稱,簡稱「錦城」。漢代的成都,經濟已相當繁榮,晉人左思在所著《蜀都賦》中稱「既麗且崇,實號成都」,是西漢時期的著名五都會之一。五代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遍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秀」,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

地理狀況

成都是四川省省轄市,四川省省會。位於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中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北緯30°05′~31°26′之間。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內江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地區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地區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4萬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92.2平方公里。現轄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縣、雙流縣、郫縣、溫江縣、大邑縣、金堂縣、蒲江縣、新津縣等7區8縣,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總人口980.74萬人,其中城市人口301萬人。境內海拔387~5364米,市域東部為龍泉山脈,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平原面積佔36.4%,丘陵面積佔30.4%,山區面積佔33.2%。平原地區西北高、東南低,平均坡降0.3%。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日照時數10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

歷史沿革

西周、春秋時期為古蜀國領地。公元前4世紀,古蜀國開明五世(一說九世)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太王遷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成都之名即源於此。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滅蜀,以蜀王舊都一帶置成都縣。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秦人仿咸陽建制興築成都城。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7),秦人始以蜀國地置蜀郡,成都為郡、縣治所。漢承秦制。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益州刺史部(簡稱益州)。西漢末年,王莽新朝改蜀郡為導江郡,公孫述在成都稱帝。東漢末年為州、郡、縣治所。三國為蜀漢國都,兼郡、縣治所,兩晉為"成漢"都城,南北朝為州、郡治所。隋煬帝大業三年(607)改益州為蜀郡,為郡、縣治。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在成都縣之東偏置蜀縣(肅宗乾元元年,即758年,改名華陽縣),始為成都、華陽兩縣治所。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升成都城為"南京"(四年後廢),改蜀郡為成都尹。五代十國時期為前蜀、後蜀都城。兩宋時期,成都府、益州之名雖迭經更易,但治所均設在成都,屬西川路。元朝時為四川行中書省成都府路(後改為西川道)、成都府及成都、華陽二縣治所。明末張獻忠在成都建大西農民政權,改名西京。清朝時設四川省,下設道,為省、道、府、縣治所。1912年,廢府,為省、道、縣治所。1921年,設成都市政公所,初轄城內,後擴展至城之四周,成都、華陽二縣治所仍留城內。1927年廢道,為省、市、縣治所。1928年改市政公所為成都市,直隸四川省,為省轄市。1949年12月後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始為四川省省會。

城市特點

成都自古為西南重鎮,三國時為蜀漢國都,五代十國時為前蜀、後蜀都城,文化遺存豐富,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有2300多年建城史。秦漢以來,成都就以農業、手工業興盛和文化發達著稱,歷代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長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漢代成都與洛陽等並列為五大都會之一。唐代商貿繁榮,與揚州齊名,稱為"揚一益(成都)二"。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就是成都。杜甫的著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生動地描繪了成都當時作為長江上游重鎮和西南經濟文化中心商賈如雲、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成都生物資源豐富,珍稀植物有銀杏、珙桐等。珍稀動物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等。中葯材有860多種,川芎、川鬱金、烏梅、黃連等蜚聲中外。成都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中外馳名。全市現有人文景觀172處,其中尤以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都江堰、二王廟、青城山最具特色。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處。有世界唯一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地處由劍門蜀道、九寨溝、峨嵋山、長江三峽等地組成的四川旅遊環和全國旅遊環的聯絡點上,還是內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旅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飲食文化

四川盆地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食在四川"的美食文化名貫古今,而成都更把川菜的精華發揚光大。

川菜作為全國四大著名菜系之一,已歷經千年,迄今已有3000多個品種,數百種名菜。川菜以辣聞名天下,卻不僅僅止於辣味。川菜屬中國四大菜系(川、粵、京、蘇)之一,其強勁的勢力早已滲透到全國各地每個角落。川菜的招牌菜有:麻辣豆腐、八味冷碟、樟茶鴨子、鍋巴肉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鍋肉、螞蟻上樹、玉筍鴨舌、水煮牛肉、東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魚等。"錦城"成都的小吃集中了全川小吃的精華,品類繁多,風味獨特,種類不下200種:龍抄手、賴湯圓、夫妻肺片、鍾水餃、擔擔面、韓包子、龍眼包子、陳麻婆豆腐、樟茶鴨等等。近年來,源於重慶的四川火鍋更是在成都大放異彩,使成都的美食文化錦上添花。

成都火鍋以其包羅萬象、熱情似火、平易近人的特點迅速的、地毯式轟炸般地征服了全中國人民的脾胃。成都火鍋花色品種繁多,鍋底就有數十種,原料更是數不勝數,可以說,凡是可以吃的東西皆能下火鍋涮、煮、燙。

成都的飲食街集中在:羊式街西延線、科華北路、領事館路、望平街等。

城市現狀

成都是內陸開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1992年被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委員會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第十一位,投資硬環境進入全國40強,在省會城市中第一個榮獲國家衛生城市殊榮。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870億元,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7.4億元,集市貿易成交額283.6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4.5億美元,順差1.9億美元。財政收入65億元。產業結構漸趨合理,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3.5%、44.4%和42.1%。成都是國務院確定的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科技實力雄厚,已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綜合實力第一強市。全市科技人員44萬多人,每千名職工中有科技人員253名,在全國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有5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3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2500多個科研技術開發機構,20多所高等院校。在電子、生物、新技術、新材料、光學、光纖通訊、核技術應用、激光等高新技術領域中,具有較強的綜合優勢和技術能力。全市現有生產資料市場和消費品市場745個,商業網點21.6萬個,已形成以城市為中心、市區相結合的市場網路,具有很強的輻射力和吸引力,其中荷花池市場、成都生產資料市場年交易額分別達40億元、79億元,聞名全國。全市有國內金融機構2422個,信託投資機構12家,城市信用社52家,農村信用合作社817個。金融機構的存款余額746.3億元,貸款余額599.1億元,基本形成了以成都為中心、川內為依託,輻射西南和全國部分省市的融資網路。國外的新加坡華聯銀行、泰國盤谷銀行、英國標准渣打銀行、日本東京銀行和加拿大宏利保險公司已在蓉設立代表處。成都是成渝、成昆、寶成三大鐵路干線的交匯點,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現有公路總里程5300公里,擁有機動車34.2萬輛,形成了以成都為中心,輻射西南的公路營運網路。航空業方面,成都擁有全國航空運輸能力第四位的西南航空公司,經營國際、國內航線140餘條,航線總長16萬公里,運輸能力達9億噸公里,通航國際國內50多個大中城市,1996年完成航空運輸88.6億人公里。成都是西南地區重要的郵政、通信樞紐,是全國7大郵政通信一級處理中心之一。全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3萬門,國際直撥電話通達世界180個國家和地區。

名城保護與發展規劃

1983年,成都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正式納入新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並上報國務院審批。1997年修訂。名城保護規劃的指導思想是:著眼整體,保護為主,加強管理,合理利用。規劃目標是建立完善兩個體系,即以現行行政管理體制為基礎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和以觀光旅遊系統為依託的歷史文化名城展現體系。1993年開始的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不僅恢復了成都市兩江環抱的歷史特色,還使成都"三城相重"的古城特色和"環古城垣文化風景線"清晰可辨。"三城相重",即以原東、南、西、北4條傳統大街為空間骨架的舊"大城";以原少城(滿城)長順街為"魚脊骨",將軍衙門為"魚頭"的以居住功能為主的街區;以舊皇城(今展覽館)為中心,羊市街、西玉龍街、東城根街、順城街、東西御街為周線構成的正南北向空間框架。這些保留了成都古城空間的核心,又使其煥然一新。"環古城垣文化風景線"即一環(環城公園)、兩個主要入口(南門錦江大橋入口、北門萬福橋入口)、3個文化風景保護區(王建墓、文殊院、浣花溪)、5個重點景觀區(合江亭、王爺廟、游樂園、游泳池、百花潭)、5個大型公園和6個重點文物單位(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青羊宮、文殊院、十二橋商周干欄遺址)、7個古城門遺址、8個重點橋梁。近年又確定寬巷子、大慈寺、文殊院、華西醫科大學近代建築群4個歷史地段保護區,劃定舊城、西郊、鳳凰山等10個地下文物保護區。成都市城市建設總體目標是:發展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現代化的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
2011-6-27 12:09:58我想來成都,有誰能詳細介紹一下。⊙n

『伍』 舊村改造農村老住宅要拆遷該怎樣補償國家不是禁止舊村改造了嗎唐王鎮為啥剛開始

求全國際 婚慶聖地

『陸』 唐王鎮的區位優勢


唐王鎮工業交通便利,距濟南機場只有5千米,濟青高速公路穿越境內,貫穿全鎮的龍泉路和「唐遙路」的「大十字路」為主的「路網」使全鎮交通四通八達,利用世行貸款加強農業灌溉項目修建的田間生產路使農產品運輸十分便利。到2005年,唐王鎮小城鎮建設已具規模,鎮政府駐地住有居民2萬餘人,城鎮建設整齊有序,以龍泉大街中心的鎮政府駐地樓房林立,學校、商場、郵電、酒店、銀行、農貿市場齊全,生活極為方便。

『柒』 唐王湖壹號是小產權房嗎

小產權理論上是不可以買賣的,甚至有的人正是因為價格便宜才選購小產權。但是小產權房存來在很大的風險,如果購房者購買了,會對之後的居住有很大影響。購買小產權房的風險有哪些呢?1、不能貸款 不能過戶由於土地性質的原因,小產權只有居住功能,就連購房貸款都不能辦理。如果購房者買了小產權房子,不僅不能向銀行貸款,還不可以抵押,不可以按揭,也不可以到房管局去過戶,理論上不可以買賣,如果要私下買賣,也只有一紙合同或者協議而已,沒有房產證。2、易出問題 維權難如果購房者選購了小產權房,並和開發商簽訂合同並交付房款後,遇自到政府整頓小產權房,那麼可導致部分項目停建甚至被強迫拆除。購房人會面臨既無法取得房屋,又不能及時索回房款的尷尬境地。3、物業和其它權益得不到保障一般而言,小產權的小區管理可能跟zd不上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因此物業服務得不到保障。除此之外,購房者在購得小產權房後,一旦遇到政府征地拆遷,無法獲得相應的拆遷補償。

『捌』 成都有什麼是特有的

美女^_^

閱讀全文

與農村信用社唐王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商業銀貸款已經續了一年了還可以續貸嗎 瀏覽:283
郵政手機銀行個人信用貸款 瀏覽:24
手機號注銷後貸款還能用嗎 瀏覽:611
廣西小額貸款公司網路小貸 瀏覽:963
想貸款銀行卡流水怎麼辦 瀏覽:981
泰安公積金貸款擔保 瀏覽:531
洱源縣小額免息貸款 瀏覽:219
貸款汽車代過戶公司 瀏覽:199
2018汽車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145
適合貸款公司掛的畫 瀏覽:703
軍人無息貸款網 瀏覽:400
常州押車貸款不過戶 瀏覽:864
融資租賃小額貸款貼吧 瀏覽:777
廣州公司經營貸款 瀏覽:497
上海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43
銀行貸款查不查流水嗎 瀏覽:750
怎麼查網上小額貸款 瀏覽:466
國家不是取消小額貸款了嗎 瀏覽:586
貸款買房只有轉賬流水 瀏覽:192
更改貸款的手機號碼 瀏覽:137